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种子王(校对)第24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48/889

  林松平的导师还算幸运,至少还观察了这株奇特植物的茎叶内部结构,分析了它的细胞结构。有些研究机构,直接让人从清河市将植物快递过去。两三天时间,收到快递的时候,打开一看,只有一摊残枝败叶。
  负责植物种植的清河市九文区政府,已经接到许多问询,了解这种植物的名称,特性,还有种植目的。
  但是,政府并没有立即将这些信息反馈给咨询者。
  方允则在净泉凤眼莲被网络热议的时候,并没有立刻给予回应。
  他密切关注着九文区三十七条内河的水质变化情况。
  每天上班的第一件事情,他就要对比今天检测报告和昨天的不同之处。
  目前,他的办公室有专门的文件架,用来存放这次净泉凤眼莲种植后,九文区三十七条内河以及湖泊水质的变化情况。
  最开始的时候,数据的变化并不太明显。方允则没有心急,那时候,净泉凤眼莲在扩张,对水质的变化影响稍微微弱。但依然能从每一天变化的数据中,发现内河的水质的检测数据,每一天都有变好。
  而数据开始大幅度提升,是在净泉凤眼莲紫花盛开的时候。
  方允则看到办公桌上比起前几天,明显大幅度改善的水质情况,露出了释然的微笑。
  外界的议论猜测,没有影响到方允则的步伐,但从上级而来的电话,方允则却不能拒绝。
  其中,最早询问他情况的人,是他曾经的老上级,也是一手提拔他的清河市市长宁正飞。
  “允则,你这里是什么情况,不声不响弄出个大动作来啊!”宁正飞有些开玩笑地说道。他和方允则关系不错,关于净泉凤眼莲的种植,他们也曾在电话上,略微沟通过。
  不过,宁正飞其他事务繁忙,只认为是一种普通净化水质的植物,这种情况在环境治理中很常见,他也没有过多关注。没想到,方允则所说的植物,竟然这么特别,弄得清河市最近又在全国出名了。
  好吧,上一次出名,是地毯草事件。
  “老领导,上次跟你提过,只不过没想到净泉凤眼莲,会引起这么大的轰动。我本来打算等结果出来,再向公众公布。”方允则对宁正飞解释道。
  “净泉凤眼莲?什么结果?”宁正飞原本只是因为这种植物的特殊特征,给方允则打了一个电话聊聊,没想到听方允则所言,这事情还有后续?
  “我手上有种植净泉凤眼莲后,十五天时间净泉凤眼莲的水质监测数据,已经整理成图表。你看……”方允则在查看监测结果的时候,已经同时安排秘书张奇,制作了更为直观的图表。
  “好,你现在带着图表到我办公室来。”宁正飞直接说道。
  方允则的九文区区政府的办公地,距离清河市市政府的办公地,也只有两条街的距离。带上资料和图表,直接让司机开车不到十五分钟,就来到宁正飞办公室门口。
  方允则独自带着资料的复印件,来找宁正飞。
  宁正飞的办公室并没有关门,方允则敲门后,室内传来宁正飞熟悉的声音。
  “请进!”
  推门而入,一位头发斑白的老者,坐在办公室后,架着一副老花镜,在阅读着桌面上的材料。他抬头看到方允则,很高兴地站起来,从办公桌后走出来,说道:
  “允则,快坐。”宁正飞挥手让他在待客的沙发上坐下,也不赘言,直接切入主题,“你说的水质检测资料和报表,是什么情况?”
