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贞观当太子(校对)第17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70/528

  李承乾没有理会刘洎的惶恐,离开甘露殿后,直接去找了李君羡,通知对方解除长安戒严。
  等到李承乾将诸般杂事安排好,回到东宫的时候,已经是月过中天了。
  考虑到几位妃子可能已经睡下,李承乾也就没有去她们那里,直接回了承恩殿。
  空旷的大殿中点了不少烛火,李承乾躺在榻上,目光在火光的映照下闪烁个不停。
  历史上的李二陛下执掌大权二十多年,一直到贞观二十三年才驾崩。
  李承乾原以为自己的时间还很多,所以一直都没有急着在朝廷里安插自己的人手,以免引起皇帝老爹的猜疑。
  如今朝堂上的文武百官虽然大多都倾向于东宫,可是真正投到李承乾麾下的只有一个大理寺少卿孙伏伽而已。
  如果李承乾继续当自己的太子,短时间内一个孙伏伽完全够用了。
  可是如果李二陛下有个万一,需要李承乾马上黄袍加身,继承大统,仅靠一个不疼不痒的大理寺少卿就有些捉襟见肘了。
  李承乾现在能够指挥三省六部,完全是因为有皇帝老爹在上面镇压。
  如果哪天皇帝老爹不在了,而他手里又没有足够的权力,那些现在整天嚷嚷着「忠君爱国」的家伙们,绝对会毫不犹豫地转变立场,把他这个没有根基的新皇帝架空。
  李承乾想要在登基之后迅速掌握朝局,唯一的办法就是趁着自己还是太子的时候在朝堂上培植自己的势力。
  这样一来,等他登基的时候,就能有足够的人手来维持朝局,就算有人跟他犯葛,他也能毫不犹豫地让对方回家种地,不用因为担心朝局动荡而投鼠忌器。
  可是这就又有一个问题了——皇帝老爹现在还活得好好的,而且还不知道能活多久。
  如果他还能再活出个十几年,李承乾现在把手伸进朝堂,肯定会被皇帝老爹吊起来抽,那可就偷鸡不成蚀把米了。
第250章
:武媚娘的野望
  听说苏薇和武处一起过来,李承乾不经意的皱了皱眉。
  他没想到武处才进宫几天,和苏薇的关系就已经处得这么好,苏薇这么晚来找自己居然还带着她。
  稍作沉吟之后,李承乾对黄安吩咐道:“让她们进来吧。”
  “诺。”
  黄安领命而去,很快就将两人带到李承乾面前。
  “妾身拜见殿下。”二人同时敛衽一礼。
  李承乾神色不动,平静道:“都免礼吧。”
  等到两人起身,李承乾目光深邃地看了武处一眼,对苏薇问道:“爱妃深夜来见孤,有什么事吗?”
  苏薇微微躬身:“时候不早了,殿下忙到现在,想必也饿了,妾身命人准备了一些桂花羹,殿下不妨尝尝。”
  说完,从身后女官手里接过一张托盘,亲自端到了李承乾面前。
  忙活了大半夜,李承乾也确实有些饿了,伸手端过粥碗吃了起来。
  趁着李承乾喝粥的工夫,苏薇小心翼翼地问道:“殿下,父皇可还安好?”
  她虽然没有参加今晚的宴会,不过李二陛下昏厥的消息还是传到了她的耳朵里。
  李承乾将粥碗放了回去,取过茶碗漱了漱口:“爱妃放心吧,父皇只是这两天饮酒过甚,气血一时上涌,没什么大碍。”
  听李承乾这么说后,苏薇也松了口气,拿出随身的帕子替李承乾擦了擦嘴角:“既然如此,妾身也就放心了。”
  李承乾不置可否地「嗯」了一声:“爱妃先回去吧,孤还有些奏疏要处理,今晚就不到你那里去了。”
  “既然如此,妾身就先行告退……殿下也早些休息,不要累坏了身子。”
  苏薇关心了李承乾两句,带着还想说些什么的武处退了下去。
  ……
  看着两人离开的背影,李承乾的脸色变得有些阴沉。
  以苏薇纯孝的性子,李二陛下发生意外,她这个做儿媳的过来询问一下本没有什么,可是武处出现在这里就有些怪异了。
  尤其是她离开前的那个眼神,李承乾总觉得有所深意。
  处理完奏疏后,李承乾躺在榻上,辗转半天也睡不着,索性将黄安叫到身边吩咐道:“你去将武良媛给孤找来,小心些,别让其他人知道了。”
  “诺。”
  黄安躬身离开,李承乾披上衣服走到书桌旁坐下,看着桌上明亮的烛光发呆。
  没过多久,武处就在黄安的带领下走了进来:“妾身武氏拜见殿下。”
  李承乾回过神,平静说道:“爱妃免礼,孤刚才见爱妃欲言又止,不知爱妃要和孤说什么?”
