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贞观当太子(校对)第17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71/528


第251章
:违背礼制的改变
  到底还是个半大孩子,现在的武处虽然有一定的见识,却没有武则天那种阴狠的心机,她考虑更多的还是为自己的将来留下一个保障,只是她的这个请求却有些出乎李承乾的预料。
  太子殿下身形一歪,差点从椅子上掉下去,尴尬的咳了几声之后说道:“唔……孤知道了,你先下去吧,此事稍后再说。”
  武处没有像一般女子那样一定要李承乾给自己承诺,听他这么说,老老实实的退了出去。
  她还年轻,还有很多机会,她相信只要继续努力,总有一天,她能有一个孩子,到那时,她就有依靠了。
  ……
  人的欲望就是这样,慢慢慢,一步一步增长起来。
  现在的武处只是想要一个孩子,可是有了孩子之后呢?
  如果生了一个女儿,她就会想要一个儿子,如果再生了一个儿子,她就会想让自己的儿子做大王,做太子,做皇帝。
  未来的事谁能说的清楚呢?
  就连李承乾这个穿越者,现在也已经不敢保证将来的大唐究竟会是什么样子。
  ……
  武处走后,李承乾直接就睡下了。
  第二天一早,李承乾还没起床,就收到李二陛下的圣旨——朝会照常举行。
  李承乾没有想太多,收拾收拾就往两仪殿而去。
  两仪殿中,文武百官早已到齐,太阳也已经升的老高,可是始终不见李二陛下的身影。
  就在殿中开始变得有些嘈杂的时候,黄易带着几个小内侍走了进来。
  其中一个内侍的手里捧着一张托盘,托盘里放了两卷圣旨。
  黄易走到御座前站定,目光扫视一圈,等到殿内安静下来,这位大宦官高声唱道:“陛下有旨,百官跪听。”
  所有人都起身拜倒:“臣等恭听圣训。”
  黄易转身取过一卷圣旨展开,清了清嗓子之后念诵道:“太常寺卿刘洎,烂言无状,不堪掌礼乐祭祀之事,贬为盖州刺史,以观后效。”
  盖州是辽东地区新设立的一个州,就在鸭绿江边上。
  刘洎被贬到那里为官,几乎和流放差不多。
  加上北方严寒,以刘洎这么大的年纪,能不能活着从盖州回来还真不一定。
  虽然心里对这个安排很不满意,不过刘洎不敢拒绝,谁让他昨天晚上脑子抽筋,说出那种话,能活着就不错了,实在没有资格挑三拣四。
  长叹一声之后,刘洎颤颤巍巍地上前接过圣旨,口中高呼道:“罪臣刘洎接旨。”
  ……
  等到刘洎退下之后,黄安重又取过一份圣旨念诵起来。
  这份圣旨很长,长到黄安必须将念过的部分卷起来,才不至于把两只胳膊拉脱臼。
  这么长的圣旨,说的事情自然小不了。
  圣旨开头,李二陛下说自己旧病复发,身体不适,需要休养一段时间,这段时间里,朝廷里的大小事务皆交由太子决断。
  这本来没有什么,这么多年来,所有人,包括李承乾自己,都已经习惯了太子监国这件事。
  而且事实上李承乾现在已经是监国太子了,李二陛下因为御驾亲征而交代下来的监国任命还没有来得及收回去。
  之所以会在李承乾已经是监国太子的情况下还下这么一道圣旨,是因为李二陛下对李承乾的权力做出了一定的调整。
  在这道圣旨里,李二陛下将太子召集朝会的场所从武德殿改到了两仪殿!
  听到这个安排,整个两仪殿陷入一片嘈杂之中,每个人都在和身边的同僚讨论李二陛下这番安排到底是什么用意。
  甚至某些心怀叵测的人已经在暗暗猜测皇帝会不会出了意外,眼下这份圣旨是太子假借皇帝的身份下达的。
  也难怪这些人会这么想,作为皇帝召集百官进行常朝的场所,两仪殿自从前隋开皇年间建成以来,从来没有皇帝以外的人能够在此主持朝会。
  就算当年李二陛下通过玄武门之变掌控了整个朝野之后,也不敢在两仪殿召集大臣议事,而是选择在武德殿召集朝会。
  一直到李二陛下接受禅位,登基称帝,才开始在两仪殿主持朝会。
  李二陛下如今居然将两仪殿交给太子,让太子在这里召开朝会,这其中的意味就很让人捉摸不透了。
  ……
  就在百官说话的声音越来越大,已经有人吵嚷着要面见天子,讨个说法的时候,黄易面色一肃,厉声道:“肃静!陛下不在,尔等就忘了朝廷法度吗?!大殿之上吵吵嚷嚷的成何体统?!”
