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孽子(校对)第20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01/2214


当然,有些人要一直在学院里学习,李宽也是不反对的。
经过了几年的培养,楚王府各个作坊都有了自己的蒙学和小学教谕,从中挑选一些优秀的人才,自己亲自给他们上一上数理化的知识,勉强也可以给新的书院用一用。
反正教育这事情,急也是急不来的,李宽还等得起。
“二哥,你这新撰写的算学书籍,比之前课堂上说的好理解多了。”
李治拿着一本书,津津有味的坐在李宽旁边看着。
自从接触了算学,这小正太就一发不可收拾,据说把宫里收藏的算学书籍全部都看了个遍。
这才几岁啊?
“以前是想到什么说什么,现在是系统的整理了算学的内容,由易到难,步步深入,逻辑性也比之前要强,自然好理解多了。”
李宽嘴上是这么解释,心中却是在想:废话!这可是后世多少教师的结晶啊?自己把他们编纂的书籍改一改放在大唐,自然不是一般的书籍比得上的。
“昨天我看二哥你在学堂里面教授各个作坊的账房算学知识,还有那新式的记账表格和算盘,我就在想,为何不能让天下的所有账房都学这一套方法呢?”
李治一脸天真的看着李宽,毕竟还是一个小孩,他还不能理解为何好的东西却是推广不开来。
“人都是有惯性思维的,习惯了自己过去接触的东西,碰到新的内容,自然而然的会产生排斥心理。但是,人都是趋利避害的,只要他们慢慢的意识到楚王府的各家作坊采用了阿拉伯数字和新式记账方法,使用算盘进行计算,效率比他们高很多的时候,自然就会主动去学习。”
“我知道了,这就叫做强扭的瓜不甜。”
李宽:……
“你隔三差五的往我这里跑,师傅们没有意见?”
李宽不想再和他讨论为何自己不主动去推广阿拉伯数字之类的问题了,在他看来,不用两年,其他掌柜们、东家们看到这一套东西的好,不用推广也会去学习的。
“哎,别提了,二哥。那些师傅整天就让我学那个《论语》,一点意思都没有。反正我年纪还小,就经常找借口不去咯,父皇知道我是来找你的,往往也不会怎么样。”
李治小大人一样的叹了口气,觉得宫里的生活远远没有楚王府有意思。
“你要是喜欢去我这的小学上课,那就干脆跟陛下好好的提一提,要不然这样子,教授你的师父迟早要向陛下投诉你的。”
李宽很期待未来的唐高宗能够接受自己的那套教育方式,这比教授再多的学生,都更有意义。
第249章
东方平的忧虑
市舶都督府已经成立了一年多了,登州、杭州、明州都相继建立起了市舶司,而东方平在杭州和明州站稳脚跟之后,立马亲自杀到了泉州。
这个时代的杭州和明州虽然贸易也比较发达,但是做的更多的都还是大唐沿海的贸易,基本上是以国内贸易为主。
但是,泉州和广州则不同,不管是林邑还是占城,亦或是扶南,甚至是波斯和阿拉伯的商人,都能在这里找到踪迹。
“郎中,根据属下这段时间的统计,泉州港中出没的船只,一半以上都不是我大唐的海船。虽然对于市舶司的规定,他们表面上比较遵从,可是市舶税的收取的时候,由于他们购买的丝绸也好,瓷器也好,都是按照泉州的市价计算的,其实并没有征到多少税。”
陆全在东方平去明州的时候接任了杭州市舶司的郎中一职,不过很快的,东方平又向李宽提议把他调到了泉州,算是为市舶都督府打前锋。
有了当初的雷霆手段,杭州和明州的市舶司在短时间内算是稳了。
“看来王爷重视海贸是对的,这些波斯商人和阿拉伯商人比我们动手的还要早。就大唐的丝绸和瓷器在倭国的售价来看,这些东西到了波斯和阿拉伯,只会比倭国更贵。我们收的那点市舶税,根本就连人家的一个零头都不到。”
“泉州这里的造船业比较发达,我想在这里也建设一个造船作坊,但是没有军寨守卫的话,又担心那个飞剪船的秘密泄露出去。”
陆全现在是比谁都希望东海渔业能够尽快将力量拓展到泉州来,这样就不用每天都看到无数的银钱被波斯和阿拉伯商人挣走了。
东方平:“我上次收到长安来信的时候,王爷已经出征讨伐吐谷浑了,也不知道现在有没有回到长安。晚点我再写一封信吧。”
陆全:“太上皇两个月前驾崩了,按理说王爷也是要赶回长安奔丧的。这次应该能够联系到王爷。”
东方平:“不管能不能联系到,我们先把市舶司的规矩彻底立起来,剩下的就等东海渔业的到来了。”
……
文登码头越发的热闹了。
长安城至少有十几家勋贵都或明或暗的在这里有船队或者作坊,文登码头几乎是每天都处于扩充之中。
海风轻拂,稍微给人带来一丝凉意。
在这个丰收的时节,“妖言惑众杨本满号”再一次出现在文登码头。
作为东海渔业最大的一艘海船,“妖言惑众杨本满号”在登州府的知名度非常的高,几乎可以说家喻户晓。
“这文登码头,还真是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啊。”
房遗爱看着眼前一派热闹的场景,忍不住装了一把斯文。
“呸!遗爱,你不会用词就不要乱说,什么一日不见如隔三秋,是这样说的吗?”
