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孽子(校对)第33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30/2214


自己要是不出面,自然会有其他人愿意。
拓跋成对此看的很清楚。
既然这样,还不如自己出面,把这场富贵掌握在手中。
用唐人的话说,这叫死道友不死贫道。
“西北贸易的人私下里跟我们提过了,但凡是薛延陀和西突厥的奴隶,他们可以多出一成的价格收购。这个部落至少有两三百青壮,去掉一些折损的,估计这一趟就能挣几百个银币呢。”
拓跋勇舔了舔舌头,握紧了手中马长史赠送给自己的钢刀,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嗯,薛延陀地域辽阔,以后我们专门挑选落单的部落下手,不用两年,我们也就能在凉州城买上大宅子,穿上丝绸,用上玻璃镜子,坐上精美的四轮马车。”
拓跋成说完,一夹马腹,带着捕奴队开始加速前进。
【.】而就在几里外,一个薛延陀的部落里正飘起了袅袅炊烟,许多牧民开始准备起一天的晚餐。
这几年,大唐的北方边境基本上没有什么战事。
而作为大唐灭掉东突厥之后的最大得利者,薛延陀这几年的发展很快。
除了西突厥,草原上已经没有哪个国家能够跟他们相抗衡。
而曾经不可一世的西突厥,如今也陷入了内部分裂之中,实力有所下降。
自然而然的,李宽也开始考虑如何对付他们了。
“王爷,从宾王(马周的字)的书信来看,凉州城周边的局势其实还是比较复杂。除了方圆一两百里之内的部落,受到凉州的影响比较大,还算比较听话,其他的都各有各的心思啊。”
王玄策站在李宽面前,看着一副西北地区的舆图,跟李宽在商讨着对策。
西北的局势,即关系到西北贸易的发展,更是关系到大唐边疆的安稳。
于公于私,李宽都是需要发挥一下自己的影响力的。
看到舆图上占据了大片草原的薛延陀,李宽不断的思索着历史上大唐是怎么对付他们的。
不用说,国力不断上涨的大唐,最终肯定是可以把薛延陀干趴下的,但是付出了多少代价,能不能减少一下损失,这就要看使用的是什么手段了。
“嗯,薛延陀已经有点尾大不掉的味道在那了,要是什么都不管,不出几年,肯定会出事。”
李宽一直想要彻底将北方草原纳入到大唐的统治之中,这些年兵部也在边疆各地修建了一些军堡,但是数量还很有限。
而水泥路的推广扩大,一时半刻又还没有办法实现,眼下需要考虑怎么让薛延陀的发展步伐受阻。
王玄策自然也很清楚自家王爷的心思,思索了片刻之后,说出了一番让李宽很惊喜的话,“王爷,《汉书》里有记载,当初汉武帝用主父偃谋,令诸侯以私恩裂地,分其子弟,而汉为定制封号,辙别属汉郡。汉有厚恩,而诸侯地稍自分析弱小云。如今的局面,属下觉得王爷可以上一本奏折,建议陛下分封薛延陀各部。”
“推恩令?”
