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贞观当太子(校对)第26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62/528

  大明宫,含耀殿。
  李承乾高坐御座之上,下方,三省六部、九寺五监的头头脑脑们济济一堂。
  商议了一会儿朝政之后,户部尚书于志宁出列拜道:“陛下,因严查商贾不法一事,长安米价较之年初已上涨两倍有余,油盐酱醋等物也有上涨。长此以往,只怕百姓生计艰难,还望陛下圣裁……”
  作为户部尚书,主官天下农工之事,于志宁是朝堂上最不喜欢商贾的官员之一。
  但同时也因为他是户部尚书,掌管民生,又不得不站出来为商贾求情。
  这种矛盾的感觉,一时间让这位老大人的脸色有些不怎么好看。
  李承乾好整以暇地坐在御座上,神色平静地看着殿内众人,淡淡吩咐道:“既然如此,那就暂且让各地查处商贾之事先停一停吧。”
  “呃……”
  眼见皇帝居然这么淡定地说出暂停查禁商贾,众人一时间都有些愣神,不明白皇帝到底是个什么意思。
  之前大张旗鼓地惩处商人,似乎不把天下商人赶尽杀绝就不罢休,眼下怎么突然说不查就不查了?
  ……
  众人所不知道的是,李承乾从一开始就没有要对商人赶尽杀绝的意思。
  作为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商人这个群体,根本就不可能消失。
  就算李承乾依靠强权,将现在这些商人团灭,用不了多久,另外一拨商人就会踩着这些人的尸体,再次兴盛起来。
  李承乾之所以要玩这么一出,用意其实很复杂。
  其一,自从朝廷下令取消坊市和宵禁制度之后,压抑了十多年的社会活力瞬间爆发,各种乱七八糟的牛鬼蛇神都冒了出来。
  最近这一年以来,各种案件的发生频率,要比坊市和宵禁制度存在的时候高出好几倍。
  这其中,涉及到商人的案子更是比太宗时期上涨了足足二十倍!
  看着日益混乱的社会秩序,李承乾简直不能忍。
  弄这么一出,就是为了规范市场行为,让这些家伙不敢再这么肆无忌惮。
  其二,李承乾对于大唐商人经商不用交税这一点,已经忍了很久了。
  这一次,就是要打掉这些商人们的气焰。同时,让朝堂诸公认识到商业中的巨大利润,为接下来的开征工商税打前站。
  其三,乾陵邑的房子都盖好了,却没人肯买,作为开发商的皇帝陛下,当然要为它们寻找一个好下家,而这些家资巨富的商人,显然是一群很不错的接盘侠。
  其四,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李承乾要将资产阶级、资本主义这头怪兽放出来!让他们去为自己扫平阻碍改革的旧势力!
第381章
:炒房
  元新二年春五月乙丑(初二)。
  持续了三个月的大唐「严打」终于结束,当尚书省的公文出现在各道州府县衙门案头的时候。
  不仅是那些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商人们松了口气,就连平日里高高在上的官老爷,以及那些「愚昧无知」的黔首,一时间也有种劫后余生的感觉。
  ……
  夏七月戊寅(十五)。
  来自天下各州的上计官吏陆续抵达长安。
  这个时节,还没到每年上计的时候,这些官吏,也不是来向朝廷汇报工作的。
  他们的任务只有一个,那就是将此番「严打」过程中被抄家的商人财产送来长安!
  这些商人的财产加起来一共有多少?
  没有人能在短时间内给出一个准确的答案。
  只知道长安城南专门负责走税务车辆的安化门,一连大半个月都没有关门,来自天下各地的税务车辆络绎不绝地驶入长安,将各种财物源源不断地送进这座帝国神京。
  这段时间,户部的官员成了整个长安最幸福的一群人。
  皇帝这一次出乎所有人预料的大方。
  「严打」过程中查抄到的所有财物,皇帝一文钱也没拿,全都划归到了户部的国库里。
  这是多大一笔财富?
