大唐孽子(校对)第15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5/2214


周边一旁大臣也面面相觑,刚刚着急忙慌的过来确认情况,没想到却是这么一个结果。
……
建福门外,许敬宗带着一帮人给报名的人员登记信息。
姓名、籍贯、年龄、性别、手艺。
临时从观狮山学堂抽调过来的一百多名学员,忙的满头大汗,但是却发现后面排队的人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在增加。
楚王府的护卫,有一半都被调过来维持秩序。
好在这些人虽然是成群结队的,倒也算是守规矩。
“刘方,还好我们听你的,提前一天出发了,要不然还真可能排不上啊,这也忒多了。”
“走,拿着号牌去一边领吃的,明天才会告诉大家分到哪个区域干活。”
刘家村这次一口气来了一百二十多人,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人来了,有些还不止来了一个。
“王爷,刚开始有点乱,把人员情况登记清楚之后就会好很多了。你放心,我已经安排了将作监的两百名匠人过来,先按照区域分成五大块,在把每个区域需要的施工内容分成八大组,每个组都有几名将作监的匠人带着,然后才会把招募的那些人手分配进去。”
阎文本也是满头大汗,像是今天这么多人的场面,他也不是没有见过。
可那些都是各地官员组织好了的服役队伍,根本不用自己操心太多。
哪像是今天这样,自发的从四面八方涌进来几万人,都是没有人组织的。
“要注意有没有浑水摸鱼的人,一旦发现小偷小摸,打架斗殴之类的事情,从严从重从快处理。”
李宽也没想到会有这么多人过来,按照自己的设想,有个万把人,应该就可以按时第一期工程做完了。
不过眼下来了这么多人,安排肯定是要尽量安排,要不然到时候出了乱子,李世民肯定找自己的麻烦。
好在水泥作坊刚好也在扩建、沙石、砖瓦等各个物资准备都需要人手,暂时也还处理的过来。
“王爷,现在好多物资还没有运过来,把这么多人安排在这里,一两天内也不见得有多大的用处,属下有一个建议,要不要按照王府护卫的新式训练方法,先训练一个三五天,这样可能施工效率更高。”
已经习惯了什么都整齐有序的薛礼,看到现场一片混乱的样子,也是一阵头疼。
“训练?也行,顺便让将作监的人给他们讲讲规矩,说一说注意事项。”
李宽想了想,觉得薛礼的这个主意还不错。
农户出生的帮工,往往都是吃苦耐劳,只要刚开始做好引导和管理,立下规矩,之后就简单多了。
“王爷,陛下口谕,请你立马进宫。”
兰和在人群之中穿来穿去,总算是找到了李宽。
……
“陛下,楚王殿下来了。”
兰和进去给李世民通传了一声,就赶紧躲在角落里了。
“嘭!你说你就不能消停点吗?”
李世民把手中的书一扔,站了起来。
虽然从玄武门回来的路上,李世民的气已经消了大半,可是想到李宽隔三差五就要挑战一下自己的神经,他就来气。
“陛下,今天这是意外,微臣也没想到会有这么多人来报名。”
李宽过来的路上已经从兰和那里搞清楚了今天玄武门发生的乌龙,自然知道李世民为何找自己了。
“意外?这么大的事情,一句意外就解释过去了吗?你到底给他们承诺了什么不靠谱的内容,为何那么多百姓愿意背井离乡的来投奔你?”
“陛下,不是投奔微臣,他们只是谋生而已。”
李宽可不敢同意李世民的说法,要不然一不小心就留下一个炸弹了。
“谋生?”
“对,谋生!”
“哼!天下这么大,为何他们不去别处谋生,突然之间都奔到长安城找你呢?”
李宽能有这么大的号召力,说实在的,李世民是有点意外的。
倒不是说真的忌讳这事,而是真的没有想到,想不通。
“陛下,大唐的老百姓其实心思很单纯的,谁真心对他们,他们就会发自内心的认可你。来的路上,微臣也反思了一下为何会有这么大的动静,想来想去,大概是这么个情况。
楚王府旗下的各个作坊,蜂窝煤作坊也好,镜子作坊也好,亦或是其他作坊,都能让帮工吃饱肚子,拿到不错的工钱,再加上作坊里面还新建了学堂,所以这些帮工的日子都过的比以前好,甚至好很多。”
“这跟现在的这群人有什么关系?”
