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孽子(校对)第78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88/2214


“多谢大师兄,我一定努力,不给师父丢人。”
狄仁杰垫着脚尖看了看四周,没有看到李宽的影子,稍微有点失望。
不过刘元和卢照邻都过来了,他也只好跟他们说着话。
“嘻嘻,你这东张西望的,是在找我们吗?”
就在这时,兕子跟房遗玉从狄仁杰身边冒了出来。
郎才女貌,兕子跟狄仁杰的关系,远比一般人要亲密。
李宽也乐意见到狄仁杰娶一个深受李世民宠爱的公主回来。
毕竟,大唐的驸马,不像是明朝那样的坑爹。
“晋阳公主,你怎么来了?这么早,城门都还没有开把?”
狄仁杰吃了一惊,有点意外的看着兕子。
“咳咳!狄大才子,你这是把我房遗玉当空气嘛。”
房遗玉也是楚王府的常客,跟狄仁杰一帮人也是非常熟悉。
再加上她是兕子的好友,对一些事情知道的就更多,说话就更加肆无忌惮了。
要是房玄龄看到自己的女儿这幅模样,估计要郁闷了。
“我跟遗玉昨晚住在二哥府上,没有回城内;诺,这是我让二哥府上的厨子专门给你准备的点心,你带上吧。”
兕子倒是没有跟狄仁杰谈什么科举的事情,反而更加关心他的吃喝问题。
毕竟,在兕子看来,中不中举的,其实关系都不大。
狄仁杰的水平如何,认识他的人都心中有数。
“多谢公主,书院已经给大家统一准备了吃食。”
兕子:……
要是李宽在这,估计要为自己有这么一个钢铁直男般的弟子而郁闷了。
也难怪兕子和狄仁杰的关系,一直都还停留在恋人未满的地步。
“我说狄仁杰,你这是把兕子的好心当做驴肝肺啊,赶紧拿着呀。”
房遗玉直接从兕子手中抓过包裹,直接往狄仁杰怀里一塞。
“那……那多谢晋阳公主了!”
狄仁杰突然觉得头有点大。
跟科举考试比起来,还是怎么跟女孩子相处更加令人头疼啊。
……
楚王府别院。
“王爷,你真不去看一看呀?今天可是怀英第一次参加科举呢?”
程静雯坐在凳子上一边梳着头发,一边看着还赖在床上不起来的李宽。
“不去了,今年书院参加科举的学员数量不少,这几年我从来没有去送过他们,要是今天突然跑过去,指不定还让他们感到压力太大呢。”
李宽给自己的偷懒找了个借口。
天寒地冻的,还是被窝里舒服啊。
“现在长安城里一下子冒出来那么多书院,以后科举的难度是不是会变得更大啊?”
“难度变大是必然的。不过朝廷可以考虑适当提高科举取士的人数。虽然书院的数量增加了很多,但是短时间内的学员数量是相对有限的,并且很多学员并不是朝着科举而去,也没有必要让所有的书院都为科举服务。除了当官,书院的学员们还有很多的路可以走啊。”
后世一年八九百万的大学生,百分之九十九的人员都没有进入公务员队伍。
如今的大唐虽然没有办法跟后世相比,但是各个作坊对有才华、有手艺的人员的需求,其实是非常大的。
再加上李宽在说服李世民支持各个州府的胥吏也纳入到朝廷官吏的体制当中来,更好的提高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能力。
“科举取士的人数越多,世家的反弹就会越大。特别是当他们发现朝中科举出身的官员数量越来越多的时候,很可能会采取一些措施破坏科举呢。”
程静雯的才华不见得比武媚娘差多少,虽然平时很低调,但是对于一些事情,还是有着自己的看法的。
“这几年,虽然科举的进士越来越多的被吏部授予官职,但是我看过相关的分析数据,大部分的中举进士,其实还是世家子弟。这个现象他们必然也是看在眼中。”
不管是采取什么方式,世家子弟天生就具备一些优势。
李宽倒是没有指望一朝一日就改变这种局面。
“王爷你的意思是科举并没有改变世家勋贵垄断各级官职的情况?”
程静雯被李宽的话搞懵了。
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那李宽大力推广书院建设,为的是什么呀?
