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校对)第61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17/733


贾复反问:“南阳何地最为薄弱,又能扼魏军咽喉呢?”
邓奉往西边一指:“自然武是关与宛城之间。”
这正合贾复心意,他拊掌赞道:“先取丹阳,大善也!”
此丹阳并非江东丹阳,而是“丹水之阳”,包括了丹水、析县等处,是魏军关中粮食运往宛城的囤积地。
“夺取丹阳数县,便能断绝关中与南阳之间往来。”
“不错,而后观察局势,退可西入汉中,进可东取宛城!”
……
同样是四月初的南阳,有人冒着夏雨,乘着轻车,在新野通往宛城的泥泞道路上狂奔不止。
“御者,可否再快些?”
刘盆子掀开车帘询问。
“小君子,冒着风雨,只能这么快了。”车夫知道刘盆子心急,劝他道:“舂陵是遭了汉兵袭扰,县令都战死了,只剩下刘县丞困守县邑,但这军情早已靠驿骑传到宛城,说不定都送到皇帝案前了,小君子再送一遍,也没大用啊。”
刘盆子岂能不知?自三月份以来,位于南阳东南部的蔡阳、舂陵数县,遭到了汉军马武部的袭扰,然而岑彭却根本不管后方动乱,前军依然在猛攻襄阳,后军也只护着最关键的新野,大有放弃边角,任由舂陵数县自生自灭的架势。
而南阳太守阴识也没有立刻遣兵去救,马武如入无人之境。
刘盆子的兄长刘恭是舂陵县丞,眼看部分年初时还“坚定反汉”的舂陵人见形势有变,做了墙头草,忧心县城难保,遂再遣私从护卫刘盆子前往宛城,只望能当面向阴识陈述事情的严重性。
魏国对新征服地区控制力偏弱的缺点显露无疑,蔡阳等地,非但有汉军游击之兵招摇过市,潜藏山林的盗匪也趁机出来作祟,刚太平不到一年的各县又恢复了兵匪横行的惨相。和刘盆子同路的,还有抛弃家乡的难民,扶老携幼往北走,他们的脸上充满麻木,自从绿林反新后,数年来,流亡早不是新鲜事了。
但抵达新野等地后,刘盆子却惊讶地发现,这里依然好好控制魏国官吏手中,靠的是岑彭所留后军的镇压,往北至岑彭的故乡棘阳,亦是秩序井然。
“岑彭、阴识莫非只管其家乡,不顾其他各县?”与祸乱横行的舂陵一比较,刘盆子很难不生出这样的念头来。
等抵达宛城后,刘盆子就更是来气了,战争似乎一点都没改变这里的生活,市井依旧繁荣,但流言蜚语却不少,安定之下,是人心惶惶。
又听说,西边有邓奉、贾复也打了进来,在冠军县一带活动,眼看南阳就要大乱,怎么军政的两位大员一点不急?他们究竟有怎样后手,能保证南阳稳固呢?
刘盆子没有官职,只是“县丞之弟”,按理说,想见郡守一面是极难的,好在他兄长刘恭当初在岑彭、阴识手下办过差,在接受赤眉遗政时出力甚多,还认识点人脉关系。
他等了一天,终于靠着阴识幕僚通报,得以进入太守府后门,候在等待接见的回廊里。
刘盆子紧张地整理自己的衣冠,又摸着怀中兄长咬破手指写下,希望太守不要抛弃舂陵吏民的血书。
然而不巧的是,那位幕僚很快就遗憾地来告诉他:“太守有大事要办,方才带着从属,直接从府衙前门走了,今日恐怕不能谒见,且先回馆舍去罢。”
“今日见不到?”刘盆子大惊:“那何时能见?”
“不知道,不知道,真有大事,太守不知要忙到何时。”幕僚推诿着,想撵刘盆子这个麻烦的年轻人离开,岂料刘盆子不愧是给赤眉军养过牛的,也有牛的犟性,抱着太守幕僚的手就是不松开,非要他给个准话。
“这如何说得准!”
太守幕僚急了,只能与刘盆子道明了实情:“此事很快便非机密,我就与汝实话实说了,汝来得不是时候啊!”
他压低了声音:“魏天子南巡至宛,阴太守忙着迎接御驾,哪还有闲暇见汝这小儿曹!”
