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孽子(校对)第180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803/2214


……
“掌柜的,外面有一个商家过来找我们谈合作!”
当张华和张大鹏离开之后,徐才干脆让人把铺子先关门了。
反正开着也是没有什么生意,倒不如在后院里头好好的想一想要怎么办才好。
“不见!没有什么合作好谈的!”
徐才听了很不耐烦的挥挥手。
很显然,他认为这个所谓的合作,肯定又是张华搞出来的。
只不过换了一个花样而已。
自己就是死,也不会给林邑人干活的。
“掌柜的……”
“不是说了不见了吗?”
过了一盏茶的功夫,当伙计再次来到徐才的跟前的时候,他立马就生气了。
这个伙计,以前怎么没有发现他这么不识趣呢?
莫不成是看到自家铺子的生意黄了,所以态度开始变化了?
“掌柜的,,对方说他们是荥阳郑氏的人,如今有大生意要跟我们谈呢,是跟如何对付林邑书屋有关系的合作。”
伙计虽然觉得很委屈,不过跟了徐才几年,倒也知道自家掌柜是什么一个性格。
“荥阳郑氏的人?他们怎么会出现在占城?算了,让他们先进来再说吧。”
一旁的宋山直接给了伙计一个指示。
很快的,项金就出现在了他们面前。
“想必两位就是徐掌柜和宋掌柜了,鄙人项金,是荥阳郑氏在南洋的造纸作坊的全权代表。
今天过来是跟大家谈一个大合作的。”
项金没有拐弯抹角,而是直接进入了主题。
徐宋纸张铺子今天面临的情况,他显然也是已经知道了。
这个时候说太多废话的话,指不定徐才他们以为项金是过来奚落他的人。
“荥阳郑氏在南洋有造纸作坊?”
徐才很是意外的看着项金。
“我在南洋混了这么几年,好像没有看到哪个地方有荥阳郑氏的纸张售卖呢。”
宋山也在旁边补充了一句。
“以前没有,并不表示以后没有!来,看一看这一叠纸张,你们觉得质量怎么样?”
项金不慌不忙的从怀中掏出一小叠纸张,分别递给了徐才和宋山。
大家都是识货的人,只是简单的看了看,摸了摸,就知道这些纸张到底好还是不好了。
“这些纸张,真的是你们在南洋的造纸作坊生产的?”
徐才沉默了片刻之后,盯着项金的眼睛问道。
“没错!你们多少应该听说过我们三味书屋吧?这一次,我们郑掌柜为了修建这座造纸作坊,直接连三味书屋的生意都委托给其他人去负责了,专门在南洋这里待了一年多。
如今造纸作坊已经正式的开始生产纸张,可以大量的供应各个地方。
占城作为林邑国的国度,自然是我们重点攻略的地方了。”
“对面林邑书屋的情况,想必你也知道了!他们的纸张价格是我们的一半,并且我估计可能还有一定的下降空间。
你们荥阳郑氏的造纸作坊出产的纸张,价格能够做到比他们更便宜吗?”
宋山问了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
在南洋售卖东西,价格绝对是非常重要的。
其他方面差别不大的情况下,这里的人肯定是选择购买便宜的。
甚至很多时候,他们都不考虑产品的差异,直接选择便宜的。
“你放心!不管他们卖多少钱,我们都比他们便宜两成!”
第1510章
冲突
占城作为林邑国的国都,跟倭国的奈良城差不多,是模仿大唐的城池风格来修建的。
在林邑国内,有着小长安的称号。
甚至在范镇龙成为国王之后,还把王宫的名字也模仿大唐,改为了小明宫。
似乎这样就能跟大唐的大明宫相提并论一样。
可惜李世民现在已经基本上不在大明宫办公了。
“国王殿下,托您的洪福,这一次小二历经多年研制出来的造纸技术,是对我们林邑国造纸技术的一次升华,可以有力的促进纸张成本的下降,让我们国内的百姓能够有更多的机会识文断字。
不客气的说,这是一件利在当下,功在千秋的大事啊。”
知道自己的二儿子搞出了那么大的动静之后,张辉自然要到小明宫里头跟范镇龙好好的汇报一下。
张家的爵位,到时候肯定是传给大儿子的。
但是如今二儿子从大唐归来之后,终于做出了一些功绩,张辉觉得指不定什么时候自己的二儿子也能有机会谋一个什么爵位。
所以知道林邑书屋开张之后的火爆场景之后,张辉立马就找了个机会进宫跟范镇龙汇报了。
客观的说,造纸术的进步,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来说,都是一件颇有意义的大事。
虽然造纸术也是工匠之术,在深受儒家文化影响的林邑,匠人的地位和商人的地位也都不高。
但是造纸这个东西跟其他的玩意还是很不一样的。
人家毕竟是为读书人服务的,无形之中的格调就要高了不少。
果然,范镇龙听了之后心情颇为不错。
“二郎这个造纸作坊,之前本王也是听说过的,最开始不是说不大顺利吗?现在真的成功了吗?”
“是的,最开始的时候确实不大顺利,制作出来的纸张质量非常的差,完全没有办法在上面写字。
并且制作纸张的时间耗费非常的长,工序也比较复杂。
但是经过了多年的改进之后,今年总算是取得了一个非常不错的效果。
我们在处理纸张的过程之中,添加使用了一些特别的东西之后,立马就有了很大的改进。
如今我们的纸张质量,已经跟占城里头大唐商家售卖的不相上下了。
最关键的是我们的价格比他们低很多,这对我们林邑国的百姓来说,绝对是一个福音啊。”
张辉大概的解释了一下造纸作坊推进的艰辛历程,让范镇龙更加感受到如今的不易。
“这一叠纸张,难道就是二郎的造纸作坊里头生产出来的吗?
看上去跟旁边这些唐人制作的已经没有太大的区别了,如果不特别强调的话,本王都区分不出来哪个是我们自己制作的,哪个是大唐制作的呢。”
张辉进宫表功,自然是要把纸张带上。
要不然空口白牙的,效果肯定是大打折扣。
果然,范镇龙开始将注意力放在了张辉带进宫来的那些纸张上面了。
“没错!这就是二郎的作坊里头生产的纸张。这几天,印刷作坊那边也开始在使用这些纸张来印刷书籍了。
不需要多长时间,我们就能使用完全由我们自己的作坊制作的书籍了。
到时候,我们的纸张和书籍甚至可以售卖到临近的其他国家,甚至让更多的商人直接去贩卖我们的纸张到各地售卖。”
张辉显然对造纸作坊的前景充满了期待。
纸张这个东西,虽然不是百姓们的刚需。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803/221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