“短时间内,是这样子的。但是一旦大家习惯了这种科举取士的方式,就位普通百姓提供了一条上升通道。这几年,蒙学和小学的数量其实增加的也是非常快的。许多匠人子弟和农家子弟都有机会入学,慢慢的,各个书院之中,匠人子弟和农家子弟的数量也会增加。量变引起质变,勋贵世家的子弟数量,终归是少数。假以时日,大唐科举中进士的人员,一定会是寒门子弟和普遍百姓子弟为主。”
世家勋贵子弟固然从小接受更好的教育,平均水平要比普通百姓好很多。
但是一千个世家子弟当中,哪怕是一般都能中进士,也就只有五百人。
可是一万个普通百姓子弟中,哪怕是只有一成能够中进士,数量也会有一千人。
伴随着时间的变化,这种基数的差异会慢慢的显现出来。
“王爷,你下这么一盘大棋,他们不可能一点感觉也没有的吧?”
程静雯对现在的生活其实是比较满意的,不大希望看到李宽与天下世家为敌的场景。
第674章
温水煮青蛙
世家对大唐的影响有多大,后人是很难想象的。
遍观大唐现在的朝臣,不管是房玄龄还是温彦博,亦或是长孙无忌、萧瑀,还是说高士廉、岑文本,其实都是世家子弟。
只不过他们的家族不像是五姓七望的名气那么大。
朝中大臣如此,中层的官员就更不用说了。
不是世家子弟,就是依附在世家子弟身边的人员。
真正的寒门,嗯,准确的说,寒门也是门,其实非常少。
至于普通百姓家出生的官员,那就更是凤毛麟角了。
作为程咬金的女儿,程静雯对此的体会是非常深刻的。
毕竟她的阿娘就是出生清河崔氏,妥妥的大世家。
“静雯,我给你讲一个实验,这是观狮山书院医学院的学员巢琼无意之中发现的,听完之后你估计就会有不一样的体会。”
对于程静雯的疑问,李宽没有直接回答,而是翻了个身,准备结合一个实验来说明。
“这根实验有什么关系呀?”
“有一天,巢琼将一只青蛙投入到大约四十度的温水之中,是温水不是沸水哦;青蛙突然来到这样的高温环境,受不了这种突如其来的刺激,它立即奋力从温水中跳出来,得以成功逃生。这个时候,巢琼再次把青蛙放入到装有冷水的容器之中,然后再缓慢的加热;青蛙不仅没有立即跳出来,反而悠然自得在容器之中游来游去。
当这个温度越来越高的时候,青蛙才感受到不适,可是这个时候已经来不及了,它根本就没有力气跳出这个容器,最终不知不觉的被煮熟在容器之中,丢失了宝贵的性命。我们先走推广书院的普及,让更多的人能够接受教育,从短期来看,收到的效果不是很明显。
可是再过个十年,二十年呢?甚至再过一个五十年呢?那个时候大唐各个州府里头,大部分的孩童都有机会接受教育,参加科举或者成为胥吏,世家要想再反抗,可就没有那么容易了。”
“所以王爷你现在让世家勋贵成立书院,教育部还会给予拨款,看似给了他们占便宜的机会,其实是为了减少阻力?还有,现在王爷提供许多挣钱的机会给到世家勋贵,甚至下南洋和去澳洲的海路,都没有做任何的隐瞒,就是想让世家勋贵们的注意力转移到其他地方?”
程静雯很快就联想到了其他方面。
虽然李宽鼓励大家出海,其实跟推广教育没有什么关系,只不过是为了让大家重视海洋,重视海外开拓,重视造船业。
但是程静雯要这么解释的话,似乎也说得过去。
在改革之中的,大部分勋贵世家都能够获得利益的话,那么改革的阻力就会小很多。
毕竟,改革,从某种程度上说,就是一个利益的重新分配过程。
“差不多是这个意思吧。一旦这个前进的大势形成之后,就不是谁能够轻易阻挡的了。到时候朝堂之中,各方的力量将会变得更加平衡,不至于出现一家独大的局面。”
“王爷,可是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皇家才是最大的勋贵,最大的世家。如果推广教育,提高百姓的识字率,能够削减世家勋贵的影响力的话,是不是皇家的影响力也会被削弱呢?”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88/221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