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王万岁万万岁(校对)第24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49/611

  原本困扰着秦国的粮草危机顿时解除,十几万巴国的败军却是有些灰头土脸的回到了巴都城中。
  这一场战争对于巴国来说可谓是损失惨重,目标中的土地并没来得及获取,劫掠来的财富也丢失了大半。
  最为关键的是,巴国因此元气大伤,国中的精锐损耗殆尽,巴都城中虽然还有四十万人马,但是粮草却是变得更加的紧缺了起来。
  巴王由此勃然大怒,狠狠地斥责了王子烈之后,还亲自狠狠的抽了他40多鞭。
  王子烈从头到尾都没有吭声,但是等他回到自己府邸之后,却是暗自找来了自己麾下的大将。
  第二日一早,王子烈的使者来见白起。
  “将军——”
  来人是白起的老熟人,曾经便是他亲自率领10万巴国士卒帮助白起在楚西起事。
  白起虽然早就预料到,他可能会出现在自己的面前,但是当他真的出现之时,心底的那种羞愧之感依旧难以明言。
  他并不后悔自己出兵攻打巴国,此时的惭愧之感只是出于人性的本能,他很快的便收敛了这种情绪,而后向着对方拱手问道:“将军此来,可是为了与白起叙旧?”
  伴随着他的话音落下,对方摇了摇头之后说道:“将军与我巴国有约,何至于在此时犯我巴国疆域啊?”
  白起向着他拱手一拜,叹息一口气之后,缓缓出声回应道:“秦国与蜀国已结为同盟,白起也是奉上命行事,还请将军勿怪。”
  二人随即便开始推起了「太极」,随着谈话的深入,白起也逐渐了解到了蜀国目前的局势。
  于是他与对方约定道:“白起收到的命令是牵制巴国,如今巴国军队既然已经从蜀国回来,那白起自然也可以撤兵。不过,却是要巴王答应白起一个条件。”
第332章
秦国君的婚事
  政治联姻向来是让人所不喜的,尤其是在秦牧心有所属的情况下。
  秦牧本来以为他会对昭姬产生一种厌恶的情绪,但当二人单独相处的时候,昭姬身上那一种不同于红云野性的成熟美感便给秦牧留下了深刻的映像。
  如果说红云带给秦牧的是一种如火一般的炙热,让他的心都忍不住伴随着她熊熊燃烧。
  那么昭姬给秦牧的感觉就如同是水一般,表面上看上去柔顺,但却总有一股肉眼所无法察觉到的刚硬。
  秦牧无法描述这种感觉,但不论如何,他总归是对昭姬心生不出厌恶。
  作为政治联姻,能够娶到一个不让自己厌恶的女人,秦牧也没有什么好挑剔的了。
  他没有去询问昭姬对自己的印象如何,因为这完全没有任何的意义。
  无论是他还是昭姬,在这一场联姻上面,都是没有选择的权利。
  在基本上谈妥了婚约之后,秦牧便不得不定下一个迎娶她的日子。
  毕竟是一国之母,秦牧将要明媒正娶的女人。
  不说是遍邀天下诸侯,但周天子一系的国家还是要邀请的。
  燕国,卫国,徐国,吴国等大国,另外还有周边的唐国,犁国,梁国,义渠等小国。
  秦牧的婚期定在了一个月之后,他的使者快马将请柬传递了出去。
  同时秦国国内的百姓也收到了关于秦牧娶妻的消息。
  商贾们将这一消息传遍了诸国,在大约半个月左右的时间,这一消息便传到了赵,魏,韩,楚四个秦国的敌对国家。
  而巴王也得知了这一消息,随后他便终于明白为什么白起会退兵,为什么白起要求巴国的军队不得再继续进犯蜀国,却还要要求他们陈兵边境。
  他们终于明白自己辛辛苦苦击败蜀国,近乎耗尽了整个巴国的国力,最终却是给秦国做了嫁衣。
  但是他们根本不敢在这个时候跳出来有任何的动作,因为白起依旧陈兵在秦巴两国的边境。
  只能打碎了牙往肚子里咽的巴国君暂且不说,蜀国成都被破的消息也在大概同一时间传到了咸阳。
  虽然婚事已经定了下来,但如果将这件事情告诉昭姬的话,依旧有着极大的可能会影响到二人的婚事。
  秦牧犹豫再三之后,终究还是觉得有些事情不能够瞒着昭姬。
  于是秦牧主动召见了蜀昭姬。
  当昭姬来到秦牧面前的时候,正是一副两目赤红的模样。
  秦牧犹犹豫豫了片刻,随即开口说道:“想必蜀国的事情你已经知道了吧?”
