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孽子(校对)第156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62/2214


新罗使臣府。
金胜强今天起了一个大早。
“使臣,听说楚王府为《国富论》准备了几万册书,我们哪怕是晚一点去,也肯定是买得到的。这么早过去的话,反而可能要排队呢。”
金大棒在长安城也待了好几年了,对于这里的情况算是比较清楚。
“在长安城这么久,我发现但凡是跟楚王殿下相关的事情,都必须竭尽全力去应对,才能勉强不后悔。昨天的《大唐日报》,你也看了。
这么多年来,楚王殿下从来没有这么用力的去推荐一本书,还是一本商业专业书籍。
虽然现在不知道这本《国富论》到底讲的是什么东西,能够让楚王殿下这么推崇,但是肯定是一些非常不凡的东西在里头。
圣骨在金城推行商业发展,如今遇到了不少的障碍。特别是去年新罗钱庄的事情,让我们新罗元气大伤。
这个时候,我们更应该重视商业的发展,重视跟大唐的合作,从大唐的经济发展之中,找到适合我们新罗的规律,并引进到我们新罗。”
金胜强显然对《国富论》抱有非常高的期待。
单单听名字,这就是一本研究怎么让一个国家富裕起来的书籍。
对于金胜强这些使臣来说,这种书籍,不管写的好还是写的坏,单单看名字,就是必须好好的学习的。
至于要不要买一批送回国内,那就要等学习完毕之后再看。
毕竟,一本书的价格,也不便宜。
再考虑到运输成本,金胜强还真不是想买什么书就买什么书。
“之前没有《国富论》,大唐的经济发展也非常的快呀。说明大唐的快速发展,并不是《国富论》的功劳呢。”
金大棒这话,显然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金胜强听了之后,居然愣了一会。
“你说的没错,但是猜测这书就是从大唐过去的发展当中,总结出了一些经验和规律,甚至提出了一些很有建设性的主张,这不管是对大唐今后的发展,还是对我们新罗的借鉴意义来说,都是非同许可的。”
金胜强是一名非常合格的使臣。
到了长安城以来,他一直都在为新罗谋取好处。
“既然使臣您觉得很有借鉴意义,要么我过去排队先买几本回来就行了吧?”
金大棒还是非常体贴的。
觉得自己去辛苦一下就行了,没有必要辛苦领导。
“不用,我去感受一下新华书店的火爆行情,也能更加直观的认识到《国富论》的受欢迎程度。”
金胜强说完,便出门上了马车。
不过,就在他上马车的时候,他注意到附近的其他使臣府,似乎也陆陆续续的有人离开。
这么早离开,难道也是跟自己一样,准备去新华书店吗?
……
“郑掌柜,新华书店也太夸张了吧?用得着请这么多的托吗?排队的人群都要把西市大街给堵住了。”
三味书屋里头,刚刚打开书铺大门的伙计,就很是吃味的回到了郑掌柜面前。
“凭借楚王殿下的号召力,这些人未必就是托。”
郑掌柜面色沉重的说道。
不管《国富论》是好是坏,反正李宽这么搞,未来几天,其他书铺的生意肯定都是会受到影响的。
比较,每个人购书的预算也是有定数的。
如果花在了《国富论》上面,那么可能就舍不得去买其他的书籍了。
“这些人也太盲目了吧?都还不知道这本书到底写的是什么,就来排队。”
“哎,没办法,楚王殿下就是有这个魅力。再说了,这是他第一次跟大家推荐书籍,只要对楚王殿下感到好奇的人,都是会去买《国富论》回去看一看的。
他们一次性的印刷了好几万本,肯定也是对这本书非常有信心。干脆你也去排一排队,买一本回来,我也看一看,以便及时评估影响。”
郑掌柜纠结了一会之后,最终还是决定让自家伙计也过去排队。
早点拿到《国富论》,他也能早点搞清楚情况。
第1256章
与《论语》相提并论?
