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校对)第20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07/733


可廉丹仍勒令诸部奋力抵抗,如今听王匡约他一起逃走,不由大怒:“小儿可走,吾不可!”
冯衍先前游说廉丹拥兵自重,以待时变,不失为一方诸侯,可廉丹却断然拒绝,他心存对王莽的感激,是真真的大新忠臣。
“西南之役连绵三载,不但没打下句町,连旁郡也反了。”
“奉命北征匈奴,出塞不到百里而反,使贼虏入于新秦中。”
“如今若再度丧师失地,为赤眉所败,廉丹无能,再没颜面见陛下了!”
廉丹念及自己这一生,一时间竟羞愧无比——对王莽的愧,对君王的愧,对一路上被他部众暴虐的民众,对无盐城里的上万无辜冤魂,却没有丝毫愧疚。
廉丹解下了自己的更始将军印、绶带和符节,让亲信转交给王匡,令他带着自己的部众一起突围撤退。
“至于我。”
廉丹大声呼喊,仿佛是想让更多人知道:“受国重任,不捐身于中野,无以报恩塞责!”
王匡受到廉丹印绶后,没有丝毫犹豫,丢下外围与赤眉周旋的两支杂牌部队不管,又让更始将军部众作为前锋突围,他自己则带着嫡系稳坐中央,乘于驷车之上。
赤眉和王师一样,战前无计划,战中无协同,打了一天一夜后开始疲乏,各部渠帅也开始各打小算盘。在王匡率众突围之际,也没组织起有效的反击来,更多人眼睛都盯着成昌乡附近丢得到处都是的辎重粮草。
还有一辈子难得英勇一回,决定以身为饵,换来友军突围的廉丹。
王匡从驷车上回首,却见更始将军的大旗在赤眉的怒涛中摇摇晃晃,最终倒了下来。
廉丹带着不愿离去的亲信与赤眉死战,说来可笑,他指挥五万人时,被打得溃不成军,指挥五十人时,却能跟十倍于己的赤眉杀得有来有回。
但终究还是敌不过对方人多势众,大旗折断,亲信倒毙,赤眉军一拥而上,朝廉丹扑来,“太师尚可,更始杀我”,他们要报仇!
这最后一刻,廉丹仍奋力挥舞着皇帝所赐尚书斩马剑,却忽然想起了一个人:在塞北生生被廉丹故意不派兵救援,陷入匈奴右部数万骑包围,最后英勇战死的吞胡将军韩威,韩威也曾如此骁勇而战吧?
昔日廉丹见死不救,而今他亦将被友军抛弃。
只是廉丹终究没得到韩威那万箭鸶羽为被盖的悲壮待遇,随着他手中长剑被挑飞,一个大步上前的无盐农夫冲了过来,双眉上不是红土,则是鲜血!
他手持着还沾着粪土的粪叉,狠狠戳进廉丹甲衣破损的胸口!
接着是数十人一拥而上,万刃加身,廉丹的头颅被剁下来,连同夸张的铁胄一起,被赤眉军们举起欢呼胜利:
“更始杀我?我杀更始!”
……
而战场另一侧,在王匡丢失半数部下冲出重围之际,却遇上了一群被裹挟在乱兵中,各自为战的更始将军亲卫。
廉丹对亲信嫡系确实不薄,这群无盐城中滥杀无辜的刽子手,听说更始将军拒绝突围,已没于赤眉军中时,竟都悲愤不已,高呼道:“廉公已死,吾谁为生?”
而后竟调转马头,飞马冲向追击而来的赤眉军,都战斗而死。
“好壮士!”王匡倒是欢喜不已,多亏了廉丹及其亲信的牺牲,他抛弃一支支杂牌部队后,总算冲出了重围。扫视周围,清点人数,余部不到八千,建制也被打散,就茫然地跟着太师旗号撤退而已。
“太师,吾等该撤往何处?”
