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贞观当太子(校对)第43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36/528

  无论皮毛、黄金,又或是牲畜、奴隶,一概来者不拒。
  实在不行,那些大唐商人还可以接受「分期付款」——
  只要带着部众来瑶池走一圈,当着两位可汗的面和唐人定下契约,就可以得到救命的物资。
  至于购买物资需要的钱财,可以分几年,甚至十几年来慢慢偿还……
  看上去那些吃人不吐骨头的商贾这一次好像良心发现,都成了救苦救难的活菩萨,可事实上却没有多少人选择这种方式。
  因为那意味着他们需要付出的数倍的价格,才能得到用来救命的物资。
  此时的百姓并不知道未来世界会出现房贷和车贷这种东西,也不清楚通货膨胀和货币贬值之间的关系,他们只是朴素的认为自己在这件事上会吃亏。
  因此,除非实在走投无路,否则没有人会愿意走这条路。
  来到瑶池的各部俟斤,大多都抱着「互通有无」、「各取所需」的心思,用牲畜的皮毛和黄金,换取生存所需的粮食和盐巴。
  ……
  自从濛池、昆陵两位可汗移驾瑶池以来,草原各部和大唐商人的交易一天也没有停过。
  草原各部靠着从商人手里换来的粮食度过了灭族的危机,大唐商人们也因此赚得盆满钵满,整个草原一派欣欣向荣。
  然而,在这「欣欣向荣」的表象下,有人却已经出离的不满了。
  ……
  元新七年春二月癸丑(初十)。
  李治正在向草原深处赶来的时候,瑶池营地中,一座新修建的宅邸里,天海商号负责此番草原贸易的主事林晟正在和一个人密会。
  作为林木的心腹,林晟的消息要比一般人灵通许多。
  他很清楚,皇帝此番搞出这么大阵仗,目的可不仅仅是让那些商人来赚钱的。
  如果不能把皇帝交代下来的事情办好,那么等他回到长安,很可能就要从天海商号除名。
  对于一心想要追随林木足迹,以商人之身出仕官场、封妻荫子的林晟来说,被天海商号除名,要比杀了他更难受。
  因此,他必须趁着冬雪消融之前的这最后一点时间,将皇帝交代下来的事情办好。
  即便不能毕其功于一役,至少也要做出点成绩,以免被人看轻……
  沉默片刻,林晟放下茶碗,抬头看向案几对面那个风度翩翩,一脸书卷气的中年男子,拱手问道:“未知以子续兄高见,当下之势,贵我两家该如何行事?”
  说话的时候,林晟的语气十分复杂,有疑惑,有请教,有瑟缩,有畏惧……
  不一而足。
  这一切的一切,都只是因为眼前这个人的身份非同寻常。
第612章
:“奸商……”
  众所周知,天海商号是朝廷的买卖,每年为太府输送数以万万计的钱财。
  可世人不知道的是,皇帝并非只有这一条生财之道。
  在西南边陲,还有一群人在为皇帝的小金库添砖加瓦,每年送进太府的黄金数量和天海商号比起来也不遑多让。
  那便是由剑南道黜置使张原主管的奴隶贸易。
  过去两年时间,张原和他手下的人将奴隶贸易的规模扩大到了整个西南诸夷,每年通过贸易进入大唐的奴工人数达四十万之众。
  庞大的奴工人数在缓解了大唐各界用工荒的同时,也给皇帝带来了巨额的税收收入。
  仅去年一年时间,剑南道黜置衙门就上缴太府税金二十七万金,占了太府去年总收入的三成,仅比天海商号低了一成。
  能有如此骄人的成绩,张原自然要记首功,可是他手下的那些人也都功不可没。
  就比如眼下坐在林晟面前的这个男子。
  此人名叫张维,字子续,出身杜陵张氏,是大理寺少卿张世的族叔,剑南道黜置使张原的族弟,也是他最信任的几个心腹之一,现居黜置使衙门主簿一职。
  不过这些都不是林晟畏惧张维的理由,林晟之所以忌惮他,因为他就是个人面兽心的「禽兽」。
  ……
  按照张原曾经的计划,准备先利用西南诸夷捕捉野人为奴,维持大唐国内各行业的运转。
  等到西南地区的野人被抓干净了,再挑拨野心膨胀的西南诸夷开战,坐收渔翁之利。
  这种做法十分稳妥,然而却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
