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贞观当太子(校对)第12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3/528

  失去了奋斗目标的岑文本,在失去希望的同时,也失去了畏惧,什么话都敢往外说,听的黄安等人起了一身冷汗。
  李承乾并不在乎岑文本的态度,依旧笑眯眯地说道:“孤来找岑公,自然是有要事相商,不知岑公是否赏脸,来东宫一会?”
第184章
:无间道
  岑文本平静拜道:“殿下有事不妨直说,下臣若能办到,自然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言下之意就是能办到的我才办,办不到的就别怪我拒绝了,至于办不办得到,呵呵……
  李承乾微微一笑,凑到岑文本耳边,意味深长地说了一句:“孤要说的事与吴王有关,岑公觉得此处是说话之所吗?”
  岑文本瞳孔微微一缩,脸上闪过一抹微不可察的惊讶。
  看着李承乾那张青春洋溢的脸,岑文本第一次发现自己好像有些看不透这位年轻的太子殿下。
  沉默半晌,岑文本最终躬身一拜:“殿下盛情相邀,臣稍后自当叨扰。”
  岑文本的反应丝毫不出李承乾的预料,拱手回了一礼:“既然如此,孤便在东宫静候岑公大驾光临了。”
  岑文本再拜:“恭送殿下。”
  李承乾点点头,转身上了马车。
  看着渐行渐远的车驾,岑文本的目光闪烁不定,神色也变个不停。
  ……
  当天下午,李承乾正在后宫陪着两个儿子玩耍,那边黄安走进来禀告:“殿下,岑常侍来了。”
  李承乾点了点头,将两个孩子还给他们各自的母妃,带着黄安往外坊走去。
  ……
  显徳殿上,君臣见礼已毕,李承乾便让黄安把所有人都带了下去。
  等到殿中只剩下二人的时候,岑文本直接开口问道:“殿下之前突然提起吴王,不知是何用意?”
  李承乾端起手边的茶碗喝了一口,淡然道:“明人面前不说暗话,孤既然敢在岑公面前提起吴王,自然是已经将诸般事宜调查得一清二楚,岑公又何必揣着明白装糊涂。”
  岑文本嘴角抽了抽,最终还是强撑着说道:“下臣愚钝,不知殿下这话从何说起?”
  李承乾放在茶碗,:“许多人都以为岑大人乃是青雀的谋主,帮助青雀与孤争夺储君之位,却不知岑大人真正要辅佐的人却是吴王,不知孤说的对也不对?”
  简简单单一句话让岑文本神色骤变,「噌」的一声站了起来。
  李承乾斜睨了他一眼,不等他说话,就继续说道:“先助魏王将孤从太子的位子上赶下去,再将魏王谋算储君的事散播出去,让他也入不了东宫。”
  “没有了孤和魏王拦路,作为父皇诸子之中能力最强的一个,吴王承继大统的机会本就比其他兄弟大得多,再加上一些心怀前隋的臣子跟在后面鼓噪,吴王的太子之位便十拿九稳……”
  随着李承乾的叙述,岑文本的脸色越来越难看,最终怅然一叹,坐了回去:“不知殿下是如何知道这些的?”
  李承乾当然不会告诉他自己是从后世的网络上看来的,只是故作神秘地说道:“孤自然有孤的手段,岑公还是不要知道太多为好。”
  岑文本也不强求,苦笑一声之后问道:“既然殿下早已看透一切,为何不将此事禀告陛下。”
  李承乾换了个舒服的姿势坐下,笑问道:“孤为何要将此事告知父皇呢?”
  “且不说老三没有争储之心,就是父皇,也绝不会让一个身怀两朝血脉的子嗣登上皇位。”
  “岑大人的谋划从开始的那一刻就注定不可能成功,孤何必为了一件不可能有结果的事,让朝廷损失一位如岑大人这样的能臣呢?”
  可以想见,只要岑文本的计划被李二陛下知道,最少也是一个腰斩弃市,甚至有可能连家族都会受他连累。
  岑文本露出一个苦笑,问道:“殿下今日召臣过来,应该不会只是为了说这些吧?”