  户部度支司和仓部司大小官员日以继夜的加班,也跟不上各地官府送钱的速度。
  只知道,原本因为各种民生工程而日渐稀落的国库,短短半个月就再次充盈起来。
  长安附近几个用来存放粮食布帛的仓库更是直接爆满,不得不将多余出来的财物重新运出长安,运到洛阳附近的几个仓库暂存。
  朝野上下在惊讶于收获丰厚的同时,也对现如今天下商人们的富庶程度有了一个新的了解。
  原先大家只知道商人们很有钱,却没想到商人们居然会这么有钱!
  看着国库里那都快要漫出来的各种财货,官老爷们的心里满是羡慕嫉妒恨的情绪。
  恨不得建议皇帝重新开启新一轮的「严打」,再「抢」上他一回。
  ……
  绝大多数人只是在心里想想而已,不过却有人将这种想法付诸了实践。
  这个人就是现任太府卿刘端。
  在这次「严打」兼抄家的活动中,户部是吃了个饱,可是他的太府寺,不仅没有捞到半点好处,反而因为赏赐有功的缇骑卫将士,小小的破了笔财。
  作为替黄帝管理小金库的「管家」,刘端觉得自己受委屈了。
  于是就跑到大明宫,在李承乾驾前哭诉,强烈建议将「严打」继续进行下去。
  他甚至建议李承乾,将「严打」作为一项国策,交由太府寺负责,长期化、制度化地推行下去。
  身为太府卿,刘端的职责就是替皇帝管钱,并且想方设法地为皇帝捞钱。
  所以他提出这个建议的时候,根本没有丝毫顾忌。
  只是他可以肆无忌惮,李承乾却不能真的按照他说的那样去做。
  除非李承乾这个皇帝不想当了,这个国家不想要了,否则那么做,纯粹是在找死。
  最后,为了安抚几乎就要暴走的刘端,李承乾将一个早已准备好的人物交给了他。
  ……
  数日后,太府寺再次把乾陵邑的房子拿出来售卖。
  只是这一次和之前不同,虽然房子的定价没有变动,可是售卖的方式,却从原先的明码标价改为了竞拍,价高者得!
  消息传出,舆论一时哗然。
  就乾陵邑那些房子,按原价都卖不出去,太府寺居然还想着拍卖,简直是痴人说梦!
  很多人都觉得太府卿刘端怕不是被户部的人逼疯了,居然会做出这种有违常理的举动。
  只可惜,现实再一次啪啪打脸。
  就在太府寺的消息放出去之后没几天,大明宫中传出一道圣旨。
  经过中书省润色的圣旨写的花团锦簇,不过内容却很简单:凡大唐子民,没有罪案在身的,皆可购买乾陵邑宅邸,而凡是购买了乾陵邑宅邸的人,就有资格将家中子弟送进国子监或者武苑就读!
  其中,购买二百金房屋的,可以送一人就读,四百金房子的,可以拥有两个名额,以此类推,最高等级的千金宅邸,可以拥有五个举荐的名额!
  消息传出,原本无人问津的乾陵邑宅邸,瞬间成了香饽饽。
  关中的地主富户们,为了能将自己的子嗣送进国子监和武苑,勒紧裤腰带,将藏在家里地窖中的铜钱挖了出来,送进太府寺,换来一张张乾陵邑的房契。
  长安百官被皇帝的这一个举动晃得有些失神,谁也没有想到,游戏居然还能这么玩。
  就在大家感叹皇帝陛下「无耻」的时候,更大的惊喜还在后面等着他们。
  太府寺并没有趁着众人抢购的机会将房子全部出手,这一次拿出来的房子虽然比之前那一次要多,可是也就仅仅占了乾陵邑宅邸总数的三分之一而已,大多数的房子,还是掌握在太府寺手里。
  关中的狗大户们对太府寺的这种行为十分不满,可是却拿刘端没有办法。
  哪怕这些人动用各种关系找到他求情,得到的也不过是一句「暂且稍待」的答复。
  ……
  无奈,吃了闭门羹的狗大户只好老老实实地回去等消息。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62/52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