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孽子(校对)第78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87/2214


勋贵世家对大唐的影响太大了,不管是干什么事情,你完全抛开他们是不现实的。
特别是涉及到书院的筹建,如果全部由教育部组织设立官办的书院,那进度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达到预期。
相反的,把这口子向私人放开,那么书院的数量在短时间内就可以快速增加。
至于质量良莠不齐的问题,只能是以后慢慢的解决了。
对于大唐来说,首先要解决有没有的问题,然后才是考虑质量提升。
如果大唐一半的孩童都能有机会接受教育,哪怕是大部分都只是达到识字的水平,意义也非常巨大。
“可这么一来,岂不是眼睁睁的看着这些人占朝廷的便宜?”
骆宾王虽然负责《大唐日报》有段时间了,但是身上的书生意气还没有完全丢下。
“这个就要看你怎么理解了。如果单纯从钱财上面来看,到时候教育部给这些私立书院拨款,可以说是被占了便宜;但是,换一个角度来看,朝廷本来就要鼓励成立书院,如果只需要负责出钱,书院就能顺利的建立起来的话,也算是给朝廷减轻了负担啊。”
李宽的话让骆宾王无话可说。
一旁的王玄策听了李宽的话,连忙借机提出了自己的建议,“王爷,东海渔业在登州和海外都有许多船队在航行,造船作坊的规模也在不断的扩大;我们是不是可以在登州设立一个登州船舶学院?这样可以培养专门的造船人员,也可以培养出海需要的船员和水手,为今后进一步扩大船队打下基础?”
“可以,不仅登州船舶学院可以设立,我们还可以让大唐皇家钱庄出面,单独成立一个大唐财经学院;也可以由警察总署出面,成立一个大唐警察学院;甚至可以让市舶都督府出面成立一座大唐税务学院。不管是面向各个衙门,还是为商业服务,亦或是冲着科举而去,只要是教书育人的学院,教育部都是支持的。”
借着大唐赋税收入高速增长的契机,李宽准备给大唐打下一个坚实的教育基础,为将来的工业革命做准备。
第672章
多拉几家下场
王富贵这段时间很忙。
自家王爷在推动兴建书院的事情,他是很清楚的。
如今,各家勋贵世家纷纷借着这个机会,成立各种各样的书院。
哪怕是现在还没有几个教谕,还没有几个学员,也先找块地,把书院的牌子给挂起来。
这些修建书院的资金,到时候教育部会划拨一大部分,可以说是朝廷难得的给大家发福利的机会。
这么一个好机会,李宽自然不想全部落到各个勋贵世家手中。
所以就安排了王富贵跟一些作坊的掌柜商讨,鼓励他们成立书院,哪怕是规模稍微小一点也没有关系。
今天,王富贵来到金太打铁作坊,就是为了说服金太而来。
“王掌柜,您是我的大恩人,我肯定是相信您的。但是书院这个东西,我完全不懂啊。不怕您笑话,十年前,我是连大字都不认识几个,现在也就只是面前算是识文断字,这突然之间要成立培养读书人的书院,我这心里没有谱啊。”
金太的这个想法,基本上代表了长安城一大部分作坊主的意见。
对于这些没有直接依附在勋贵世家门下的作坊主来说,修建书院这种事情,离他们有点远啊。
“不懂也不怕,观狮山书院那边,会专门组织一个培训班,就是教授大家怎么去管理一家书院,甚至大家还可以安排一些人员去到观狮山书院实习,跟他们的教谕一起试着管理一段时间的书院工作。现在还有将近半年的时间给大家做准备,等到下半年再开始正式对外招募学员,完全是来得及的。再说了,你要是真的有担心,完全可以联合几家相熟的掌柜,大家一起联合成立一家书院,而这书院主要教授学员学习的内容,可以是和各个作坊相关的知识,这么一来,就相当于是让书院帮大家的作坊提前培养人才了。”
这个年代的书院,早早的就给他们规定等级的话,肯定是不现实的。
所以同样是一家书院的学员,他可能是面向作坊匠人的,也可能是面向铺面掌柜的,甚至有可能只是单纯培养流水线上的帮工的。
换句话说,这时候的书院,有可能相当于后世的高职,也有些是相当于是专科,当然像是观狮山书院之类的,就跟本科类大学比较接近了。
并且还是那种重点本科。
最开始的饿时候,出现这种鱼龙混杂的局面,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运行个几年之后,大家自然就清楚各家书院的实力和定位,到时候学员报考的时候,就有的放矢了。
“还可以这样吗?那我是不是可以把作坊里头负责新工艺研究的匠人也放到书院里头,让他们带着学员在书院里研究各种各样的新工艺呢?特别是阿牛特殊钢作坊,里面很多匠人都在为各种各样的新配方在做实验呢。”
听到王富贵这么说,金太倒是放心了几分。
自己虽然在长安城算是小有身家,但是跟楚王府比起来,完全不够看。
所以金太倒是不担心王富贵会过来坑自己。
再说了,自己能有金太的地位,都是王富贵支持下的结果。
“完全可以啊。不仅如此,设立书院的用地,朝廷会有专门的优惠政策,基本上不需要花费多少资金;至于书院的建设和运营,教育部到时候也会根据书院的规模,派人做出评估之后给予资金补助,这个补助金额,至少可以覆盖书院修建的一半金额。”
要想马儿跑,又不给吃草。
李宽做事,自然不会是这种风格。
“这教育部的资金,到时候能落到我们的头上吗?”
