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贞观当太子(校对)第49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92/528

  天海商号如今是太府寺名下的产业,而以太府寺为代表的九寺五监又是皇帝的私人产业。
  这世上除了皇帝和皇后,没有任何人能对九寺五监指手画脚,哪怕是李治这个皇帝的血亲兄弟也不行。
  李承乾也明白李治的顾忌,温和道:“此处只有你我兄弟二人,雉奴你有话不妨直说。”
  虽然皇帝大兄这么说了,但李治依旧不敢放肆。
  想了想之后,晋王殿下旁敲侧击着说道:“陛下可知秦汉少府之制?”
  ……
  秦汉时期的少府制度李承乾当然知道,大唐现在的九寺五监,其实就是从秦汉少府演化而来的。
  秦汉少府,作为秦汉两朝皇帝的大管家,刚开始的时候只是一个给皇帝管钱的小衙门。
  后期随着皇帝各种乱七八糟的需求日益增加,少府的职能越来越多,最终成为了一个集税收、执法、织造、外交、铸钱等等职务于一身的庞大怪物。
  少府制度最鼎盛的时期,少府卿可以以一己之力,对抗其他所有九卿,甚至在面对丞相和御史大夫的时候,也能不落下风。
  等到汉武帝登基,有感于少府的权力实在太大,这才分别设置了水衡都尉和大司农,分薄少府的权力。
  之后历朝历代的君主追随汉武帝的脚步,不断削弱少府的权柄,这才有了大唐今天的九寺五监制度。
  李治现在提起秦汉少府,显然是建议李承乾向当年的汉武帝学习,把天海商号从太府寺名下划出来,剥夺他们以官方之名行事的特权,让他们不敢再继续这么肆无忌惮。
  办法确实是个好办法,但是具体该怎么实施,却是个大问题。
  ……
  天海商号在李承乾规划的政治版图里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一方面,李承乾想要依靠它指导大唐商业的发展方向,让资本能够走在正确的道路上。
  另一方面,朝廷也可以借助天海商号的力量平抑物价,防止某些不良商人囤积居奇,残害生民。
  同时,天海商号还可以配合军队,对敌国开展经济战、文化战,以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标。
  种种需求,使得天海商号必须拥有一些特权,才能更好的完成任务。
  可如果不对这种特权加以限制,任由他们继续膨胀下去,确实也是个大问题。
  自汉武帝以来四家朝廷,几十位帝王齐心协力,才终于把少府这头怪兽给肢解掉。
  李承乾可不想因为自己的关系,又给后人培养出一只比少府还恐怖的怪物……
第686章
:辽东之患
  考虑半晌,李承乾也没想到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索性将这个问题先扔到一边,转而问道:“朕听说雉奴你从草原回来,又去了趟辽东,不知可有什么收获?”
  听李承乾提起辽东,李治的脸色瞬间变得严肃无比,一边给李承乾描述自己在辽东的经历,一边思绪重新飞回到盖牟城外,黑水河畔的那片作坊区……
  “萧、孙两位卿家随本王一起去看看,这些商贾究竟在做些什么吧……”
  在严令众人保密之后,李治翻身下马,带着萧慎和孙继祖二人朝远处那片作坊走去。
  过了不到一刻钟,李治三人抵达了作坊群外围。
  对于外人的来访,作坊中的人极为警觉,三人还没看清作坊群内部的情况,就有人上来拦住他们查问身份。
  李治谎称自己是来辽东做生意的商人,要在这里新建一处作坊,并将和南闾康签订的契约拿给对方看了一眼,这才得到信任,被允许靠近。
  走进作坊群,第一眼看到的是一个典型的具有大唐特色的铁匠作坊。
  工坊外的空地上堆满了原材料和各种成品。
  工坊内,几十个赤裸上身的精壮汉子站在火炉前,不断挥舞着铁锤,将一件件器具打造成型。
  和寻常作坊不同的是,这个工坊里的工人并不是各干各的,而是在分工合作,每个人都只专注于一道工序,淬火的淬火,精锻的精锻,造型的造型,各司其职,互不干涉。
  在这些人身边,几个穿着粗布短衫的男子来回走动,不断审视工人们的动作,时不时还会拿起工人手中的半成品查看,显然是监工一类的角色。
  ……
  “这是……少府的作业手法啊……”李承乾听着李治的描述,有些意外、有些惊喜地说道。
  后世很多人以为,流水线集约化生产,那是工业社会才出现的产物,但事实并非如此。
  早在战国时期,秦国在商鞅变法之后,就已经开始了这种极为先进的制造模式。
  之后的历朝历代,也将这种模式传承了下来。
  只不过由于这种生产方式的门槛太高,需要大量人手,除了富有四海的皇帝,根本没有其他人能够玩得起来。
  如今这种模式竟然会在辽东出现,那只说明了一点——工业的萌芽已经在这片土地上出现,只要继续沿着这条道路走下去,终有能实现工业化的那一天!
