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贞观当太子(校对)第49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93/528

  但是,不能这样毫无底线的去填!
  因为,那是在自取灭亡!
  现如今,整个大唐境内,异族奴隶的人数已经达到了两百万,辽东地区异族人口的数量,更是已经远远超越了大唐本土移民和辽东土著。
  一旦这些人被那些毫无下限的商人逼反,和大唐为敌,后果将不堪设想!
  不仅整个辽东乃至河北、河东将陷入动乱,大唐内地的商人,也必将再次遭受天下舆论的口诛笔伐。
  甚至连刚刚进行到一半的工业化改革,都要被迫夭折。
  而那,是李承乾绝不愿意看到的。
第687章
:其命维新
  “哒……哒……哒……”
  李治拈着一颗棋子,在案几上不紧不慢地敲着。
  辽东的事情,他已经全都告诉了皇帝,虽然他很忧心辽东的现状,但这件事最后到底要怎么处置,已经不是他能决定的了。
  良久,李承乾回过神来,转头看向李治,沉声道:“雉奴,你的心意朕明白,商贾之辈不仁不义、无德无行,朕也清楚。”
  “然则,朕还是不能让他们灭亡……”
  李治眉头微蹙,低头道:“臣弟愚钝,恳请陛下赐教。”
  李承乾转头看向殿外,幽幽然道:“雉奴你还记不记得朕与你说过,这天下,迟早有一天是属于商人们的?”
  李治点点头,他就是因为这句话才会选择游历天下,探寻商人究竟有是什么过人之处,能让自己这位皇帝大兄如此上心。
  只不过一番游历下来,商人的优点他没看到多少,反而是商人的罪恶,他有着切身感受。
  商人唯利是图,没有家国观念。
  商人污染山川河流,制造各种闻之作呕的废水。
  商人侵占土地,将原本能用来耕作的沃土,用来建设工坊。
  商人不把工人当人,随意凌辱殴打。
  ……
  这一桩桩,一件件的恶事,让李治的三观都有些崩溃。
  他实在无法接受,在将来的某一天,天下竟要被这样的人左右。
  沉默片刻,李治抬头直视李承乾,抿了抿嘴,郑重说道:“大兄,臣弟双眼所见,只有罪恶!”
  他还有一半没有说——如果未来世界真的是像他在辽东看到的那样。那么,他宁可未来永远不会到来。
  ……
  李治的态度,并不出李承乾的预料。
  如果不是身为穿越者,他也不会想到,这些原始、野蛮、毫无人道,看上去充满罪恶的密集型手工业,最终会引导人类进入工业化时代。
  而工业化对人类社会的意义,丝毫不亚于当年非洲大陆上,人类祖先第一次学会制造和使用工具。
  从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算起,人类在短短三四百年的时间里取得的成就,超越了之前三四百万年的总和。
  从正式迈入工业化社会开始,人类只用了不到两百年时间,就摸到了智能时代的门槛,社会从人剥削人,逐渐朝着人剥削机器转变。
  虽然现在的大唐根本没有真正的工业概念,更没有人剥削机器的条件,但这却不妨碍李承乾从现在开始,为终将到来的工业革命打基础,做准备。
  让华夏民族的子孙后代,能生活在一个那样的时代。
  然而这一切,李承乾不能告诉任何人,包括李治在内。
  因为,工业化的必经流程就是污染,而华夏传统文化,对污染这种事可以说是零容忍。
  不仅是后世天朝百姓,就算是大唐百姓也是一样。
  没有哪个大唐百姓愿意生活在一个空气被雾霾缠绕,河流被污水污染的世界。
  哪怕你告诉他们,这只是暂时的,只要忍上一两百年,只要技术持续进步,一切都可以改变。
  结果也是一样。
  李承乾能做的,只是用另一种方式,让李治认识到,资本发展、技术进步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
  稍作沉吟,李承乾对上李治那双严肃而认真的眼睛,平静问道:“前番与西突厥大战,雉奴也你参与了,墨苑新研制的火炮,在你看来如何?”
  李治不明白李承乾为什么突然说起这个,不过还是老老实实答道:“火炮之威,确实震天撼地。”
  李承乾继续问道:“若两军对垒,一方有火炮相助,可否必胜?”
  李治想了想,摇头道:“不可。”
  李承乾循循善诱道:“为何?”
  这一次,李治想了很久,才慢慢说道:“其一,火炮过于沉重,运输不便;其二,火炮造价太过昂贵,无法大量装备……”
  李承乾点点头,接着说道:“若有一天,火炮能够便捷运输,造价亦能降至寻常价格,又当如何?”
  【果真会有那么一天么?】
  李治有些愣怔,大炮的威力他是亲眼见识过的。
  如果真的能够列装全军,哪怕运输的问题暂时解决不了,大唐王师的战斗力,也将再次迈上一个台阶。
  只是,如今一门大炮造价高逾千金,即便真的能降价,又能降多少呢?
  看着李治眼中的犹疑,李承乾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肯定道:“今时今日,天下各处矿山,皆已用上了墨苑研制的新式高炉。”
  “数年间,坊间生铁价格,较之父皇在位时,已降了三成,长此以往,你觉得火炮价格,还会像今日这般昂贵吗?”
  要知道,铁器和其他物品不一样,一件铁器,用上几十年甚至几代人都很正常。
  随着百姓们手中持有的铁器越来越多,生铁的价格肯定会越来越低,这是毫无疑问的事。
  只是……
  这和兄弟二人现在讨论的事有什么关系?
  就算要论功劳,那也该记在墨家和墨苑头上,和商人有什么关系?
  想到这里,李治就将问题抛给了李承乾。
  李承乾提起这件事,当然不是无的放矢,他只是要用这件事,引出另一件事而已。
  听了李治的问题,早有准备的皇帝陛下想都不想就说道:“火炮之威,雉奴你也见识到了。火炮的原理,想必你也已经从张卿那里得知。”
  “如此国之重器,其道理却十分简单,非我大唐一家能知之,西域诸国亦有俊才无数,若彼辈制出与我朝火炮相近之物什,三军如之奈何?”
  “以朕看来,我朝唯有不断进取,不断突破,尽百业之教,兴百工之利,方能永永凌驾于万邦之上,永为天下主宰。”
  “《诗》云「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正是其理!”
第688章
:蝴蝶
  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历朝历代的统治者们就将「尽地力之教」奉为真理。
  如今李承乾突然扔出一个「尽百业之教」的理论,可以说称得上是「离经叛道」了。
  看着李承乾言之凿凿的样子,李治莫名觉得有些心慌。
  从小到大养成的习惯,让他下意识认可了李承乾的话,可是这些话背后的含义,却又让他心颤不已。
  沉默片刻,李治不死心地看着李承乾,纠结道:“大兄欲兴百工之利。有一个墨苑还不够吗?何必要依靠那些寡廉鲜耻的商贾?”
  李承乾叹了口气,幽幽道:“时不我待啊……”
  ……
  李承乾很清楚,在这个星球上,东方和西方,中华文明和罗马文明,就像是一根螺旋上的两条线。
  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93/52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