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孽子(校对)第91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11/2214


当然,在游泳池里会游跟在洪水之中会游,那是完全两个概念。
刘元只是觉得作为没有受到水灾损失的观狮山书院,如果不在救灾之中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的话,对于书院的口碑其实是非常不利的。
李宽经常跟他提到“软实力”这个词语,刘元觉得组织学员去救灾,扩大书院的影响力,其实就是提高书院“软实力”的一个有效措施。
“嗯,机械作坊那边已经连夜组织人手制作建议的舢板、木排,天亮之后就开始安排人员前往各处救人。这么大的雨,肯定是有些百姓的房屋被淹没,人躲在屋顶了。如果不把他们及时的救出来的话,指不定就会增加很多人员伤亡。”
朱铜也算是穷苦百姓出生,很能体会到普通百姓的不易。
“也不知道恩师那边有没有受到什么影响,希望一切都好!”
刘元叹了一口气,继续冒着大雨视察观狮山书院的防灾救灾工作。
……
“咳咳!”
蓬莱殿中,灯火辉煌。
长孙皇后在宫女的帮助下,从床上坐了起来。
历史上,六年前她就已经病逝,但是由于孙思邈和李宽联手救治,长孙皇后经过食疗之后,身体有所好转。
不过,短短的十几年时间,她生了三个儿子和四个女儿,再加上李世民登基之前,她操劳国度,身体其实已经被掏空了。
哪怕是通过食疗缓解之后,也不过是多了几年的寿命。
从去年开始,她的身体就明显变差,到了最近几个月,更是长时间卧病在床。
哪怕是孙思邈和李宽,也没有太多的办法。
“还是没有陛下的消息吗?”
脸色苍白的长孙皇后,在下午就知道李世民微服私访去了。
但是到了宫门关闭,也不见回来。
在加上了解到长安城到处是积水,有些地方都已经没到了屋顶,她的心中不由得多了几分担心。
“回禀皇后娘娘,还没有消息!房相在含元殿中,每隔半个时辰就会让兰和把消息传到后宫一次。目前房相已经在安排人员前往搜寻陛下的下落。”
“咳咳”,长孙皇后脸上露出了一丝失望,“太史局有说这雨什么时候会停下来吗?”
“听说最快也要到明天晚上。不过,长安城的积水,估计不会怎么增加了。现在虽然还在下大雨,但是已经比下午要好很多了。”
长孙皇后听了,心情并没有放松,反而更加沉重了。
不会增加,言外之意就是也不会怎么减少了。
“你去把兰和叫过来,我再问一问他。”
沉默了一会之后,长孙皇后觉得还是要问一问兰和,才能放宽心。
大明宫虽然很大,但是特殊时期,大家办事都非常的利索,生怕手脚慢了,被宫中的主任们迁怒。
很快的,兰和就出现在了长孙皇后面前。
“娘娘,夜已深,陛下吉人自有天相,一定会平安无事的,您早点歇息吧。”
兰和是李世民身边的老人,看到长孙皇后气色很差的坐在那里,连忙上前劝说。
大明宫中,敢劝说长孙皇后的,也没有几个人了。
“兰和,我问你,陛下今天到底有没有说要去归义坊和作坊城?你觉得下大雨的时候,他是在归义坊还是在作坊城呢?”
长孙皇后没有理会兰和的劝说,而是想进一步推断李世民如今的情况。
“娘娘,陛下微服私访,从来不会告诉别人自己要去哪里。但是从之前陛下与李统领的对话来看,这次出宫最大的可能性就是去归义坊和作坊城。您也知道,这段时间归义坊和作坊城,可是长安城百姓茶余饭后讨论最多的,陛下也很想亲眼看一看这两个地方到底是什么情况。至于下雨的时候陛下到底在哪里?我斗胆推测,陛下是在作坊城的。”
听兰和说李世民在作坊城,长孙皇后不由得激动了几分,“你推测的依据是什么?”
