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王万岁万万岁(校对)第14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6/611

  这些大型的城镇,每一个都有数10万的人口,公孙起只需要拿下几个,在楚王大军未到之前,整个楚国的西面,将再没有任何一家能够抵挡住它的兵锋所指。
  同年十月,楚国的大军已经完全击败了断后的诸国联军,对于战败后的俘虏,楚王丧心病狂的下令尽数坑杀。
  这是诸夏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坑杀战俘,足足七万人,没有一个能够存活下来。
  魏家的家主与韩家的家主率先宣布独立建国,他们脱离了周天子之臣这一个队列,各自称王。
  十月末的时候,击退燕国30万大军的赵家家主赵辟疆也自称为赵王。
  一时间天下震动,所有人的注意力都放在了诸夏的中心。
  徐国与卫国两家都是周王朝的铁杆盟友,按理说此时他们应该出兵勤王才对,但是玄鸟国的大军却已经兵分两路,甚至杀到了两国的都城。
  十一月初,北方的士卒已经披上了皮裘御寒的时候,楚国的大军完成了对周王朝的合围。
  就在天下人的目光都聚集在中原,甚至认为周王朝覆灭已成定局的时候,天下的东面与西面同时发生了两件大事。
  “上将军,探马来报,越军的粮草已经耗尽,甚至已经与吴国内讧了一场。以末将之言,此时正应该主动出击。”
  一名副将神情凝重的单膝跪倒在楚国上将军项灞的身前汇报,他的脸上挂着欣喜的神色。
  项灞却并没有他想象中的那般开心,反倒是陷入了沉默之中。
  “吴越两国内讧伤亡几何?”
  项灞的话音落下之时,那副将先是一愣,而后摇了摇头。
  项灞冷冷的一笑,而后说道:“你们莫不是忘了,我楚国为何至今尚不能攻破吴国。”
第173章
孙武破郢都
  在项灞的提醒下,探马重新查探后,确实发现所谓的吴国与越国之间的内斗根本没有人员伤亡。
  众将对于项灞更加叹服,于是便各自谨守城池,再不曾主动出营与吴国交战。
  原本作为进攻方的楚国采取了守势,实际上也就代表着楚国已经放弃了吞并吴国的想法。
  这个世界的吴国君夫差与历史上的夫差一般雄才大略,他个人十分勇猛,但是却知道自身谋略的不足,于是他非常大胆的重用麾下真正擅长统兵的将帅之才。
  在楚国最初讨伐吴国的时候,吴国绝大数的卿大夫都慌了神。
  当夫差询问何人敢于领兵作战的时候,群臣皆不敢应诺。
  唯有一个青年下大夫挺身而出。
  所有人都觉得他疯了,但是夫差却选择相信他。
  于是这个原本在吴国负责练兵的小校直接成为了吴国的将军。
  夫差向他询问需要多少人马,而这青年却只要他麾下自己训练的3万人即可。
  这般口出狂言,自然便更是让群臣非议。
  但是夫差还是选择相信了他,并且按照他的吩咐,给予了这3万人最为精良的装备。
  当楚国上将项灞的大军杀到吴国边境的时候,每逢密林必定会遭受伏击。
  虽然早有准备,但还是被暗箭射杀了不少人。
  然后每当楚军在河边扎营的时候,吴国的舟师也会逆水而上,远远的利用精准的箭术打击楚人。
  无奈之下的楚人只能多派哨骑,但这些哨骑却往往活不过多久,便会遭遇各种各样的陷阱或者伏击。
  楚人历经千辛万苦建到吴人的城池,却发现城池早已经被搬空。
  楚人先锋的5万人住进了这些空城之中,当天夜里城内便发生了大火,潜藏在城内地道之中的吴兵对着被大火围困的楚人大杀特杀。
  等到天明,大火熄灭了的时候,吴国人的踪影已是全无。
  项灞一生征战无数,但每一次都是与人堂堂正正的摆开军阵,然后靠着他个人的勇武,还有楚军的人多势众取胜。
