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王万岁万万岁(校对)第21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16/611


第293章
糜竺见庞统
  又在庞统与群臣商议关于咸阳之事的时候,一名侍卫却是匆匆来报道。
  “启禀丞相大人,糜竺糜大人前来求见——”
  正在议事的群臣当即各自皱眉,除了曾经在秦阳待过很长一段时间的官吏之外,大多数的人官吏都不知道糜竺的存在。
  “这位糜大人是?”
  范仲淹小心翼翼的靠到了沮授的身边,对于这个纯直刚正的同僚,他还是颇为亲近的。
  虽然二人之间发生过一些小小的不愉快,但这并不影响他与沮授的友谊。
  沮授被范仲淹拉了拉衣角,他面色有些不善的说道:“糜竺先生乃是我秦国第一位官商,主持着我秦国与诸国的商贸事宜,他与孙乾大人曾是至交好友。”
  伴随着他的话音落下,范仲淹的眉头便微微皱了起来。
  “若只是商贾之事,何至于在朝会之时求见丞相大人?”
  沮授没有做出丝毫回应,虽然范仲淹口头上有些埋怨,但以他的智谋,绝不会主动的去寻糜竺的晦气。
  对方这样做,不过是找自己拉一些话题而已。
  之前两人之间也是走得极近,这位有时候看起来跟不一样是个老实人,实际上却是比谁都要圆滑。
  眼看着沮授没有与他继续交谈的意思,范仲淹也没有在意,随即开口岔开话题问道:“听闻先生乃是咸国士子出身,不知在咸城之中,先生可还有什么之交好友没有出仕啊?”
  沮授先是一愣,而后似笑非笑的说道:“秦国并咸已有多月,如果沮授真有什么好友想要出仕,又怎么会拖到这个时候——”
  范仲淹摆了摆手,随即拉着他的胳膊道:“唉……在下又不是让沮授兄介绍出仕的官吏,实在是近些时日招贤馆有些忙不过来。
  而新办的学府也急需要几位蒙学的先生。在下实在是分身乏术,所以想请先生也……”
  他的话音方才落下,沮授急忙摆手道:“好友之事,待我回去修书一封,向几位至交问询一二。至于其他的事情嘛,请恕沮授爱莫能助了——”
  范仲淹微微一笑,他等的也就沮授先生的这句话。
  招贤馆中确实是能招来一些人才,但这些人才大多数「志向远大」,进入招贤馆,为的便是出人头地,有几个人能够安心在学府之中教学?
  西北之地的招贤馆设立已久,那些想要求个一官半职的士子也早就投靠了秦国君,至于那些无心官场之事的读书人,若能有机会传承自身学问,又有沮授作保,想来应该是能够招来几个人。
  如今的咸阳虽然是处于高速发展建设状态,但是依旧缺乏底蕴,真正有学问的人不愿意教书育人,愿意教书育人的又没有多少学问。
  这是一个大争之世,已开智的人大多都会生出一些不一样的想法。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追名逐利也是人之常情。
  所以在教习缺乏的情况下,范仲淹已经坑骗了不少的同僚在休假的时候去讲学。
  秦牧的思想观念之中,依旧有一些后世之人的成分存在。
  秦国的官吏每工作六天都会有一天休息时间,最初的时候,但是沮授之类的忠直之臣还表示不解,甚至为此在秦牧的寝宫门外跪了一天。
  再之后他便逐渐的适应了这种上6休1的工作模式,并且对国君此举赞不绝口。
  之前他在休假的时候便被范仲淹坑去讲过学,并且这一讲就是两个假期。
  随后沮授老师就有些受不了了,每次大朝会之后,他便会「拉黑」范仲淹。
  没有过太久的时间,就在范仲淹寻思着该坑哪位同僚在这周去学府讲学的时候,穿着一身蜀锦,一副商人打扮的糜竺便缓步走了进来。
  不了解他的人各自面露诧异之时,庞统却是满脸欣喜地迎了上去。
  “糜竺先生远道前来咸阳,真是幸苦了!”
