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王万岁万万岁(校对)第25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50/611

第333章
卫鞅北上,端木使秦
  “秦国占据西北之地,方才经历了与义渠的战争,而今又将要迎娶蜀国的公主,定然是有了吞并巴蜀的谋划。
  秦国又怎么会放着即将到手的巴蜀之地?千里迢迢去拯救卫国君呢?”
  夫子的话音才落下,端木赐的眉头微微皱起,然后恭恭敬敬的向着夫子一拜道:“老师,你方才所说的,是弟子的道理,却不是老师的道理。秦国君好仁义,这天下又有什么比得上援助同盟的社稷更加仁义的举动呢?”
  夫子的脸上浮现出了几分笑容,而后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道:“这一次,为师准备向国君举荐你前往秦国恭贺秦国君大婚,为师非常希望看到你的仁义能够说动秦国君。”
  端木赐微微一愣,而后恭恭敬敬的向着夫子拱手一拜道:“弟子定当不负所托。”
  随后端木赐向着夫子告辞离去,一旁的颜回欲言又止。
  夫子却是笑着摆了摆手说道:“为师本来有些担心子贡会因为现在的成就而失去了仁义。没想到,他倒是比我这个师傅还看得透彻!”
  颜回更加的不解了起来,但是又看到夫子一副不愿继续提起的姿态,这也只好恭恭敬敬地向他一拜,便又继续帮助夫子处理起政务来。
  周天子之国的端木赐准备着出使秦国之时,南方的楚西之地,卫鞅也正恭恭敬敬的向着白起辞行。
  虽然白起已经回到了楚西之地,但是楚国却是突然增兵,极大的牵制住了楚西的兵力。
  并且楚西之地距离卫国也可以说是千里迢迢,途中还要路过周天子之国。
  虽然两国交好,但借兵过道之事,还是要有秦国君的国书。
  为今之计,要想救卫国公,却是需要说服秦牧方可。
  因此,卫鞅不得不向白起辞行,准备与陈到等人一同北上咸阳。
  临行之前,卫鞅对于楚西之地也很是不放心,他拉着白起喋喋不休地嘱咐道:“现如今的楚西之地正是百废待兴,将军万万不可松懈大意,在下制定的政策,也要严格的去执行。遇到亲信之人犯法,将军万万不可心慈手软……”
  白起丝毫也没有嫌弃他的啰嗦与聒噪,反倒是拉着他的手感慨着说道:“先生勿要忧虑,楚西之事,白起省得。还请先生沿途保重身体,万不可过于忧心。
  如果到了咸阳,就算是君上答应帮助先生出兵卫国,白起还是希望先生能够留在我秦国!”
  白起的话音落下,就在卫鞅沉默不语之时,白起却是从腰间解下了一柄配剑。
  “先生,今日一别,也不知何时才能再见,白起别无长物,便赠配剑一柄,以助先生一臂之力——”
  这剑乃是秦国攻破咸城之后,公孙瓒特意在城中搜索的多日方才找到的。
  这是一柄残剑,看上去有些破破烂烂,但却是秦国上将军王猛的贴身配剑。
  白起得到他之后,也是随身携带,从来也没有离身。
  而它的来历,正是秦牧亲自赠送给王猛的。
  他象征着秦牧与王猛之间的情谊,虽然这么做不一定有什么效果,但白起还是想要尽自己的全力帮助卫鞅。
  作为一名臣子,他自然是不能够上谏秦牧出兵卫国,但是作为卫鞅的朋友,他觉得自己有必要帮助卫鞅一把。
  这剑既算是一张感情牌,也算是白起向秦牧表明自己的态度与意愿。
  卫鞅自然是知道这剑的来历,他急忙恭恭敬敬的双手将剑捧在手中,然后向着白起长身一拜。
  “白将军放心吧,到了咸阳之后,我们也会帮卫先生的——”
  一旁的小吕布看着扭扭捏捏的二人,却是突然开口拍着胸脯保证道。
  他的话音方才落下,一旁的太史慈与小荀彧却是一个拉住了他的胳膊,一人捂住了他的嘴。
  “大哥,莫要胡言乱语——”
  相比于小吕布的单纯,
  太史慈与荀彧却是成熟了不少。
  他们急忙阻止了说大话的小吕布,卫鞅与白起对视了一眼,没有将此事放在心上。
  等到马车远去的时候,白起方才长长的叹了一口气。
  “今后,可又要开始头疼了!”
  治理政务向来是他最为苦恼的事情,而今卫鞅走了,硕大的楚西之地,如果没有一个擅长治政的人才,哪怕是有着卫鞅定下的策略,恐怕也会变得越来越糟糕。
  白起在苦恼的同时,心底却是又生出了几分羡慕之感。
  毕竟是秦国君的大婚之喜,他也非常想要亲自去向国君道贺啊——
  但是偏偏在这个时候,楚军方面却是蠢蠢欲动,根本就让白起抽不开手脚。
  白起为楚国调动兵马的事情发愁,楚王现如今也开始有些发愁了。
  “爱卿啊,你可是孤王的左膀右臂啊,此时怎么能够离开楚国去见秦国君呢!”
