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种子王(校对)第24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46/889

  第二天,番茄种植基地的司机,就带着一袋十斤重的番茄枝叶,来找封颜明。
  收到番茄枝叶后,封颜明再次进入秘境空间。
  “我要怎么兑换?”封颜明问道。
  “请将植物原料,直接放置在植物源图纹上。晶源体投入种子兑换机。”系统柔和地提示。
  封颜明按照系统提示照做。
  堆放在星形图案上的番茄叶片,随着一股升腾的烟雾,直接消失在封颜明面前。将四个晶源体丢进兑换机后,两个个不起眼的透明小球,晃悠悠地从图腾里冒出来。
  封颜明直接抓过这个透明小球,看到透明小球里,果然是一星番茄种子,和林曾给他的一模一样。
  “存入5.2公斤植物原料,已用2公斤,剩余3.2公斤,可供下次使用。”
  还能储存呀!
  封颜明对这个新出来的兑换规则新奇不已,研究了一番,才带着两粒一星番茄的种子,离开秘境一号。
第0344章
内河整治开始
  “小张,今天潘若明几点会带合约过来。”九文区区长方允则揉了揉太阳穴,在办公室泡了一壶茶,询问在整理材料的秘书张奇。
  “下午两点。”将桌面上的所有材料归类整理到文件袋,张奇抬头回答道。
  这一周,方允则的工作非常繁重。在处理九文区日常工作的同时,还要快速推进九文区河道净化项目,同时与异度绿化公司那个难缠的女经理的谈判,也耗费很多精力。当然,城市河道治理,是一个综合性非常强的工程,林曾的净化水质的植物,只能保证对河道现有水质的净化。但要从根本上治理河道污水问题,方允则还要考虑截污整治,垃圾打捞,增加内河河水循环等方方面面的问题。
  方允则不知道,如果不是林曾提前和潘若明打招呼,尽可能快速的完成这个政府订单,他们会面临更难对付的情况。
  潘若明认为,九文区财政很宽裕,上次没有任何效果的河道改造工程,就耗费上千万,每年也在清淤上投入巨额资金。既然如此,自己的公司必须争取到足够的利益。
  “几乎可以预见,净泉凤眼莲的最大客户,就是各地的政府部分。以这次九文区河道清理为首例,为以后和其他地区合作建立模板。”这是潘若明对林曾所说的话。
  林曾从生长引导剂的制作中解脱出来后,将更多的时间,投入植物的研究中。
  对于和政府的谈判,林曾除了保持关注,并没有插手。
  他的认识很清晰,他总要从这些管理事务中脱离出来,而潘若明这段时间展现出来的能力,让林曾比较放心。
  如果不是任务时间的限制,林曾甚至连催促都不会。
  等九文区政府和异度绿化公司正式签订“九文区九条河道及各湖泊的生物治理工程”的合约后,在方允则的期待下,异度绿化公司的施工人员进驻九文区污染最严重的河道。
  如果完成这个项目的订单,异度绿化公司将会获得一千两百万的治理费用。
  这是公司目前最大的订单。
  其实潘若明对这个价格并不满意,如果不是林曾着急,再给她更充足的时间和九文区政府谈判,她完全可以拿到更高的价格。
  说实话,净泉凤眼莲的种植,比地毯草还要轻松。先估算河道面积,确定种植数量,然后直接将种苗放入河心就好。
  林曾在苗圃,用普通的容器,将每粒净泉凤眼莲的种子,催芽生长到一平方米左右面积。
  清河市九文区紫衣巷位于是清河市的最古老的城区。这一片民居,始建于明朝中年,繁荣于清中期,因为海西省位于群山环绕的地形中,地形封闭,但受战乱影响较小,这一片区域的民居保留极好。
  布局合理的九条老巷子,构成了这片民居的基础结构。最大的特色是,这片区域,曾经住过大量的名人,几乎是名人故居的集中地,随意列举,都是历史书上赫赫有名,留名青史的人物。
  非常庆幸的是,这九巷民居,并未在城市的发展中,完全被高楼大厦吞没,反而在二十年前,清河市启动的民居保护和改造工作里,获得新的活力。
  如今,九巷民居被打造成清河市一张极具特色的旅游名片,遍布文化馆老字号,环境雅致,游人如梭。但建筑可翻新,天然的环境却很难改变。
  一个来到紫衣巷旅游的男孩,笑嘻嘻地坐在沿河的食铺中,指着店铺后的一条河道,好奇地转头询问吃小吃的父亲:“老爸,为什么这家店后面有一个臭水沟?”