  虽然是在朝堂之上,但庞统对于糜竺的态度还是非常的亲热。
  毕竟糜竺负责的是秦国的贸易,在咸阳城人口越聚越多的情况下,要想养活整个咸阳城,便少不了商贾贸易的帮助。
  他原本还在发愁咸阳的商贸之事该交给谁来负责的时候,糜竺就出现在了他的面前,这如何不让他感到欣喜若狂。
  眼看着庞统满脸欢喜的神色,糜竺也是笑着说道:“丞相大人不愧是凤雏,糜竺方才求见,便已经知道是有好事临门了。”
  庞统先是一愣,他也不点破,随即开口问道:“哦……那,庞统洗耳恭听了。”
  糜竺也不理会四周其他人的目光,径直将手中的竹简摊开,而后向着庞统解释道:“这一次,在下可是为百年基业解决了一个心腹大患。”
  他的脸上也悄然的露出了得意的神色。
  一路上虽然风尘朴朴,他们终归是平平安安的抵达了咸阳。
  他原本是计划的直接去面见国君,
  结果却听说国君讨伐义渠去了,这才不得不赶到咸阳,准备与朝中大臣们商量此事。
  庞统看了一眼糜竺手中的竹简,但是却并没有露出糜竺想象之中的欣喜之色。
  眼看着庞统的面色越发阴沉,糜竺的眉头微微皱起。
  “莫非是蜀国君在盟书之中写了什么……”
  他大有一种再取过盟书详读一番的冲动。
  过了片刻之后,面色阴沉的庞统终于认认真真的看完了盟书。
  随后他长长地叹出了一口气,想要说些什么话,却终究是一语不发。
  “庞统大人,这盟书可是有什么不妥?”
  庞统张了张嘴,而后又是一叹息道:“巴国士气正盛,并且出兵六十万,我大秦非举国之兵不能伐也,若要救援蜀国,难矣。
  其二:巴蜀之地有丛山峻岭阻碍,秦蜀之间虽有往来,但道路毕竟崎岖。
  千里迢迢绕过山岭,大军出动,恐怕是要耗费巨大的粮饷与人力。而这些,却都是我秦国目前所欠缺的!”
  伴随着他的话音落下,糜竺的眉头也微微皱了起来。
  他只能使出最后的大招,于是开口道:“不是还有……”
  并没有等他的话音响起,庞统便已抢先插话道:“其三……”
第294章
昭姬之名
  庞统的脸上浮现出了几分犹豫,最终还是咬牙开口说道:“其三,国君已有心仪之人。联盟之事尚且不提,但若说联姻,国君那里恐怕……不会答应。”
  伴随着他的话音落下,群臣各自互相对视了一眼,他们对此都不敢作声。
  秦牧虽然宽厚仁德,但却并不是一个软弱无能的君主,如果真的将他激怒的话,虽不至于有性命之虞,但坐几年冷板凳是跑不了的。
  现如今的秦国可是高速发展状态,秦国君选贤任能,大量的人才涌入秦国,几年之后,秦国的中枢又哪里来的空缺?
  所以秦国朝堂之上的官吏都非常的谨慎,尤其是在面对秦牧私事的这一件事情上。
  他们可是隐隐约约从庞统那里了解到一些秦牧的态度,
  此时此刻,可不敢盲目加注。
  糜竺的眉头微微皱起,而后缓缓开口道:“有一名女子,她自幼心系百姓,仁爱国人。在国家困难的时候,她毅然决然的开辟商道,将大量国家稀缺的物资运回本国。
  天降大旱,百姓颗粒无收,她同样是历经千辛万苦的采买回了大量的牛羊接济百姓。
  储君失德,她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使得暴君回头,迷途知返。
  这样的一位女子,出生王室之中,与我秦国君门当户对。
  并且,她与我国君一般,同样有济国安民之心,二人不正是心意相通?
  此正可以说是天作之合。此女,不正应是母仪我秦国的最好人选吗?”
  伴随着糜竺的话音落下之后,群臣顿时愕然,他们细细的品味起了糜竺的话,最终却是各自点了点头。
  见到群臣尽数被说动,庞统自始自终都一言不发。
  糜竺长长的叹了一口气,而后道:“诸公位极人臣,尽皆是治国安民的贤才,深受国君的信任。在下不过一贩夫走卒,替国君操持一些商贾贸易的杂事,本不该妄言国事。
  然而诸公也当知晓,一国之母,涉及我秦国千秋未来。
  若为人子,妄言不敬,不顺则不孝。然若为人臣,知善而不谏,为顺上意,而无为者,不忠也。”
  群臣听闻之后互相对视了起来,接通对方的眼眸中看出了震惊之色,却是万万没有想到,区区一个商贾竟然能有如此口才。
  庞统的双眸也为之一亮,他觉得一定是有一个高人在背后指点糜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16/61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