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孽子(校对)第180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804/2214


但是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却是绝对不能缺少的。
不管是任何一个地方,总是有一些读书人的。
这些人对于纸张的需求,是无穷无尽的。
不管是用来练字还是记录东西,亦或是抒发感情。
读书人对纸张的消耗量,其实是跟自己的财力和才力,以及纸张的价格息息相关的。
张辉觉得自家纸张有着充分的价格竞争力,肯定可以畅销各地,甚至有朝一日能够售卖到大唐本土去。
那样的话,绝对算是扬眉吐气了。
“好!很好!非常好!我们林邑国,如今除了各种森林里头的东西,总算也有一个作坊生产的东西能够售卖到各处了。
明年使臣去长安城进贡的时候,本王就让人带着一批纸张去作为贡品,让大唐的皇帝也知道我们林邑国已经不是当初的林邑国了。”
“微臣觉得这个主意不错,不过如今之计,造纸作坊刚刚大规模的量产,为了能够最大程度的驱逐大唐的纸张在我们林邑国售卖的情况,微臣觉得朝廷是不是可以给造纸作坊一些赋税优惠,暂时先不征收商税?”
绕了半天,张辉总算是说到了自己最关心的问题了。
作为一切都向大唐看齐的林邑国,他们的赋税制度自然也是高度模仿大唐。
如今大唐的各个作坊都需要缴纳一成的商税,林邑国也不例外。
甚至林邑国海模仿大唐设立了市舶司,不过运行的不是非常顺利就是了。
许多市舶司的官员和胥吏都被收买了,只需要打点一下,就可以正常的进出。
但是作坊就设立在那里,张家有是林邑国的豪族,有不少的对手都虎视眈眈的在旁边看着,期待张家能够犯下什么大错。
这样子才能把张家给拉下马。
所以张辉自然不想搞什么小动作。
小动作不能搞,但是他可以搞大动作,搞阳谋啊。
我光明正大的请求国王给自己免除赋税,其他人还能说出什么个不是来吗?
造纸作坊对于林邑国来说,确实是一个很不一样的存在。
其他对手哪怕是心中鄙视张家,觉得张家在占国家的便宜,也找不到十足的理由去攻击他。
“这个没问题!我们林邑国的纸张,之前都是大唐商家在售卖,除了征收微薄的赋税之外,对我们并没有什么特别大的贡献。
但是二郎的造纸作坊不一样,据说整个作坊已经有了将近一千号人在里面干活,这个数量还在不断的增加。
不管是为这么多百姓创造了谋生的机会,还是为我林邑国制作出了史无前例的高质量纸张,都是值得朝廷鼓励和支持的。
接下来的三年,造纸作坊都不需要缴纳任何赋税,三年以后,也减半征收。”
范镇龙能够坐上林邑国的王位,多少还是有一点本事的。
自己境内开始有一些作坊出现,并且还出现了造纸作坊这样很有竞争力的作坊,他自然是颇为期待,甚是支持的。
哪怕是张辉今天不提,后面他或多或少也是会给出一些支持。
但是现在张辉都主动的说了,他就干脆顺水推舟的给出了优惠。
还别说,这个优惠幅度还是非常大的。
要知道,张家的造纸作坊,现在规模已经上去了。
按照张辉的估计,一直持续现在这个产量的话,那么在贞观二十二年的时候,造纸作坊创造的收入,将会成为张家最大的收入。
“微臣替二郎谢过国王殿下的支持,有了国王殿下的支持,我们对于打败大唐的那些商家,就更加有信心了。
除了造纸作坊,二郎负责的水泥作坊和印刷作坊,也取得了不小的进展,假以时日,我们林邑国也能成为《大唐日报》里头说的那样,早日实现工业化,成为不属于大唐的存在。”
张辉这话,充满了蛊惑性。
不过范镇龙听了却是非常的高兴。
