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王万岁万万岁(校对)第14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7/611

第174章
秦国东征第一战
  几乎在吴国孙武大破楚国郢都的同时,方才等到公孙瓒与庞统回归的秦牧便展开了秦国的东征。
  总计七万人的大军,是目前秦国除了基本守城之外,能够动用的全部力量。
  如果这七万人赔在了周王朝的战场之上,秦牧一年多的努力都将白费,秦国随时有可能会覆灭在西北的荒原之上。
  这一支七万人的部队都身穿着精致的青铜甲,手中统一配发了目前整个天下最为精良的兵器——秦铁刀。
  这些刀都是在铸刀大师浦沅的指导下精心锻造而成,每一柄都锋利无比。
  另外,秦牧还通过系统兑换了一个大杀器。
  这是一面旗帜,是一面耗费了秦牧一百万功绩点的旗帜。
  因为长时间都没有值得兑换的物品,再加上秦国飞速发展获得的庞大功绩点,秦牧终于在最近的一个月凑够了一百万的功绩点。
  系统同时刷新出来的有可以镇压秦国气运的玉玺,另外还有一面旗帜。
  这一面旗帜名为秦鹰旗,乃是华夏历史上秦国最强悍的一支部队——秦鹰锐士的帅旗。
  在系统的增幅下,他可以让饮下敌人鲜血的士卒迅速恢复体力,并且在士气高昂的情况下,战斗力倍增。
  然而他却有一个副作用,那便是一旦交战,士卒往往便会不死不休。
  想要鸣金收兵,或者说是生擒俘虏,几乎是不可能。
  秦牧既然拿出了亡国亦战的决心,那自然是早已经做好了与犬戎不死不休的准备。
  除了曹仁镇守秦阳,白罗负责镇守白狼城,蒙毅守长宁,诸葛亮坐镇咸城调度统筹秦国大局之外。
  秦国武将上到公孙瓒,乐毅,黄忠,赵云,张飞,马超,夏侯惇,许褚,苦竹等,下到廖化,程志远,邓茂,周仓,曹洪,凌统等。
  包括年纪尚幼的吕布与太史慈都没有再让他们待在秦国。
  他们每一个人都被秦牧编入了军中,在这一场看上去与秦国并没有主要关联的战争中,秦牧已经做好了孤注一掷的准备。
  他是一个穿越者,也有着自己的野心。
  如果他的实力足够强大,他会毫不犹豫的吞并周王朝,甚至鲸吞天下。
  但独独在此刻,他不是一个理智的人,也不愿意做一个志在天下的霸主。
  不论前世还是今生,他都是一个诸夏之人。
  他认同自己的种族与文化,认同自己身体内流淌着的诸夏之血。
  在诸夏的叛徒联合犬戎在诸夏的土地上肆虐的时候。
  他的手下还能够调动七万兵马,那他便会毫不犹豫的调动这七万人马杀向诸夏土地上的那些异族与诸夏的败类。
  此时此刻的他,只愿做一个普普通通的诸夏人。
  秦国的军队进入了诸夏的土地,映入眼前的是满地的疮痍。
  那些由诸夏之人的头颅铸成的景观随处可见,小的数百,大的上万。
  行军了三日,秦国未曾遭遇任何一支犬戎的骑兵,但他们看到的大型景观便已经多达十余个,小型的头颅景观更是不计其数。
  秦牧从未觉得这一条路这般难走,它仿佛已经被诸夏的鲜血浸透。
  在大军行进的第四天,公孙瓒率领的骑兵率先发现了两支交战的队伍。
  其中一方人数较少,约有一千多人。
  他们身穿精良的铜甲,手持锋利的长戈与青铜剑。
  另外一方人数较多,有三千多人。
  但是他们衣衫褴褛,手中的武器也大多都是一些青铜锄头之类的工具。
  武器精良的一方挂着黑边白底正中央书写着「魏」字的旗帜。
  而衣衫破烂的一方一共也只有一面旗帜,那旗帜只有边缘个别地方有些丝丝白点,其余部分均是暗红。
  这是一面用鲜血染红的旗帜,而旗帜下的「战士」是周国的普通百姓。
