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校对)第36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61/733


方望义愤填膺:“吾等也是近来才发觉第五伦毒计,悔之晚矣!”
半年将至,聪明点的人,也该反应过来,李通心中同意,却哈哈一笑:“听方先生之意,你此来宛城,是隗氏幡然醒悟,想要复归真天子?”
“那又有何不可?”方望语出惊人,甚至当面直呼”元统皇帝“姓名:“拥立刘婴,乃是老刘歆一意孤行,隗氏忠于的是汉家,不是痴傻的前朝太子,既然如今知道真天子在南阳,隗氏很愿意废除刘婴,让他降为王爵,归附更始皇帝……”
此言惊得绿林诸王面面相觑,而刘玄更是面带喜色,他还是喜欢传檄而定。
倒是李通没上当,追问道:“何时废黜?”
方望道:“骤然废之,唯恐陇右豪强惊慌失措,内部大乱,不如等两家共灭国敌第五伦后,再令刘婴亲自来宛城谒见陛下。”
所以还是口头之言,不可信啊,李通一挥袖子:“我看先生此来,恐怕是畏惧第五伦先击灭陇右,不得已向南阳求援罢?”
“第五伦想灭的,可不止是陇右。”方望摇头,他听说李通也吃过第五伦的亏,而观刘玄亦是个胆小之辈,遂夸大起第五伦的实力来。
“我常在陈仓,观第五伦与刘伯升决战,深知彼军虚实。”
“刘伯升乃是陛下麾下柱天大将军,有万夫不当之勇,举事舂陵、唐河鼓阵、围攻宛城,战功赫赫,列为诸侯。”
“然其入关不过旬月,竟为第五伦轻易击灭于渭水之畔,消息传回,难道陛下与诸位大王就不感到愕然和畏惧么?刘伯升尚败,谁还能当第五伦全力一击?”
方望渲染第五伦的军力颇为不顾实际,开始了战忽模式。
“第五伦所统马步水军,约有二十余万。”
绿林诸王面面相觑,他们起兵这么多年,至今将杂七杂八的军队、民夫加一起,也就这个数啊:“莫非诈乎?”
“非诈也,第五伦在魏地河内,已有旧部数万;在鸿门掌管大军,又得八万奔命……”
这是新朝官方加倍的夸大数据,和昆阳的百万大军一个意思,方望就直接拿过来用了。
“进入长安,得北军数校归降;平了河西河东,收编田况、王寻旧部,至少又得五六万;新招之兵三四万,以此计之,再驱长安百姓而战,何止二十万,三十万都有了!”
这是夸张,第五伦都不知道自己有那么强,而方望吹嘘起第五伦的麾下战将更是不遗余力:“足智多谋之士,有任光、冯衍等辈;能征惯战之将,何止一二百人。助第五伦败刘伯升者,万君游耿伯昭,击溃王常者,景丹第七彪,加上窦融等降将,皆善战之人,又有河内马援,魏地耿纯。”
“总之,第五伦如今兵强马壮,士气正旺,其所辖之郡有十,皆膏腴沃土。”
“古人云,关中之地不过只占天下的三分之一,人口也只有十分之三,但这里的财富却占了天下的十分之六,第五伦若封峣关,击灭陇右,三分天下,已有其一,强秦之势成矣!”
方望道:“想那战国之时,凡天下强邦,非秦而楚,非楚而秦,两国交争,其势不两立。绿林在南方,好比是楚,第五伦在关中,好比是秦。第五伦若无陇右之忧,现在只需要遣将出潼塬,下甲据弘农,洛阳将危;马援出河内,下濮阳,取成皋,豫州兖州不为陛下所有。”
“届时马援、窦融等攻颍川昆阳,第五伦自将大军下商於,举甲十万出武关,宛城难当,陛下社稷安得毋危?此外臣所以为陛下患也!”
