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孽子(校对)第86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64/2214


明明自己这方有着十几万人,但是却是被唐军的两三万人追着打。
这个局面,似乎有点不大对啊。
虽然他也知道靺鞨和室韦的十几万大军,有一大半都是临时召集而来的牧民,没有多大的战斗力。
但是,毕竟是十几万的大军啊。
怎么就这么不经打?
莫非……
这个时候,渊男建突然想到了一个可怕的情况。
唐军如此勇猛,如今又出现在这里,是不是意味着辽东城已经被大唐拿下了?
附近的城池都已经落到了唐军手中?
自己离开平壤的一个月多月里,莫非变化居然这么大?
“二郎!快走,再不走就来不及了!”
渊男建身边,他的贴身护卫赶紧调转马头,催促着渊男建离开。
再不走,就来不及了。
趁着唐军如今正跟残留的室韦、靺鞨大军交战,正是逃跑的大好时机。
“二郎,只要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大不了回去被莫离支批评一下,可要是再不走,我们就走不了了!”
“唐军如此嚣张,今天我算是小看他们了!哼,今日之仇,来日一定双倍奉还!”
渊男建虽然已经准备走了,但是面子上有点落不下,忍不住放了两句狠话。
事实上,他的内心已经彻底崩溃。
什么时候大唐居然如此强大了?
十几万室韦和靺鞨联军,居然打不过两三万唐军。
这个仗,以后可怎么打?
自己得赶紧回到平壤,把这个情况告诉阿耶。
对!
自己不是逃跑,自己是回去通风报信的。
渊男建在心中不断的给自己传递这种理念,直到自己深信不疑,然后没有任何负担的朝着平壤方向而去。
由于战场上还有大量室韦、靺鞨骑兵在溃逃,倒是没有人去关注渊男建往哪里去了。
一直到打扫战场的时候,李世民才知道原来这帮人是渊男建请来的。
不过,到了如今,什么都不重要了。
大唐的胜利,已成定局!
第772章
缓一缓,也许更好
“陛下,俘虏五万余人,打死打伤两万余人,其余的五六万人往四周溃逃了!”
当夜色降临的时候,牛进达总算是初步完成了战果的统计。
“便宜那帮人了,居然给逃走了!”
李世民对今天的战果非常的满意,不过还是忍不住为没有全歼敌军而感到遗憾。
事实上,在草原上作战,除非你有绝对的兵力优势,能够把对方给包围了。
否则想要全歼对方,基本上是痴人说梦话。
像是大唐这样两三万人就打败了十几万,还俘虏了五万余人的情况,其实是非常少见的。
“陛下,其实末将觉得,这个时候让这帮人逃走了,其实也不见得是坏事;很可能后面的战事,因为有他们的宣传,可以省事很多呢。末将觉得,我们倒不如回到白岩城休整几天,也顺便把俘虏给安置一下,免得这些人今后再次跟我们大唐作对。”
打败了十几万的高句丽援军,基本上就意味着辽东再也没有像样的对手了。
这个时候,让消息发酵一下,也许还真的是个好事。
李世民听了牛进达的话,想了想,也觉得可行。
“正好前两天听宽儿说,南高句丽和北高句丽的两个国王,如今都安排了使臣前往各个城池,要求各城池都向我们大唐投降,不得反抗;如今再加上我们打败高句丽援军的消息,估计一些原本还想着反抗的城主,就要重新掂量掂量了。”
“没错!楚王殿下这一招还真是秒,简直就是不付吹灰之力就击垮了高句丽人的斗志。不管他们是支持高藏王还是高桓权,都没有继续战斗下去的理由了。哪怕是一些渊盖苏文的死忠,估计也会借着这个机会,重新作出选择;要么去平壤效忠高藏王,要么去汉城跟着高桓权,亦或是去新罗边境的几座城池,跟着渊盖苏文混。”
牛进达也算是彻底见识了李宽的布局能力,感觉整个高句丽都是李宽棋桌上的棋子。
原本他还担心战事可能不会很顺利,大唐得付出不少勇士的鲜血才能战败高句丽。
现在看来,完全不是这样啊。
“不管他们选择去哪里,对我们拿下辽东都是好事。宽儿已经专门写了一个奏折给朕,建议以鸭绿江为界,西边全部划入大唐边疆,成立辽东道来治理这一片区域,并且立马开始修建幽州到营州,还有营州到辽东城的水泥路。并且可以鼓励长安城的商家来到辽东城修建各种作坊,朝廷可以免除他们三到五年的赋税,并且免费赠送作坊的土地。
但是,宽儿却是建议朕分别任命南北高句丽的两个国王,让他们都成为合法的新国家的国王;与此同时,朝廷的水师在平壤、汉城等地设立几个驻地,长期驻扎一支水师,确保半岛局势一直在我们的控制之中。
进达,你觉得这个主意是好是坏?”