第568章
南巡
第五伦的南巡,那是真的巡狩,与王莽、刘玄抛弃都城的“南狩”大不相同,洛阳离南阳并不算远,放在后世,那都是大河南省里的地级市,车马半月可达。
但对于刚归附魏国不久的南阳来说,魏皇陛下的到来,无异于给他们吃了颗定心丸。宛城市井中,关于第五伦的仪仗、车驾传了好几天,哪怕是未曾亲眼所见的人,也道听途说,津津乐道于第五伦麾下的战将百员,个个龙精虎猛。
有人说第五伦带来了五万大军:“赤白黄青黑,每色万人,能将宛城围一整圈!”
“至于剩余在道的援兵,旌旗、辎重,从洛到宛,千里不绝。”
不论如何,第五伦的驾临,使得因战乱而人心惶惶的宛城瞬间安分下来。
刘盆子的内心也稍得安慰,只想着:“魏皇亲至南阳,应能速速派人救助舂陵了罢?”
然而南阳太守阴识那边,刘盆子依然不得拜见,正无计可施之时,却有人主动找到他。
“我家主人请小君子相见。”
刘盆子住在南阳城内的置所中,只占了一个狭小的客房,隔壁大院落里,却住满了来自京都的随驾高官们,想见他的不速之客,便身居其中。
刘盆子不知对方身份,忐忑地跟着随从入院,上了二楼后,闻到了满屋的香料味,一位瘦高的儒士正跪坐在案几后的蒲席上,香味散发自香炉,儒士闭目养神,给人一众高深莫测之感。
但等他睁开眼后,那对三角眼,却破坏了这神秘感。
“汝便是桓君山之徒、舂陵县丞之弟,刘盆子?”
刘盆子不知所措,身后那亲随这才透露了这位士大夫身份:“还不快拜见大行令冯公!”
原来面前之人,正是借口“头疾”从失控的荆襄前线跑路的冯衍,他对岑彭、张鱼将荆襄局势弄成现在模样颇为不满,遂回洛阳向皇帝禀报实情。
岂料第五伦并未有太大反应,只提出要“亲巡南阳”,冯衍也随驾至此,南阳宫室拥挤,冯衍又不愿住进太守府,遂在置所暂居,听说刘盆子的事迹后,让亲随唤来。
刘盆子跪在地上,支支吾吾地将南方情况说了一通,冯衍大表同情,说道:“汝兄为国守土,而汝年虽弱冠,却能只身求援,真是感人肺腑啊!”
“这样,汝也不必求南阳太守了,后日,我亲自带汝入行宫,直接向大魏天子禀报实情!”
……
“刘盆子,待会进了行宫,如何行礼汝可知晓?”
刘盆子忙道:“平民见皇帝,行稽首大礼,小人省得。”
冯衍颔首,他当然不是感动于刘盆子兄弟之情,这才愿意帮他,而是想借刘盆子之口,告诉第五伦蔡阳、舂陵等县的糜烂,而放汉军冲入的,正是前线一意孤行的岑彭啊……
所谓的南阳行宫,便是昔日更始皇帝刘玄修筑的宫室,刘玄是个喜好享受的人,花费重金打造自己的乐巢。但如今却一片凋敝,宫墙坍塌了只剩下原来一半的高度,白石阶梯却满是坑洼,朱红色的大柱多有兵刃劈砍过的痕迹,一些甚至直接倾倒,雕塑兽形的瓦檐碎的比完整的多。
刘盆子记得,这里一度被赤眉三老们占据,赤眉军对宫室的管理颇为粗放,宫门里长满了浓绿的蒿莱,台阶上全是枯枝败叶,燕雀在宫檐上安了家,满堂都是鸟的羽毛和粪便,赤眉兵和流民、乞丐衣不蔽体地居住于此。
如今,他们又统统被魏军赶走了,阶梯上的鸟粪、落叶被清扫一空,南阳行宫换了新主人,就像这天下一般,从刘氏、王氏,变成了伍氏。
似乎是想起了自家兄弟二人的流离身世,刘盆子看着熟悉的行宫直发愣,却听到有谒者传唤自己的名字,连忙小跑过去,在偏殿门口脱了鞋履,低头捧手,趋行而入,眼睛不敢乱看,跟着谒者走到指定的位置,这才下跪长拜,稽首罢了,稍稍抬头,见到了一双……翘着的脚。
第五伦好胡坐,这是熟悉他的人都知道的事,除了正式的大朝会外,第五伦就连燕朝,都喜欢坐在名为“椅子”物什上,甚至还翘个腿——微末时、做官时他还没这么放肆,如今谁敢管?