  在联军屠戮周人的时候,也有一些勇敢的周人站了起来。
  公孙瓒没有丝毫的犹豫,他率领着白马义从杀入了战场之中。
  战马奔腾之声刚刚响起的时候,魏国人脸上尽是欣喜,周人的脸上尽是绝望。
  然而当秦国玄鸟旗帜映入双方眼前的时候,便轮到周人面露狂喜,而且魏国人满脸绝望。
  在楚国的地盘上袭扰了一圈的白马义从已经更加强大,哪怕是在战马飞奔的情况下,他们也能够精准地将手中的箭矢抛射进魏国人的军阵之中。
  锋利的铁制箭头径直贯穿了魏国人的铠甲,原本士气高昂的魏国人损伤惨重,再也无法维持士气。
  然而还没有等魏国人的将领下达撤军命令,一道箭矢如同流星一般贯穿了他的咽喉。
  一场屠杀在战场之上上演,狼狈奔逃的魏国人根本无法逃出秦人骑兵的追击。
  这是秦国与魏国的第一场战争,这一场战争最终以秦国的胜利告终,他正式拉开了秦国与魏国今后长达数年的战争序幕。
  一千多名魏国的士卒,只有寥寥数人机智的跳进了黄河方才存活下来。
  当他们将秦人率领军队赶来的消息传回魏国之后,魏王的第一反应是难以置信。
  魏国虽然土地只是晋国的1/3,但是魏国的人口数量却是晋国的三分之二。
  整个魏国的国人总共有一千多万人,另外还有不计其数的奴隶与野民,比起天下霸主的楚国也少不了多少。
  有这样的一个庞然大物,竟然遭受到了秦国的主动进攻。
  而秦国有多少人呢?
  真正的秦国人或许连5万人都不到,秦国所有的奴隶与国人加起来,恐怕最终的数量也不会超过一百万人。
  就如同草原上的一只孤狼竟然袭击了狮群。
  如何让魏王如何不感到诧异?
  在诧异的同时便是满心的震怒。
  他的怒火正熊熊燃烧,但是秦国却丝毫没有停下前进的步伐。
  他们收编了那一支三千人的周人军队,分发给了他们魏国人留下来的武器,让他们在作战的时候跟随在秦人的后面。
  这一支队伍的首领没有拒绝秦牧的安排。
  在周王朝正面临着一场灭顶之灾的时候,秦国的国君亲自来到了这一片土地上。
  别说是让他们跟随在秦人的身后,就算是让他们冲在秦人的前面,也绝不会退缩半步。
第175章
赳赳老秦,赴我河山
  秦军的出现让诸国联军措手不及,一万名白马义从驰骋疆场,将十余个四散劫掠的联军部队覆灭。
  不论是魏国韩国还是犬戎,他们都收到了前线传来的消息。
  “该死,秦人竟感犯我大韩,来人呀,点起兵马,与秦人决战。”
  韩王路不可遏的下达命令,但是却被他的儿子阻拦了下来。
  “父王,秦人此时士气正浓,冒然交战,恐怕我大韩将会损失惨重,不如先撤回周西的军队,让魏国去试探一番秦国的虚实吧。”
  韩王犹豫了片刻,而后便咬牙点了点头,同意了自己太子的建议。
  庞统向秦牧进言,建议他采取袭扰,偷袭,截粮等手段对敌。
  虽然这样做并不见得能够真正击退三国联军,但是却可以减少秦国的损耗。
  但是秦牧并没有选择这样做。
  从他进入到了周王朝的土地上之后,秦国高举的勤王旗帜所路过的每一寸土地上,只要还有活着周国壮年男子,大多如同雨后春笋一般从四处的山野之中冒出来,而后纷纷加入到了秦人的队伍之中。
  “赳赳老秦,赴我河山。血不流干,死不休战。”
  为了能够聚集更多的士卒,也为了能够让更多的人听到秦人勤王的消息。
  秦牧命令秦国士卒沿途唱起了这一首前世带给自己最为震撼的秦国歌曲。
  他既是在召集沿途的周人幸存者,也同样是在向联军传达自己死战不休的决心。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47/61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