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校对)第62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28/733


张步倒是知道自己的斤两,或者说,他仍藏着野心,只叹息道:“张步别无奢望,只求保全宗族于青州,今日不得已反击魏国,也只为夺回被骗土地,将疆界推回到大河边、亢父塞,恢复三齐四固而已。”
虽无争霸野望,但张步也不愿做齐王建那样的亡国之君,决心抵抗后,开始向方望积极问策:“方先生乃当世智者,济水天险已破,齐国应如何抗御魏师?”
方望道:“早在春天时,外臣在江都城,曾与汉司徒邓禹议论天下方舆险要,当时听闻魏、齐定盟,共享济水之险后,邓大司徒也曾叹齐国险要尽失,危险了。”
邓禹年少有为,非但过目不忘,还有不亲自勘测就能对天下险要如数家珍的本事,连方望都望尘莫及,遂引述邓禹的话道:“但邓司徒又说,三齐人众,若齐王不想‘尽东其亩’,尚有机会。”
张步避席求问:“为之奈何?”
方望伸出四个指头:“四个字,重在历下!”
所谓历下,就是后世济南,如今也叫济南郡。
“济南郡南阻泰山,北襟勃海,擅鱼盐之利,界午道之中,实乃卫、齐之间肘腋重地也。”
方望道:“春秋时,诸侯争齐,多在历下。自战国以迄秦楚之际,历下多事,则齐境必危。秦兵入历下,而王建为亡虏。三齐罢历下战守备,而韩信得以收青州。历下之所以重要,因其为齐之西界,水陆四通,中原师旅粮秣转运最为方便。故大王欲守三齐,则必守历下!”
张步听罢鼓拊掌而笑:“也不瞒先生,寡人虽与第五伦约好,但却并未放弃武备,为防魏军伐我,特地设了四道防线。”
“第一道便是济水,但济水长达千里,难免会有疏漏,这便有了第二防线道,正是历下!历下城池坚固,又有大将重兵把守,将附近几座犄角之城守卒加上,兵力不下于魏军,虽闻耿弇善战,但要想破孤西境,亦不容易。”
“大王果乃英睿之主,他日功业当不下于齐威王。”
方望赞不绝口,又出了个毒计:“赤眉残部占据泰山、鲁郡,虽与大王不睦,但同魏国更有血仇。赤眉新首领徐宣自从进入曲阜后,开始废弃昔日乱行,也拜起圣人,定制度,颁布官职,自称鲁公,已非昔日流寇。但苦于无人认同,若齐王主动承认徐宣,彼定心存感激。”
他又揽了一个活:“大王且在济南挡住魏军,外臣愿前往曲阜,说服徐宣,使赤眉出师历下之南,作为游击之兵,袭扰魏军侧后,拖到荆襄大败消息传来,魏军动摇之际,再一举反攻,河济之间可定矣!”
虽然张步对赤眉军残部仍存偏见,且对泰山、曲阜心有觊觎,但事态紧急,利用方望去达成一个临时盟约,日后再撕毁也不迟,遂欣然同意。
方望离开临淄时,夏天才刚刚开始,他寻思着,齐兵再羸弱,至少人多啊,最起码能撑到秋天吧……
然而方望前脚刚走,身在临淄积极调兵遣将的张步,就听到了一个惊人的消息:
“魏军偏师自狄县南渡济水,皆为骑兵,已逼近临淄以北!”
……
魏军偏师的将领,乃是盖延,第五伦没有太追究他在河济之战里的一系列“小失误”,仍以结果来定功。
战后,盖延被封为“虎牙将军”,位列杂号,而后带着渔阳突骑在重新长满杂草的黄泛区盐碱地驻牧,又划归耿弇统御。
还是之前魏、齐划定边境埋下的伏笔,盖延以济水北岸的狄县为基地,在耿弇率先进攻历下,吸引了齐国大量兵力后,盖延又率渔阳突骑强渡济水,此处与临淄的直线距离,不过区区两百里!骑兵快的话,两日可达。
但突入此地后,盖延就开始了他的骂娘模式。
“区区两百里,取临淄犹如探囊?若真这么容易,耿伯昭为何不让他的嫡系上谷突骑走,偏要将此事交予渔阳突骑,因为这是烂泥沼,马蹄易陷之地啊。”
盖延的战马蹄铁下满是淤泥,他身后则是艰难涉水的骑从,河流不算深,但泥沙却不少,常有马儿陷入难出。
原来,这济水河在入海口的大平原附近,呈现分支漫流,以至于百余里间水网纵横,且绕不过去,渔阳突骑速度变慢,两天过去,连一百里都没走。
这些情形,盖延驻扎狄县期间早就派斥候弄清楚了,但谁让耿弇是主将呢?盖延虽然桀骜不驯,但经历了河济一役的教训后,他也勉强听从了指挥,走了难路,猜测自己恐怕是策应牵制的活。
但心里,盖延仍觉得是小耿故意让“上谷系”立功,而让他们“渔阳系”吃泥!