在许多林邑国的人看来,这个天下是大唐第一,自己第二。
其他国家都是不如自己的。
现在张辉更是拿出《大唐日报》上面的工业化的概念出来,就更加吸引了范镇龙的注意了。
“那个水泥作坊的事情,本王也是知道的,王宫里头有一栋新式建筑,如今就是在使用水泥作坊的水泥在修建。
我听说大唐那边,如今正在大力的发展水泥作坊,虽然我们的规模跟大唐还有差距,但是只要二郎奋勇直追,迟早我们也是可以赶上大唐的。
一事不烦二主,这一次,水泥作坊也跟着免除三年的赋税吧。”
范家跟张家的关系非常的密切,多个国王的王后都是张家的女儿。
不客气的说,林邑国已经不是范家一家的国家。
再加上范镇龙确实也听说过水泥,知道水泥的重要性,所以也干脆给出了优惠。
“国王殿下圣明!这水泥作坊对于我们林邑国的发展来说,其实还真是不属于造纸作坊。
在大唐那边,不管是长安城到洛阳,还是长安城到凉州,亦或是洛阳到登州,都已经修建了水泥道路。
我们林邑国如今一条水泥道路都还没有,这个情况肯定是不能一直这样下去的。
等到水泥作坊的产量进一步扩大之后,微臣觉得可以在占城内部先修建一条水泥道路,让大家见识一下水泥道路的好处。”
本来张辉今天没有那么大的胃口,要把水泥作坊的事情一起带上。
但是范镇龙既然已经主动的提到了水泥作坊,他自然要顺势而为,为自家争取更多的好处。
“这个事情可以考虑,不过听说修建水泥道路耗费非常巨大,朝中估计会有不少的人反对。”
在占城这里,《大唐日报》等报纸,也是有商家带过来售卖的。
虽然每次的销量不算特别多,但是价格却是卖的比长安城贵了十倍不止。
范镇龙作为林邑国王,自然也是经常看大唐的这些报纸的。
“国王殿下,您说的没有错,水泥道路的修建,确实是需要花费一些钱财的。
但是大唐如今已经开始在修建铁路了,那个铁路的修建,才是真正的耗资巨大。
整条道路,都是铺设了精钢制作的铁轨,上面再有什么蒸汽机车行走。
单单修建一条铁路,就至少可以修建两条差不多的水泥道路,甚至可以修建三四条。
跟铁路比起来,水泥道路的那点花费就不算什么了。”
张辉很清楚要怎么说服范镇龙。
林邑国什么东西都想要跟大唐比,虽然明知道比不过,但是从来没有人放弃比较。
如今修路这方面,自然也是一样的。
张辉说到大唐已经开始修建更加昂贵的铁路了,水泥道路更是修建的非常多了。
范镇龙听了之后,果然就对水泥道路的修建态度有了转变。
“你先安排人去筹划一下,到时候把修建水泥道路的事情拿到朝堂上跟大家讨论一下。
水泥道路的修建,应该是要使用大量的水泥、砂石等物资,你也跟占城内其他的家族好好的联络一下。
看看大家怎么合作把这个水泥道路修建起来。”
范镇龙这个话说的有点隐晦。
不过张辉却是听懂了。
水泥道路可以修建,但是为了取得所有人的支持,这个利益不能张家一家拿走了。
要分配一点给到其他人家。
这样你好我好大家好,事情就能顺利的进行了。
“没问题!微臣等会出宫之后就开始安排这个事情,到时候一定让国王殿下您感到满意。”
张辉觉得今天进宫的收获还是非常大的,不仅自己的目的达到了,还有意外之喜。
接下来,他就没有再得寸进尺的提出一些其他的要求,而是跟范镇龙天南海北的聊了一会天,然后才出宫而去。
……
与此同时,在林邑书屋里头,张华却是很是怡然的坐在那里品着长安城而来的林氏红茶。
这几天的情况,已经充分的证明了林邑书屋的成功。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804/221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