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贞观当太子(校对)第16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67/528

  见到这个书名的一瞬间,李承乾就已经明白了身为作者的武士彟隐藏在背后的深意。
  所谓敬仲公,其实指的是一个人,这个人就是管仲。
  管仲,春秋时期齐国丞相,姬姓,管氏,名夷吾,字仲,谥敬。
  他尊王攘夷,九合诸侯,辅佐齐桓公称霸天下,被诸子百家共同尊为先贤,号曰「管子」。
  因为他大力提倡改革,主张以霸道威慑天下,后世人大多将他划归到了法家的行列,但事实上管仲的思想要比单纯的法家丰富很多。
  其他的暂且不说,只说一点——管仲是世界上第一个利用商业手段来治理国家和进行战争的人。
  在管仲辅佐齐桓公的几十年时间里,“行轻重之权,通鱼盐之利”,使得齐国国力远超天下各国,为齐国称霸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同时,管仲还将商业融入了战争,最出名的例子就是管仲通过操控物价,使得能够和齐国相提并论的楚国在短短半年时间里经济崩溃,最终不得不向齐国俯首称臣。
  如果沿着这种思路进行下去,根本就不用等到西方资本主义兴起,中国就能提前数百年,甚至上千年时间发展出资本主义。
  不过很可惜,因为思想界对于商人的鄙视,管仲的经济理念并没有能够传承下来。
  杂家曾经有过一次尝试,不过还没来得及付诸实践,杂家的扛把子吕不韦就被秦始皇给宰了。
  从那以后,中国历史上再没有人提起管仲思想里有关资本主义的部分。
  武士彟将自己的书命名为《敬仲公学》,显然是想在如今的管仲思想外另辟蹊径,重开一片天地,创造出一个新的学派!
  这个愿望固然很好,可究竟是切实可行,又或者只是武士彟在那里自嗨,没有看完前,李承乾也不敢轻易下结论。
第246章
:背刺一击
  轻轻翻开书页,只是看了几页,李承乾的目光就被牢牢吸住了。
  倒不是书里真有什么了不得的思想,只是因为武士彟是商人出身,没有一般文官那种喜欢拽词的臭毛病。
  这本《敬仲公学》字里行间满是务实的风格,通篇充斥着各种详尽的数据,让他有种耳目一新的感觉,恍惚间还以为看到了后世的政府工作报告……
  看着两眼放光的李承乾,伺候在一边的黄安对另一侧的武处使了个眼色,同时伸手在掌心写出「茶点」两个字。
  武处得到黄安的示意,点了点头之后退了下去。
  显然,这二人之间早有默契。
  没过一会儿,准备妥当的武处回到厅中,手里端着一张托盘,盘子里是一杯清茶和一碟子散发着淡淡清香的桂花糕。
  黄安则悄悄退了下去。
  ……
  也不知过了多久,一直等到将手里的书看完,李承乾才意犹未尽的回过神来,长长地吁了口气。
  他没想到,武士彟这个一直没什么存在感,靠着女儿才能留名青史的人物,居然意外的有见识有胆量。
  在他的书里,居然敢提出让朝廷给予商人一定社会地位,让他们参与地方治理的建议。
  对于眼下的大唐来说,这已经不能算是进步,而是离经叛道了。
  在心里感慨了几句之后,李承乾习惯性地伸手拿起桌上的茶碗喝了起来。
  一口茶水还没来得及咽下,李承乾突然想起眼下不是在他的东宫,而是在应国公府。
  【这茶是谁准备的?】
  李承乾的心里刚刚泛起这个念头,就听一旁武处甜美的声音传来:“殿下,看了这么久的书想必也累了,先来享用一些点心吧。”
  话音未落,一阵香风飘到李承乾的鼻尖。
  李承乾下意识地转头,就见一片雪白落入眼中……
  (⊙o⊙)……(⊙o⊙)……(⊙o⊙)……
  沉默,死一般的沉默……
  ……
  两人之前相见的时候,武处穿的是一件对襟胡服。而现在,她穿的是一件大袖衫裙。
  胡服的特点就是衣身紧窄,活动便利,行走坐卧都很方便。
  至于大袖衫裙,唯一一个特点就是……露得够多……
  具体形象请参考当年「红极一时」的电影《满城尽是黄金甲》。
  和那部电影里的服装比起来,大袖衫裙要露得更多,因为大袖衫裙的外衣是半透明的纱衣……
  这种衣服,再加上武处弯腰说话的动作,顿时就将胸前大片景色落到了李承乾眼中。
  不得不说的是,武处虽然今年才不过十五岁,可是身材已经有了霸道发育的迹象。
  凹凸有致的身材,专门用来突显身材的大袖衫裙,加上武处姣好的面容,一时间让李承乾都有些麻爪。
  李承乾是个正常男人,如果这个时候把武处换成其他女人,他肯定想也不想就直接推了。
  可惜她偏偏是武处,这个身份让他有点下不去手。
  不仅因为她是历史上未来的女皇帝,更因为她是李治的心上人,做大哥的抢兄弟老婆,李承乾觉得这么做有些不当人。
  ……
  沉默许久之后,李承乾回过头,将桌上的书收拾整齐,目光向外看了看:“时候不早了啊,孤也该回宫了。”
  武处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问道:“殿下不再看看吗?”
  “不看了。”李承乾说了一声,起身朝门外招呼道:“黄安。”
  黄安的身形从廊外的柱子后面转出来,恭敬拜道:“殿下。”
  李承乾平静说道:“去和武夫人说一声,咱们回宫吧。”
  “诺。”黄安答应一声,躬身走了下去。
  一刻钟后,应国公府众人在武杨氏的带领下将李承乾送出府门。
  经过这段时间的消化,李承乾的脸色也恢复了正常,谈笑着和武杨氏告别,似乎什么事情也没发生一样。
  ……
  太极宫,立政殿。
  长孙皇后正在和蹒跚学步的新城公主做游戏,负责管理后宫日常事务的程尚宫走进来拜道:“娘娘,太子殿下已经离开了应国公府。”
  长孙皇后手里的动作不停,神色淡然地吩咐道:“那就按本宫之前的吩咐去准备吧。”
  “诺。”
  程尚宫答应一声,躬身退了下去。
  长孙皇后将撒娇的新城公主抱进怀里,轻轻抚着她的后背,嘴角露出一个浅浅的笑容。
  ……
  按着李承乾的猜测,长孙皇后至少要等到李二陛下回京,才会开始处理让武处进宫的事。
  可是长孙皇后如果真的无能到这种小事也要麻烦皇帝,她也就不配被称为「千古一后」了。
  早在知道李承乾拒绝接纳武处的那一天,长孙皇后就已经想好了这件事的解决办法。
  她先是将李治召进宫,和这个儿子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他断了纳武氏为妃的念头。
  紧接着她就给李承乾布起了局。
  这个局的目的和李承乾想要帮李治做的一样,就是把生米煮成熟饭,让李承乾无路可退,最终只能老老实实地把武处接进东宫。
  至于这件事会不会给武处和李承乾的名声造成影响?
  呵呵……
  反正武处日后也不会成为皇后,母仪天下,名声什么的根本就不重要,只要她是处女就行。
  至于李承乾那边,只能说这个时代对于男人太过宽容,只要李承乾找的不是有夫之妇,就算他做的再荒唐,世人也不会说什么。
  ……
  李承乾不知道自家老娘在背后的种种算计。
  太子车驾驶回了东宫,李承乾没有直接回内坊,而是来到显徳殿。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67/52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