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孽子(校对)第200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009/2214


这一次我们就让他们吃一次大亏,让他们给我们做嫁衣裳。”
长孙明觉得自己有五成的把握可以在蒸汽机研究所的电灯泡的基础上制作出更好的电灯泡出来。
到时候电灯泡进入到市场的时候,就有意思了。
“我专门去大唐皇家专利署查询过了,这个电灯泡并没有申请任何的专利。
看来这一次观狮山书院的那帮人是真的骄傲自大,大意了。
不过这对我们来说,却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
做跟随开发跟做创新性开发,难度和花费的时间精力都是不一样的。
很显然,渭水书院现在做的最多的就是跟随性开发。
“这段时间,我主要的时间和精力都会花在电灯泡的改善上面。
学院里面的课程就交给你去上了。”
作为渭水书院格物学院的大佬,长孙明自然不可能天天都去给学员上课。
虽然课程表上有不少课程都是安排了他的,但是更多的时候,却是他的徒弟在给他上课。
这个情况,倒是跟后世的情况也非常相似。
一些教授的课程,往往是他的博士生,甚至是硕士研究生在给学生上。
这让那些拼命抢课才抢到教授课程的学生,心中失望无比。
没办法,谁让教学的重要性远远比不上科研呢。
申请经费的时候,可没有几个人关系你的教学水平怎么样。
人家只会考虑你之前的科研成果如何。
“师父您放心,书院里面的事情,我都会帮忙联络协调,您就安安心心的在实验室里忙碌吧。”
……
“王掌柜,这段时间来我们玻璃作坊购买灯罩的人非常多,你说我们有没有必要专门修建一个作坊用来生产灯罩呢?”
玻璃作坊里头,戴全跟王富贵说着最近的情况。
虽然他不是玻璃作坊的掌柜,但是作为最早的一批八级工,戴全可以说是新成立的大唐集团的总工程师。
不管是哪个作坊相关的事情,他都懂一些,也能插手。
这段时间电灯泡那么热门,作为重要的灯罩产品以及抽真空设备,肯定就是大家都需要使用到的。
虽然许多勋贵世家都在制作玻璃的路上做了许多的尝试,但是到现在为止并没有谁真的制作出合格的玻璃产品出来。
所以要想购买玻璃灯罩,只有找大唐集团旗下的玻璃作坊,没有第二个选择。
“电灯泡这个东西,看起来是非常有前途的。
虽然要大规模的生产,现在的条件还不成熟。
不过腾出一个炉子专门用来烧制玻璃面罩,倒也不是不可以。”
王富贵现在也算是位高权重了。
作为大唐集团的掌柜,他手中管理的财富,比大部分的国家都要多。
就像是后世的苹果,人家公司的市值就已经比世界上百分之九十五的国家的鸡滴屁都要高了。
大唐集团在这个世界中的地位,绝对比苹果在后世的地位要高。
并且不是高一点点。
“如今不仅观狮山书院那边有好几个研究所在找我们购买玻璃灯罩,就连渭水书院、曲江书院以及其他许多作坊也都纷纷的找我们购买。
这种情况下,我们是一视同仁的按照成本价先出手玻璃灯罩,还是根据实际情况来区别对待呢?”
戴全会这么问,是因为他很清楚李宽对新技术的支持和鼓励态度。
任何的一个新技术,在最开始的时候肯定都是成本比较高的。
但是如果你不大规模的量产,这个成本永远都是下降不下来的。
很显然,现在的电灯泡,绝对是处于成本比较高的阶段。
如果玻璃作坊一味地提高玻璃灯罩的售价,虽然短时间内好像多挣了那么三瓜两枣,但是从长远来看,并不是什么好事。
这一点,戴全想的还是非常清楚的。
“一视同仁吧!在今年内,不管是任何人来购买我们的玻璃面罩,价格都按照成本价进行售卖。
反正就现在各个研究所的需求来说,整个贞观二十二年,我们的玻璃面罩都估计卖不了几千个。
这个钱,我们暂时不挣,羊羔要养肥了再宰才有意思。”
王富贵作为一名商人,自然也不是出来做慈善的。
只不过割韭菜的时候,怎么也得让韭菜长高一点才行。
“行,那回头我就吩咐下去。
估计那些买家知道这个消息之后,对于电灯泡的研究热情肯定就更加高涨了。
指不定今年还真的能够见到电灯泡的技术大幅度提高的可能呢。”
戴全作为技术大拿,自然对科学发展的情况比较熟悉。
虽然电灯泡现在还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一旦找到一个效果比现在好很多的灯丝,那么它立马就具备了大规模量产的潜力。
“我前几天去给太子殿下汇报事情的时候,正好碰到东海郡王殿下在玩一个电磁感应的小装置。
很显然,外面发生的这些事情,太子殿下都是看在眼中的。
电这个东西,好多年前我就听太子殿下说过。
如今找到了电的应用方向,我们还是要在背后推动一把,让电灯泡尽快的能够进入到使用阶段。”
王富贵跟了李宽那么多年,对于李宽的关注重点自然是非常熟悉。
很显然,如果能够有一款具备实用性的电灯泡得以发明,李宽肯定是非常开心的。
到了王富贵这个地步,自己努力不努力已经不是那么重要了。
重要的就是要让自己的顶头上司满意。
换句话说,李宽开心不开心,才是王富贵最需要考虑的事情。
“那个东西我也看到过,现在玻璃作坊的附属小学里面就有两台那样的小装置。
坦白的说,对于传统的各种工艺,那都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我基本上都有几分了解。
但是像是电这样的东西,单纯的使用眼睛是看不出来的,我们也不知道它到底是什么形状。
这个时候,要研究电的应用,还是要那些年轻的学员和教谕更加有潜力。”
戴全今年已经五十多岁了。
虽然放在后世,五十多岁真是年富力强的时候。
但是放在大唐,那就可以回家含饴弄孙了。
“我有一种预感,电这个东西的热度,不会是三分钟热度,而会是未来数十年大唐研究发展的重点。
我们的很多突破和变革,可能都会跟电有着密切的联系。
戴全,你作为大唐集团资格最老的匠人,要多引导各个作坊往新的技术方向去研究。
我们不能老是吃太子殿下留下来的老本。”
王富贵虽然不是什么特别聪明的人,但是跟着李宽负责了那么多年的商业事项,眼光还是锻炼出来了的。
“王掌柜您放心,我们的各个作坊的研究所,如今也都加大了相关的新技术研发。
像是东海渔业登州造船作坊,他们的第一艘安装了蒸汽机的海船,马上就要正式下水了。
到时候整个大唐的造船业,都会迎来一个翻天覆地的变化。
除此之外,炼铁作坊那边对于新式钢铁产品的研究,也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相信我们的精钢质量会不断的提升。”
戴全简单的给王富贵汇报了一下大唐集团旗下主要的几个作坊的一些努力。
没办法,王富贵现在负责的东西太多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009/221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