金太的这个担忧,倒是很正常。
虽然朝廷到时候会划拨大量的资金给到教育部,但是普通商家成立的书院,有没有机会分一杯羹,大家其实都是没什么信心的。
“这个你放心,教育部的部长,楚王殿下已经提议由晋王殿下担任,副部长则是许敬宗,不可能出现你修建了书院,但是什么经费都申请不到的情况。”
“部长?不是应该叫做尚书吗?”
李治和许敬宗与楚王府的关系,金太自然是清楚的。
由他们两负责新成立的教育部,金太倒是松了一口气。
很明显,李治这个部长只是挂名的,实际的工作应该是以许敬宗为主导。
“六部尚书的地位,大家都很清楚;如今从礼部独立出教育部出来,如果一开始就把品级定的太高的话,未必是好事。并且,为了体现教育部的特殊性,里面的官员职级不会跟六部一样,而是会使用全新的称呼。”
王富贵也算是李宽身边的核心人员了,知道的信息不少。
当然,要让他去说服各个商家多成立几所书院,如果连他自己对教育部相关的事情都不清楚,要说服别人就会变得困难很多。
如今可是大家瓜分蛋糕的时候,可不能最终都让教育经费进了世家勋贵们的口袋。
“行,既然如此,那我就成立一座金太打铁学院,专门培养各种匠人;楚王殿下对学院设立的事情这么支持,我也不用再去找其他掌柜合作,就以金太打铁作坊和阿牛特殊钢作坊为依靠,抽调一部分匠人来准备书院的筹建。”
金太这些年也没有少挣钱。
如果教育部会划拨一半以上的修建经费,那么组建一个占地两三百亩,规模不是很大的书院的话,也不需要他垫付多少资金。
虽然不知道书院的修建会给自己带来多大的好处,但是至少这个风险还在可控的范围之内。
金太找不到拒绝王富贵的理由。
“好!恭喜金太,你绝对不会为金太的决定而后悔。这样,你到时候安排好了负责学院筹建的人员之后,可以去观狮山书院找刘界,他是未来的许部长专门安排帮大家筹建书院的联络人员。”
王富贵搞定了金太之后,准备继续去到下一家。
大唐如今的作坊数量是每年都在快速增加,只要搞清楚了兴建书院的利弊,没有几个会拒绝加入这场盛宴的。
当然,在短短的几年内,一口气成立这么多的书院,到底有几家能够顺利的运营下去,这也是个问题。
不过,车到山前必有路,王富贵对自己王爷的眼光还是非常有信心的。
第673章
春闱
寒风还没有完全从长安城离开,士子们的春天就已经到了。
一年一度的春闱,将在今天正式开考。
科举改革已经过了将近十年,各种制度愈发的完善起来。
虽然还没有达到明清时期那种巅峰状态,但是跟贞观初年比起来,已经好了很多了。
“怀英,我相信你一定可以给观狮山书院带回来第一个进士科的状元称号,让书院大门口的石碑上面多一个亮眼的名字。”
观狮山书院门口,一帮学员准备统一出发去贡院参加科举。
这科举,可比后世的高考还要重要。
所以天刚蒙蒙亮,书院门口就站满了各种送行的人群。
这些人,有不少是在长安城内有家室的,为了在城门打开之前出现在观狮山书院门口,他们至少提前一天就住在了观狮山书院旁边的如家客栈之中。
原本,柴家看到如家客栈把分店开到观狮山书院旁边,还暗自惊喜,觉得如家客栈的生意肯定不会好。
谁知道情况完全不是这么回事。
虽然不像后世的大学旁边,各种小旅馆里头,一到周末被各种情侣给攻占了。
如家客栈的这家分店,因为附近的歌剧院、观狮山书院每天都吸引了不少游人,各地来京的人员又都愿意来这附近参观一番,所以生意并不会差。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87/221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