赤眉在争夺战利品,一时间没大队人马来追击,惊魂未定的校尉们前来请示王匡何去何从。
选择很多,退往治亭郡濮阳城整军再战,撤往济平郡定陶城抵御贼兵,甚至是跑到白马津转移到没有赤眉的河北,都是出路。
可王太师放着这些数百里内的去处不走,已经被真赤眉吓破胆的他,直接选择了一溃千里!
“兖州恐怕守不住了,洛阳,吾等撤往洛阳!”
……
突围成功的,不止是王太师的嫡系。
耿纯去无盐的路上来到这一带,他很擅长观察环境和细节,在昨夜的乱战前,就带着彭宠和那几百丁壮,一头钻进了远离战场中心的林子里。
“赤眉认准了逃跑的就是官军,紧追不舍,这一追一逃中,人肯定越走越少,只怕最后生还者不过十一。”
耿纯安抚众人,就这样在树林里过夜,期间还有一支赤眉路过,亏得耿纯让会说当地方言的甄士吏在眉毛上抹了红泥巴,借着天黑应付过去。
这件事给了耿纯灵感,他让人挨个传话:“将身上有官军标记的印绶甲胄统统抛弃。”
然后相互帮忙在眉毛上画红泥,乘着黎明时分,赤眉主力朝困守成昌的王师发动总攻之际,带着队伍出了林子,拔腿就跑。
虽然有了掩饰,又靠耿纯麾下几个本地人用言语搪塞,但丁壮们的眼神依然像惊骇的兔子,一路上尽是混乱的战场,官军和赤眉的尸骸倒毙于野,被弩箭射杀的、被刺死的、逃跑中死于友军践踏的。
毕竟是二十几万人的大乱战,这片点缀着尸体的旷野大得让人麻木,亏得他们早就在无盐见识过真正的鬼蜮,眼前的肚破肠流不算什么,大多数人尽量看着前边人的脊背,只想活着走出去。
他们都是来自豫州的丁壮,虽然也多是被强拉来的穷苦人,可赤眉哪管那么多啊,路上常见赤眉逮到了官军后,让他们跪在地上,用当地话询问,答得上来,活;答不上来,死!
赤眉平日里不舍得用刀,刀砍到骨头会钝,处死的方式是命令对方将衣裳鞋履统统剥了,然后赤眉战士举着块大石头,就往官军后脑勺砸去!一下,两下,直到脑浆迸裂。
然后赤眉军就心满意足带着没沾到一滴血的衣裳离开,他们想要过一个暖和的冬天,不会放过任何一点织物。
彭宠带领的豫州丁壮没有一个人试图去救“袍泽”,他们早已麻木,只希望自己安全。
倒是耿纯忽然想到:“若是伯鱼在此,靠着他会各地方言的能耐,肯定不会被认出来,指不定会反过来混入赤眉高层,做个‘第五巨人’呢!”
偶尔他们也会被机敏的赤眉军阻拦刁难,耿纯这时候便发挥了他文武全才的能耐,指挥丁壮们持刀兵将阻拦者手刃,然后迅速撤离。
渐渐走出了战场范围后,赤眉少了,那些最早溃散的官军却多了,瞧见耿纯他们一身赤眉装扮行来,都仿佛见到了鬼怪,或稽首求饶,或仓皇而奔,成昌一战将他们吓破了胆。
而在这片黄泛区的平原上,都是溃不成军的,疲惫而潦倒的王师同僚。
耿纯若有所思,叮嘱彭宠等人:“将赤眉洗掉,换回官军旗帜。”
清点人数,才发现仍有五百多,靠着耿纯的机智,他们没有损失太多人,顶多有掉队被抛下的数十个倒霉蛋,希望他们能保持缄默,不要被赤眉认出来。
但危险仍然存在,成昌之战结束了,赤眉军的三老、从事以数百上千人为单位,依然向外围搜捕官军,必须继续走。
此外,已经缓过神来的官军校尉、军司马们也在收拢残部,即便做打家劫舍的乱兵,也得人多才行。但瞧见耿纯他们保持建制,还都保留着武器,也不敢贸然来犯。
而耿纯也开始竭力让自己收拢的小部队壮大。
彭宠对此不解,以现在的人数撤离不是更快么?何苦要一路收拢残兵?
