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孽子(校对)第28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81/2214


更多的时候,还得靠着溪边的那几百亩水田来填饱肚子。
水二贵就是蜜桃村最普通的一个村民,家里有三四亩水田,一片桃园,勉强养活着一家老小五人。
但是,也就是不饿死而已。
吃饱是不可能的。
天天干饭更是不可能的。
“二贵,你家桃园今年的蜜桃,长得可是村里头最好的呀。”
眼看着蜜桃已经开始成熟了,水二贵每天都要去打理一番,顺便采摘一筐,挑到官道边贩卖。
蜜桃村家家户户都种了桃树,附近的村落虽然不像蜜桃村这样,但是也有很多人家在屋前屋后的种了几棵。
所以,就近贩卖,是不可能的。
地里的粮食自己吃都不够,一年到头,也就是指望着蜜桃成熟的时候能够换点铜钱,补贴家用。
要不然,可就连吃的盐巴都买不起了。
好在这几年有商贩挑着咸鱼来贩卖,似乎吃咸鱼比盐巴要划算。
“哎,二叔,长得好长得坏,又有多大区别呢,左右不过是能够卖掉两三成,就很不错了。其他的最终都得烂掉,也就便宜了家里那头猪了。”
水二贵叹了口气,但是又无力改变这种局面。
这种情况,其实哪怕是在一千多年以后,也还是很常见的。
丰产不丰收。
原因很多。
有的时候,明明你发现产地卖的水果蔬菜,便宜的很,但是你却是只能买到贵的要死的东西。
“我看官道上最近行走的马车比往年要多了,看看能不能卖的更好一点咯。”
听了水二贵的话,二叔也没有什么好招。
“二叔,我先忙去了,回头给您送几斤蜜桃过去。”
……
文英是是一个水果商贩,在西市里有自己的铺子。
往年,他主要在长安城周边的村民手中收购一些水果,运输到西市贩卖。
这个年代,水果的种植规模普遍不是很大,一般都是东凑西凑的凑成一车,所以文英这样的商贩,其实对周边水果的种植情况是最熟悉的。
“文掌柜,这几天,新上市的果子卖的都还挺好的,基本上一运回来,当天就卖光了。”
铺子里的伙计,看到文英从外面回来,就赶紧上前报喜。
虽然已经入秋了,但是长安城的天气还非常炎热。
再加上这几年,百姓的收入增加了,对于水果的消费能力,也显著提高。
当然,最主要的买家,还是朱雀大街两旁的勋贵人家。
“是吗?哪些果子最好卖?”
文英抹了一把额头上的汗水,坐下喝了一口茶之后,缓缓问道。
“都挺好卖的,其中昨天新到的桃子,卖的最好了。”
“桃子最好卖吗?”
文英的大脑立马快速运转,思索着长安城周边,哪个村子的村民种的桃树最多。
“是啊,文掌柜。其实这桃子每年都卖的不错,因为西市里面,卖桃子的铺子不算很多,再加上桃子在运输的时候很容易磕伤,所以有些铺子干脆就不卖。”
伙计也是跟了文英好多年了,对于铺子里的情况也是门清。
“昨天那批桃子也是磕伤了很多吗?”
铺子里需要采办的果子种类不少,文英不可能每一个都是自己去跑。
像是昨天运回来的桃子,就是他的一个侄子负责采办的。
“九成都没问题,即使有些有问题的,也都是小磕伤,比往年要强太多了。”
“啊?真的假的?怎么磕坏的这么少?”
虽然坏的越少,文英越高兴。
但是这个情况明显和自己的认知不同,他还是想要搞清楚原因。
“我昨天听四郎说,这批桃子是从城南楚王别院附近的村子里收购的,那边过来都有水泥路,马车走起来很稳。再加上也有在马车上放一些干草,所以损伤就很小了。”
“有水泥路?”
文英敏锐的觉察到了问题的所在。
真要说水泥路,最有名的就要数正在修建的长安到凉州的水泥路了。
这条路附近,有哪些地方是有大量出产水果的呢?
“对啊,这水泥路真的好啊。哪怕是运输的距离比以前长了,损伤反而变小了。距离都已经不是什么大问题了。”
伙计又补充了一句,让文英猛地想到了一个地方。
“你跟我走一趟,我们今天去采办一批果子回来。”
……
宽敞的水泥路,像是一条看不到尽头的通天之路,延向西北而去。
火红的太阳照耀在关中大地,将水泥路烘烤的滚烫滚烫的。
要是鸡蛋不小心打碎了在水泥路上,估计都能很快变熟吧?
水二贵带着一个草帽,一边在脖子面前挥舞着自己的手掌,想要驱赶一些热气,一边双眼紧盯着水泥路的两边,看看有没有行人或者马车经过。
一旦有动静,他就开始将自己的大嗓门发挥到极致。
“蜜桃,新鲜采摘的蜜桃,皮薄多汁,便宜卖咯。”
这几天,靠着这样的吆喝,水二贵多少卖掉了一些蜜桃。
虽然局面还是不理想,但是水二贵已经比较满意了。
至少比去年强呀。
要是按照这个趋势发展下去,自家桃园里的蜜桃,卖掉三成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今年冬天,可以给阿娘买斤羊毛线,织件暖和的羊毛衣了。
水二贵一边幻想着美好生活,一边抹着汗水。
两百来里的距离,说远不远,说近也不近。
要是往年,道路不是很好走的情况下,哪怕是驾驶马车,也至少需要半天时间。
但是,文英今天却是发现,自己只不过是花费了一个半时辰,就从西市来到了蜜桃村附近。
这个速度,往日里是想也不敢想的呀。
最关键的是,这一路走来,明显没有了往日的颠簸,这对于水果运输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为何长安城的好多水果都价格比较贵?
为何各家铺子明明知道水果的售价比农户的收购价高很多,还是不愿意大量进货?
最大的一个因素就是运输的损坏比例太高了。
往年,运气不好的时候,一车桃子运回来,基本上没剩下几个完好无损的了。
这怎么挣钱?
总不能真的把桃子卖成天价吧?
长安城的百姓又不傻。
“前面下了官道,再走几里路,应该就到了。”
文英回想着蜜桃村的地址,再结合一路看到的一些路牌,基本锁定了自己的目的地。
上一次自己来蜜桃村,已经是三年前的事情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81/221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