李世民虽然心中已经认可了李宽的建议,不过还是想听一听别人的意见。
毕竟,他原本的打算是要灭掉高句丽,完成杨广不成完成的历史重任,让李唐的江山更具合法性。
但是,半岛上山多地少,百姓整体毕竟贫瘠,并且这些百姓普遍都已经接受了高句丽、新罗或者百济几百年的统治,大唐要想真正的收服他们,难度很大。
投入和产出不成比例,这种事情就没有必要去做了。
“陛下,楚王殿下的主意,自然是极好的!事实上,朝鲜半岛上的国家,如今除了原本的新罗、百济,还有现在的南高句丽和北高句丽,就已经够他们喝一壶的了。再加上还有渊盖苏文领导的兵马占据着原本高句丽的十几个城池,又有倭国人攻占了百济的几个城池,到时候局面肯定会非常混乱。
半岛上越是混乱,越是能够体现出我们大唐的吸引了。其他的东西我觉得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但是半岛上这些人口,着实有点多。如今一个上等的新罗婢,在长安城可以卖到一百贯的高价。到时候半岛到处是战争,到处是饥荒,肯定会有无数的人拼了命的主动来到大唐。这正好可以缓解我们长安等地用工紧张的局面。”
牛进达跟李宽接触的还算比较多,思想上多少已经受到了一些影响。
在他看来,只要是对大唐有好处的事情,就可以干。
至于这么干了,会不会损坏其他国家的利益,这就不是他要考虑的事情了。
“朕也是这么认为!那就按照这个来办理了,明天朕就安排人马去长安城,让工部开始筹划水泥路修建的事情。还有,这一次的出征,也有一些商队跟着,到时候也可以让他们去各个城池里挑选中意的铺子,要借着这个机会让他们扎根辽东,才能真正的让辽东变成我们大唐的辽东道。要不然,过个十年二十年,辽东又被那帮胡人给占领了。”
“真要长治久安的话,末将倒是觉得应该让教育部先行动起来,也让长安城中各个书院安排一批学员来到辽东。只有辽东生活的百姓,全部都以我们唐人自居,以身为唐人为荣,才能真正的解决稳定的问题。而从长期来看,修建蒙学和小学,让更多的人识文断字,接受我们的思想洗礼,就是最有效的方式。
除此之外,末将觉得还可以让吏部加大明年春闱科举取士的力度,安排更多的年轻官员来到辽东,按照军事学院和观狮山书院里头研究的一些思路来经营辽东道,让辽东能够快速的成为一个让人向往的地方。而不是跟岭南一样,让人谈之色变。”
经过了今天的战斗,牛进达也觉得此次出征辽东,已经算是进入了尾声了。
所以他也情不自禁的开始思考今后的统治问题。
“没错!进达你这主意倒是老成持重,非常符合辽东的实际情况。其实,朕也正想着找个机会扩大科举的影响力,录取更多的生员,让更多的人能够通过科举走上官场,打破大唐官员任命的固有模式。如今这个机会,倒是正好!”
李世民搞科举改革已经有十年了。
基本上每隔一个几年,就会有一些改革措施。
为的都是打破世家对人才的垄断!
第773章
新罗人的好算盘落空了
金胜曼近来身体不是很好,不过心情却是很不错。
自从权万新跟渊男生率领的高句丽大军开始撤退之后,新罗大军在名将金庾信的率领下,不仅接二连三的收复失地,还顺势攻进了高句丽国土。
这可是新罗梦寐以求的事情啊。
“大王,我听说唐军已经攻下了平壤城,那个高桓权又在汉城附近起事,占据了汉城周边的城池;如今高句丽自己内部乱成一团,都可以演义一个高句丽版的三国演义了。这对我们新罗来说,实在是千古未有的大好时机啊。”
大殿之中,金胜曼在跟一帮大臣商讨着下一步的计划,金德曼首先站出来说话。
金胜曼没有成婚,自然也没有子女。
如今身体又不是很好,许多国事都已经开始让金德曼介入。
明眼人也都知道,金德曼可能会是未来的新罗女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64/221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