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孽子(校对)第36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67/2214


“这刚开头就这么有意思,这要是整个故事说完了,岂不是比《三国演义》还要吸引人?”
一旁的九条杏香也忍不住开口说道。
“王爷,这天色还早,你就再讲一段吧。”就连程静雯也忍住不开口催促了。
眼看着众怒难犯,李宽只好再给大家说了一段白素贞在途中遇到青蛇的故事。
讲完之后,只觉得口干舌燥,怎么也不愿意继续说下去了。
这《白蛇传》,至少有四五十回,哪怕自己精简一些,也得有三四十回。
按照这个节奏,讲到天黑再天亮也讲不完啊。
众人见李宽这一次的态度比较坚决,总算是放弃了今天继续追书的想法。
接下来的几天,李宽是一吃完早餐就被一帮妹子围住了。
那一双双期待的眼神……
李宽叹了口气,继续开始填自己挖的坑!
……
大明宫蓬莱殿中,楚王太妃娘娘和长孙皇后等人都聚集一堂。
而众人的中心,却是拿着一个手抄稿的长孙皇后。
“‘小娘子,这是你掉的金叉吗?’,只见白素贞故意落下一枚金叉在许仙面前,想要试探着这位郎君的品性。而长的花容月貌,仿佛仙女下凡的白素贞,也让许仙一见倾心。”
长孙皇后拿着兕子从楚王府拿回来的手抄稿,给众人讲起了故事。
她只不过是从兕子口里陆陆续续的听了一点《白蛇传》的故事,就被勾起了瘾头,然后就有了兕子带人去抄武媚娘手稿的事情。
李宽每天讲两三回,只不过几天功夫,《白蛇传》这个故事大况就展现在众人面前。
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一段段离奇非凡的故事情节,让听众无不拍案叫绝。
“许仙望着白素贞远去的身影,站在那里久久不动。眼看着时辰不早了,只好遗憾的前去坐船,结果却是意外的在船上再次遇到了白素贞一行。”
长孙皇后说的口干舌燥,只要简单的将自己加工过的内容口述了出来,没有一字一句的照着念。
有些情节,还是等书籍出版之后,留给大家自己慢慢去品味吧。
“西湖美景三月天哪,春雨如酒柳如烟哪。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手难牵……”
“母后,这一段不是这么念的,要吟唱出来。”
兕子本依在长孙皇后身上,听到她说到自己最喜爱的一个情节,忍不住抬起头来纠正。
“可是母后没有听别人唱过,不会吟唱啊。”长孙皇后略带尴尬的说了一句。
“我会啊。”兕子说完,也不等长孙皇后再说什么,便开始唱了起来,“西湖美景三月天哪,春雨如酒柳如烟哪……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
小丫头的声音很清脆,虽然少了那么一点沧桑感,但是歌词的曲调却是吟唱的非常准确。
这可是她亲自听着李宽唱过的呢。
“这曲子……音律有些怪异,歌词也别具一格,看上去韵律不是很工整,但是听起来却是让人眼前一动,也就是楚王殿下这等才子能够在一个故事里头融入此等曲子呀。”
后宫之中,不乏精通音律的妃子。
等兕子一曲终了之后,德妃娘娘忍不住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着实如此,最关键的就是这首曲子跟着故事情节实在是太搭配了。要是单独听到这首曲,可能也就觉得朗朗上口,似乎还不错。可听着这故事的时候,再来一首这曲子,可就让人浑身一颤,拍手叫绝呢。”
韦贵妃也开口夸奖了几句。
“宽儿好久好久新作出来,没想到再一次出手,又是这么惊艳呢。”
楚王太妃也忍不住露出了微笑,为李宽感到自豪。
“母后,您继续吧,我还想再听一遍呢。”
兕子满脸憧憬的看着长孙皇后,搞得后者很是无语。
自己堂堂后宫之主,如今居然变成一个说书人了。
没办法,谁让自己第一次听到兕子跟自己讲的《白蛇传》的时候,忍不住在第二天跟大家炫耀了一把呢。
“等船只靠岸之后,已经雨过天晴,那白素贞和小青……”
蓬莱殿中,再次响起了长孙皇后讲故事的声音。
……
李宽的故事讲得很快,只不过是元宵刚过,《白蛇传》就已经进入了尾声。
“雷峰塔倒,西湖水干。已经高中状元,官袍加身的许仕林以为可以将母亲从雷峰塔里救出来,奈何却是得到这么一个答案。”
“王爷,这科举是前隋才开始的,南朝的时候,哪来的高中状元?”