“当然有关系。微臣知道新宫建设日程紧急,所以让各个作坊的伙计写信回去,多呼唤一些亲朋好友过来一起帮忙,只是微臣没有想到,来的人会一下子这么多。”
“你的意思是原来作坊的帮工给家里写信,然后就来了这么多人,就这么简单?”
李世民觉得有点不可置信,今天北衙七营全部都披甲带刀的警戒,背后的缘由就是一些家书。
“陛下,就是这么简单!其实设身处地的想一想,这情况也好理解。就像是蜂窝煤作坊有一个叫做刘大郎的匠人,他制作蜂窝煤的速度非常快,并且还多次改善制作工艺,一个月可以拿到两贯钱工钱,一般的帮工一个月也有三四百文钱。
而刘大郎在进入蜂窝煤作坊之前,是一个流民,在刘家村混不下去逃荒的。那些人知道了刘大郎现在的生活情况之后,自然会去对比,如今刘大郎一封家书回去,听说刘家村一下子来了一百多人。”
听李宽这么一解释,李世民也很无语。
感情这么大的一个风波,居然真的就是一堆家书惹的祸。
第193章
怎么还没动工
新宫的修建是贞观八年最大的一件事。
天子脚下的长安城百姓,自然也是个个都在讨论。
五合居。
郭得志作为招牌说书人,如今是越来越有影响力了,很多长安城的说书人都喜欢跟着他一样说书。
某种程度上来说,他已经是一个新说书内容的起源人。
这不,今天他要说的内容就是根据最近各种传言和他自己看到的一些消息改编成的说辞,还起了一个略带夸张手法的名字:“三万匠人千里赴长安”。
“各位客官,今天我们这个故事啊,要从楚王殿下远赴登州,救民于水火之中开始。话说前年夏天,登州府接二连三的遭遇天灾,百姓食不果腹……”
“楚王殿下跟随遣唐使去到了倭国,带回来百万金银,并成立了市舶司……”
“听闻陛下欲为太上皇新建夏宫避暑,楚王殿下主动包揽了新宫建设的所有钱财……”
“俗话说,一支穿云箭,千军万马来相见。楚王殿下一声令下,各个作坊的帮工纷纷给亲朋好友写家书……”
“就在前天,数万各地百姓匠人奔赴长安城,据说连玄武门守卫都惊动了……”
郭得志经过这两年的琢磨,已经发现只要每天关注楚王殿下的传闻和信息,就足以为自己提供足够多的说书题材。
五合居现在不仅让自己全部拿走客人的打赏,每个月还给自己发五贯工钱,这日子过的,舒服的不得了啊。
而与此同时,刚刚完成分工不久,被带到了新宫西南角区域的刘家村众人,也在兴高采烈的讨论着。
“刘方,我们是已经连续吃了三天肉干了吧?我感觉我这辈子都没有吃过这么多的肉呢。”
刘青一脸幸福的躺在了大通铺上。
这两天,虽然训练的很累,自己也不是很理解为什么会有王府护卫来组织大家训练,但是,一想到训练完了就有肉吃,刘青就觉得浑身充满了力量。
鲸鱼肉、咸鱼,这几天每天都能吃到。
他觉得自己的日子比刘大郎信中说的还要好。
吃的好,住的地方也干净,虽然是临时搭建的窝棚。
这让刘青非常认真的对待训练,对待将作监提出的每一项要求,生怕因为自己不努力的原因被解雇。
“楚王殿下厚待匠人,刘大郎在去年回来的时候就说过了好多次,如今看来,这岂止是厚待啊。刘青,今后我们一定要用心做事,才对得起楚王。”
“是啊,管事的今天也说了,南山建工哪怕是修建完了新宫,也不会解散,会继续有其他的任务,让我们好好把手艺练好。”
自己所在的作坊叫做南山建工,刘青已经领到了自己的腰牌。
现在他就等着新宫开始建设后,好好的表现一把。
而怀有和刘青一样的匠人,几乎充斥着新宫各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5/221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