“伯通肯定见过大雁吧。”
耿纯抬头,指着南飞的鸿雁,地表上人类的自相残杀仿佛不关它们的事。
“大雁飞成两行,或为人形,老弱与受伤的被挟在中间,几百只小翅膀变成两只大翅膀,能飞万里!”
耿纯就打算组建一个雁群,而不是各自乱撞的小麻雀。
而他也自有号召残兵们加入的筹码。
每到一处亭舍、里闾,耿纯都纵马跑到那些垂头丧气坐在地上,靠在树旁,不知未来去往何处溃兵处,自来熟地聊开了。
定陶在南方,被赤眉主力遮蔽,耿纯暂时没法去找父亲了,但他并不打算空手而归,第五伦不是在为兵力不足发愁么?
耿纯笑着邀约各路溃兵、壮丁们:“汝等,可听说过河北魏成郡?”
……
第190章
董王
大野泽与后世的梁山水泊地域重合,处于梁宋齐鲁之间,乃是济水中游的蓄水大湖,方圆数百里,山幽水深、灌木林莽。天下承平之际,这是梁王、昌邑王等诸侯的游猎之所。到了乱世,则是盗跖、彭越等大盗落草为寇之地。
领导了湖畔“梁山赤眉”的董宪,他的身世和楚汉之际的彭越差不多,都是打渔的苦出身,朝廷搞什么五均六筦加大对渔猎的苛税后,他落草做了盗贼,聚集了一帮渔家少年,又乘着赤眉兴起之际窃其名号,果然吸引了更多人投奔,半年聚众数万,成了气候。
但和当初坐等“两龙相斗”,反秦时全程摸鱼的彭越不同,董宪却成了抗击朝廷大军的主力,先击退太师王匡五万大军,又率部赶赴成昌合战,一举击溃了东征王师。
董宪虽然出身底层,但可没少听彭越等人从黔首翻身跻身名王的故事,满脑子都是王侯将相那一套。
先前他号称赤眉别部,就让别人称自己为“将军”,如今得到大胜,董将军名望即将遍布兖州,董贤就更是志得意满,野心滋生,觉得自己未来可以做一做……
“董王!”
但这名号现在可不能亮出来,董宪琢磨着,自己现在顶多就一个吴广,真正引领天下首义的“陈胜”,还是泰山赤眉樊崇,如今王师已溃散,是时候跟他会面,商量赤眉军接下来的去向了。
虽然一起打败了官军,但两部互不统属,连口音也不大一样,为了避免火并冲突,梁山赤眉驻于成昌之南,居太师王匡故垒。泰山赤眉居成昌之北,吃着更始将军部众丢弃的粮食。
既然对方强而自己较弱,那主动登门的姿态就得摆出来,董宪让人带上些甲胄之类的战利品,前往樊崇驻地。董宪虽然出身低,如今赢了大仗,也开始讲究排场,让人将太师丢弃的仪仗扛着,身披一身缴获的甲胄,擦得铮亮。
董宪得到几位“从事”一路指引,走到更始将军大帐时,却见到一群蓬头垢面的赤眉战士挤在外头烤火,为首的是一位身材高大的汉子,额上褐土还未洗去,正哈哈说笑着与旁边众人分食缴获的粮食热饭,不用碗筷,脏兮兮的手握着一捧,黄色米粒粘在他的浓髯上。
再一抬头,瞧见被高高悬起的廉丹头颅,因为被无盐人痛恨,廉丹的尸身居然被与他有血仇的当地人分食,连眼睛都被抠走,只留下两个血窟窿。
这时候大帐被掀开,一位气宇不凡的中年人走了出来,有硬朗的直子,衣着得体,身被铁甲,站在与农夫无二的赤眉当中犹如凤立鸡群。
董宪下意识以为这就是樊崇了,遂朝他作揖:“樊王!”
此人一愣,连道误会:“我乃赤眉从事,琅琊临沂人徐宣。”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07/73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