你看,派系无限可分,连“幽州集团”里都能分个三五个党群呢!
数千人马拖着疲惫身躯进入干燥的平地,不得不休整一日,临淄那边已经争取得珍贵的时间。第三天,一座小而坚固的城塞,以及其后十余座营垒,横在地平线上,挡在渔阳突骑面前,让他们失去了奇袭临淄的可能。
这座城就是张步早就布置下的“第三道防线”,名为……
“西安县。”
……
西安县,以其位于临淄之西而得名,此时此刻,张步亲自抵达城中,又在西安城附近列营十余,皆深沟高垒,以免渔阳突骑突破。
眼看堪堪阻住了渔阳突骑的步伐,张步不由得意,夸口道:“寡人毕竟也是行伍征伐出身,幽州兵以天下名骑著称,屡屡为魏皇立下大功,孤岂能无防?”
更何况,西安附近是海水消退后产生的陆地,川泽横流,咸水塘到处是,和淮南江东颇有几分相似,且淤泥更甚,对骑兵很不利。
“魏师若步骑推进,孤尚有忌惮,可如今独以骑从孤军深入,自然是陷于泥沼,难以疾攻,不足为惧也。”
嘴上“不足为惧“,但张步带来的军队,已经暴露了他的胆怯:三万大军都位于西安,反倒是都城临淄,只让其弟带着万余杂牌军镇守。
张步是这么打算的,先在泥沼溪流间歼灭渔阳突骑,再带着三万大军乘胜西征,去支援济南郡历下,那儿才是主战场……
然而不等张步率众实施步步紧逼,将盖延和渔阳突骑撵下泥沼的战略,西方就传来剧变!
“大王,魏军已破历下!”
张步无法接受这个事实,本以为能撑到入秋的历下城,只花了半个月就告破,要知道,济南郡的东平陵、历下几个县满打满算,足足有三万人马。耿弇手里的,也就这个数吧?隔着高大城池,连“倍则攻之”都做不到,为何能胜得如此之速?
“敢告于大王,其先,耿弇渡济水后先击祝阿,自平旦攻城,日未中而拔之,又故意开围一角,令祝阿残兵得奔归钟城。钟城人闻祝阿已溃,大恐惧,遂空壁亡去。”
使者遂磕磕绊绊讲述了济南之战的情况,简单来说,是耿弇先花了半天时间,攻破一座防守最薄弱的城池:祝阿,又利用祝阿败兵,逃到下一座城,搞得满城人心惶惶,最后竟不战而逃,让小耿在济南站稳脚跟,有了作战基地。
其后,耿弇又做出放弃历下之势,兵锋向东,直指与历下互为犄角的济南首府:东平陵。结果逼得历下守军出动一半,去救援东平陵,岂料耿弇是围点打援,半路伏击,齐军皆没。
“耿弇自引精兵上冈阪,乘高合战,大破我军。”
从简略的只言片语中,张步仿佛都能看到这位骁勇善战将军的风采,而后,小耿再派人穿着齐人衣甲回到历下,骗开城郭,遂取历下,其智慧完全不亚于勇气。
这几件事,竟都发生在五日之内,而回报的几波信使遭魏骑截杀,断了音讯,以至于张步竟全无知晓,今日方得闻惊雷,不由怔在了原地,半响后才猛地跺脚,心疼历下的部曲,青州是人多,但也禁不起这么两万两万的被歼灭俘虏啊。
事已至此,只能想想补救之策,张步开始了精确的盘算:“历下虽败,但魏军主力与临淄之间,还横亘着东平陵、昌国等坚城,起码还能撑住半个月,等寡人收拾完陷入泥潭的渔阳突骑,再西去御敌不迟……”
然而这还没完,几个时辰后,张步得到他弟弟的急报:“魏军游骑出没于临淄西南郊!”
张步没反应过来,只当是盖延的渔阳突骑有漏网之鱼,派了点游兵绕道过去。
但随后一天发来的求援显示,这批陆续抵达的骑兵数量不少,多达三五千!而五彩旗旁,其主将旗号则是……
“耿!”
