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孽子(校对)第86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65/2214


“圣骨说的有道理,错过了这个机会,等到高句丽再次统一,我们就不可能扩大领土了。微臣建议再征集五万大军,由圣骨亲自率领,前往高句丽协助金将军开疆拓土。”
说着话的人,显然是已经早早的抱上了金德曼的大腿。
作为新罗骨品制度里头的第一等骨品,圣骨金德曼的影响力,本来就不低。
现在金胜曼的身体不好,朝中支持她的人就更多了。
“继续征兵出战,自然是好主意。但是我们根本就拿不出那么多的刀剑铠甲,总不能让我们的勇赤手空拳的去跟高句丽人战斗吧?现在跟我们接壤的城池,都在渊盖苏文的掌控之中,虽然他已经失去了平壤,但是影响力还在,我们要打败他,可没有那么容易。”
金胜曼想了想,提出了自己的顾虑。
这段时间,新罗不断的找东海渔业采办兵器。
刚开始的时候,那是新罗人想要多少就有多少,价格还不贵。
但是,慢慢的,情况就有了些变化。
到了现在,基本上是有钱也买不到了。
不好意思,没货了!
这基本上就是东海渔业给的标准答案。
这让金胜曼的心中升起了一丝不安。
是真的没货了吗?
还是大唐不想卖给新罗?
“大王,其实要开疆拓土,也不一定就要继续征兵。如今那渊盖苏文如今在高句丽是人人喊打,不管是唐军还是高桓权的队伍,都想要他的命。如果我们派出一个使臣前往平壤,跟大唐一起联手把渊盖苏文给灭了,这样就可以大大的减少我们的损失。”
金德曼的算盘倒是打的很精。
事实上,作为去过大唐的新罗人,金德曼对大唐官员们的思想,还是有一定的了解的。
如果这一次带兵的不是李宽的话,那么金德曼的这个建议,还真是有可能实现。
毕竟,在原本的历史中,新罗就是靠着大唐出征高句丽的机会,完成了半岛的统一。
当然,不是李世民的这一次。
运气不佳的李世民,虽然没有走杨广的老路,但是终其一生,也都没有灭掉高句丽。
“德曼的这个主意不错,那就派一个使臣,带上一份厚礼,去请唐军跟我们一起出手对付渊盖苏文吧。”
金胜曼想了想,就同意了金德曼的建议。
不过,她的话音刚落,殿外就响起了急促的脚步声。
前线的信使回来了。
“大王,金将军请求支援,原本步步撤退的高句丽大军,如今突然人数大涨,突然把我们的前锋给包围了。虽然在金将军的全力营救下,高句丽人撤退了,但是我军损失惨重!”
信使的话,让殿中众人的美好心情,瞬间消失。
刚刚还在讨论如何利用眼前的大好局面,怎么一转眼就画风大变?
“咳!咳!怎么回事?跟我们接触的不都是渊盖苏文安排在各个城池的守军,还有权万新在平壤城外战败后的将士吗?怎么就突然人数大涨了?”
金胜曼原本有点苍白的脸色,立马变得红润了起来。
不过这种红润,却是一点健康的感觉都没有,反倒是有种咳嗽没有咳出来,憋住了的样子!
“战斗之中,我们也抓出了一些高句丽的俘虏。根据这些俘虏的消息,高句丽境内的各个城池,但凡是不愿意臣服北高句丽的高藏王和南高句丽的高桓权统治的,都可以自由的朝着渊盖苏文控制的区域移动。再加上唐军释放了一部分权万新所部的将士,所以边疆的情况才突然恶劣起来。”
“大唐释放了自己的俘虏?这……这岂不是……”
金胜曼猛然意识到了什么。
看来,自己刚刚的想法还是太天真了。
很显然,大唐的楚王殿下,是个不按照常理出牌的主啊。
“大王,我突然明白为何最近东海渔业不愿意卖兵器给我们了!反倒是对倭国攻打百济的那支部队,支持有加。看来,大唐是不像我们任何一个国家坐大啊。”
金德曼也不傻,很快就意识到了新罗面临的局面。
一时之间,大殿之中陷入了宁静。
这个局面,似乎找不到法子去打破啊。
“德曼,你在长安城见过那个楚王殿下,你觉得有没有可能送一份重礼给他,让他支持我们攻打渊盖苏文?或者我们去攻打百济也行。反正百济跟高句丽是一伙的,大唐如今支持倭国攻打百济,应该也支持我们攻打百济才对吧。”
金胜曼说完之后,满怀希翼的看着金德曼。
不过,这一次,她却是失望了。
“大王,我虽然见过那个楚王殿下,但是他似乎对我并没有特别大的热情。楚王府在大唐是富可敌国的存在,普通的礼物,根本就入不了人家的眼睛。不过,微臣还是愿意亲自前往平壤,看看能不能找到方法说服楚王殿下。”
金德曼说出这话的时候,仿佛下了很大的决心。
楚王府不差什么稀世宝贝。
但是如果这个宝贝,很特别呢?