  而今吴国却是根本不跟楚国人硬碰硬,他们沿途不停袭扰的同时,又派遣军队偷袭楚人的粮道。
  项灞不得不派出大量的人手去护卫粮草的押运,历经重重困难方才来到吴国的主要城池之下时,项灞却是突然收到了郢都受到越国人偷袭的消息。
  项灞又不得不派遣人马回援郢都。
  但他派出去援军却遭受到了吴国人的狙击。
  等郢都的局势稳定,楚国的大军好不容易重新打通了粮道的时候,越国增援的部队却是已经来到了前线。
  吴越两国的人就像是流氓一样,时常袭扰楚国人,经常把楚国人搞得觉都睡不成。
  项灞自然不会坐等吴国骚扰,但是他派遣出去的人根本追不上熟悉地形的吴国人马。
  愤怒的项灞,选择正面强攻城池,但是在城墙下面丢下了足足10万具尸体,吴国的城池依旧稳如泰山。
  就在楚国人气得跳脚的时候,吴国人还十分嚣张的派出大军夜袭了楚国大营。
  对方只有三万人,却硬生生的杀穿了他数十万,楚军围成的大营。
  项灞这位楚国名将从来没有遇到过这般无赖的打法,他便只好命令楚国的军队紧守各营。
  形势由此发生了逆转,但是骄傲的项灞却并没有向楚王求援。
  这也就造成了楚王错误的判断了楚国与吴越两国战争的局势。
  吴国试探了楚国数次,在确定楚国已经放弃了继续攻城的想法之后,吴国的大将率领着他麾下的3万精锐乘船离开了吴国的土地,逆水而上,再一次杀到了郢都。
  此时的楚王已经御驾亲征,但是留守楚国的还有十万人左右。
  10万人的军队,就算是越国举国之兵来攻,只要守军严防死守,恐怕也无法攻入城中。
  然而吴国军只是派遣了三百名死士化妆成了逃亡的楚国流民混入城中,在正午时分吴国人发起进攻。
  里应外合的情况下,郢都的城门直接被打开,三万吴国军队入城之后,在城中大肆破坏与杀戮,甚至连楚王的妃子都被吴国人掠走了。
  求援的信使分别将消息传递给了楚王和项灞。
  项灞得知消息后第一反应是难以置信,然而加盖着郢都府尹印章的绢书却是让他不得不尽快做出抉择。
  是率领军队继续围困吴国,还是撤回救援郢都。
  在项灞还在犹豫不决的时候,他麾下的将领们却是替他做出了抉择。
  这六十万都是楚国的精锐,其将校的家人大多数都在郢都。
  项氏有权有势,族中自有护卫,故而项灞可以暂时不急,但是他们的家人可没有人保护。
  在的知家人有危险之后,没有一个楚国破能够沉得住气。
  再加上楚国围困吴国城池已有数月,楚人士卒大多也已经开始思念家乡。
  无奈之下,项灞也就只好跟随着他麾下的楚军回援。
  然而楚军想要撤退,却还要问过吴越两国才行。
  他们方才启程不久,吴越两国的联军便杀出了城来。
  虽然只有二十万大军,但却都是吴越两国真正的精锐。
  楚人并无战心,自然是如同被狗撵的鸭子一般,只能节节败退,四散奔逃了无数。
  项灞也非常人,眼看着吴越步步紧逼,他却是咬牙率领项家本家子弟兵八千人断后迎战。
  在他个人强大的武力下,吴越两国第一次被击退。
  然而没有等楚国得军队撤出太远,吴越两国又像是狗皮膏药一般再次粘了上来。
  项灞便只好再次率领子弟兵出战。
  如此反复了数次之后,项灞的子弟兵便已经有些疲惫不堪。
  然而因为数次主动阻力联军,这项家的子弟兵与楚国的大部队已经间隔了很远。
  心里惦记着家人的楚人们根本就已经忘了为他们断后的项家子弟。
  于是,就在楚国的大军距离郢都只有数十里的时候,项家子弟的后阵遭受到了一支三万人的吴国精甲的偷袭。
  这一支军队纪律严明,为首之将名为——孙武。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46/61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