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王万岁万万岁(校对)第22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23/611


第302章
楚西的变化
  在分析利弊之后,庞统将联姻之事留给了秦牧回来之后再做决定,但他还是答应了联盟蜀国之事。
  秦国实际上的地盘,包括蜀中以北的秦西,以及蜀中以东的楚西两块儿地盘。
  从战略意义上来讲,秦国几乎已经封闭了整个蜀中之地的扩张出路。
  而是蜀中并没有对秦国的战略部署造成巨大的困扰,秦国无需在腹地边境处设置重兵防御的根本原因,便是蜀中两国相争的局势。
  如果蜀中被巴国统一,庞统可不敢保证那个声名狼藉的国家会老老实实的呆在巴蜀之地。
  他的战略眼光远胜于糜竺,看到的不单单是只有经济,同样还有政治战略上的东西。
  他奉国君之命监国,自然也就有权利在这个关键的时候做出对秦国来说最为重要的决定。
  楚西大捷的消息已经传到了咸阳。
  以楚西之地百万大军陈兵边境,想来要不了多久,巴国的军队便不得不退回来防守秦国的军队。
  在决定与蜀国联盟之后,庞统的第一份命令便下达给了楚西之地。
  随后他考虑了一夜,觉得单单只是依靠陈兵边境,恐怕还有些不太保险。
  犹豫再三之后,他还是亲自给秦牧休书一封,想要让秦牧在秦西之地调遣兵马南下增援。
  自从战胜了楚军之后,几乎整个楚西之地便都落入了秦国的手中。
  虽然楚国已经重新派遣军队与秦军对峙,但是却丝毫也没有敢于跨过边境的意思。
  被紧急从楚东调遣过来的熊重并不觉得自己比项燕更加出色。
  从溃军口中得知秦军如同疯魔一般强悍之后,熊重选择了龟缩防御的策略。
  眼看着对手像个乌龟壳一样,又得知吴越两国联盟破裂,孙武遭受到了范蠡迫害,重伤逃回了吴国的消息,白起也就失去了继续东征的想法。
  虽然现如军中的粮食尚且充裕,但这些都是通过劫掠的方式得来的,并且还要供养三百多万人口的日常所需,想来根本坚持不了多久。
  所以在卫鞅的建议下,白起从百万大军之中精简出了二十万的精锐之师,而后又在陈到的建议下,将相对年轻的四十万青壮编入了屯田兵的行列。
  这是陈到记忆之中的一种方法,对于现如今楚西之地的局面非常有利。
  在商鞅的积极调动下,
  楚西的军民开始热火朝天的屯田种地。
  后勤之事尽数被交给了卫鞅,卫鞅沿用了秦国三等奴隶制鼓励耕种的方法。
  又通过陈到提供的屯田思路,将屯田划分为了军屯与民屯。
  军屯的粮食产出全部充归军用,但是他们却可以根据自己贡献粮食的数量来核算成军功。
  并且他们的家中老弱与他们自己都会由国家来赡养。
  屯田产量最多的一千人将会得到赐爵嘉奖等等机会。
  而军屯产量最低的一千人也会遭受重罚,如果因为自身懈怠,至使粮食产量远低于应有的亩产量,还会被杀头。
  不得不说卫鞅确实是一个狠人,他天生的就是一个酷吏的模子。
  杀伐果断,赏罚分明。
  在楚西之地可没有什么儒家世子,也没有人在这个时候跳出来跟卫鞅唱反调。
  至于白起的话,经过了在楚西的一系列蜕变之后,他也是心狠手辣的主。
  而民屯则大为不同。
  民屯主要以鼓励耕种为主。
  卫鞅又将民屯分为两类:
  其一类是私民屯,
  秦国只收取田地收益两成的赋税,剩下的尽数归私人所有。
  但是其一家老小,需要由他们自己养活,国家并不负责。
  其二类为官民屯,
  秦国会根据每家每户的劳动力分配固定的田地。
  根据田地的数量收取固定的粮食,如果粮食产量不多的话,便有可能达到惊人的十成赋税。
  这般恐怖的高税收,自然也就意味着高福利。
  他们的一日三餐会有国家提供,如果负责的田地产量达标的话,他们的子女还有机会被送到秦国的咸阳去读书。
  单单是一日三餐的温饱就已经足够吸引人,另外还有读书改变命运的机会,便更加让楚西的百姓心动。
  大量的楚西百姓没有经过太多思考就选择成为了官民屯的一员,而一些脑子较为灵活的人,却是选择了私民屯。
  当然,这些选择私民屯的人,大多都不只是一家一口,并且还薄有一些积蓄。
  卫鞅治民,白起自然也就是负责训练军队。
  20万大军自然是不可能拉在一起搞集训,所以在陈道的建议下,管亥,周仓,张燕各自带走了五万兵马训练。
  而这些兵马的训练方法,却是统一由陈到来教授。
  原本陈到的想法是将他们训练成如同白耳精兵一样的军队,但小吕布却无意间提醒了他,
  秦国君赐给了白起秦鹰锐旗。
  国君赐下的东西存在异能的事情早已经不是什么秘密,结合秦鹰锐士那种近乎恶鬼一般的作战方式,陈到决定重点训练这些秦鹰锐士的身体素质与武艺。
  在如今的楚西之地,如果要论个人武力的话,又有何人能够比得上吕布呢?
  然而当吕布将他的修炼方法传授给这些普通的士卒之时,却是发现他们根本就无法提升自己,甚至还有一些人因此练出了内伤。
  小吕布的运劲锻体之法自然是没有什么问题,真正有问题的是,他的「功法」对于修炼之人本身的素质要求太高。
  也就是说,如果没有那个天赋的话,就算是知道了方法,对方也无法变强。
  就在这个时候,太史慈主动的贡献出了他的运劲锻体之法。
  其中包含有一门呼吸吐纳之法,还有双手短戟的武艺。
  为了方便秦鹰锐士斩首的同时,不被敌人有机可乘。
  也为了能够最大化提升秦鹰锐士的输出,双持短兵也就成了最好的武器。
  秦国铁器的锻造工艺尚且无法在楚西之地开展,其根本原因在于,在楚西之地尚没有发现煤矿的存在。
  所以此时的秦鹰锐士大多以青铜器为主。
  而秦国的秦阳之所以成为秦国的铸造基地,其根本原因就是因为煤矿。
第303章
白起尽忠而失信
  “卫大人,白起将军有请,请您立即动身。”
  正在处理政务的卫鞅,突然收到一名白起的传唤。
  他微微起身活动了一番有些僵硬的身体,而后向着前来传信的亲卫问道:“何事如此紧急?”
  他一边迈步向着门外走去,一边开口与身边的亲卫询问。
  这是他与白起之间的默契。
  楚西之地可供任用的人才很少,卫鞅作为少有的文臣,平日里处理的事情也就更多了。
  为了避免因为信息的传递而耽搁时间,所以白起一般都会选择让自己贴身的亲卫去传信。
  这些亲卫也被白起特许可以将他遇到的事情禀告给卫鞅。
  “咸阳传来了命令,让将军领兵攻打巴国。”
  他的话音方才落下,卫鞅身形便是一顿,随后他点了点头,脚步又加快了几分。
  如果是让白起攻打楚国,恐怕白起都不会有丝毫的犹豫。
  但咸阳的命令却是让白起攻打巴国,这可就有些让人为难了起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23/61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