  昭姬微不可查的点了点头,而后向着秦牧说道:“前两日妾身便已知道了蜀中的消息,只是一直不知该如何与国君谈及此事。”
  秦牧思索了片刻之后,却是向她拱了拱手道:“寡人会为昭姬的父兄复仇——”
  蜀昭姬微微一愣,抬头看了一眼秦牧,而后又低头沉思了起来。
  过了片刻之后,她银牙紧咬道:“臣妾可以助国君一统巴蜀。但是,臣妾需要巴国王室的头颅祭奠成都的百姓与昭姬的父兄。”
  最让秦牧担心的事情没有发生,眼前这个女子远比秦牧想象中的更加理智。
  她虽然已经察觉到了秦国在这一件战争中上扮演着一个并不光彩的角色,但是不论秦国是否参与其中,巴国对蜀国的侵略都不会停止。
  就算是没有秦国插手,巴国也会对成都屠城,秦国攻打巴国,不过是加速了这一个过程而已。
  实际上昭姬心思如何不得而知。
  在与昭姬达成了交易之后,秦牧方才如释重负。
  他的心底有愧于昭姬,故而随即唤来了庞统,又向他好生嘱咐了一番,却是将原本的礼仪规格又提升了一个档次。
  秦牧正准备着与昭姬的婚事,作为周天子之国的执宰,刚刚受封为上卿的夫子却是有些发愁。
  治理一个国家远远要比读书更加困难,
  数百万百姓的重担突然压到他的肩膀上,顿时便让他几乎喘不过气来。
  虽然他门下的门人弟子众多,大多数的都算得上是一时之贤人,但是真正能够帮助他治理好这个国家的人却很少。
  并且,周天子对于夫子安排自己弟子进去朝堂之事也是极为排斥。
  除了其门下的几个主要弟子之外,旁余的弟子都只是安排了一些闲散的差事。
  城中的世家贵族也算是配合,纷纷表示愿意出人出力。
  但是周天子又害怕潜的事情再次发生,所以他拒绝了世家贵族的推荐。
  国家又确实是缺乏人才,无奈之下,他只能效仿秦牧张贴了招贤令。
  作为周天子之国,还是有许多人才愿意为天子效力的。
  招贤令一出,洛邑很快的便聚集了大量的人才。
  然而负责选拔人才的颜回这一块儿却是出了一些问题。
  他个人的品德高洁,所以他对别人品德的要求也就高了几分。
  不论能力如何,凡是品德没能达到要求的一概不得录用。
  长时间没能够选拔出合适的人才,最终便不得不让夫子亲自出马。
  这无疑是加大了夫子身上的重担。
  而他还没有来得及为国内的事情愁完,却是又发生了一件与周天子之国息息相关的大事。
  卫国君被囚禁,卫国的储君蓄谋与赵魏韩三国结盟,意图成为自立为王的消息传到了洛邑。
  周天子为此事气得不轻,
  但是这位天子却是根本没有任何办法。
  他在施政方面有着极佳的天赋,对于百姓有利的政策,把控的也是极为准确。
  然而当他遇到这等谋国之事,却又表现得如同一个稚子一般令人失望。
  夫子不得不当堂否定了周天子派人斥责卫国储君的想法,也拒绝了卫国卫庸提议领兵归国的请求。
  但是在解决卫国内乱这一件事情上,他又确确实实的拿不出一个好主意来。
  等到秦牧的请柬被送到了周天子之国,端木赐的脸上,顿时便浮现出了几分喜色。
  他直接来见夫子,而后向他建议请秦国出兵帮助卫国扫平国内的叛乱。
  但是夫子却是摇了摇头说道:“秦国不会答应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49/61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