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孽子(校对)第40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04/2214


但是要是这些鱼死了,那么价格就差不多要跌一半才有人买。
所以,听说西市的鱼摊周围,经常有人等着鱼贩子的木桶里面的鱼儿死去,然后好低价购买。
这种亲眼看着死去的鱼,口感跟鲜鱼没什么差别,但是价格却是差了一大截。
“说的也是,我去打探打探消息,看看其他人有没有什么好主意。”
……
作坊城的四轮马车作坊里头,木匠们最近在忙着一项新的器具制作。
“武姑娘,刚刚我亲自试过了,这个独轮车还真是秒啊,结构非常的简单,哪怕是加上了这个大木桶和输气机构,造价也不超过一百文钱,对于许多百姓来说,再实用不过了。”
四轮马车作坊是武媚娘分管的,而这独轮车又是李宽专门安排下来的任务,她自然是很上心。
“已经制作多少架了?”
明天就要开始开始收割水稻了,与此同时是,稻田里的鱼也要开始运到城里售卖。
这涉及到几百个佃户的地里的草鱼鲤鱼贩卖,并且还关系到以后大家是否愿意继续这样养鱼。
武媚娘也担心自己把李宽交给自己的任务给搞扎了。
“现在已经制作了一百多架了,这个独轮车制作起来不难,也就是那个什么输气机构稍微麻烦一点,即使如此,我们明天也可以完成三百架独轮车的制作,后天还可以再做两百架。”
“今天制作好的,一会安排人先运到别院里头,王爷明天指不定就需要使用了。”
武媚娘知道李宽很重视这一次的水稻收割和稻草鱼捕捉,这些特制的安装了大水桶的独轮车,可是用来运输活鱼到长安城的,可不能到时候鱼打捞上来了,却是没有东西运输,那就尴尬了。
“武姑娘你放心,天黑之前,这一百多架独轮车肯定会出现在楚王府别院里头。”
……
秋高气爽,今天是楚王府水稻收割的日子。
房玄龄和戴胄几个下朝之后,直接来到了稻田。
“石养家的一亩地,亩产三百五十二斤。”
“石富家的一亩地,亩产三百四十一斤。”
“石老四的地也已经收割完一亩了,亩产三百二十四斤。”
房玄龄和戴胄的身后跟了几十个管事和胥吏,算是来监督、确认水稻的产量是否属实的。
就连御史台也有几个人凑热闹的过来看看,看看楚王府有没有弄虚作假。
“房相,如今已经收割了几十亩地了,最差的一亩也收了两百八十斤稻谷,这可比粟米的产量要高多了。”
李宽明里暗里的怂恿着房玄龄他们帮忙推动水稻的种植,看的房玄龄一阵好笑。
这个楚王殿下,还真以为只有他一个人心系苍生啊。
这种利国利民的事情,自己还能眼睁睁的看着它消失?
“楚王殿下,你放心,推广水稻的事情,房相跟我早就与陛下商讨过了,一旦这里的稻谷产量确定了,那么这些水稻,户部将出面全部收购,用来作为水稻推广的稻种。”
戴胄在一旁微笑着说道。
几万亩的水稻,全部都拿来作为稻种的话,哪怕有一半的损耗,到了江南道和山南道,能够推广种植的面积也是非常巨大的。
“当真?”
李宽听了心中一喜。
这南洋的水稻品种,产量要比大唐的高一倍。
但是,别以为产量大就一定能够很容易的推广。
对于许多农户来说,他们宁愿种植自己熟悉的种植,也不愿意种朝廷推广的所谓的“高产”种子。
因为他们的人生,容不下哪怕是一年的收成损失。
要是因为种植了新的种子,到时候颗粒无收,那么农户们面对的,基本上就是家破人亡的结局,除了逃荒,几乎没有太多的选择。
这也是历史上土豆、地瓜和番薯的种植,花费了很长时间才普及开来的原因。
这些农户,只有当亲眼看到新的农作物产量很高的时候,才会积极的跟随种植。
可如果周围谁都等着别人做小白鼠,这个头又怎么开呢?
“楚王殿下,这种事情,我哪里敢骗你?”