  李承乾摇摇头:“自然不会只是为了这些,孤今天主要是想劝劝岑公,前隋已经亡国近二十年,岑公何苦对其念念不忘,为了杨氏耽误了自己的大好前途。”
  岑文本的神色有些黯然:“殿下好意臣心领了,只是臣心意已决,余生只愿做一田舍翁足矣……”
  李承乾摆了摆手,对岑文本说道:“岑大人先不要忙着拒绝,容孤将话说完。”
  岑文本闻言停了下来,等着看李承乾要说些什么。
  “岑大人可知昨日孤与父皇说了什么?”李承乾突然问了这么一句。
  岑文本闻言一拜之后说道:“还请殿下赐教。”
  说老实话,岑文本真的很想知道李承乾到底做了些什么,居然能让李二陛下亲自出手为东宫撑腰,处置向来无比受宠的魏王。
  李承乾摩挲了一下腰间挂着的玉佩,平静说道:“也没什么,孤只是将青雀有意谋夺储君之位的事情原原本本告诉了父皇……”
  这一点不用李承乾说,岑文本也能想到,他只是好奇太子是怎么平息李二陛下的怒火,让皇帝毫无保留的支持他的。
  “孤还告诉父皇,孤将来有意于神州之外分封皇室宗亲为诸侯……”
  岑文本一时间有些不明白李承乾说这话是什么意思,李二陛下从去年开始就已经将自己的儿子们分封到了天下各地,李承乾现在说这些似乎没有什么意义。
  而且域外蛮荒,又怎么比得上中国繁华,那些分封在各地的大王除非是脑子坏了,否则根本不会有人愿意去远方异域和野人为伍。
  看出岑文本的疑惑,李承乾解释道:“孤日后所封之国主,除了必须承认我大唐宗主地位以外,其余大小事宜,皆由国主自行裁决,朝廷不会插手分毫。”
  ……
  听着李承乾举重若轻的话,岑文本的心跳有些加速起来。
  自从汉初吴楚七国之乱以后,历朝历代虽然也曾断断续续出现过几次分封,可是那些所谓的分封和宗周时期的分封完全是两个概念。
  宗周的诸侯,那是真正有着生杀大权的一方主宰,而如今的诸侯,说白了不过是一群为朝廷管理地方的「世袭官吏」而已,一旦失去来自皇帝的支持,这些人连自己的生死都没办法决定,更遑论有什么权力了。
  听太子话里的意思,日后将要推行的分封和如今的分封有所不同,反倒是和宗周的诸侯有些类似,甚至在某些方面比宗周的诸侯更加独立……
第185章
:为将来做出的准备
  【如果吴王将来能在域外得到一块世代传承的土地,岂不是就相当于延续了前隋的国祚么?】
  岑文本的脑海中闪过这么一个念头。
  至于之前考虑的那些域外蛮荒,茹毛饮血什么的,在权力面前连个屁都不是。
  江南诸道在宗周时期不也是蛮荒不毛之地,如今却已经成了天下膏腴,中国腹心。
  只要有人、有钱、有权,这天下就没有开发不了的土地。
  ……
  看着岑文本不断闪烁的目光,李承乾给他加上了最后一块砝码:“吴王是孤手足兄弟,依孤之见,怎么说也要封镇至少三千里山河才是。”
  岑文本心脏猛地一颤。
  三千里山河,那可是足足数十个州,小半个大唐国土的面积了。
  想到李恪得到这片土地后可以做的事,岑文本激动的几乎有些难以自制。
  至于李承乾会不会是在骗他,岑文本丝毫不担心,因为那根本就没有必要。
  ……
  沉默片刻之后,岑文本幽幽然问道:“殿下与臣说这些,不知是有什么事需要臣做的?”
  岑文本不是小孩子,他知道李承乾今天跟自己说这些,一定是别有所图。
  李承乾微笑地看着岑文本:“孤之前就已经说了,孤这么做只是不愿我大唐损失一位如岑大人这般的能臣,并无其他打算,岑公尽可以放心。”
  看着李承乾平静的神色,岑文本依旧有些半信半疑,不过李承乾不肯多说,他也没有办法。
  君臣二人又聊了几句,岑文本就起身告辞离开。
  ……
  看着岑文本跟在内侍身后离开的背影,李承乾的眼中闪烁起思索的光芒。
  他今天之所以把岑文本叫来,当然没有刚才说的那么简单,不过也和岑文本想象的不同。
  之所以有今天这次会面,只是李承乾在为日后铺路。
  了解历史的他很清楚,就在皇帝老爹统治生涯的最后那几年,如今活跃在朝堂上的这些大臣商量好似的相继离世,导致后来李治登基的时候,居然只能靠着于志宁和褚遂良在那里撑门面。
  不是说这两人的能力不行,只是他们的资历有些不够。
  官场是一个十分讲究资历的地方,资历不足,就无法很好的管理属官,推行政策。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3/52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