妖女哪里逃(校对)第63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33/883


王源也没有任何迟疑犹豫,将李轩吩咐的事情一一应下。
李轩对他也很放心,在交代完一应详略事务之后,就骑着玉麒麟往北面飞驰。
此时潮白河这边虽是胜负已定,可神机左右营还要收纳叛军,收拾战场,还有各种手尾需要处理。
李轩预计自己的神机营想要腾出手来,怎么都得等到午时时分。
所以李轩干脆抛下了自己的大军,只带着十几个亲朋好友,亲信随从匆匆入京。
当他从朝阳门策骑而入的时候,发现城门处已经没有看守之人,街道上则烽烟四起,四面八方都响起了哭喊声。
那是京营的溃军,还有一些地痞无赖混水摸鱼,劫掠百姓。
沿途可见六道司与顺天府的人正在全力镇压,可冲入京城的溃军实在太多,又有大量的妖魔趁势作乱。
六道司的人手有限,仅是镇压妖魔就很困难了。
——这算是当代天尊朱明月带来的变化之一,如果按照六道司过往的传统,每逢皇室爆发‘龙争’之际,六道司都是需闭门自守,保持‘中立’的。
李轩对这京师乱象也是无可奈何,他只能将自己的琉璃浩气张开,将沿途感应到的所有溃兵贼寇都全数震晕。
此法治标不治本,不过在李轩的后方,已经有一万蓟州铁骑在飞驰赶来。
在这支兵马入驻京城之后,京城的治安形势就会得到极大改善。
而等到李轩策马入宫时,发现宫中的大战,其实已告一断落。
那些随同正统帝与襄王杀入紫禁城的天位高手,早已得知李轩在潮白河的大胜。
这些人都识得时务,知晓事不可为后就逃得一干二净。
唯有孙太后被一块青蓝色的厚重玄冰冻住,她在里面双眼禁闭,面色青紫,动弹不能。
此时乾清殿前,就只余一个上皇正统帝,正在与天子殊死搏杀。
这位上皇的浑身上下已是鲜血淋漓,创痕累累,整个人被景泰帝的天子剑斩到不成人形,可他整个人却还是奋死拼杀,穷尽他一切力气御剑,朝着景泰帝轰斩刺击。
那就仿佛是濒死的野兽,无比的疯狂。
而此时双方驾驭的龙气,也确实如同野兽一样彼此撕咬,使得对方创痕累累,玄黄之血洒遍宫城。
至于天子景泰帝,他的神态还是从容不迫,他的防守密不透风,偶尔反击都能重创正统帝。
唯独景泰帝的面,上现着一层不正常的红晕。
李轩第一时间就往罗烟看了过去,他发现罗烟除了发丝全白之外就别无大碍,一身气机如常,与平时的状态没有任何区别。
——至少从表面上来看,看不出罗烟有什么异常。
李轩蹙了蹙眉,稍稍压下对罗烟的担忧,询问虞红裳:“你们在做什么?这么多人就眼睁睁的看着?”
这些人,就没看出景泰帝的不对劲么?这几乎就是回光返照般的状态了。
虞红裳则用贝齿紧咬着下唇,双手十指指甲也深深刺入肉内,她的眼眶发红,唇角溢血:“父皇他不让我们插手,说要亲手解决他与兄长的恩怨。”
第六五四章
临朝称制
上皇正统帝对李轩的到来已有查知,他早就陷入绝望,之后更加的疯狂。
他不顾一切的燃烧精魂气血,只求能在景泰帝身上留下一线伤口,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凝聚的龙气越来越显微弱。
正统帝虽将一身命元都催发到极致,可战力却不增反减。
景泰帝则是从容不迫的应对,他就仿如不可动摇的铁壁,任由正统帝发狂攻打,都无法将之撼动分毫。
景泰帝看正统帝的眼神,则如冰一样的冷漠无情。里面没有了愤怒,没有了仇恨,没有了戾气,可也没有其它的感情,更没有任何的怜悯。
他就只是定定的看着正统帝挥霍元气,一步步的走向衰亡。
李轩看了片刻之后就不感兴趣了,他转过头去寻京营都督同知朱国能商议,准备将宫内的禁军调拨出一部分,用于维持京城治安。
朱国能颇觉为难,只因他手中的兵马加上绣衣卫都只有两万余人。
今日这场夺宫之变虽已平定,可这两万人却需防御长宽都达十里以上的宫城,还需要看护承天门前的五军都督府与六部衙门,以及居住于大小时雍坊与南熏坊的无数达官贵人,豪门世家,其实已捉襟见肘了。。
可他在权衡片刻之后,最终还是答应了下来,勉为其难的抽调了八千人给李轩,用于平定城内的骚乱。
朱国能预感到这场宫变之后,李轩在朝中的地位一定会有巨大变化,不愿违逆其意。
且李轩的神机营与蓟州军最多午时就可进京,这支连续击破数十万妖魔与梁亨叛军的雄师,足以震慑住京城内外任何狼子野心之徒。
所以接下来的这段时间,京城内应该不会有太大的变故。
就在两人将此事议定之后,两位帝君的战斗终于告一段落。
正统帝的一身气血,所有命元都已完全燃烧殆尽。
他半跪在景泰帝的面前,发丝全白,面色枯败,脸上也现出了大量的皱纹与老人斑,整个人就像是衰老了几十岁。
从一个英姿勃发的中年,变成了一个垂垂老矣,离死不远的老人。
景泰帝则面无表情的俯视着他:“不与我拼命了?拼不动了对吗?可我想知道,当初土木堡之变,你为何不与蒙兀人去拼?你的权谋,你的将士,你的剑道,你的命元,就只能用在自己人的身上?”
