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贞观当太子(校对)第23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37/528

第347章
:肮脏的开端
  战船的甲板上,被抓来的对马百姓看到岸边衣着整齐、精神抖擞的大唐百姓,看到远处阡陌纵横的原野、坚固高耸的城墙,一度以为自己来到了天堂。
  许多因为李恽在对马岛上大开杀戒而心怀顾虑的人瞬间就放下了芥蒂,不断赞颂李恽的伟大,将自己这些人从苦海中拯救出来。
  听到外面传来的动静,船舱中的李恽有些得意地笑了笑,对身边侍立的卫统吩咐道:“先将那些对马人带下去安顿,好好给他们收拾收拾。”
  虽然李恽没什么商业头脑,不过「卖相好的东西卖价高」这一点他还是知道的。
  想要将这些倭奴卖出好价钱,前期的投入必不可少。
  “诺。”卫统答应一声,转身出去安排。
  ……
  很快,从十几艘舰船上就有跳板搭上码头。
  紧接着,一队又一队的对马百姓走下船来,在唐军的押送下向辽阳城外的唐军大营走去。
  看着不断走下来的对马人,那些围观的资本家眼中的光芒越来越甚。
  虽然这些倭国人看上去有些瘦弱,不过胜在数量够多,只要多花点钱,多买几个倭国人做奴隶,就不怕做不好事情。
  想到这里,大家都把目光投向了旗舰的方向,准备等着李恽出现就第一个冲上去拍马屁。
  不过很可惜,这些人的计划还没来得及实施就破产了。
  就在所有对马人下船之后,李恽的身影刚刚出现在船头,以王德为首的辽阳大小官吏就凑上前,对着李恽躬身拜道:“下官等恭贺大王凯旋而归!”
  李恽志得意满地点了点头,对众人说道:“诸公免礼。”
  “谢大王!”众人躬身再拜,分别退到道路两侧等候。
  李恽带着一众亲卫缓步走下船,刚刚踏上码头,王德就凑上前,又是一阵马屁不要钱似的拍了出来。
  李恽十分受用地听着王德的恭维,连谦虚的过程都省去了。
  谄媚了一阵之后,王德一脸恭敬地说道:“大王,下官早已在城中备下酒宴,为大王接风洗尘,还望大王不吝赏光。”
  “既然是刺史相邀,本王岂有拒绝的道理,那本王就叨扰了……”
  李恽客气了一句,目光突然扫到外围那些跃跃欲试,想要凑上前来的商贾。
  在心里暗笑几声之后,李恽转过头对身边的亲卫耳语几句,然后才在王德等人的簇拥下走向早已准备好的王驾马车,朝着辽阳城的方向行去。
  ……
  得了李恽的吩咐,亲卫走到那群商人,面前趾高气扬地说道:“大王有命,尔等听了。”
  一众商人连忙跪地拜道:“小人等恭听大王教诲。”
  亲卫老实不客气地「嗯」了一声,神色漠然地对这些商人说道:“大王令,七日后于辽阳城中公开售卖倭国奴隶,尔等各自回去准备吧。”
  听到亲卫的话,众人脸上同时一喜,俯身再拜道:“小人等谨遵大王之命。”
  说完便从地上爬起来,拍了拍尘土,匆匆带着手下离开。
  ……
  没有了热闹可看,码头边围着的人群自然也就逐渐散去了,不过李恽从倭国抓回数千奴隶的消息却并没有因此平息,反而随着这些人的离开,开始向着四面八方传播。
  短短数天之内,整个辽东大地上的商贾都开始向安州进发。
  甚至于连大唐本土齐鲁之地的地主士绅们都跨过辽河,来到辽阳城中,想要从这次的奴隶中分润到一些名额。
  毕竟谁也没有规定这些奴隶只能用来做工或者捕鲸,这些齐鲁之地的大地主们来买奴隶,目的是为了给自己种地的。
  ……
  随着朝廷各种新政的实施,齐鲁大地的人口严重流失。
  这些地主家里的佃户很多都响应了朝廷的号召,前往辽东地区屯垦。
  导致许多土地出现了抛荒的现象,这让这些以土地为生的大地主们怎么能忍。
  当他们听说李恽在倭国抓到许多奴隶之后,立马就派遣家里的管事朝辽阳城赶来,想要购买一些奴隶为他们耕作。
  甚至有些人为此还调动了自家在朝中的关系,想要通过走后门的方式用更便宜的价格买到更多的奴隶。