  方允则打开随身携带的厚厚的文件袋,将最直观的一叠图表,递给宁正飞。
  “这是九文区这十五天以来,三十七条河流,两个天然湖,一个人工湖的水质情况。”
  宁正飞点点头,他当时非常欣赏方允则,并大力提拔他的一个原因,在于他善于分析整理各种材料,用真实简洁的数据,汇报工作。这也是方允则从政的一个鲜明特点。
  扶了扶老花镜,宁正飞第一眼看到明光湖的数据,脸上就闪过不可思议的神色。
  他继续往后翻阅,洗马河,东门河,雪明河……
  他脸上惊讶的表情越来越浓。
  无论是哪张图表,各项数据的变化幅度,都非常一致。
  图表的早期数据,对宁正飞而言,非常熟悉。内河治理问题,一直是清河市政府的心头之痛。
  清河市曾经多次因为这个问题,与诸多“文明城市”、“花园城市”等国内城市的荣誉称号失之交臂。
  他在上任之初,曾深入的了解全市河流大致情况。有些数据,他非常眼熟。
  而基本上,每一条河流的水污染检测,都呈现一条往下滑动的曲线。在前五天,这个曲线还是较为平缓,但随后十天,各项数据急骤下降。
  这也就意味着,九文区所有的内河水质,在短短两周的时间,以不可思议的速度,往前卖了一大步。
  “近期是否有引水?”宁正飞问了一句。
  “九巷民居这附近的五条河流。在种植净泉凤眼莲之前一个月,有进行过灌水清淤。其他就没有了。”方允则对这些情况很熟悉。
  “我们清河市大部分内河河流,最大的问题,是城市中的河道,已经失去了天然河流的活力,虽然前几年经过整治,大部分的生活生产污水不会直接排入河中,但这些失去活力的河流,自然难以摆脱臭水沟的称呼。我们利用各种技术,只能尽量保证河水表面上还能见人。”宁正飞说道,他从头将这些图表认真研究。
  “是的,而这种植物,最大的作用,就是让河水重新活起来。”方允则补充了这句话。
  “活起来,”宁正飞拿着资料,沉吟片刻,然后说道,“你说的对,后面的数据,要继续记录。这份资料非常重要,复印件留在我这里,你再给我五份复印件,我另有用处。”
  方允则点点头。
  “允则,我虽然快退居二线,但看到这份资料,我有一个预感,”宁正飞摘下老花镜,直视方允则,说道,“也许清河市在我可预见的时间内,能恢复到百年之前,内河清澈,鱼虾成群的情景。你要做好准备,清河市另外八十多条河道,也将重新开启治理污染的工作。”
第0348章
初见成效
  一直没有对净泉凤眼莲进行解释的九文区政府,向外界公布了处在九文区内三十七条内河的水质变化情况。
  暂不提引起专业人士的轩然大波,对普通民众而言,那些复杂的图表数据,会仔细研究的人寥寥无几。
  他们能感受到的,只是生活中环境的不同。最直观,最细微,也是最贴近生活。
  洗马河,这条被严重污染二十多年的河道,确实有变化。
  付书新清晨起床,看到老伴精神奕奕地摘下一片莲花花瓣,泡了一壶茉莉花茶,坐在阳台的平台上,笑眯眯地晒着早晨暖烘烘的太阳。打开的窗户,吹进一阵清爽的秋风,带来一室清新。
  好像好些年,没有看见她心情这么好了。
  以前早晨起床,总是听到她皱着眉头,喋喋不休的抱怨。但这几日,她整个人,就像心情被阳光洗涤,每天脸上的笑容都没断过。早上起来,总会用心的准备两份简单的早餐,坐在窗户边的餐桌上,一起和他吃着早餐,看看书报。
  付书新觉得,最主要的原因在于,伴随了他们快十年的污水臭味,突然之间,从生活里消失了。
  这几日,和老伴几乎没有拌嘴,他心情很好地哼着小调,到楼下信箱取回订阅的《清河日报》。
  “哎呦,今天的报纸有提到河里的植物!”付书新翻了翻版面,突然眼神一亮,对厨房里忙碌的老伴喊道。
  “哦?我看看。”付书新的老伴何雅,曾经是清河市女子中学的英文老师。似乎从压抑封闭的房屋中解脱出来后,她的看起来特别高兴,她戴着一副金丝边的老花镜,凑到付书新身边,一起看报纸中的报道。