“第五伦欲使诸汉相争,他好得渔翁之利,但如今的形势是,汉魏不两立,与其被他各个击破,不如合力灭之!兄弟阋墙外御其辱,故而隗氏遣外臣来见,说以利害,隗公所求,不过是汉家名下,一个诸侯之位罢了。”
刘玄听了此言,不觉变色,绿林中没有特别利害的权谋之士,分析问题不如方望这般“透彻”,他也是今日方知,不知不觉间,第五伦就如何强势了?
一时间不知如何是好,只低头刮席,末了又看向李通,却他也面沉如水,李通是吃过第五伦大亏的,明白对此子不可小觑,但也明白绿林现在根本没精力与第五伦交战:最大的隐患还是赤眉!马武等人才去了几天,目前尚无消息传回。
若能说动赤眉,驱这数十万流寇入关“去过好日子”,与第五伦火并,才是最好的办法,只是……
只是形势不等人,在让方望暂且去馆舍休憩后,两个消息传来,让宛城上下皆惊,也叫刘玄、李通下定了暂且联合陇右,对付第五伦的决心。
一件是来自弘农:窦融等人带着关中、河东民夫,在潼塬上建立起了一座关隘,无关尚且不能突破,如今有了险隘,河南的绿林军就更无法西进了。
另一桩则来自商於:“魏军自蓝田南下,击峣关!”
……
十一月底,北方天气已颇为酷寒,冻得来自南方的军队瑟瑟发抖。
狭长的商於走廊上,最大的城池叫做“上雒”,此乃古鄀国之地,如今此城仍为绿林所占,给刘伯升办完那让人失望的葬礼后,更始皇帝刘玄也意识到第五魏已成气候,虽暂时没有精力再攻长安,但还是派了二位大王前来。
宜城王王凤乃是绿林大渠帅,宛王刘赐则是舂陵宗室里的放弃刘伯升转投刘玄的佼佼者,他们带着三万绿林兵进入商於谷地,足见刘玄对这条走廊的重视。
毕竟更始朝廷里虽鱼龙混杂,但亦有李次元这等有见识的大臣,力陈道:“商於之地扼秦楚之交,据山川之险,道南阳而东方动,入蓝田而关右危。武关巨防,一举足而轻重分焉矣。”
但于二王而言,对这趟差事就没那么开心了,中原大把膏腴之地不能去,却得到这阴冷狭窄的鬼地方来御敌。
不满的不止是二王,送完刘伯升噩耗回南阳后,被派到上雒的阴识甚至有些悲愤。
“二位大王,末将当然知道,商於之地关乎南阳安危。”
“但在峣关与敌交战,实非良策。”
“为何?”
“不守关隘,难道还要放进来在谷地里打不成?”
阴识做过太学生,年轻时在这条谷地里往来数次,倒也有他的一番见解。
“这上雒过去是鄀国,春秋时,秦楚曾争于此,但不管楚如何强盛,鄀地还是为秦所占,何也?从南阳到上雒,要途经武关险道,绵延千里,而本地粮食又不够大军吃,只能飞刍挽粟。”
反倒是关中蓝田等地,距离峣关极近,打起消耗战来,必是南方政权吃亏。
更何况是这冬日里,随时可能下雪的天气,峣关虽险要,粮食也够吃一段时间,但要命的是箭矢的消耗跟不上!更始政权也是草台班子,至今仍没设立稳妥的军工作坊,箭矢等物仍在用新朝地方武库,哪能比得上魏军啊!
冬衣也是个大问题,绿林本就多来自南方,对北方的酷寒没有心理准备,军衣也是靠掠夺中家、百姓来解决,士卒多是将衣帛层层叠叠裹在身上,挤在一起靠抖来取暖,很多人冻得脚都迈不动步,一旦下起雪来,就更是灾难。
阴识从关中逃回来的豪右部曲口中得知,第五伦在九月下旬击败刘伯升后,没有急着拓展地盘,而是先将渭北三十多家豪强一网打尽,处置好内务后,才有条不紊派兵南下,从霸陵、杜陵,一个个拔除会对大后方构成威胁的坞堡钉子,慢慢推进到峣关。
如此一来,岑彭、郑统身后的粮道颇为安全,平原运粮和他们在小道运辎重,不可同日而语。
所以阴识的意见是,在峣关久耗,只会让己方被拖垮,不如放进来决战,才能发挥优势兵力!