  施行一段时间之后,张维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新的计划。
  他先是找到一个实力还算过得去的小国,和该国国王培养起了深厚的私人友谊,之后「顺理成章」用友情价卖给对方一批大唐淘汰的武器。
  那些武器虽然被唐军淘汰,但是对于西南诸夷来说,依旧是求之不得的「神兵利器」。
  有了新式武器之后,国王顿时感觉胆子壮了三圈,加上张维在一旁明里暗里的挑拨,当即便准备对有着世仇的邻国下手。
  只是他不知道的是,早在军队调动之前,他的所有军事部署,就被他信任有加的张维卖给了敌国。
  于是,猎人成了猎物,被对方给反推了。
  不仅从张维手里买来的武器成了敌军的战利品,就连国家也被有了大唐武器BUFF加成的敌国吞并,所有反抗者都被当做奴隶卖到大唐,换来一大批产自大唐的精美器物和粮食布帛。
  看着摆在自己面前的各式精美器具,尝到甜头的胜利者哪里还忍得住,马不停蹄地冲向另一个国家。
  而张维却已经从这个漩涡当中脱身,寻找起下一个目标。
  ……
  短短两年时间,除了南诏和交趾等几个「大国」,整个西南都被张维用各种手段拖入战火,十几个国家因此灭亡。
  张原计划中用武器换人口的情景,提前数年成为现实。
  如今在西南地区,张维的名号几乎与魔鬼等同,足以令小儿止啼。
  列国国王看到他,无不战战兢兢,生怕对方给自己挖坑。
  这样一个人被派来草原,肯定不会老老实实的蛰伏,必然要掀起一番风浪。
  虽然自己和对方都是为皇帝卖命,但天海商号和剑南黜置衙门此时俨然已经成了竞争对手。
  作为天海商号在草原的话事人,林晟觉得自己在和对方合作的同时也得防着一点,以免被对方骑到自己头上,给天海商号抹黑。
  ……
  张维也看出了林晟眼中的戒备之色,不过他却并没有放在心上。
  轻轻抿了一口杯中的茶水,这个做儒生打扮的中年男人淡淡说道“先帝曾言「夷狄者,禽兽也,畏威而不怀德」。”
  “圣上仁德无双,欲以施恩之策笼络草原民心,如今看来事倍功半。”
  “某之愚见,不如挑起一些部族叛乱,再以王师镇压,杀一儆百,震慑草原……”
  论起对蛮夷性格的了解,张维自问在大唐他敢认第二,没人敢认第一。
  虽然草原和西南群山的地理环境天差地别,可是这种臣服强者的天性却像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
  因此张维也懒得考虑太多,直接将他在西南诸夷中那套靠拳头说话的做事手法搬了过来。
  ……
  林晟这段时间一直在研究张维的行事风格,对他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也有一定的了解,闻言并不觉得意外,接着问道:“子续兄可是已有目标了?”
  张维端起茶杯,笑眯眯地看着林晟,并没有要说话的意思。
  草原不比其他地方,各部游牧迁徙,居无定所,很难保证有效的监察和控制。
  因此,选择一个合适的挑拨对象就是施行计划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这个对象必须要有一定搞事的能力,不然就算有他们在背后给予支持,也没办法搞事成功。
  其次,这个对象还必须要有一定威望,否则「杀鸡儆猴」就很难玩出效果。
  最重要的一点,这个对象必须要和逃上葱岭的点密部不对付,要不然对方拿了自己提供的物资往西方一跑,自己这边岂不是要鸡飞蛋打?
  对于目标人选,张维心里早有计较,不过他却不会告诉身为竞争对手的林晟。
  ……
  看着张维阴阳怪气的笑容,林晟也很快明白过来其中的曲折,拍了拍脑门,笑道:“子续兄勿怪,林某并无他意,只是在下也打算如此行事,这才有此一问,以免贵我两家有所冲撞……”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36/52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