  发现这一点,李承乾顿时感觉自己这些年的努力没有白费,一阵前所未有的成就感涌上心头。
  自从登基以来,皇帝陛下少见的失态了一次,在殿中来回踱步,不时发出爽朗的笑声。
  和李承乾不同,亲眼见证了辽东罪恶的李治脸上没有半分喜悦,反而变得越发阴沉……
  察觉到李治的异样,李承乾也明白事情恐怕没有自己想的那么简单。
  皇帝陛下坐回原位,端起茶碗喝了一口,平静道:“继续说吧,你还见到了什么?”
  “唯。”
  李治答应一声,继续诉说自己的遭遇……
  ……
  李治三人继续在各个作坊间游走,一路上除了铁匠工坊,还看到了织造坊,造纸厂,窑厂等各式各样的工坊。
  然而,这些都不是重点。
  重点是那些监工和工坊主对待工人的态度。
  李治三人在各个工坊间转了不过半个时辰,就看到几十个工人,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被监工和工坊主拖到大庭广众之下施以惩戒。
  那些被惩罚的工人蜷缩在地上一声不吭,任凭雨点般的鞭子落在身上。
  他们的眼神无比麻木,然而看在李治眼里,却突然感到一阵从心底生出的凉意。
  明明还是盛夏,可他却觉得如坠冰窟,整个人都忍不住颤抖起来。
  ……
  随着李治的描述,李承乾的心里再没有了刚才的喜悦。
  他想到了后世,想到了那篇让所有观者沉默的《包身工》。
  如今这些工人的遭遇,和那些被称为「猪猡」的包身工何其相像?!
  他仿佛能够看见,在一条充满污秽肮脏的河沟边,一个个工坊林立,一座座烟囱肆无忌惮地向外喷着黑烟。
  无数发黑发臭的污水,混乱无序地从四面八方排入河流,最终汇入江海。
  数以千计、万计的工人,如同忙碌的蚁群一般,汗流浃背地进行着各项工作。
  凶神恶煞的监工和管事如鬣狗般四处踅摸,工人们稍有不慎,轻则臭骂,重则殴打。
  上到管事,下到杂役,所有人都充满了戾气,一个不小心,就有可能出现意想不到的危机。
  李承乾原以为,在这个前工业化时代,就算商人再怎么折腾,也不会对环境有太大影响。
  李承乾原以为,以炎黄子孙的温良性格,就算真的在工业化过程中出现什么问题,也不会发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可事实证明,他还是太天真了。
  在那个自诩「文明」的时代,资本家们都能玩出996,007。
  何况是这个没有R权的时代?
  何况是面对那些身份低微的异族奴隶?
  ……
  尽管西方的资本主义这个时候还不知道在哪个妈的肚子里,但大唐的先行者们,已经用他们的行为告诉世人,当资本开始嗜血的时候,究竟会是一种怎样骇人的景象。
  【他们这是在作死啊……】
  李承乾在心里长叹一声,有气无力地靠在御榻上,深邃的目光看向大殿顶端的藻井,久久无语。
  为了能让大唐早日实现工业化,李承乾并不介意用异族奴隶的命去填。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92/52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