  辽阳城一时间成为了整个东北地区的焦点所在,就连盖牟城中的李佑,一时间也被抢了风头。
  ……
  七日后,辽阳城外的守军校场被李恽临时改造成了奴隶买卖的会场。
  来自四面八方的商贾、地主们为了能够得到奴隶一掷千金,在这些人的竞争之下,那些被李恽抓回来的倭奴卖了一个远超市场行情的天价。
  在刨去了给将士们的例行赏赐之后,李恽这一个多月忙活下来,净赚上千金。
  这还是李恽最终良心发现,以家庭为单位售卖奴隶的结果。
  如果李恽再无耻一点,将这些人全部拆开来单卖,最后的收益可能还要再上涨个两三成。
  除此之外,李恽还特地将这些倭奴里姿色比较出众的女子全都挑了出来,交给一个曾经在新罗国内调教过新罗婢的手下负责。
  等到将这些女子调教出来,李恽就准备把她们送去长安。
  其中一部分自然是要送到皇帝大兄驾前邀功的,至于剩下那些,则会在长安的奴隶市场上销售,成为和新罗婢一样的「高端旗舰产品」。
  那又将是一笔巨额收入进账。
第348章
:游侠们的「变革」……
  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李恽每天待在自己的河北王府中,坐看部曲们赶着马车,一趟接一趟往自家地窖里运送黄金和铜钱,嘴都快乐歪了。
  不过他并没有因此得意忘形,该做的事,还是在有条不紊地推进当中。
  这一次从对马岛上抓到的奴隶卖了一个天价,接下来的首要任务自然是乘胜追击,趁着辽河封冻之前,再多去抓几次奴隶了。
  除此之外,在对马岛上建立鲸鱼处理作坊的事,也在王府佐官的推动下有条不紊地推进当中。
  河北王府在辽河、渤海沿岸设置的鲸鱼作坊全部被转手卖了出去,作坊中的工人被李恽召集到辽阳城中。
  只等着下一次出海抓捕倭奴,就将这些人随船带往对马岛,让他们在那里建立新的鲸鱼作坊。
  ……
  就在河北王府的一切工作走上正轨的时候,整个辽东因为李恽的这次远航陷入一片欢腾之中。
  虽然辽东的天气已经逐渐冷了下来,可是各行各业的工作人情却变得更加高涨。
  三教九流各色人等,都在这片亟待开发的处女地上挥洒着自己的汗水和热情。
  可是人多了,矛盾自然也会随之增加,尤其是在大唐这个思想开放、民风彪悍的年代,各种问题出现的频率远比后世满清时期高的多。
  ……
  随着淘金潮的出现和壮大,一个出乎所有人预料的群体,在辽东这片广袤的热土上「奋发图强」了起来。
  这群人就是游侠。
  就好像米帝淘金浪潮中兴起的西部牛仔一样,大唐的游侠们也对黄金这种东西有着极高的热情。
  自从辽东金矿的消息传出,并得到朝廷官方「许民自便」的承诺之后,这些有活力的社会人员就开始朝东北地区集结,想要凭着自己的本事在这次的淘金浪潮中分一杯羹。
  前文已经说过,大唐的游侠是导致地方动荡的一大不利因素,各地方的大小官吏没少被这些人折腾。
  眼见这些大爷居然都想往辽东跑,官老爷们自然是喜闻乐见,根本就没有进行任何阻拦。
  甚至有些地方的官府还出资赞助那些囊中羞涩的游侠,宁肯负担他们一路上的所有花销,也要把这些大爷送到辽东。
  ……
  大唐内地各道州府县的治安固然因为这些人的离开而好转了不少,但是辽东百姓就惨了。
  辽东的各级官府刚刚建立不久,就是管理原住民和移民都很困难,又哪里有空理会这些行踪飘忽的游侠。
  失去了官府的镇压,没有了顾忌的游侠们就和美帝的西部牛仔一样,将人性的阴暗面演绎的淋漓尽致。
  只是老老实实淘了几天金之后,这些向来不守规矩的家伙们就开发出了新的「淘金模式」——抢劫。
  他们专门等在淘金者往来盖牟城的半路上,遇上从金矿回来的淘金客,直接上前拦住去路。
  有良心的只会让对方交出一部分黄金之后就放行,狠辣一点的直接杀人越货,连金子带性命全都留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37/52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