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孽子(校对)第70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03/2214


如今眼看着几万亩棉花田将要迎来丰收,他的心情立马就变好了。
“前几天楚王府的人在贩卖棉花脱粒机,虽然价格不便宜,但是买的人却是不少。你说我们要不要也买几台?”
“郎君,买不买,取决于我们是否准备自己制作棉布。如果只是单纯的脱粒,没有什么意义,棉花的价格不会高多少。那几家高价买了脱粒机的,都是府上本来就有涉及麻布或者丝绸或者羊毛线产业的,他们是准备直接跳过楚王府,自己把棉花加工成棉布。”
李书国作为杜家的大管家,自然也对朔州其他勋贵家中发生的事情比较了解。
“你的意思是先不买咯?”
杜构不傻,自然听出了李书国的意思。
杜家所有的产业,就没有一块是跟“衣”相关的,自然也没有积累太多的纺织人才。
再加上那脱粒机卖的实在是很贵,单纯的脱粒,棉花的价格上涨不了多少,不知道需要卖多少棉花才能把脱粒机的钱给挣回来。
确实有点鸡肋。
“郎君,那崔家、萧家、卢家和长孙家都在朔州城建设了自己的作坊,准备将棉花加工成棉布。别看他们每家种的棉花都不少,但是真的要满足作坊的需求,恐怕还是不够的。所以他们必然是需要从市面上收购棉花,我觉得府上去兴建作坊,不如多买点土地,多种一些棉花,可能最后不比他们挣得少。”
李书国对杜家的实力很了解。
搞纺织,是比不上崔家、萧家他们的。
但是,单纯的比种植,那就要看谁更用心了。
“行,那就按照你说的来,等会你就去朔州,看看能不能再买点土地,明年全部种上棉花。”
杜构道不像杜荷那样经常意气用事。
既然做个单纯的棉花种植挣的钱不比其他家少,那何必乱搞呢?
……
散似甘露,凝如割脂,冰鲜玉润,髓滑兰香。
百药须之以谐和,扁鹊得之而术良。
自古以来,蜂蜜就是上品佳物,常年成为贡品之中的物资。
长安城居住了这么多勋贵,对蜂蜜的需求自然也比较旺盛。
由于大唐人口养殖蜂蜜还不是很流行,更多的都是依靠山民去采野生的蜂蜜,然后卖给收购的商贩。
虽然大部分蜂蜜是零散采集的,但是在长安城中,整个西市却是只有一家铺子贩卖蜂蜜,其他的根本就不敢收购。
因为这家铺子是柴家的。
当然,各个铺子的掌柜也不是就怕了柴家,主要是因为蜂蜜的产量不是很大,虽然价格不便宜,但是每年的利润不足以支持各个勋贵下场争抢。
原本柴家还担心糖霜的大量出现,会导致蜂蜜的需求下降。
结果根本就没啥影响。
哪怕是最上等的白糖,它的口感跟蜂蜜也是没有办法相比的。
像是糖水,怎么喝都比不上蜂蜜水。
“郎君,上个月我们的蜂蜜价格上调了两成的,但是卖的反而更加好了。属下了解了一番,单单那面包新语的蜂蜜面包,就买走了我们铺子三成的蜂蜜呢。”
柴家的蜂蜜铺子当中,掌柜的亲自给柴令武说明着铺子里最近的情况。
作为柴家的二郎,李世民的女婿,柴令武的日子过得很舒适。
特别是在他的坚持下,柴家垄断了西市的蜂蜜生意,更是让他在家中的地位上升了一个等级。
“既然如此,那这个月就继续上调两成好了。物以稀为贵,现在蜂蜜供不应求,价格卖贵一点也是正常的。”
“属下也正有此意,反正这个蜂蜜,哪怕是放上个几年也不会坏掉。干脆我们这个月把收购回来的蜂蜜存储着,每天就在铺子里限售几十斤蜂蜜。等到下个月,继续把价格调高之后再卖。”
“没问题,就按照你说的来搞吧。”
第576章
朔州城的变化
小田切在草原上待了差不多一年。
在河东道行军大总管李客师和副总管契苾何力率领大军杀入草原之后,小田切的任务就到了尾声了。
