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孽子(校对)第200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008/2214


这玩意的工作原理,李谚和赵小二在《科学杂志》上面的论文上已经描述的非常清楚了。
现在的电灯泡面临什么养的问题,大家也都算是非常清楚了。
这个时候,谁先解决了电灯泡的寿命问题,也就是说谁先解决了灯丝的使用寿命问题,他就是电灯泡产业化最大的功臣。
不说流芳百世,至少在史书上是会有一席之地的。
要知道,华夏大地发展了数千年,也就是最近十几年得益于鲸油蜡烛和煤油灯的出现,各个州府的夜晚才算是有了一些光亮。
大多数时候,夜晚都是漆黑的。
一旦电灯泡这个东西的技术变得成熟起来,那么剩下就是发电和推广的问题了。
虽然这些问题肯定都没有那么容易解决,但是至少有了明确的方向,未来可期。
“志坚,我们不是应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尝试其他的材料上面吗?
现在都在折腾竹丝,怎么折腾也不会有什么好结果吧?
这可是人家论文上已经公布的灯丝方案。”
饶永祥虽然把跟随研究电灯泡的任务交给了练志坚,但是他也并不是真的就什么都不管了。
“师父,我是这么考虑的,这个竹丝灯泡已经是蒸汽机研究所尝试了无数材料之后的选择。
虽然现在还有很多的不足之处,但是相比其他的材料,它的潜力应该是更大的。
如果我们在竹丝的基础上进行一些化学处理,或者是看看怎么改变一下它的性能,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很显然,练志坚是想着就在现有的基础上找到一个李谚他们还没有完成突破的地方。
这样的难度是最低的,但是收益却是最高的。
“我看你这几天已经尝试过大大小小许多种竹丝,并且也找了跟竹丝类似的其他东西作为灯丝。
可是并没有哪一种材料的效果比人家论文中描述的要好啊。”
饶永祥倒也不是在打击练志坚,他只不过是实话实说而已。
“暂时确实还没有找到,但是与其盲目的尝试其他的材料,倒不如好好的在人家的成果的基础上实现一些突破。
我想在已经安排人去把这些竹丝全部都进行处理,把它们加工成竹炭一样,然后重新尝试一下效果。
之前我们不是确认过石墨这种材料,它的性能相比木头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万一竹丝碳化之后的效果也很不同的话,我们岂不是相当于把人家蒸汽机研究所到嘴了的肥肉给抢走了?
这样子才是最值得期待的啊。”
练志坚想到将来赵小二气急败坏的样子,脸上忍不住就有了笑容。
连续几天熬夜做实验,似乎都不觉得累了。
“行吧,既然你觉得这个方向是值得期待的,那就先试一试吧。
不过你也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这个比人家找到的灯丝更好的材料,估计是没有那么容易的。
除非我们化学院能新发现一些材料,这些材料有着之前其他材料都不具备的优势。
但是要新发现一种材料,也没有那么容易啊。
就我们实验室现在的条件,已经是整个大唐最好的了,但是很多东西还是没有办法进一步的去实验。
甚至就连显微镜,我们也没有办法让它放大到可以观察物资的最小结构的程度。”
饶永祥算是大唐走在科技最前沿的一拨人。
对他来说,实验仪器跟不上自己的需求,已经是一个比较重要的瓶颈问题了。
但是这些东西的发展跟科学技术的发展其实是相辅相成的。
只能是一步一步的来,想要拔苗助长都没有那么容易。
……
“师父,你听说了吗?
化学院那边,饶教谕专门安排了他的得意门生练志坚负责研究电灯泡,妄想在这个领域也跟上我们的步伐。
这些年,他们化学院凭借着各种各样新金属和新物质的发现,获得了太子殿下的许多赞赏。
现在就连电灯泡这个明显是属于我们格物学院研究的东西也想插一手,实在是有点太过分了。”
世界上并没有那么多的秘密。
大家同样在观狮山书院里头,你化学院在搞什么,人家格物学院不可能什么都不知道。
当然了,同样的,格物学院的很多事情,人家化学院也是一样知道的。
“他们化学院现在也算是没落了,专心致志的研究各种新物资不好,偏偏什么东西都想要插一手。
不说电灯泡,单单那个发动机研究所,其实就不应该放在化学院旗下。
那东西,怎么看都应该是格物学院的事情,跟我们蒸汽机研究所的很多研究方向都是有重复的。
也就是太子殿下不管那么多的具体事务,要不然我真想去打点小报告。”
很显然,李谚对化学院的怨气也是比较深的。
没办法,作为格物学院的院长,天生就跟化学院院长不和。
这倒不是说他们两个私下里有什么特别的矛盾,纯属就是屁股决定脑袋。
“关键是我们电灯泡的论文在《科学杂志》上面还没有发表多久呢,他们就开始研究起电灯泡来了。
我听说他们还专门去找玻璃作坊的戴全沟通,要戴师傅也帮他们制作灯泡呢。
甚至就连电灯泡的灯丝研究方向,他们也都是天天盯着竹丝,想要找到一些我们没有找到的更好方法出来。
真不知道他们哪里来的自信。”
在电灯泡这个领域,赵小二还是比较有自信的。
如果人家练志坚随随便便就能搞出比自己折腾了大半年之后的成果更好的灯丝,那就真的要找一块豆腐撞死得了。
“他们愿意研究就研究吧,我们也不好直接说不让他们研究。
整个长安城,现在研究电灯泡的机构或者作坊,没有一百家也有几十家。
我们也不差他们化学院一家。”
饶永祥对自己推出来的电灯泡,显然也是颇有信心的。
虽然他坚信未来肯定会有更好的电灯泡,但是现阶段,自己搞出来的就已经是最好的了。
……
长孙明是宇文善的关门弟子。
作为渭水书院格物学院的院长,宇文善虽然主要研究方向是建筑和桥梁相关方面。
但是对于新兴的科学技术,他也是有所涉及的。
当然了,这方面最主要的工作,还是长孙明在做。
这个长孙家的子弟,在建筑艺术方面的天赋不是很高,但是在各种发明创造方面,算是渭水书院格物学院最拿的出手的存在了。
如今大唐比较热门的几个研究方向,蒸汽机、发动机、橡胶,都是他在负责。
可以说他在渭水书院格物学院里头,算是位高权重了。
如今电灯泡成为科研领域最热门的存在,长孙明自然也要掺和一手。
“师父,根据我们打听收集到的消息,《科学杂志》上面发表的论文,基本上就是观狮山书院蒸汽机研究所对电灯泡研究的最新内容了。
并且这一次他们表现的很是胸襟开阔的样子,把所有的电灯泡的技术细节都在论文中说明了。
只要我们按照这个论文中的要求,就可以制作出相应的电灯泡出来。
顶多就是从玻璃作坊采购灯罩的时候,可能对方会故意抬高一下价格,但是这并不影响我们的研究进展。”
虽然长孙明在宇文善面前很是乖巧,像是小孩子一样听话。
但是作为渭水书院格物学院第一批的学员,长孙明如今已经是格物学院的一名教谕。
他也有属于自己的弟子。
“哼,观狮山书院那帮人,总是觉得自己的技术是天下第一,其他人就是怎么追赶都是不可能追赶上来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008/221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