武媚娘下笔如飞,不过写到状元二字的时候,忍不住再次提出了质疑。
“没事,而已,我这里面也没说具体是南朝什么时候呀。”
没办法,李宽只好随口给自己找了个借口。
不过,他心里面却是也在反思,下一次讲故事的时候,一定要找一个朝代不是那么明确的,或者是以大唐以前的朝代为背景的故事,省的武媚娘经常在一旁指出故事的逻辑漏洞。
“许仕林有着愚公精神,认为人定胜天。于是,他亲自换上了干活的衣服,拿起了锄头,准备撬开雷峰塔,舀干西湖水……”
楚王府的印刷作坊,从年后就开始忙活。
武媚娘整理好一天的内容,印刷作坊就开始准备相应的印刷事情。
等到《白蛇传》这个故事最终讲完之后,不过是三五天,第一批书籍就已经出现在了新华书店之中。
……
郭得志最近压力比较大。
五合居从长安城第一酒楼变为第二,紧接着最近又沦落到第三,楼里的生意虽然不能说是一落千丈,但是和味之素与点都德比起来,还是有明显的差距。
就连郭得志的赏钱,也比往日下降了不少。
掌柜的潘旺是郭得志的恩人,虽然不少酒楼都起过挖郭得志的心思,但是他却是死心塌地的待在五合居,从来没想过要跳槽。
越是这样,他的压力就越大。
当初自己是凭借着《三国演义》翻身的,要是能够重新找到一本跟《三国演义》相媲美的,那就好了。
抱着这个念想,郭得志隔三差五就会往长安城各家书铺里转转。
三味书屋也好,新华书店也好,都是他常去的地方。
可惜,去的次数越多,他就越失望。
这些地方固然是经常会有新书推出,但是能够媲美《三国演义》,不,不要说媲美,哪怕是有《三国演义》一半好的书籍,他一本都没有看到。
“郭郎君,你来啦。”
新华书店的伙计都认得郭得志这位长安城有名的说书人了。
“伙计,这几天有什么新书上架不?”
郭得志跟往常一样先问了问新书的情况。
“嘿,郎君你今天来我们新华书店可就来对了。我跟你说,今天绝对不会让你失望。”
郭得志听完,并没有眼前一亮或者迫不及待的要去看新书。
这话,新华书店的伙计都不知道跟他说过多少回了。
每次都说自己来对了,每次都说不会让自己失望。
这个套路,自己都已经麻木了。
“新书还是在那个区域吧?”
“没错,您往一楼正中间走,那里就是我们最佳新书展示的地方。”伙计看到郭得志没什么反响,忍不住再次出声,“郎君,我不骗你,昨天铺子里刚刚来了一本新书,叫做《白蛇传》,是楚王殿下口述,武掌柜整理的长篇。”
武媚娘近来负责楚王府的好多商业事项,长安城里东西两市的好多商人都听说过楚王府有这么一号人物,甚至有些人还亲自见过她。
而像是郭得志这样消息灵通,常年混迹在酒楼里头的人物,自然也是听说过这个传奇女子的。
如今猛然间听伙计说这《白蛇传》居然是楚王殿下口述,武媚娘整理而成,他不由得提起了几分好奇。
虽然之前自己说书的成名作《三国演义》的作者是罗贯中,但是长安城中谁也没有见过这号人物,很多人都认为这罗贯中只是楚王殿下随手写的一个笔名而已,实际上的作者应该是楚王殿下他自己。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67/221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