“从峣关到上雒,皆是羊肠山岭小道,在上雒摆开战场,以众凌寡,以逸待劳,我军必胜!”
但阴识虽然熟悉本地地理,可在打仗上也是个半吊子,新朝降将孔仁反问他一句,阴识就答不上来了。
“阴将军,若是魏军目标只在夺取峣关,而不入商於谷地呢?吾等岂不是白白弃地予第五伦?若是更始天子问起罪来,阴将军可愿承担责任?”
阴识哑然,只能退下,他离开后,王凤失望地摇头道:“阴氏家主没有见识,我与宛王奉命至此,就是要寸土不失。”
否则二王在更始政权里的排位此列,便要骤降了,他们也希望此番表现良好,往后也能像其余人一样,独镇一郡。
刘赐颔首:“更何况有些事,阴识并不知晓……”
他展开刚从宛城送来的热乎诏令,上面是刘玄与诸王商议后的决定。
“死守峣关,拖住魏军,迫其增兵!好使陇右六郡骑,袭第五伦所在,令关陇混战,相互损耗,而我待到春暖后进军关中,后发得利!”
……
第333章
雪拥蓝关马不前
“还请岑将军解释解释。”
魏军大营设在蓝田谷中,大帐内,正副两位指挥官正剑拔弩张。
经过几天岑彭交心深谈后,郑统原本对此人印象略有改观,而第五伦也耳提面命过,说他负责自己擅长的事情就好,兵略上,交给岑彭来定。
“岑彭管的是打不打,你来管怎么打。”
这是事先给二人划好了职权,省得还得像景丹一样,还得跟第七彪来什么“大事你管小事我管”。
但在峣关下久顿不攻后,郑统骁勇无前的老毛病犯了,心里颇为急躁。
“岑将军,你口口声声要洗辱,便是如此洗的?吾等来此已有十余日,你却都只提议做试探攻击,却整天让士卒们在周边广插旗帜,建立营垒,一个人要烧两个灶火,这是何意?”
外头已经有很多校尉抱怨岑彭胆小、害怕,将他视为窦融第二了……
岑彭却笑道:“我记得郑将军曾与我说过,第一次攻峣关的情形。”
“将军见守的峣关人少,以四千之众仰攻,结果却没能打下来。”
郑统更怒了:“此事我已向大王禀报,与你也在喝了酒后说过不下三遍,岑君然,你反复重提,莫非是故意辱我?”
岑彭请他稍安勿躁:“我的意思是,换了任何一位将校,在士卒不熟悉攻城战法之时下强击此关,都会功败垂成。”
险隘还是要尊重一下的,岑彭说道:“兵法云,攻城之法,为不得已。修橹轒輼(fenwēn),具器械,三月而后成。当初将军首战时,我军哪有什么攻城器械,只能靠人命去硬填。如今数月已过,才算准备好了一切。”
但峣关地势高,卡在隘口上,大型攻城器械运不上来,还是得靠简易器械外加人命去填。
岑彭遂道:“然即便如此,若将不胜其忿而蚁附之,杀士卒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之灾也。若是急于一时,非但攻不下,还会受损,所以得用计策。”
岑彭跟刘伯升北上时注意过此关形势,心里有了计较。
“刘伯升败后,绿林谨慎,绝不可能出关交战,故意示弱诱敌无用,于是我反其道而行,示之以强。”
“我之所以让士卒广立旗帜,多设灶,是为了让敌军以为吾等有数万之众,而绿林忧患之下,也只能增兵。”
然而在这种窄地方攻防,小小关隘上能站的人数有限,顶多上去几百上千人,故而兵力不是越多越多,一旦到达某个临界值,人数之众只会添麻烦。
岑彭敏锐察觉到了这点:“自秦国夺取此地数百年来,峣关从来都只需面对南方来敌,而不必戒备北边,故而驻军居住的屋舍小城都设在蓝田谷内,就是吾等大营所在。”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61/73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