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孽子(校对)第41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13/2214


石富去年种植的田地比自己还要多,这些收入情况,对他来说根本就不是个秘密,所以石养倒也没有隐瞒。
“你不先把你那个茅草房子拆了修一下吗?”
在石富看来,石养有钱买奴隶,居然都不修房子,实在是有点不能理解。
“不着急,这钱用来买奴隶了,明年就能种更多的稻田,就可以有更多的收入,到时候再建房子也不迟啊。”
石养觉得现在是千载难逢的机会,虽然明年肯定会有更多的人养殖稻草鱼,但是左右也不要多少成本,还是能够挣不少钱的。
这是自家翻身的最好机会啊。
“你这么一说,我倒觉得似乎也可以呢。”
石福听了也觉得有点心动。
“其实啊,要不是因为家里两个小孩年纪还小,我都准备去山南道开荒种植,听说一户人家可以有一百亩的水田,头三年还免缴赋税。平白无故的便宜了突厥人。”
房玄龄的动作很快,在江南道和山南道推广水稻种植的事情,已经有了动静。
跟关中道人口相对密集的情况不同,山南道也好,江南道也好,都还有大量的无主之地。
朝廷虽然准备迁移突厥人去这些地方,但是也希望有一些唐人也能跟随而去,这样一来,也能更好的控制好这些地方。
不过,目前来看,响应的人不算太多。
“听说那山南道,到处都是荒山野岭,你怎么会有这个想法呢?”
“正因为现在是荒山野岭,我们这等普通百姓才有机会分到一百亩地啊。要不然在关中,哪里轮的到你?这一百亩地,不得值个几百贯钱?”
石养这话,其实是说给石富听的。
跟石养家里人丁单薄不同,石富家刚好相反,兄弟六个,穷的响叮当,要不是今年水稻鱼挣了笔钱,他们哥几个估计这辈子都要打光棍。
按照石养的想法,石富家完全可以安排三四兄弟去山南道开荒去,兄弟几个有个照应,家中老娘也还有人留下照料。
说不准过个几年,他们家就成为一个小地主了呢。
石富可是听那楚王府的王管事说过一嘴,这次朝廷推广南洋水稻种植,是长安城普通百姓的一个好机会。
“你这么说,似乎也有点道理,今晚回去我跟大哥、二哥商量一下。”
石富脑子虽然不是很灵光,但是石养都已经说的这么白了,他还是能够意识到什么的。
今年虽然依靠水稻鱼小发了一笔,但是这种情况不可能每年都有的。
要是哪年的雨水少一点,水田里没水了,那就白高兴一场了。
哪像是一百亩土地来的让人心安?
……
大明宫中,李世民下完朝就去到了蓬莱殿。
虽然是六十大寿,但是楚王太妃娘娘却是不想搞得动静太过巨大,毕竟,如今已经不是武德朝了。
李世民能够一直对自己这么尊敬,她就已经很满意了,无意再在后宫里头出什么风头。
其实,要不是李世民坚持,她都想搬到楚王府别院,跟李宽住在一起。
毕竟,这个才是自己名义上的亲孙子。
“娘娘,这株老山参,是新罗使臣进贡而来,据说已经在深山里头生长了一千多年。”
今天来个楚王太妃娘娘贺寿的,都是宗室子弟。
李世民作为天子,自然是首先献上了自己的礼物。
到了他这个阶段,礼轻人意重,送什么东西不重要,重要的是一份心意。
“陛下有心了,听宽儿说这种千年老山参,哪怕是在新罗也是一株难求呢。”
楚王太妃接过李世民手中的檀木盒子,拿起了里面小臂粗的一根老山参。
“这老山参吃了能够延年益寿,哪怕再是难得,也是值得的。”
李世民和楚王太妃寒暄了一阵之后,就在主位旁边坐着。
接下来,就是各个亲王献寿礼了。
李道宗、李孝恭这些人就不用说了,逐一上前,献上了厚礼。
很快的,就到了李承乾了。
说起来,这两年,李承乾的日子可是没那么好过,隔三差五的被人弹劾,哪怕是李世民,也对他颇有成见。
不过,客观的说,只要他自己不作死,其实他的太子之位还是很稳的。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他总是对自己不够自信,患得患失,最终走上了不归路。
当然,这也跟李世民这个当父亲的有关系,明明李承乾才是太子,却是让人感觉更加中意李泰一样。
“楚王太妃娘娘,孙儿偶得一块南诏国而来的精美翡翠,命人雕刻成手镯,据说有清心安神之用。”
李承乾献上的是一副上好翡翠打造的手镯,倒也算是难得的佳品。
接下来,李泰和李治等人也都逐一献上了自己的礼物。
看着殿中热闹的场景,楚王太妃娘娘的心情显然很不错。
“一转眼,连稚奴和兕子都长大了。时间过得可是真快啊。”
“是啊,连宽儿家的小玉米,如今都两岁多了呢。”
长孙皇后看到李宽上前,忍不住也感慨了一句。
“宽儿,你今天又给娘娘准备了什么礼物呢?”
看到李宽似乎两手空空的样子,李世民好奇的问了一句。
“祖母,孙儿今天没有准备礼物。”
李世民:???
长孙皇后:???
就连楚王太妃也愣了一下,这个画面似乎有点不太对劲啊。
不过,没等谁跳出来质疑什么,李宽就接着说:“孙儿的礼物啊,一个月前就已经开始准备了。”
“你这孩子。”
楚王太妃虚点了一下李宽的脑袋,无奈的笑了笑。
“那你倒是说来,你准备了一个月都准备了什么?”
“喏,祖母你看这幅舆图。”李宽一边说着,一边冲怀里掏出一张舆图,“这用红线标注出来的道路,都是孙儿为了庆贺祖母六十大寿而命人修建的,总共超过八百里,马上就要完工了。”
站在后面原本准备看笑话的李元昌立马就愣住了。
还有这样的操作?
自己前段时间听说楚王府别院和作坊城附近的村都在大肆修建水泥路,还以为李宽是脑子进水了,钱多的没处花,干起这么没品位的拉拢人心的事情。
没想到一转身,这居然是给楚王太妃娘娘的寿辰礼物。
要不要这么风骚?
“那城南的那些水泥路,是你修建了作为寿礼献给娘娘的?”
李宽在城外搞出了那么大的动静,李世民自然是知道的。。
这些天,他一直忍着没有把李宽召进宫来问一问,没想到却是这个结果。
“修桥者,度千万人;铺路者,利万千人,功德无量!祖母的六十大寿,自然要让更多的百姓感受到恩惠,所以我就想出了这么一个办法。”
“宽儿,真的要修八百里水泥路?这个花费也太大了吧。”
虽然这个路,自己一辈子都不见得能够走一次,但是楚王太妃娘娘却是觉得这才是今天收到的最好的礼物。
而一旁的李承乾和李泰也是暗自懊悔,自己怎么就没有想到这个方法呢。
既能讨好楚王太妃和陛下,又能让百姓对自己感恩戴德,这比送什么都要好啊。
“只要能够为祖母积功德,花再多的钱财,也是值得的。”
“好,宽儿有心了,赐座!”
之后,其他人再献上来的礼物,很明显就少了光彩。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13/221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