  吃着清河市特色小吃的男孩父亲,一口浓郁的川省口音,往外看了看,摇摇头,对儿子解释道:“儿子,这不是臭水沟,这是曾经的城市内河。受到城市建设的影响,逐渐变成这副模样。”
  “那为什么不填,可以用来盖房子?”小男孩不知世情,天真问道。
  男孩的爸爸,放下调羹,用手机查了一番资料,才回答儿子的提问:“你别看这个河道水很黑,河面也不大,其实在几百年前,这些房子,正是因为这条河,才会沿河建造。甚至就在五六十年前,河岸旁的居民,还是用河里的水洗衣服。而且在雨季,还能排水,如果填掉,城市一下雨,就会发水灾啊!”
  “哇,用这个水洗衣服,不是越洗越脏吗?”小男孩夸张的叫起来,摇摇头,一点儿也不相信。
  “你爸爸说的对。”这时,旁边桌子上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插话,他的普通话带着浓郁清河方言的味道,听起来并不标准,“清河市自古河网发达,民居依河水而建,靠着河水生活。城市内,一共有大大小小的人工和天然河流共计123条,在我小的时候,这条雪明河还是非常清澈,河里可以摸鱼捉虾,我们的衣服,都是扛到河边清洗。可惜,水质越来越坏,还有一个顺口溜‘50年代淘米洗菜、60年代洗衣灌溉、70年代臭不可闻,80年代鱼虾断代’。”
  小男孩不过七八岁左右,还想不通为什么会在这么脏的河里洗衣服,他听了一会儿,不起劲地趴在窗户上,东张西望。而他的父亲,发现这位老者对清河市文化历史如数家珍,兴致勃勃地同老人家聊了起来,还从这位老人口中,知道了几家地道的清河美食的地址,决定等会儿带儿子尝一尝。
  “爸爸!爸爸!”小男孩的父亲正聊得高兴,突然趴在窗户上看风景的男孩兴奋地转过头,指着河里喊道,“爸爸,你看,那两个叔叔在干什么?他们在捉鱼吗?”
  小男孩的爸爸和邻桌的老大爷不约而同地向窗外看去。
  他们看到两个年轻的工人从岸边爬下来,将一片绿油油的植物,放入河里,然后用随身的长竹竿将那片植物往河中心推去,这条河道不过五六米宽。
  “他们应该是在种植河上的水生植物。”小男孩的爸爸,看两个年轻的工人,只放下一块不大的绿色植物,有些疑惑地说道。
  “他们怎么才种了那么一点点,很快就会被鱼吃光了。”小男孩皱着眉头,不满意地摇头摆脑。
  坐在邻桌的老者也跟着摇摇头,说道:“这几年见过市政对河道治理施工好几次,但是情况始终未曾好转,这次不知道又是什么策略,希望能稍微改善情况。”
  说起来,紫衣巷这条内河,情况已经相对不错。因为处在旅游景区,政府时常派人清淤灌水,保持河道,虽然溪水浑浊,但至少不会恶臭连连。
  而清河市那些不处于景区内部的内河水,有一些简直是附近居民日常生活的噩梦。
  刚才和外地游客闲聊的老者付书新,是原本清河市师范学院历史系的教授,主要研究海西历史文化。他的住处,就在距离雪明河不远的洗马河畔。
第0345章
疯狂的扩张
  曾经的洗马河,也曾碧波荡漾,河水清冽,河岸青草依依,颇有古典气息的洗马桥横跨河面,别具美景。
  可惜,洗马河附近的民居拆迁的早,早早盖了楼房,和雪明河相比,它的治理力度就差了很多。
  更况且,因为河面更宽,很多城市污水都往此河排放,因此这里河流环境,可比雪明河恶劣许多。水呈乌黑,尤其到了夏天,不仅滋生蚊虫,还不时飘来阵阵腐臭。
  付书新早已退休在家,散步归来,他就听到爱人一边做饭,一边很不高兴地抱怨。
