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王万岁万万岁(校对)第22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24/611

  当初白起崛起之时,曾经得到过巴国十万大军的帮助。
  而当时的白起,便与巴国有约。
  当卫鞅来到白起的营帐之时,便正好看见面色凝重的白起在原地皱眉沉思。
  大营之中,此时已经聚集了几乎所有的将领,其中便包括有陈到,小吕布,太史慈等人。
  就连年不过八岁的荀彧也坐在帐中。
  “将军……”
  帐中诸将都是秦国人,只有他卫鞅是魏国人。
  他虽然为白起治理楚西之地,但是却并不以秦臣自居。
  故而在见到荀彧等三小高坐上首之后,他的眉头便不易察觉的微微一皱。
  白起也没有注意到他情绪的变化,而是径直指着自己右侧的首位道:“先生请上座。”
  卫鞅向着白起拱了拱手,随后便坐到了他的身侧。
  “今日本将军召集各位,便是要商议出兵巴国之事,敢问诸位将军,何人愿意镇守楚西?”
  伴随着他的话音落下,卫鞅便率先开口说道:“将军此举恐怕有些不妥——”
  白起微微一愣,看了一眼卫鞅道:“还请先生示下。”
  “将军莫不是忘了曾与巴国有约,巴国助将军在楚西之地起事,将军帮助巴国抵御楚国,避免楚国出兵影响巴国攻蜀!此时出兵攻打巴国,岂不是背信弃义之举?”
  他的话音落下之时,满堂的将领,面色都变得有些冷漠了起来。
  卫鞅是一个很有能力的人,尤其是在治国治军方面,有些极高的天赋。
  但他同样又是一个情感上的白痴,情商严重缺乏的他在众目睽睽之下提起了这一桩陈年旧事。
  这不单单是给白起难堪,同样也是给那些摩拳擦掌的将领们难堪。
  但是所有人都没有在这个时候说话,因为他们早已经习惯了这种「直性子」。
  最为关键的是,这件事情最有发言权的人是白起。
  而卫鞅最大的保护伞,同样也是白起。
  白起的脸上倒是没有丝毫的难堪,因为他在召集卫鞅过来的时候,便已经做好了应对的准备。
  “白起与巴国不战之约,白起丝毫也不敢忘记,时刻铭记于心,这是白起个人的义与信也。
  白起领兵出征巴国,这是遵奉秦国的上令,为的是保全秦的盟国。这是白起的忠与国家的大义啊!
  先生啊,白起怎么可以因为个人的荣辱而忘记国家的大义呢?”
  伴随着他掷地有声的话音在卫鞅的脑海之中响起,卫鞅整个人的身形便是一颤,而后言语有些艰难的开口问道:“值得吗?”
  他这句话不是在说军国之事,而是在一个好友的身份询问白起,他这样的行为是否值得。
  白起的神色极为坚定,他缓缓起身按剑而立。
  脑海中浮现出了秦牧的身影,同时又有王猛与公孙瓒的谆谆教诲。
  “为了我大秦,就算是万箭穿心,天人共戮,白起也万死无悔。”
  伴随着他的声音响起,在场的所有将领都被白起的豪情所感染。
  有些人天生便是领袖,有些人会逐渐一步步的成长到一个令人可怕的程度。
  白起就是这样一个存在,
  他强大的个人魅力瞬间感染了所有人,在场的所有人都纷纷拔出了自己的剑。
  “秦——”
  “秦——”
  “大秦——”
  这一股恐怖的凝聚力,瞬间让所有苍白的信义失色。
  白起当初曾经与巴国盟誓,而今他却是主动的背弃了自己的誓言也要成全国家的大义。
  他虽然会留下言而无信的瑕疵,甚至可能会因此而遭受厄运。
  但是他却全了自己心中的忠义,百死而无悔。
  卫鞅没有再多说什么话,他静静的看着所有狂热的秦人出神。
  “这就是,秦国吗?”
  他的思绪已经远飞,飘回了故国,飘到了秦国咸阳,也同样是飘到了秦国国君秦牧的面前。
  “啊切——”
  秦牧忍不住打了一个喷嚏,而后看了一眼自己的系统面板。
  他许久没有抽过卡,为了给西北之地留一些人才,所以他今天特地准备来个垫刀10连抽。
  没想到的是,他竟然单抽出奇迹,
  获得了一张红色的卡片,其名为——李存孝。
  虽然眼馋这102武力值的飞虎将军,但是秦国目前还真没有可以契合他的存在。他只能兴致缺缺地将这张卡片收了起来。
  “再抽一个文臣十连抽——”
  “叮,系统提示,大王本月抽卡次数不足。”
  秦牧微微一愣,这才想起系统升级3.0之后,他每个月的抽卡次数只能有10次。
  “那给我抽九次,四个武将,五个文臣。”
  伴随着秦牧的声音响起,小七却是瘪了瘪嘴道:“大王刚刚单抽出奇迹,这个时候抽卡,运气可不会太好哦。”
  秦牧怂了怂肩膀,随即豪横的说道:“刚刚打破义渠赚了一笔,有钱任性——”
  伴随着他的话音落下,那虚拟影像的小七先是一愣,而后却是撇了撇嘴喃喃自语道:“还是死性不改!”
  秦牧更加确信他跟自己的前世有关,但是他的记忆已经缺失,所以也只能无奈地耸了耸肩膀。
  全然装作没有听见的样子。
  “叮……恭喜大王获得……”
第304章
秦东集贤院
  就在秦牧抽卡的同一时间,原本将咸阳城招贤馆当做学堂的学子们集结在了一起。
  也就在今天,一个历史性的时刻出现了。
  秦国历史上第一座正式的书院成功落成起来,
  这些原本被范仲淹精心挑选的学子将会成为其中第一批学子。
  就在秦国公府的北面,一座古朴雅致的建筑落成。
  范仲淹的脸上挂着不加掩饰的喜悦,他等这一天已经等了一个多月的时间了。
  虽然秦国正是百废待兴之际,但为了给它增光增彩,范仲淹还是力邀了一众的同僚好友前来捧场。
  糜竺也受到了他的邀约,蜀昭姬作为范仲淹支持的国母,自然也在范仲淹的邀请行列之中。
  作为如今秦国的执政者,庞统也同样收到了邀请。
  虽然秦国的建设如火如荼,但为了见证这历史性的一刻,于成龙也大力支持,甚至给以工代赈的百姓们都放了一天的假。
  这些百姓们也都蜂拥齐聚在了新落成的书院之外。
  “书院是什么?俺以前怎么没有听说过?”一个秦国的百姓摸着脑袋开口发问。
  “这你都不知道呢?学院就是以前王城里的学馆,给俺们秦国的士子们读书的地方呐——”
  他身旁的一名身材瘦弱的男子开口炫耀道。
  “乖乖,这书院可够气派的,怕是比以前王城的学馆还要大两倍吧?也不知道是谁家的娃娃这么幸运,能够到这么大的学馆里面读书!”
  伴随着他的话音落下,那瘦弱男子却是嘿嘿笑了一声。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24/61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