戴胄想到不用几年,大唐的粮食产量说不准就能增加几成,甚至是翻一番,满脸都是笑容。
本来他准备今年底就告老还乡的,因为推广水稻种植的事情,他准备再干一年。
“那陛下是否考虑过把云中都督府的胡人内迁到山南道和江南道各处开荒种地呢?”
“这个……”戴胄看了看房玄龄,没有回答李宽的问题。
“楚王殿下,兹事体大,还需要从长再议。如今薛延陀人正在北疆作乱,要是把那里的突厥人内迁了,那么薛延陀人岂不是更加嚣张了?”
房玄龄倒也不是不支持李宽的观点,相反的,这些胡人很多都是靠不住的,一旦等到大唐内部变得虚弱,就会叛乱。
所以把他们内迁到远离草原的江南道,让他们从一个牧民变成农夫,几代之后,哪怕还有威胁,也不比南蛮的威胁大到哪里去。
而遍观华夏历史,有哪个王朝是毁在南方蛮夷手中的?
“房相,苏定方和薛仁贵不是已经带着骑兵去突袭薛延陀人了吗?只要他们成功了,两三年内,薛延陀人绝对没有胆量再来犯边,而两三年后,水泥路也早就修建到朔州了,害怕他们作乱吗?”
李宽看到房玄龄是在犹豫北疆防御空虚的问题,反倒是松了一口气,在一旁解释了起来。
“楚王殿下,这十万薛延陀大军,那是那么好打败的?苏定方他们只要能够震慑住夷男不继续往南就算是成功了。”
戴胄看到李宽一副薛延陀人败定了的神情,不由得把自己心里的想法给说了出来。
而李宽一听,也立马就明白了。
别看朝中很多大臣都是支持派遣几千精锐骑兵前往抵抗薛延陀人,但是谁也没有指望他们能够真正的打败薛延陀人。
“戴尚书,薛延陀人没有那么可怕,我相信苏定方和薛仁贵可以给他们一个难忘的教训的。”
“你们也不用争了,大家自然都是希望看到薛延陀落网而逃的情景,但是那个黑火药哪怕再厉害,在野外也发挥不出太大的作用来。刚开始可能薛延陀人会被这声响给吓到,但是习惯了之后,就没有什么好怕的了。”
房玄龄的想法,显然是跟戴胄比较接近的。
“王爷,大捷!大捷啊!”
就在这个时候,一名王府护卫骑着快马飞奔而来。
第391章
这么装鱼,一会全得死光吧?
阵阵秋风吹来,已经收割了稻谷的田地里,李连带着几个人赶着一大群鸭子进去捉虫子吃。
这个时候的稻田,是虫子最慌乱的时候。
旧的稻谷被收割了,新的藏身之处还没有找到,各种小蜘蛛、小虫子,纷纷进了鸭子的嘴里。
不过,房玄龄也好,戴胄也好,李宽也好,都没有兴致观赏鸭群吃虫的场景了。
“好!这两家伙,总算是没有让本王失望!”
李宽快速的看了一下薛礼派人送回来的捷报,脸上露出了笑容。
“咳咳!”
“咳咳!”
房玄龄和戴胄不好意思跟李宽抢着捷报看,只好拼命的咳嗽,提醒李宽自己就在旁边呢。
“房相,戴尚书,你们的担忧可以解除了。经此一战,几年内薛延陀人都不敢轻易的招惹大唐了。”
李宽一边说着话,一边把手里的捷报递给了房玄龄。
这捷报来的还真是时候啊,简直就是神之助攻啊。
反正那帮突厥人在云中都督府也是活的心惊胆战的,生怕薛延陀人找自己麻烦,那就干脆内迁算了。
之前在长安城里已经有上万突厥人,他们的日子过得都比想象中的要好,这就更加坚定了边疆的那些突厥人配合朝廷内迁的想法了。
“这……以三千多大军,斩获超过五千薛延陀人首级?打的夷男的十万大军都望风而逃?这也太……”
房玄龄虽然希望自己手中的捷报是真的,但是里面的内容却是怎么看都像是假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04/221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