  “真是的,都快冬天了,怎么河水还这么臭,这叫人怎么过日子。”沿河而居的住宅,听上去很美妙。可是外人很难想象,除了寒冬时节,他们几乎无法开窗通风。要不然房内就会不时有清风送来酸臭的味道。
  “我今天好像在看有人在雪明河种植水葫芦,”付书新看到自家老太太生气的样子,赶紧转移注意力,“不知道是不是又在治理河道。”
  “哼!肯定没用!都治理多少次了!上次把河底的泥土都险些换了一遍,这个夏天还不时臭气熏天。”付老太太已经对内河整治彻底绝望,“我都说了多少次了,我们把这套房子卖了,去江滨买一套新房,环境好,空气好,省得忍受这每天的臭气。”
  付书新顿时不说话了。
  这个问题,他们老两口谈论多次,付书新并非不知道爱人想要搬离的原因。只是付书新是地地道道的老清河人,从出生到现在快七十年,几乎一辈子都在这附近度过,实在舍不得离开。
  “哎呀,”付书新一拍脑门,说道,“前几天听老沈说,清大茶社那几个老家伙,最近弄到了一种什么莲花,可以净化水质,我也给你弄一棵,你不是最爱喝茉莉花茶了吗?”
  付老太太端出一盘清蒸鱼,白了一眼自己的老伴,不太相信的说:“别又是专门诈骗老年人的团伙吧?”
  “不能不能,老沈那家伙还是靠谱的。”付书新看到老伴的注意力,终于从搬家的事情上转移走,默默在心中松了一口气。
  付老太太又进厨房端菜,突然,有些惊讶的叫起来:“老付,你看看,河里那些人在做什么?”
  付书新赶紧走到厨房,往窗外看去。看到江心,两个眼熟的小伙子,正在把一块绿色植物,扔进河中。
  他不由一乐,说道:“我之前在紫衣巷就看到了,估计是政府又有什么动作吧。”
  那两个到处往九文区内河里扔植物的小伙子,正是张辉手下的实地施工人员。
  他们用了整整三天的时间,跑遍了九文区辖区三十多条大大小小的内河,还有两个城市内湖和一个人工湖。
  将一块一块,很不起眼的净泉凤眼莲种苗,放入指定的水域。
  因为是和政府部门合作,异度绿化公司做事也便利很多。一些比较深且宽大的内河,异度绿化公司可以直接借用市政管理处的船只和人员,在江心种植净泉凤眼莲。
  富含大量有机物的河水,对净泉凤眼莲来说,就像促生的大补汤,最有效的超级化肥。
  付书新最开始的时候,对这些看起来没多少的飘浮水生植物,完全没有在意。
  不过,这种看起来好像水葫芦的植物,种下第三天,竟然已经扩充了大量的地盘,覆盖水域的面积,达到第一天的十几倍,他的下巴,都要惊讶的掉下来了。
  特别是自己家面前的洗马河,同样的植物,生长速度比雪明河那里的植物,速度明显快多了。
  付书新开始对这种植物,充满兴趣。
  他闲而无事的时候,不再跑到九巷民居的巷陌中随意溜达,而是每天蹲守在洗马河岸边,亲眼目睹这种翠绿色的水生植物,宛如爆炸,在洗马河河面扩散。
  “水葫芦似乎是入侵植物,在这种富营养化的水质中,会快速繁殖,进而破坏水中生态系统。政府这次明显是打算用生物方法,治理污水。但是会不会得不偿失,完成更糟糕的后果呢?”付书新拎着一个水壶,认真的研究。
  “付老爷子,这么巧,你也在这里。”付书新身后响起一声带着川音的招呼,他扭头,看到前几天碰到的外地游客——那个带儿子旅游的川省男子唐一笑。
  唐一手牵着想到处乱跑的儿子,很高兴地同他打招呼。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46/88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