再一次清理了一遍朔州方圆五百里的薛延陀部落,小田切就工程圆满的回到了朔州,准备去长安城过自己的幸福生活了。
一部分愿意继续在刀口上讨生活的倭人,被送去了登州,加入淳于家的捕奴队。
大部分想要过着安稳日子的倭人,以及中间俘虏后加入到队伍的薛延陀人,将被送往长安及江南道。
小田切和尉迟完治、仆乙铁都属于准备去长安城过日子的人员。
在草原上大发横财,如今大有身家的小田切,回到朔州之后,就准备好好的享受一把。
然后再赶路回长安。
“队长,这朔州城跟去年我们路过的时候,似乎变化非常大啊,好多次我都以为是不是我们走错地方了呢。”
尉迟完治跟在小田切后面,走在朔州城里的大道上。
“确实完全不同了。其实进城的时候我就发现不对了,原本出了城门往北几里就是草原,现在那一片全部都被开垦成了平整的良田,种上了据说叫做棉花的东西。而城内似乎也多了许多的作坊,人流明显比之前多了。”
小田切目不暇接的看着大街两边的情况,心中更加为自己加入大唐的这个选择而感到自豪。
“队长,唐人也实在是太富裕了吧,居然开垦了那么多土地来种花。”
仆乙铁用略微有点怪异的腔调表达着自己的诧异之情。
“哈哈!这棉花可不是普通的话,唐人……我们大唐种棉花,可不是因为钱多的没地方去,而是因为这个棉花可以用来制作棉布。”
小田切在仆乙铁身上找到了自信,觉得身边有这么一个人,自己都变得更快乐了。
“棉花可以纺织成棉布?唐人不是已经把羊毛纺织成羊毛线和羊毛布了吗?怎么还需要棉布?”
这几年,越是靠近大唐的部落,依靠卖羊毛,日子过得就越好。
仆乙铁自然也是听说了一些羊毛相关的传说。
“这个我就不知道了。我听说这棉布还是楚王殿下安排的人员制作出来的。自从我加入石见银山以来,已经无数次的听说了楚王殿下的伟大事迹,此生能够跟在楚王殿下身边做事,实在是一大幸事啊。”
小田切虽然没有见过李宽,但是却是李忠的死忠粉。
事实上,小田切带领的这帮人,许多都是李宽或者是大唐的死忠粉。
大家别觉得奇怪,倭国人本来就是习惯了欺负弱小,崇拜强者。
如今的大唐是倭国人想都不敢想的存在,对于大唐的向往和崇拜,绝对是超出大家想象的。
像是小田切这样跟大唐有过交集的人,就更加不用说了。
“是啊,选择来大唐,是我这辈子最正确的选择。等我去长安城安顿好了,就回一趟倭国,把我家人都接过来,我要让我的孩子,成为一个真正的唐人。”
尉迟完治回味了一下刚刚吃的美食,昨晚住的客栈,再摸了摸身上穿的丝绸衣服,觉得奈良城的那帮贵族,日子过得都还不如自己舒服。
“走,那里似乎有一家新开的铺子,我们过去见识见识。”
尉迟完治的这话,小田切今天已经听了好几遍了。
与其跟他在这里感慨,还不如多见识一下朔州的繁华。
免得到时候到了长安,一副刘姥姥进大观园的模样。
……
朔州马车站。
这是今年年初才正式竣工的一处地方。
虽然没有什么高楼大厦,也没有什么独特的建筑。
但是那一块块石碑上面标注的马车出发时间和售价,却是来往朔州做生意的小商贩最关注的东西。
这些商贩,往往是从长安城雇佣一辆劳牛运输队的马车,运输着货物来到朔州,低买高卖之后,带着钱财乘坐公共马车回长安。
然后继续新一轮的生意。
这么一来,就最大程度的降低了贩卖货物的难度。
不需要自己的马车,不需要自己养个马夫,只要雇佣劳牛运输队的马车,不管你是单程还是来回使用,都可以。
反正劳牛运输队如今的业务已经发展到了朔州,每天都有马车在朔州和长安城之间往返。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03/221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