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孽子(校对)第196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963/2214


颜卫平看到李世民的心情似乎不错,赶紧把自己原本想要报告的内容给报告了。
“我听说观狮山书院格物学院如今在研究制作架桥的技术。
将来这个技术要是成熟了的话,那么我们修建桥梁就会变得简单很多。
陛下,如果要在江南道修建水泥道路的话,微臣觉得有必要让观狮山书院的教谕带队过来搞一搞调研,把情况搞清楚了再说。”
像是李世民这样的天子,在一些问题上面是不方便进行一些很是具体的讨论的。
这个时候,房玄龄及时的把话题给换了一下。
“如果观狮山书院的教谕和学员能够过来,那自然是最好不过了。
我们可以先研究怎么在章江上面修建桥梁,将来如果经验丰富了,甚至可以考虑在长江上面修建桥梁呢。
一旦各个河流上面有了桥梁,不管是货物的运输还是人员的出行,都将变得非常方便。
这对于我们江南道的经济发展来说,是非常有好处的。”
颜卫平在一旁乐的眉开眼笑。
他熬了那么多年才从洪州司马变成了洪州刺史。
如今想要升迁的话,就需要天时地利人和了。
一个拿得出手的政绩,自然是不可或缺的。
如果能够修筑一条像样的水泥道路,这自然是一个非常明显的政绩了。
“既然你们都觉得可以,那就安排观狮山书院的人过来好好的看一看咯。
至于架桥的事情,朕觉得到时候可以让观狮山书院单独的成立一个桥梁研究所,好好的研究一下桥梁的修建工作。”
对于发展交通,李世民现在已经算是比较热衷了。
要不然就不会修建长安城到洛阳的铁路,更加不会同意修建长安城到凉州的铁路。
“洪州这里有一个洪州书院,其实到时候可以让观狮山书院的教谕们跟洪州书院的学员们多沟通一下。
看看是不是在洪州设立一个桥梁研究所得了。
这么一来,对于将来的桥梁修建工作来说,肯定会变得更加方便。”
好不容易能够薅羊毛了,颜卫平自然不会放过。
“具体的方案,朕就不管那么多了,你们自己去协调吧。
不过发展江南道的事情,朝廷一定会认真的考虑。”
第1563章
狄仁杰发现的问题
豫章县衙已经被临时征用了。
李世民没有借宿在当地富商的院子当中,而是选择了居住在豫章县县衙里头。
本身各地的县衙基本上就是县令办公和生活的所在地,各种条件都不会差的。
虽然煤油灯已经在富贵人家当中比较普及,不过今天大堂里头还是加点了不少鲸油蜡烛。
让整个房间都显得明亮了许多。
伴随着年龄的增加,李世民对于睡眠时间的需求明显在下降。
反正一个晚上能够真正的睡个六七个小时就算是不错了。
所以很多时候李世民干脆就晚一点睡觉。
要不然半夜醒来睡不着,那个感觉更不好。
“陛下,从襄阳、鄂州到洪州,一路走来,许多地方的情况跟二十多年前已经完全不同了。
这让我想到了太子殿下最近在朝中抛出来的废道改省的提议,其实还真是有一定的可行性。
像是江南道,东西横跨千里,算是大唐最大的一个道,也就是辽东道和镇北道这些地广人稀的地方可以跟它比一比。
这种情况下,如果把江南道改成好几个省份,然后由朝廷直接掌控各个省份的情况,对于提高朝廷的权威和统治力,应该是很有好处的。”
房玄龄跟着李世民一起南巡,虽然没有什么政治任务,更多的都是吃喝玩乐。
但是作为尚书左仆射,他不可能什么事情都不去想的。
像是废道改省,这是许多地方都在讨论的事情,回避是不可能回避的。
这个时候,自然就要结合自己看到的情况,好好的思考一下怎么改革才是最适合的。
“江南道确实太大了一点,并且各个地方都已经在慢慢的发展,分成几个省份来统治,倒也不是不可以。
不过这些地方到底要怎么划分,划分之后会不会产生一些新问题,也是需要充分考虑的。”
李世民自然不会轻易的反驳房玄龄的提议。
再说了,废道改省是李宽提出来的方案,虽然这个方案还没有最终确定下来,但是大唐上下都已经这么讨论了。
最终肯定是要实施的。
无非就是到时候怎么一个实施方法而已。
“结合江南道的地理位置,微臣倒是有一些初步的想法。
江南道这么大,完全可以分成江东省、江西省、湖南省、湖北省四个省,或者可以再进一步的增加江北省或江南省。
像是原本扬州、苏州、杭州、明州等富裕的州府,可以考虑拆分到两个省份去,免得各个省份的发展状况差的太远。
而像是湖南省和湖北省这些地方现在还比较落后一点,可以考虑把更多的一些地域划拨到这些省份,让他们有更加充分的发展潜力。
这么改革之后,朝廷直接任命各个省份的负责人,各省下面的州府官员,可以由各省提议之后,朝廷进行核准。
至于各州下面的县,相关官员的任命权,就可以慢慢的下放到省里面去。
一般情况下,朝廷不再具体干涉。”
官员的任命权,肯定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事情。
谁管着你的管帽子,你肯定就最听他的话了。
“玄龄,陛下好不容易才把全国各地的县令的任命权利收归为朝廷,现在你又把它给下放了,这样子不大好吧?”
一旁的长孙无忌,立马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而李世民听了这个话,也忍不住点了点头。
县令的任命权,确实是李世民花费了一些精力才收回到自己手中的。
现在房玄龄提议把这个权利下放到省内、州府内,意义到底如何,就值得商榷了。
“没错,之前各县的县令任命权是在陛下手中。
但是那是因为当时朝廷能够直接任命的基本上就是各州官员。
所以有必要进一步的将县令的任命权掌控住。
但是现在废道改省之后,情况不一样了。
朝廷统治各地的直接机构是各个省份,朝廷通过掌控各个省份的机构来掌控各地。
各省和各州的官员都由朝廷来任命,这个时候,如果再把县令的任命权利也握着不放,那么各省各州的官员的权威性就比较难树立起来。
如果各个县都各自为政,不听州府和省里面的指示的话,那么这个改革肯定是不成功的。”
房玄龄考虑问题显然还是非常充分的。
他并没有简单的在现在的基础上加上一个省份就完事了。
而是考虑这个改革之后统治结构的变化影响。
“如果朝廷确实可以在各省份建立起省级行政机构,确确实实的把各个省内的州县给管理起来,那么玄龄你说的这个方案,倒也不是不可以。
毕竟这种情况下,朝廷也确实不可能继续搞清楚每一个县令的情况。
哪怕就是把这个权利握着不放,也很难实际发挥出效果出来。
反倒是容易被人蒙蔽,最终失去了这个权威性。”
李世民如今也算是人老成精,对于很多事情看得比较透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963/221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