  黄易做了这么多年的内侍监,多少有些威慑力,见他发飙,百官也就慢慢安静下来。
  黄易转过头对身边的内侍吩咐道:“你们几个,去把太子殿下的位置换一换。”
  几个小内侍躬身应命,走到李承乾身边,将他面前的案几抬到御陛之下重新摆好。
  李承乾的太子坐席本来是侧对着御座,这么一挪之后就变成了背对御座,面对百官了。
  李承乾走到刚摆好的位置上坐下,黄易走到他身边高声道:“百官见礼。”
  所有人都齐齐躬身一拜:“臣等拜见殿下。”
  李承乾还是第一次在两仪殿接受百官叩拜,暗爽了一番之后说道:“诸公免礼。父皇龙体偶有不适,命孤来主持朝会。孤年少德薄,还望诸卿不吝提点、辅佐,孤在此先行谢过。”
  说着,起身长揖到地,深深一拜。
  百官还礼:“臣等谨遵陛下之旨,谨遵殿下之命。”
  黄安的目光四处转了转,高声道:“百官奏事。”
  出了刚才这么一档子事,大家哪里还有心情议事,简单说了几句之后就草草结束了朝会。
  宣布完散朝之后,黄安对起身要走的房玄龄等人说道:“温中书,杨侍中,房仆射,陛下有旨,宣三位觐见。”
  温彦博三人对视一眼,同时拜道:“臣等谨奉诏。”
  李承乾走上前问道:“黄公,父皇可有召孤觐见。”
  黄易摇了摇头:“陛下并无旨意,殿下随意就好。”
  听到黄易这么说,李承乾干脆跟着一起往后宫的方向走去……
第252章
:一顿剩饭
  太极宫,立政殿。
  甘露殿虽然是正牌的天子寝宫,可是常年没人住,有些陈腐之气,不利于养病,所以在李二陛下的病情稍微稳定之后,长孙皇后就下令将天子移驾到了立政殿。
  ……
  李承乾在立政殿外的月台上来回踱步,房玄龄三人已经进殿很长时间了,可是他却始终没得到皇帝老爹的召见的旨意。
  又过了许久,一直到午膳时间,房玄龄三人都没有出来。
  几十个内侍当着李承乾的面将午膳端进了立政殿,太子殿下却连一个胡饼都没分到。
  闻着立政殿里传出的饭菜香味,李承乾肚子饿得咕咕直叫。
  好不容易等到午膳时间过去,吃得满嘴流油的房玄龄等人这才走出立政殿。
  李承乾迎上前去,想打听一下皇帝老爹跟他们说了什么,可惜三人守口如瓶,只是和他见了一礼之后就匆匆离开。
  李承乾正在不解的时候,黄易走到他身边拜道:“殿下,陛下传召。”
  李承乾无奈,只好收拾收拾心情,跟在对方身后走进立政殿。
  ……
  立政殿中,李二陛下靠坐在御座上,一个女医官在他身后替他按摩着头部。
  李承乾连忙快步上前拜道:“儿臣参见父皇……儿臣身为人子,不能替君父分忧,以至于让父皇忧劳成疾,实在惭愧……”
  看着李承乾有些忧心,又有些关切的眼神,李二陛下心里涌出一股暖流,虚弱道:“太子来了啊,时辰不早了,想必太子还没有用膳,朕今日没什么胃口,这里还剩了些饭菜,太子就把他们吃了吧。”
  说着,就让身边内侍将面前的御案搬到了李承乾面前。
  看着搬到自己面前的这一桌剩饭,李承乾实在不知该说什么才好。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71/52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