尉迟环一脸无语,觉得跟房遗爱站在一起,自己的智商都下降了不少。
嗯,如果他知道智商这个词的话。
“还别说,单单停靠在码头上的船只就有几十艘,这登州府还真是今时不同往日了啊。”
程处默还记得自己第一次来到登州的时候,路上看到的那副模样。
房遗爱:“楚王殿下还真是厉害啊,原本破破烂烂的登州,在他手里居然变成了北方最繁华的港口。”
“一会赶紧去打听一下,看看有没有吐谷浑的消息,我总觉得这次我们算是错过了一场大战,有王爷的地方,就有各种传说,估计这次吐谷浑人要倒霉了。”
……
宿国公府上。
程咬金今天的心情有点郁闷,按理说今天去参加好友嫡孙的周岁宴,应该是一个值得庆祝的事情,但是想到自己大儿子已经成亲三年了,却是一个子嗣都没有,他心里着急啊。
偏偏程处默最近一年还不爱待在家里,搞得儿媳独守空房。
“阿耶,好端端的你叹什么气啊。”
程静雯端了一杯醒酒汤过来,轻轻的放在程咬金面前。
“你说你大哥,成亲好几年了,妾氏也纳了好几房,怎么就一点动静也没有呢?”
程静雯没想到自己阿耶跟自己讨论的是这个话题,莫名的有点脸红。
“大哥这一年基本都不在长安,下次回来让他多待一会就好了。”
“怎么多待一会就好了?之前在长安的时候,也没见什么动静啊?不会是这家伙太早在青楼鬼混,落下了什么病根子吧。”
“阿耶,我先回房了,你把这醒酒汤喝了吧。”
程静雯觉得这天没法聊下去了,自己又还没有嫁人,哪里好意思谈论这个话题啊。
而想到嫁人,程静雯又不由得脸色暗淡了几分。
太上皇今年驾崩了!
自己至少要多等一年才能……
哎!
想什么呢,羞死人了。
程静雯跺了下小脚,快步离开了。
留下程咬金一脸纳闷的看着她的背影,这丫头,这是怎么啦?
现在离春天还远着呢。
……
大明宫中,李世民难得的冲着一堆太监宫女发脾气,甚至连太医署的巢方也落了一场挂落。
“朕养你们这么多人干什么?一个皇后都照顾不好?”
最近一个多月,长孙皇后的身子一直不是很好,太医署几个太医诊断都是有气疾,但是大家又觉得奇怪,正常的话,一个气疾应该很快就好了呀,不至于拖拖拉拉的折腾了一个多月还没见好转。
“陛下,微车听说楚王殿下府上有一名神医,医术很是了得,要不请他来给娘娘看看?”
李忠安排了那么多人在李宽身边,自然是知道孙思邈师徒的存在。
“太医署这么多太医都没有办法,楚王府的一个郎中就能有办法?”
李世民虽然觉得李宽总是能够出其不意的给自己惊喜,但是看病这事,他也会吗?他府上随便一个郎中都比太医署医正还厉害?
这事,没法相信啊。
“当初那王玄武的肠痈之症,在太医署看来也是无药可治了,但是最后却是硬生生的被楚王殿下治好了。指不定这一次,王爷又能给大家带来惊喜呢。”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01/221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