  当得知屈原准备出使秦国的时候,当今的楚王却是有些气恼。
  在没有登上王位之前,他认为熊壁都能够驾驭范贤,他自己没有理由驾驭不住对方。
  原本还没有将范贤放在眼里,刚刚稳定了朝局之后,便想方设法的想要夺回自己的权利。
  然而他的计划还没有来得及实施,便数次被范贤那个老家伙看破,见招拆招之下,可谓是让他丢尽了颜面。
  若非是出使越国的伍尚,主动投靠到了自己的麾下,他趁机给伍尚安排了一个郢都令尹的位置,将郢都的治理权掌控到了自己的手中,恐怕此时此刻他早已经完全受制于范贤。
  屈家掌控着楚国得禁军,那是楚王手中的核心力量。
  但是因为先王的缘故,军队并没有掌握在屈原的手中,而现在掌握着这一只军队的屈家子弟根本就不理楚王的命令,同样也不管范贤的指令。
  唯一能够调动他的便只有屈原,但这都不是以上级的身份调动,而是以屈家家主的身份。
  屈原离开了楚国,去的还是楚国的敌对国家——秦国。
  如果平安归来倒也罢了,但如果屈原在路途之上出个什么好歹,这叫他如何是好?
第334章
伍家之变
  面对着楚王的一再挽留,屈原确实摇了摇头的:“大王在国内一直遭受范贤的钳制,其根本原因无外乎于有二。其一是范贤掌控着我楚国郢都大多数的兵马,其二是我楚国的官吏大多数是范贤提拔上来的。
  有此两大优势,无论国君如何削弱范贤的威望,都无法让其伤筋动骨。”
  屈原的话音方落,楚王面色便是一变,皱眉思索了片刻,方才开口问道:“这又与秦国君有什么关系呢?”
  屈原叹了一口气,然后缓缓说道:“要想削弱范贤的势力,首先便是要瓦解他手中的兵权。若想要瓦解范贤手中的兵权,便需要有一名威望更高的将军主持郢都大局。”
  楚王的眉头皱得更紧了三分,他也不是蠢人,很快的便吐出了两个字来。
  “王叔?”
  楚王口中的王叔便是楚国的上柱国熊重。
  熊重如今领兵在外应对楚西之地的秦国军队,根本无法抽身而出,自然也就没有办法帮助到楚王。
  如果熊重带领着他麾下的军队回到郢都支持楚王熊建的话,楚王在郢都军中的势力也就更强几分。
  他完全可以借助熊重的威望来削弱范贤的力量,甚至有机会一举抄了范贤的满门。
  想到了此处,楚王当即向着屈原拱了拱手,恭恭敬敬的躬身一拜道:“如此,就全拜托爱卿了。”
  屈原虽是风流人物,但是却也是一个忠君爱国的青年表率。
  他丝毫也没有因为楚王的恭敬有加而洋洋自得,毫不犹豫的向着楚王回礼,面容肃穆的开口保证道:“微臣定不负大王所托——”
  但他的话音落下之后,楚王的脸上又浮现出了几分犹豫之色。
  “先生离开楚国之后,寡人在朝中还有谁可以信赖呢?”
  屈原并没有多想,而是直截了当地开口与他说道:“令尹伍尚,德行兼备,可以为大王分忧——”
  楚王的脸上露出了几分犹豫,而后叹了一口气说道:“虽然爱卿为寡人举荐的伍尚,伍尚成为令尹之后,也确实是帮了寡人不少的忙。
  但他毕竟是范贤举荐的人才,虽然明面上已经没有什么交集,但是寡人听说伍尚回来的时候,范贤可是亲自去迎接了他。”
  屈原的眉头也为此一皱,熊建智慧更胜于先王,但是胸怀却远远不如先王熊壁那般宽阔。
  他的疑心病非常的重,表面上对自己信任有加,实际上就算是对自己也抱有极大警惕。
  这种感觉让屈原非常的不舒服,但有些事情却不是他自己坦诚与开诚布公即可。
  于是屈原叹了一口气,然后缓缓的开口解释道:“微臣曾经去过一趟越国,在回国的途中见过伍尚,他与微臣有高山流水之宜,微臣非常信任他的德行,他绝不会与范贤同流合污。
  另外当日范贤去迎接伍尚,伍尚从头到尾也只与范贤说了不到三句话,真正对伍尚有知遇之恩的是先王,他又怎么会是范贤的人呢?”
  楚王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终究是没有再与屈原继续谈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50/61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