唐军出征是不可以携带家眷的,以那李宽血气方刚的年龄,这么长时间没有女人在身边伺候……
金德曼觉得只要自己肯牺牲,还是有机会完成任务的。
当然,也真是因为坐镇平壤的是李宽,所以金德曼才愿意牺牲。
第774章
不一样的分号
平壤城中,一座规模宏大的大唐皇家钱庄分号,就坐落在城南最好的地段。
经过这段时间的适应,平壤城中的秩序已经慢慢的恢复了正常。
许多被抄家了的府邸,也有了新的主人,人气慢慢的有所回落。
跟着李宽一起出发的商家,几乎个个都在平壤城低价购买了宅子,并且还开设了各种铺子,售卖大唐的相关货物。
当然,也负责收购高句丽出产的人参、皮草等土特产。
“王爷,高句丽原本使用的铜钱和各种钱币的回收工作,已经井然有序的在进行。昨天,登州分号运输过来的第一批银币和银票,已经开始投放到平壤市面。至于开元通宝,属下准备直接将高句丽的铜锭运输到登州,然后在登州那里压铸之后再运过来。否则大规模的运输铜钱到高句丽,可能会导致登州出现钱慌。”
王富贵跟在李宽身后,视察着大唐皇家钱庄平壤分号。
作为李宽控制高句丽经济命脉的关键一环,大唐皇家钱庄在平壤和汉城都设置有分号,并且负责南北高句丽内部的钱币印制工作。
当然,最关键的是李宽规定,南北高句丽的所有官员的俸禄,都要通过大唐皇家钱庄来发放,并且征收的赋税,必须存放在大唐皇家钱庄的分号里头。
大同江上驻扎着大唐水师,平壤城中又有着大量大唐商家的铺子,李宽完全不担心高句丽的局面会脱离自己的掌控。
与其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去统治南北高句丽,不如通过经济控制的方法,掠夺金钱上的好处。
反正南北高句丽拿得出手的金矿、铜矿和人参等特产,通过现在这种方式也能顺利的被大唐拿到。
“嗯,钱庄的事情,你按照我说的大方向去搞就行,具体的你自己做主。这段时间,你先留在平壤城,好好的商业上的事情捋一捋,也让九条浩之熟悉一下钱庄的运作,到时候你好把业务交给他。除此之外,那些勋贵官员子弟前往长安城就学的事情,你也一并帮忙处理了!”
除了经济上的控制,文化方面,李宽也是有所考虑的。
在高句丽推广教育,李宽是不回去做的。
大唐都还有那么多文盲,哪有空去管高句丽?
但是,让高句丽掌权的人,全面的汉化,这是很有必要的。
这些人的汉化,自然会带动下面的人。
到时候,过个百年,说不定高句丽的这帮人,就自己哭着喊着要加入到大唐这个大家庭了。
“王爷,这事不难。很多高句丽人都希望有机会去长安城学习,现在我们主动帮他们安排,他们高兴还来不及呢。不过,我有点担心的是安全问题,如今南北高句丽虽然已经停战,但是跟渊盖苏文控制的城池,却是一直都还有战斗。再加上渊盖苏文跟新罗人还在作战,很难说半岛上的局面什么时候就变了。”
王富贵倒不是怕死,而是他担心自己的能力不足,导致李宽辛苦搞定的半岛局势,在自己手中被破坏掉。
“没什么好担心的!只要平壤城不丢,北高句丽的战事,你就不需要特别着急;南高句丽的情况也差不多,汉城不丢,一切就都还在掌控之中。而我们的水师就驻扎在大同江和汉江上面,不管是谁来攻打平壤和汉江,都有掂量掂量我们的反应。
至于其他的城池,是南高句丽占据的多一些,还是北高句丽占据的多一些,亦或是被渊盖苏文或者新罗人占据的多一些,那都不重要,只要局面不要出现一边倒的情况就行了。
再说了,你手中掌握着这么关键的商业力量,只要利用的好,足以影响半岛上的战局。不管是刀剑兵器,还是御寒衣物,亦或是其他的器械,但凡是跟作战扯得上关系的,你都可以结合需要去重点支持其中的某一方或者几方。”
“王爷,那我明白了!反正南高句丽快要撑不下去了,我就大量的售卖弓箭刀剑给他,甚至可以为他们提供一些其他国家的情报信息,让他们不至于被灭国。同样的,北高句丽也这样处理。只要南北高句丽的局面稳住了,其他新罗、百济和渊盖苏文,就不可能完全控制半岛,局面就一直在我们的控制之中。”
李宽的设想,王富贵自然是清楚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65/221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