“师父,书我买回来了,喏,都在这。”
五合居中,朱云雀满头大汗的来到了郭得志面前。
“很好,今天你也不用做其他的事情了,赶紧把这本《国富论》给好好的研究一番,看看有没有哪些东西是可以转化为说书内容的。”
郭得志立马给朱云雀下达了一个指示。
“啊?师父,这《国富论》,又不是什么好看的,我们研究它干什么啊?再说了,楚王点都说这是一本经济学著作,我也不懂什么经济学啊。”
对于自己师父的这个“乱命”,朱云雀立马就表示了抗议。
一直以来,他的精力都是放在研究《三国演义》、《红楼梦》、《西门冲》、《白蛇传》这些书籍上面,希望能够依靠这些耳熟能详的故事,取得顾客的认可。
现在郭得志让他去看什么《国富论》,他是一点兴趣也没有啊。
“不是就不能拿来说书了吗?我们说书的内容,不要拘泥于形式和来源,而是要看客人们想听什么,对什么感兴趣。
长安城中,到现在为止还没有谁讲这方面的内容,如果我们在说一些故事的时候,偶尔也把《国富论》的东西穿插一点进去。
那么那些客人肯定会觉得我们说书的内容格调挺高的。
要知道,会来我们五合居消费的客人,普遍都是非富即贵。他们十有八九是看过《国富论》的,到时候我们只要随便抛出来一点东西,就很容易引起大家的共鸣。”
郭得志的话,让朱云雀无话可说。
似乎不管说什么,道理都是在自己师父口中啊。
“那好吧,不过这么厚的一本《国富论》,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看完呢。”
“呵呵,你之前不是自夸说自己一天一夜就把《红楼梦》给看完了吗?
现在这个《国富论》的厚度,跟《红楼梦》也差别不大,怎么就没见你有一天一夜把它看完的气势呢?”
朱云雀:……
……
“杨御史,这《国富论》,讲的还真好。单单这个关于分工的论述,就把我之前一些懵懂的想法全部都说的很清楚了。
分工是提高生产效率的关键。在这个社会中,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事情,也有自己不擅长的事情。
如果所有的东西都自给自足,那么效率必定非常的低。但是如果只做自己擅长的东西,然后去换自己不擅长的东西,结果就完全不同了。”
御史台中,令狐无疆只是读了一会,就忍不住去跟杨本满分享自己的读书心得了。
“这个王有才,确实有几分本事。就拿他开篇的时候举得例子。成衣作坊里头,如果每一个匠人都自己负责裁剪布匹、缝制衣服、熨平衣服、折叠包装,那么可能一天也没有办法制作两件衣服。
但是如果进行专业化的分工,负责裁剪布匹的人,一天到晚都是裁剪布匹,负责缝制的,也按照部位,每个人专门缝制一些区域,这样大家都只负责一小部分工序,一天下来,平均到每个人头上,可以制作出来的衣服就超过了十件。
这个生产效率,几乎提高了十倍。并且使用分工合作的方式,产品的质量和稳定性方面,也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杨本满显然也是认认真真的把《国富论》的前几章给看完了。
看的越多,他就越能体会昨天李宽为何在《大唐日报》上如此热捧《国富论》。
实在是这本书真的开天辟地的提出了许多的理论,总结出来的道理也是通俗易懂。
哪怕是对所谓的经济学不了解的人,也基本上都能看懂。
甚至说的夸张一点,你只要识文断字,就能看懂这本书的七八成内容。
这个意义是非常巨大的。
为何《论语》和四书五经这些东西,许多识文断字的百姓都完全搞不懂?
因为里面的许多句子都太过晦涩难懂了。
哪里有《国富论》这种白话文写出来的书籍来的易懂?
“这个王有才如此年轻就对我们社会的运行规律分析的如此透彻,看来以后他在大唐商圈的地位,绝对不是一般人能够比得上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62/221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