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孽子(校对)第15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6/2214


大家就等阎大匠一声令下,开始干活。
……
新宫附近,每天都有看热闹的人经过,甚至有些勋贵子弟也骑着马跑过来远远的看热闹。
不过,除了有些马车在运输各种各样的建筑材料,有些将作监的工匠在测量尺寸之外,并没有看到任何施工的动静。
反倒是看到一帮人像是府兵一样的被组织起来训练。
杨本满听说了这个情况之后,亲自过来看了一眼,然后一封弹劾的奏折就交了上去。
“楚王招募三万青壮,日夜在长安城周边训练,微臣以为楚王借新宫修建之名目,行谋反之目的,往陛下明察!及时警戒为盼。”
李宽看着手中这份奏折,一脸无语。
好在李世民既然把奏折扔给他看,就是不相信他会谋反,要不然就不会这么干了。
“陛下,御史风闻奏事之权,微臣认为已经成为某些人挟私报复的工具。新宫修建涉及匠人数量众多,微臣恳请百骑司安排一部分人马帮忙管理这些匠人。”
李宽觉得,既然有御史这么不靠谱的弹劾自己,那就干脆让百骑司过去监督得了,正好让楚王府护卫们休息休息。
“让百骑司派人过去就不必了,朕自然是信你的。但是,这建设新宫的事情已经宣布二十天了,为何现场还一点动静都没有?这一点你是不是要给朕解释解释。”
李世民在意的是新宫到底能不能如期完成,其他的,他看的很清。
“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陛下听谁说微臣一点动静都没有?如果阎大匠在此,他肯定不会认同这种说法的。”
“哦,那你就给朕说说你已经做了什么?”
李世民虽然听说李宽这段时间在各个作坊忙碌,猜测是为了新宫建设的事情,但是毕竟没有当事人说的清楚。
“陛下,今天是四月初十,微臣保证最晚在十一月前修建后,让太上皇在新宫过上六十八岁大寿。其余都是粗枝末节的东西,等完工之时,微臣再给陛下一一解说,可否?”
李世民眯着眼盯着李宽,心中在衡量着这话有几分靠谱。
按照他的理解,哪怕是李宽招募了三万民夫,日夜赶工,要在十一月前修建完成,也是非常困难的。
还不用说中间可能会有下雨天之类的没法施工。
但是李宽的表情又是那么的自信,自信到让李世民怀疑自己是不是忽略了什么东西。
“宽儿,这话可是你自己说的,如果你现在收回去,朕可以保证不追究。”
“不,陛下,说实在话,十一月前修建完成第一期,这已经是微臣的保守估计了,真要是一切顺利的话,十一月完成新宫第一第二期的可能性也是很大的。”
“好!这段时间,不管新宫修建发生了什么,只要你不主动来找朕,朕也可以承诺,一并事宜,全权由你做主,所有的弹劾奏折,全部留中不发。”
李世民也是有魄力的人,考虑到李宽这两年干出的各种成绩;再加上新宫就在太极宫东北边,站在玄武门上都随时可以看到那里的进展,所以李世民最终选择了相信李宽。
“请陛下放心,新宫后天正式动工,到时候建设进度将会一日千里,请陛下拭目以待!”
第194章
不同人眼中的商机
一座宫殿的建设,涉及到许许多多的材料。
水泥、青砖、沙子、碎石、木料、油漆……
这些东西,自然不可能全部由楚王府自己的作坊来完成。
长安城最近有很多作坊都在扩产,新宫负责材料采办的王富贵已经跟很多作坊的掌柜都沟通过,把自己需要的东西列了出来。
谁的质量好、价格低、交货快,就交给谁来做。
没有人情可讲,一切拿实力说话。
这让一些没有依靠世家的小作坊看到了前途。
永阳坊坐落在长安城的西南角落里,平时人流相对没有那么多。
“铛!”
“铛!”
“铛!”
一间打铁铺子里传来金属敲打的声音。
“金太,听说你把旁边两间铺子都租下来了,会不会太冒险了?”
这家打铁铺子就叫做金太铁铺,以铁匠金太的名字命名的,可以说,这是在长安城西南片区都是小有名气的铁铺。
“三叔,铺子里一下子收到了五千根铁钉的生意,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契机。我金太打出来的铁钉,不客气的说,比我粗的没有我便宜,比我便宜的没有我强。那王富贵我也不是第一次跟他打交道,人是特别精明,但是却从来不坑人,说一不二。你知道如今他替谁做事吗?”