  这对结发近五十年,走过半个世纪的老夫妻,头抵着头,一边阅读着报纸的内容,一边亲近地讨论着。
  “净泉凤眼莲,不是水葫芦吗?河面上的植物原来叫这个名字?还是水葫芦好记。”付老太太摇摇头,不太满意地说道。
  “别管名字,听上去奇妙的很,竟然能快速净化水中的有害污染物,尤其是重金属和化学污染,不错不错,自然的方式治理环境,比之前乱挖乱掘好多了。”付书新是研究史学,但文史不分家,他骨子还是有一种文人的情怀,听到这种天然自然的方式,浑身都觉得舒坦,横看竖看,都觉得顺眼极了。当然,以前因此,被骗的次数,也不少。
  “以前好像也听说有净化水质的水藻之类,看来水生植物真不错。”这两天从终于能在家中开窗通风的付老太太,也点点头附和。
  这老俩口,一个教历史,一个教语言,对生物学上的认识也就是泛泛而谈,并不认为净泉凤眼莲是多么惊世骇俗的存在。
  “是不是从国外引进的新品种?不知道会不会像以前那种水葫芦那样泛滥成灾。”付书新很关心这个问题。
  “不会,你看,”老太太在报道中找到答案,“这里说了,这种植物是没有繁殖能力的,而且生长到一定程度,就会保持现有面积,不再生长。难怪你前一阵子老是嘀咕着,怎么不长了,原来是这样。”
  “那就好,这里说目前只在九文区推广,如果以后都推广这种净化水质的植物,不仅让环境美观,还能改善水质,不错不错。”这种植物,简直掐到了付书新这个老文青的心头上,他特别喜欢。
  “咦?”付老太太突然想到一件事情,“你说,这也可以种在我老家的柳柳湖里吧?”
  付老太太出身在海西省泉河市下属的一个小县城,她生活的地方,曾经山清水秀,她口中的柳柳湖,就是她年幼经常玩耍的地方。
  后来九十年代的时候,引入大量的化工小工厂,情况比清河市这种经过多次治理的河道,恶劣许多。
  前年,老太太回到老家,看到曾经清澈的湖水,如同死水一般,鱼虾不生,连水草都不见了踪迹,好长一段时间,唉声叹气,满脸失落。
  “肯定可以!”付书新拍了拍老伴的手背,安慰她道,他看着报道简单提到的负责净泉凤眼莲种植的公司,心中多了一些想法。
  同样是看到九文区政府公布的信息,有些人的反应,是截然不同。
  在博士生宿舍的齐强,是清河大学第一个开始研究水珠莲的人。
  经过大量的实验,他对水珠莲这种植物越发了解,电脑中论文数据,已经积累许多,论文也初步成型。他打算直接将水珠莲的研究报告,直接投稿给世界级的生物权威杂志《生命》。
  将论文中的一段话修改通畅,齐强伸了一个懒腰,准备离开宿舍,去食堂吃饭。
  正走出门,隔壁宿舍的门被霍然打开,一个浑身穿着皱巴巴的青年,低头刷着手机屏幕,一边刻薄的吐槽:“什么垃圾,又在胡说八道了,骗鬼呀,什么净化植物,估计又在骗纳税人的钱了。”
  他正说着,看见齐强也站在门口,顿时像找到知音一般,拉着齐强说话:“师兄,去吃饭呀,帮我打包一份呗!对了,师兄,你看这条新闻,简直就是胡说八道,没脑子没下限了。什么类似水葫芦的植物,能在短短十几天的时间,明显提升内河的水质情况。简直就是忽悠无知群众嘛!”
  这人是齐强博士生导师所带的研究生,但一向不被导师所喜。不仅为人尖酸刻薄爱挑剔,而且能懒则懒,让齐强的老师非常头疼。
  齐强刚进入清河大学任职,工资不高,干脆在学校申请了一个宿舍,正巧住在这位师弟旁边房间。深深领教此人难相处。
  不过,他说的内容倒是难得引起齐强的注意,询问之后,才知道清河市最近在种植一种特殊的净化河道水质的植物,成果惊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48/88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