  武处没有说话,目光在殿内伺候的内侍宫女身上扫过。
  李承乾明白她的意思,对黄安吩咐道:“黄安,你带他们先下去。”
  黄安答应一声,把所有人都赶了出去。
  等到所有人离开,李承乾对武处说道:“现在你可以说了。”
  武处脸上露出犹豫的神色,斟酌了很久,才郑重地跪地拜道:“妾身斗胆问殿下,陛下龙体究竟如何?”
  李承乾眼睛微微一眯:“孤刚才不是已经当着所有人的面说过了吗?父皇虽然偶有微恙,不过身体没什么大碍。”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话依旧还是那句话,可是语气不同,语境不同,突然就有了另一番深意。
  武处是个聪明人,所以她顺理成章地听出了李承乾话里的意思。
  稍作思索之后,武处轻声问道:“不知殿下打算怎么做?”
  李承乾换了个舒服的姿势坐下:“你觉得孤该怎么做?”
  武处抬起头,目光灼灼地看向李承乾:“殿下身为储君,一动不如一静,在陛下的旨意下来前,不如静观其变。”
  李承乾无聊地玩起了手指:“你说的这些孤又何尝不知,只是有些事一旦失了先机,再想挽回就有些麻烦了。”
  “殿下觉得,您都能看出的问题,陛下会看不出来吗?”
  武处言辞犀利的问了一句,丝毫不担心会因此激怒李承乾。
  正所谓「关心则乱」,武处说的这个道理很简单,但凡有点见识的人都能看出来。
  只是因为牵扯到了自己的利益,所以李承乾一时间没有反应过来,还在想着怎么一边往朝堂安插自己的人,一边不引起皇帝老爹的猜疑。
  却没有考虑到,皇帝老爹这样的英明圣主,怎么会看不出新君根基不稳蕴含的风险。
  如果真到了要为新君铺路的那一天,李二陛下一定会做出妥当安排,李承乾要做的只是老老实实按李二陛下的旨意办事,其他的不用考虑太多。
  ……
  经过武处这么一提醒,李承乾也明白过来,眼底深处的纠结散去不少。
  赞许地看了一眼武处,李承乾笑着问道:“爱妃说的不错,这天下是父皇的天下,孤身为人子,只需按照父皇的吩咐办事就好……”
  “你能有如此见识,孤心中甚是欣慰。看在你刚才那番话的份上,孤可以答应你一个赏赐,说说吧,你想要什么?”
  武处眼前一亮,露出一副娇羞的模样说道:“妾身想为殿下诞下子嗣,还望殿下允准。”
  ……
  聪慧如武处,早就看出太子对自己有着一种莫名其妙的防备。
  两人大婚的时间不长,按理说正是一个男人新鲜感强烈的时候,可是太子除了大婚那一晚留在她的宫中,之后就再也没去过她那里。
  虽然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不过她却清楚,如果她不做些什么,这辈子可能都没办法出头了。
  不要以为皇家的女人有没有压力,太子就只有一个,皇帝也只有一个,可是皇帝身边的女人却是成千上万。
  一个皇帝,就算再能生养,一辈子最多也就几十个子嗣,这几十个子嗣里还有很多是同一个妃子生养下来的。
  也就是说,在一个皇帝一生中,最多只有几个,或者十几个女人能替皇帝生下后代。
  一旦某一天皇帝驾崩,诞下过子嗣的妃嫔可以继续留在宫里,享受荣华富贵,虽然不像太后那么有权势,可至少一辈子不愁。
  但是那些没有子嗣的,就只能在皇帝驾崩后出家为尼,下半辈子与青灯古佛为伴,最终死在一个没人知道的角落,堆起一座土馒头,连个祭祀的人都没有。
  为了将来不落到那种凄惨的境地,武处觉得自己必须做些什么。
  这就是她今天会出现在这里的原因。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70/52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