“虞祁镇,你可知我最鄙薄你的事是什么?当初土木堡你被蒙兀人俘虏也就罢了,居然还听从蒙兀人之命,去让大同与宣府守将开门降服。你眼中可有大晋百姓,大晋社稷?未来九泉之下,你有何面目去见父皇与太祖太宗?”
此时的正统帝,连动一根手指都非常艰难。他冷冷的看着景泰帝,眼中依旧含着不甘与择人而噬的疯狂。
他一声嗤笑,语声沙哑如铁:“怎么这么多废话?你说这些,无非是想要说你虞祁珏英明神武,所以合该为大晋帝君。我虞祁镇则是废物一个,被废也是理所应当吧?”
少给朕来这一套!你我之间无非‘成王败寇’罢了。朕若赢了,大晋的史书怎么写,自然遵朕之意。可现在朕输了,你虞祁珏想怎么说就怎么说。”
景泰帝不由微一摇头,他竟没从虞祁镇的眼中,看到哪怕分毫的悔意。
“是朕错了!当初念及兄弟之情留你一命,留下你这个祸根,是朕一生当中最大的错误。”
他手按着天子剑,长吐了一口浊气:“所以朕落至如今的这副境地,也是咎由自取!”
正统帝见状,瞳孔顿时微微一凝,他唇角一抽,一声哂笑:“怎么?这是想要弑杀兄长了么?不想再玩兄友弟恭,手足情深那一套了?哈哈!我就看不得你那假惺惺,假仁假义的一套。”
景泰帝这次没有答话,他直接一道剑光斩出,将上皇正统帝虞祁镇的头颅斩下,一泓鲜血洒于石阶之前。
他随后神色漠然的看向了人群中的一位中年文官:“你是今日的起居舍人?我记得你的名字,是叫赵友成吧,年初才担任的从六品翰林修撰。宫城中大乱至此,你居然没有逃?”
那中年文官神色肃穆的一礼:“陛下!乱起之刻,小臣已逃无可逃。小臣最初六神无主,惊惶失措,不过到二更天,冠军侯遣少天师来传信的时候,臣就知这些逆贼不能成事,事实果然如此!”
这位翰林修撰稍微有些啰嗦,景泰帝却很有耐心的听他说完,然后微微一笑:“刚才我与兄长的话,你都听见了?还有上皇谋反复辟,朕将之斩杀一事,都需如实记叙于起居录中,不得掩藏,也不得用你们史官的春秋笔法!”
那位中年文官当即神色微凛,直接就从袖中掏出了一册书卷,就在旁边的一级石阶上开始奋笔疾书起来。
景泰帝则踱步从台阶走了下来:“朕想知道,朕的百官何在?”
朱国能当即一躬身:“陛下!之前冠军侯大胜梁亨的消息传入京城时,那些从逆官员就或是逃遁,或是归家闭门自守。
其余不肯从贼的文武百官,都被逆贼梁亨关押在绣衣卫诏狱,臣已经将他们都解救了出来,请至太和门待命奉诏。”
他其实很后悔先前就将那些文武官员从绣衣卫诏狱里面放出来。
这些人脱身之后就群情汹涌,想要入宫请见天子。
可在这个时候,朱国能哪里敢把他们放进来?
今日天子与太后,与正统帝之争,可都是皇家恩怨,宫中秘闱。
万一发生了什么不适合被外朝官员得知的事情,岂非是他朱国能的罪过?
“你去把他们都请过来吧,朕稍后有事与他们说。”
景泰帝说这句话的时候,已经来到了那块封冻着孙太后的玄冰前:“起居舍人赵友成!”
赵友成已经在那书册上写下几段密密麻麻的字,他当即回过身,朝着景泰帝一礼:“臣在!”
景泰帝负手看着玄冰当中的孙太后:“记下来!因正统帝谋逆,太后伤心气急,怒火攻心,薨逝于乾清殿前!此事你也需如实记叙于起居录,不得隐瞒。”
赵友成的瞳孔顿时微微一收,额头上溢出大量冷汗,可他却答得毫不犹豫:“小臣遵命!”
冰层中的孙太后,则蓦然睁开了眼,杏眼含怒的与景泰帝对视。
她体外的玄冰,也在逐渐开裂。
可随着不远处的江云旗一抬眼,那玄冰上的裂纹就又恢复如初。
景泰帝则是毫不相让,漠无表情的与冰中的孙太后对视:“自朕有记忆以来,太后就与父皇伉俪情深,琴瑟和鸣。
犹记得父王驾崩之日,太后她伤心欲绝,在父皇灵前昏迷了四次。她不止一次交代朕与兄长,要与父皇他生同衾,死同穴。”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33/88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