“是陛下过往微服私访出宫和回宫的时间。一般陛下出宫,都是在早朝之后,然后在太阳落山之前回到宫中。今天也是差不多,早朝之后,大约才九点钟,陛下就带着李统领他们出宫了,按照推算,十点之前他们就能到达归义坊。
而眼下的归义坊,除了一小部分楼房已经交给了买家,大部分都还在修建之中;其中一大半更是只剩下拆迁完之后的残垣断壁。陛下哪怕是到了归义坊,想来也不会在那里逗留太久。再考虑到归义坊去作坊城还有一段路途,所以我估计陛下在十二点前会出城。
这暴雨,大概是从十二点半开始下的,那个时候陛下应该已经快到作坊城,或者已经在作坊城了。后面雨太大,等到陛下想要回宫的时候,可能已经被积水阻拦住了道路,所以才没有在宫门关闭之前回来。”
还别说,兰和虽然今天没有跟着李世民,但是却是将李世民大体的行程给猜的七七八八。
“我要是没有记错的话,那个作坊城,宽儿可是下了大功夫的,所有的下水道都修建的比长安城里的要宽广很多。听说当时御史还弹劾他,说作坊城的下水道修建的比大明宫还要宏伟,有违制的嫌疑。”
“没错,确实有这么一回事。不过这些奏折都被陛下留中了,作坊城的下水道,继续按照楚王殿下的想法在修建。”兰和一边偷瞄了一眼长孙皇后的脸色,一边补充道:“娘娘,作坊城的下水道,是大唐任何一个地方都比不上的。哪怕是不能完全疏通积水,也不会留下太多。所以陛下在作坊城的安全,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听兰和这么一说,长孙皇后松了一口气。
虽然她也知道兰和的这话,有安慰的成分在里头。
但是这个时候,再坚强的她,也需要安慰啊。
“雨停之后,让房相立马安排人前往作坊城,尽快将必须迎回大明宫!”
长孙皇后说完这话,忍不住又咳嗽了几声。
诺大的蓬莱殿,在咳嗽声的衬托下,显得有几分诡异的宁静。
今夜,蓬莱殿中估计没有几个人能够睡个好觉了。
……
“大家今天辛苦一下,熬一下夜,我让厨房给大家准备了宵夜!”
作坊城中,奔驰四轮马车作坊里面,一片忙碌。
滞留在作坊城的王富贵,亲自在这里盯着。
现在的四轮马车,八成的零件都是木制的,所以作坊里面囤积了大量的木材。
如今作坊城就像是一个孤岛一样坐落在长安城外,四周都被积水包围了。
王富贵果断的要求四轮马车作坊开始制作各种各样的木筏。
反正只要能够在积水里面行走,木筏的卖相差一点也没有关系,关键是建造的速度要快。
“王掌柜,我们的八级工已经紧急设计出了一款结构简单,便于加工的木筏,现在正在调整生产线,按照流水线的方法去制作。等到天亮的时候,至少有三百艘木筏可供大家使用。”
“不够,三百艘还远远不够!我们作坊城这一次躲过了暴雨,彻底的说明了我们的优势。这个时候,正是我们扩大优势的时候。今年,我们作坊城的房子不是卖不出去吗?现在我就要让作坊城里头的人们,都在救灾之中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将一些受灾之后无家可归的百姓,先接到我们作坊城里头来避难。所以我们需要更多的木筏,让更多的人能够出现在救援队伍之中。”
王富贵这段时间心中一直憋着一股气。
虽然在杨本满奇迹般的配合下,作坊城的房价似乎稳住了。
但是,王富贵却是觉得自己还是被归义坊打脸了。
这口气,他一直都在寻找机会给出回来。
“如果这样的话,那我们可以再生产一批更加简单的木筏,用在水流不怎么湍急的地方来救灾。这么一来,生产速度就可以快上不少。”
“书院里至少可以出动两千人参与救灾,木筏肯定是越多越好。毕竟一张木筏坐不下几个人,到时候还要考虑让被困百姓也一起乘坐的。”
王富贵可是很清楚长安城的排水系统远远比不上作坊城。
其他的不说,单单那个给自己添堵的归义坊,就压根没有什么像样的排水措施。
并且,这排水系统,还不是你想改就那么容易改的。
如果真的要把长安城的所有排水系统都修建成作坊城那样的话,倒不如直接修建一座新城得了。
“好的,王掌柜,我马上去安排。”
“对了,你再安排人去那个尉迟小田切的统一方便面作坊,把他们库房里所有的方便面都买过来。另外,去金太打铁铺子,把所有的铁锅都买下来。明天早上,我们作坊城必须要具备接纳两万以上灾民的能力。”
长安城到底有多少百姓在这次水灾之中变得无家可归,这是一个未知数。
但是可以确定的是在未来几天,至少会有十几万人没有稳妥的住处。
作坊城、观狮山书院等地方,肯定就是追加的避难场所。
哪怕是王富贵和刘元他们不主动的安排,那些灾民也会自己往这里跑。
到时候,情况就完全不同了。
毕竟,失去了一切的灾民,那是什么事都能做出来的。
“没问题,作坊城里有那么多作坊,实在不行,到时候我们可以让各家作坊出面,纷纷收拢一批灾民到自己的作坊之中。等到这个积水退去,这些灾民肯定都会急着回家去清理自家房屋里的淤泥,忙着重新构筑自己的家园。”
华夏人对家的感情,不是一般的国家可以比的。
但凡是有一个属于自己的住处,都没有人会愿意寄人篱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11/221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