金太一边抹着额头上的汗水,一边有规律的跟其中一个徒弟配合敲打着火红的铁块。
“他那么大的商人,还要替谁做事?”
金太的二叔是一个落魄的文人,对于商界的事情,并不怎么了解。
“楚王殿下,王富贵现在是替楚王殿下做事。”
金太有点激动的说道,“楚王殿下最近在忙什么,你总应该听说了吧?”
“这个我当然知道,给太上皇建设新宫嘛。”
金华有点不高兴的回答,觉得自家侄儿这个问题问的,简直就是在羞辱自己。
那些酒楼客栈的说书人,每天都有人说楚王的事情,自己是常客,怎么可能不知道嘛。
“你既然知道楚王殿下在建设新宫,王富贵又是替楚王殿下做事,那么他向我订购那么多铁钉是用来做什么呢?这还是第一批,工匠们觉得好的话,还会有更多的订购。”
“真的假的?你是说这些铁钉是用在新宫建设上的?”
金华作为一个读书人,对于和皇家相关的事情,总是有种莫名的关注。
“九成九是用在新宫建设上的;我听说那新宫分成好几期建设,工程量非常浩大,需要的铁钉数量绝对不是少数,这是我金太铁铺扩大规模的最好时机啊。”
“你现在都已经有七八个徒弟了,再扩大规模,岂不是铺子里就要养活几十个人?这每个月的工钱也不少啊,你就不担心一不小心把以前挣的那点辛苦钱全部赔进去了吗?”
“二叔,做生意哪能永远挣钱的?但是,这一次我觉得十有八九能挣,你要是相信我,可以投一些钱进来,我算你份子。”
金华听了有点动心:“我再琢磨琢磨,明天再来找你。”
……
不管哪个时代,商人的嗅觉都是非常灵敏的。
朝廷正式宣布修建新宫之后,很多人就立马行动起来了。
“郭兄,东边来的木材,基本上都以被我收下来了,但凡是上了年头的巨木,现在全部存放在仓库里。”
“邓兄动作很快啊,这山南道往长安运的木材比较多,我现在只把比较大的木头收购了,全部都收的话,还要点时间。”
说话的是两个来着山南道襄州府的木材商人郭阳和邓峰,作为长安地区最大的木材来源,山南道的木材商人基本上垄断了长安的巨木生意。
邓峰一听说山南来的木材还没有收齐,不由得眉头一皱,“郭兄,这次可是千载难逢的机会,要不是恰逢我意外认识了兵部侯尚书的义子侯宝,我们哪敢起现在这个心思?侯郎君让我们把长安城所有的木头都尽可能的收购起来,为此还专门给了三万贯钱作为收购的本钱,要是没有按时完成,到时候坏了侯尚书的大事……”
“邓兄,看你说的。”郭阳被邓峰这么一说,脸色有点挂不住。
原本,在襄州的时候,郭家的生意是做的比邓家要大的,但是自从前几年邓峰结实了兵部尚书侯君集家的郎君,这个情况就慢慢发生了改变。
“听说以前西市那个王富贵,最近几天就在到处购买物资,我估摸着,他马上就要找到我们了,郭兄,你还是抓紧吧,实在不行,我们就再拉一家人进来。”
“不用,我们两家就够了,再来一家分食的,到时候得不偿失啊。你放心,我现在就把府上的所有仆人都放出去,不把山南道来的木材都收了,我就不姓郭。”
……
和邓峰、郭阳有类似想法的人不少,就连在长安城住了好几年的突厥人也不例外。
“阿古诺,那几个作坊的掌柜到底愿不愿意卖?”
阿义那一脸戾气的看着自个手下,这两年,阿义那得了高人指点,不再干那种替人打架斗殴的简单活,开始把眼光盯上了长安城的石头生意。
普通的石头,但凡是哪座山,都有无数。
但是,像花岗石这样比较高端的石材,长安城周边就不多了。
之前,阿义那就已经占据了长安城西边最大的一个花岗岩矿场,手下很是收拢了一帮没落的突厥人。
靠着不大明显的强买强卖,阿义那的腰包渐渐鼓了起来,甚至还跟长安城里混的比较好的突厥贵族也建立起了联系。
“首领,你放心,那两家作坊的掌柜都答应卖了,原本他们是想提一提价格,不过我当着他的面自断一指之后,他们就立马同意了。”
阿古诺说还邀功似的抬起了自己的左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6/221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