李宽眼前一亮。
这可是很毒辣的一个阳谋。
一方面,天可汗李世民占据着大义,薛延陀明面上是臣服于大唐的,这根当初汉朝的各个诸侯国的情况类似。
另外一方面,如果分封的是薛延陀真珠可汗的子嗣,他很难找到理由来拒绝。
草原上,父子兄弟之间的亲情本来就比较淡薄,要是其他人知道了真珠可汗拒绝了大唐的旨意,估计不用唐军出手,只要几个使臣就能让薛延陀内部产生叛乱。
特别是那些不大可能有机会继承汗位的子嗣,只要大唐封他们为小可汗,没有几个人能够不心动。
“没错,就是推恩令。如今薛延陀还没有勇气正式跟大唐决裂,正是分而化之的好时机。”
王玄策本来就很擅长在复杂的局势之中,提出富有建设性的方案。
如今对付起薛延陀人来,更是没有任何负担。
就连让马周组建几个部落各自的捕奴队,也是有他的建议在里头。
“好,这个方案我觉得可行,你草拟一个奏折,过几天我递上去。”
李宽已经好些时间没有去参加朝会了。
听说前阵子一帮御史又因为满城买糖的事情弹劾自己。
如今,楚王府已经用白糖把这事彻底的摆平了。
正好借着这个机会,让那边御史看看,什么叫做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今后少在那里哔哔哔的弹劾自己。
……
宣政殿中,李世民也在跟房玄龄、温彦博等人开着小会。“陛下,云中都督府传来的信息,薛延陀真珠可汗把牙帐迁移到东突厥故地之后,声势大涨,屡屡跟我大唐边军产生一些冲突。”
侯君集一脸凝重,觉得这些薛延陀人太不长眼了。
“边疆各地,本来地界就不是那么清晰,偶尔有冲突,也是正常的。”
萧瑀并不支持大唐这个时候和薛延陀闹翻。
“萧公,话虽如此,可如今薛延陀渐渐露出不臣之心,还是需要引起重视的。”
“是否让礼部先派人去训斥一番,以观后效?”
温彦博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不管是谁,要跟薛延陀这样的汗国大打出手,都是需要慎重考虑的。
所谓国之大,好战必亡;虽然大多数时候是错误的,但是一言不合就大打出手,也不见得符合大唐的利益。
要是过个几年,主要的水泥路都开通了,后勤压力大减,那个时候更为合适。
所以,对于温彦博的建议,房玄龄也是支持的,毕竟,如今还没有到必须开战的份。
“一方面让礼部派人去训斥,同时也让各地提高警惕,以防有些部落铤而走险。”
不出意外,房玄龄的这个建议,基本上就是今天的最终结果了。
“众位爱卿的建议,也算是老成谋国之道。不过,朕倒是刚好收到了另外一份奏折。”
李世民没想到今天的小会,侯君集会把薛延陀的问题抛出来。
昨天李宽进宫见楚国太妃的时候,自己刚好也在,破天荒的,他居然提出了一些朝政上的建议。
“陛下,愿闻其详。”
房玄龄有点尴尬,很明显,李世民是不同意大家讨论的这个方案。
“汉武帝的推恩令,众位爱卿想必都是听说过的。薛延陀如今在草原上一家独大,如果借鉴推恩令的做法,分封真珠可汗的子嗣,让薛延陀多几个小可汗出来,此计是否可行?”
李世民嘴里是问是否可行,其实房玄龄等人一下就听出来了,陛下是已经拿定主意了。
不过,不得不说,这个计谋,比刚刚那种无关痛痒的做法,要好很多。
同样是派出使臣,一个是过去训斥,一个是过去宣告分封各个小可汗,起到的效果绝对是不一样的。
“陛下圣明,此计甚好。如此分封之下,薛延陀内部必然会产生一些混乱,一两年内不可能继续发展壮大。”
房玄龄由衷的支持李世民的这个决议。
“陛下圣明!”
房玄龄开了头,一时之间,宣政殿中响起了多道拍马屁的声音。
“哈哈,众位爱卿误会了,这个计谋是楚王提出来的。”
李宽本来是想在朝会上提出建议的,不过刚好自己和王玄策商量完,第二天就在宫里头见到李世民了,干脆就事前打个招呼。
到时候朝会的时候,直接把这事给定下来,避免扯皮。
“楚王殿下的提议?”
长孙无忌在一旁略微惊讶的问了一句。
说实在的,长孙无忌现在是越来越觉得已经压不住李宽了。
他还真是有点担心哪一天,当年的事情被李宽给知道了,那长孙家的麻烦可就大了。
当然了,现在就是想要后悔也没有用了,只能是走一步算一步。
……
楚王府别院,李宽总算是感受了一把冬暖夏凉的日子。
“阿耶,花花,要看花花。”
傍晚时分,在室内待了一整天的小玉米,开始闹着要出门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30/221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