虽然这不合礼法,但经历王莽的复古后,天下礼崩乐坏,道学家不好混,也没人敢说三道四。反而在长安、洛阳成了一种新的潮流,引得许多膝盖跪疼的年轻男子效仿——女子虽穿上了穷绔,但胡坐依然有些过于前卫,敢尝试的人不多。
“过来些。”
第五伦的声音传来,让刘盆子近前。
刘盆子只膝行往前挪动,头依然不敢抬。
第五伦遂与旁边的冯衍打趣道:“桓君山的弟子,怎如何胆小,不似其师啊。”
听到夫子的名讳,刘盆子也终于想起来,自家老师与魏皇关系很不错,乃是忘年交,他年纪轻,经历多,口齿不算笨拙,遂稍稍抬眼,看着面前并无不严肃的帝王道:“敢告于陛下,小人平日胆子很大,少时被赤眉掳走时,别家孩童哭,小人没哭。”
“在淮北侍奉桓夫子时,见到盗寇杀人割肉吃,小人能忍住尿意,慢慢退走,不叫彼辈发现;从舂陵跑出来求救时,也双腿夹紧马肚,任由流寇箭矢从身边掠过。”
“但今日,小人见到了圣天子,威势所压,就像山中小兽,见到百兽之王,两股战战兢兢,胆子也缩了。”
此言颇为大胆,连冯衍都没料到,倒是第五伦听罢,哈哈大笑:“是桓谭的弟子没错!”
第五伦又道:“予已听冯卿说起汝兄弟事迹,从前汉宗亲,到赤眉小吏,再到魏国官员,确实不俗啊,听说汝有南方紧要军情要禀报,且大胆说来,今日大可直达天听!”
直到此时,刘盆子才敢完全抬起头,第五伦坐于堂上正中,左右分别是大行令冯衍、南阳太守阴识。
冯衍看向刘盆子的眼神的充满鼓励的,他来之前就叮嘱刘盆子,要如实道来,不要有所隐瞒。
而阴识的目光就玩味多了,南阳被三股外敌侵入,他这个临时的南阳太守压力巨大,但还不能往前线的岑喷身上甩锅,因为岑彭是自己恩主,同属于南阳一系,这场仗,阴识作为协助者,与岑彭一荣俱荣,对于南阳边县的糜烂情况,他不敢瞒着第五伦,但措辞有所斟酌。
但今日,与岑彭有分歧的冯衍却将刘盆子带到这,他想作甚?
刘盆子却没想这么多,他心里只有兄长的安危,遂将数月以来,东汉对舂陵渗透、暴动的失败,以及汉将马武的武力入寇细细说来。说及舂陵令守土战死,兄长与官员们退守县城,却又担心本地人一念之差降了汉兵,数县岌岌可危的情形一一道来。
说到动情处,刘盆子涕泪交加,对第五伦再拜道:“小人兄长奉皇命守舂陵,教训民众,恢复生产,舂陵人已不再怀念旧汉,对潜回乡里破坏的汉国奸细,皆视为仇寇,舂陵人已自视魏国子民了。”
以汉室宗亲的身份,说出这些话,是有些奇怪,但刘盆子已经完全进入了角色。
“可如今,汉军长驱直突,舂陵等地人心浮动,又有了反复之意,只望陛下勿要摒弃舂陵吏民啊!”
第五伦听得有些动容,而冯衍更是喟然长叹,倒是阴识颇为尴尬……
“汝兄弟忠勇可嘉,予必不会抛弃舂陵,让当地复为贼寇所乱。”
第五伦口头褒奖了刘盆子,并给了他一个意外之喜:“既然是桓君山弟子,又乃忠臣之弟,也不必再以白身自处了,这样,宫中郎官尚有空缺,汝且先从外郎做起,跟随予行在御驾罢。”
这确实是他兄长一直期盼的事,还念叨过,打完仗送他去洛阳桓谭身边呢,但刘盆子却不觉喜悦,反而三稽首道:“小人不敢图官身,唯望兄长平安!”
第五伦更加欣赏他,令人赏赐丝帛若干,暂且先由谒者带出,给刘盆子在置所换了好屋子住。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17/73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