“耿伯昭!?”张步今日已经受了太多刺激,对这个名字颇为过敏,一时间竟骇然失色。
“就算耿弇击破历下,其兵卒久战一旬,难道就不需要休憩几日?纵立刻拔营东进,历下与临淄间尚有三百里之遥,数万大军行进,总得走上十日,更勿论,还有东平陵、昌国等坚塞阻隔,更要耽搁旬月……”
张步死活想不明白,只脸色苍白,喃喃自语道:
“如今耿弇竟已跃至临淄,此子及其麾下上谷突骑,莫非都是插上了翅膀,会飞么?”
第580章
午时已到
按部就班,一座城一座城拔取,一点点推进,这是普通人心中的作战推演,却不属于那些“天才”。
张步就是一个普通军阀,他实在是无法想象,耿弇究竟要多胆大、无畏,才能干出扔下辎重,急行军三百里直趋敌国都城的事来!
不止敌人感到惊讶,连耿弇麾下随军的大夫伏隆,直到抵达临淄城下,仍不敢相信,耿弇居然直接越过一切障碍,以此地为进攻目标!
原来,有了伏隆等去过临淄的人带路,耿弇集中了上谷突骑及冀州骑从,五千骑一人两马,携带五日之粮,只花了四天时间,就从历下奔袭至临淄。
但要想以气喘吁吁的五千部众,进攻这人口多达三四十万的天下第一大城,简直是巴蛇吞象,嘴巴张再大也办不到啊。
伏隆只忍着被马鞍磨破的屁股疼痛,找到正排兵布阵的耿弇,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车骑将军,吾等兵力少,恐怕不足以破临淄;而张步主力在临淄西北四十里外西安县,一日可达,我还是以为,就算要长途奔袭,也该前往西安与盖将军汇合,而不该到临淄冒险。”
“伏大夫什么时候也懂兵了?”
耿弇却听不进去一个文官的浅薄见识,他有自己的打算:“西安城小而坚,且张步精兵皆在,若先攻西安,张步背城守御,一旦不能速速夺取,我与盖延深入敌地,后无转输,顿兵坚城,旬日之间,不战而困。纵能小胜,死伤必多,且张步仍可从容引军还奔临淄,负隅顽抗。临淄人众,若真被他煽动起来,也是硬仗。伏大夫之言,未必妥当啊。”
而后,耿弇批准让伏隆参与了偏将们的军议,他对众人表明了自己的计划:“我攻临淄,仍是围点打援,是为了逼张步回来救其都邑!”
自从第五伦给这套战术命名后,岑彭最爱用它,耿弇则次之,指着城门紧闭的临淄道:“临淄名虽大而实易攻,其周长五十里,共有十三座城门。据俘虏说,临淄留守兵卒不过万余,每里城墙上能站多少人?故而留守尚且不足,齐军君臣之财货、家眷皆在临淄,张步生怕重蹈历下之覆,得到求救必然回援!”
“只要击溃张步主力,不论临淄还是西安,皆是我掌中之物,此所谓击一而得二者也。”
伏隆听罢后,却更加忧心了:“临淄人口众多,若每户出一丁,能凑十万人出来,若与张步里应外合,夹击我军,又当如何?”
耿弇却笃定道:“临淄之兵不会出来。”
“张步是徐州琅琊人,以客军入主青州后,所征之兵为强征,所收粮食多为强抢。他与当地士人多有龃龉,相互不信,赤眉覆灭后更是如此,历下之战,青州兵与琅琊兵互不救助,为我所乘,想来临淄也是如此。”
“临淄人口多则多,但皆是商贾贩夫帮佣之辈,若张步昏头到驱市人而战,那简直是殷奴七十万御周军于牧野,对市人而言,齐王还是魏皇,区别不大。”
说来说去还是赌呗,伏隆闭嘴,只心中忐忑,而耿弇却已开始选定战场位置了。
他抬头仰望临淄城。高达八丈的城墙宛如一座大山,阻挡着耿弇的视线,城楼的飞檐瓦当上,蹲着陶制的祥瑞神兽,有的似龟,有的似虎。其中,王宫在西南小城,城郭与市肆在西北大城。
魏军粮食不多,已经开始杀脱力不能再战的马匹吃肉了,若张步不理会他们,选择拖下去,倒是件麻烦事,毕竟步兵主力,还在西方两百里外缓缓推进,没个十天半月到不了。
于是,耿弇遂选择了最能威胁临淄中枢的位置: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28/73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