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种子王(校对)第39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96/889

  刚刚离开电视台的时候,她几乎找不到任何收入来源。
  只能依靠微博上每日具有个人风格的时事分析,维持下滑的人气,以及说话的影响力。
  直到去年,自媒体的兴起,于静才能在自己的公众号上,相对自由地发表许多直击真相的报道。
  而关于雾霾的话题,于静算是最早关注的新闻人。在电视台工作的时候,她就曾制作过相关的节目。可惜,新闻的影响力,深远却无力,尽管她心急如焚,尽管她声嘶力竭,环境恶化的速度,越来越快。
  那些漂浮在空气中的污染物,每时每刻都在影响着这座城市,以及更多城市生活的人。这种影响无分贵贱,除非你逃离这座城市。
  于静刚刚接到朋友发送的图片时,对这种头上罩着气泡的新奇事物,并没有报有很大的期待。
  随着她在网络上查询资料,发现这个透明头罩气泡,几乎是一夜之间,凭空冒出,她甚至猜测,这是不是又是几十年前类似“水变油”的欺诈案例。
  努力收集相关的资料,于静很难从简单的照片和只言片语中获得真实的数据。
  一向具有刨根究底精神的她,决定直接找到透明头罩的根源。她相信只要有足够的耐心,抽丝剥茧,真相总会呈现在众人面前。
  从给她发送照片的朋友,一路往上联系,于静终于找到事件的发生地——京城市海明区华明小学。
  她做事风格雷厉风行,行动力强,获得消息,便立即动身,前往华明小学。
  她脑中已经构思好今晚公众号推送的文章内容。
  可能之一,揭露透明头罩的骗局。
  可能之二,分析透明头罩的使用效果。
  不外乎这两种情况。
  十多年记者生涯经营的人脉,是她最宝贵的财富之一。
  经过一位教育局朋友的介绍,于静找到了华明小学的校长车国立。
  这位看起来壮硕如熊的中年校长,戴着一副充满违和感的金丝边眼镜,他笑起来有些憨厚的傻气,但于静却不敢轻忽。
  能够管理这种国家级重点小学,并在他任内成绩荣誉丰盛的校长,绝对是一个能力出众者。
  车国立在校长办公室热情地接待了于静,三言两语间,明白她来访的目的。
  “关于这个气泡,只能算是一个私人的事情,如果你想更深入的了解情况,我可以询问一下那位来我们学校交流的老师,是否愿意接受你的访问。”车国立笑呵呵地将事情大致情况告诉于静,然后帮她和方堂平联系。
  方堂平是交流小队的队长,也是主要联系人。
  车国立和方堂平谈完之后,等了五分钟,在于静的注视下,接听了方堂平的回复电话。
  “好的,在学校教师阅览室,来自清河市的江老师,会在第二个讨论间等你。”车国立将对方的话转达给于静。
  于静谢过车国立,询问教师阅览室的位置后,直奔目标。
  华明小学教师阅览室,是一个不大的房间。环境布置静雅,摆放着许多教学类的期刊报纸。于静放轻脚步,走进阅览室,在一位负责管理员老师的指引下,朝一个磨砂玻璃隔断的小隔间走去。
  小隔间玻璃门半开,于静微微一敲,玻璃门滑开,一张看着舒服的微笑面孔,出现在于静面前。
  对已经三十六岁的于静而言,这个眼神明亮,皮肤饱满白皙的女孩,看起来还只是一个年轻的姑娘。
  “你好,久闻大名,我很喜欢看《直击调查》栏目,没想到能和你面对面交谈,深感荣幸。”江画目光欣赏,眼神平和地注视于静,一点儿也不拘束地说道。
  “谢谢你的喜爱。”于静在江画对面的靠背椅上坐下,顺手将玻璃门关上。
  她们两人都是有话直说,简单干脆的性格。
  坐下说话后,觉得和对方交流很舒服。
  于静直接询问了关于透明头罩的问题,江画直接拿出两个呼吸泡泡,放在桌上,推到于静面前。
  “详细的解释,不如一次亲身体验。”江画指着两粒看似普通的小珠子,爽声笑道。
  “怎么使用?”
  “在头上的任一位置,挤压裂开,就可以了。”
  “被罩住的头部,能够正常的生活吗?进食,睡觉,洗脸,刷牙,甚至接吻。”于静说道接吻的时候,没有一点旖旎感,冷静如同分析报告。
  “我昨天看到,呼吸泡泡的存在,并不影响正常吃饭。筷子和食物,能够穿过泡泡的外层,送入口中。同样,和我一起来清河市学习的两位老师,戴着呼吸泡泡,一夜好梦。”
  在江画解释的过程中,于静已经将一个呼吸泡泡按在自己的脑后,挤压出“噗”的一声。
  从背包里拿出化妆镜,于静看到自己的形象,和早上照片里那个女子一样,有些蠢呼呼的样子,在正常人的审美中,实在很显滑稽。
  “不知道是不是心理错觉,在拥有空气净化器的室内环境,我竟然会很明显的感觉鼻腔里浑浊的气体,逐渐被一股极淡的青草香取代。”于静沉稳地说出自己食用体验。
  “要不要去室外走一走?”江画问道。她体质比普通人好很多,灰霾天气并不影响她的身体,因此决定背着林曾,任性一点,不戴那个蠢萌泡泡。
  京城市的大气循环,早已承载不了空气中聚集的细颗粒物。如果是位于海边的清河市,下午东南风吹拂,天空都会透亮许多。但在静稳天气的作用下,连日的雾霾不仅没有散去,反而更加严重。下午,气象部门紧急发布了红色预警,教育局下发通知,华明小学明天将处于停课状态。
  “好的。”于静点点头,和江画一起走出明亮的阅览室,迎接他们的是雾蒙蒙,阴沉沉的室外。
  这是于静这个月第一天没有戴防雾霾口罩,一脸轻松的走到室外环境中。
  “确实感觉不同。这是什么原理?”对记者来说,刨根究底是职业道德。于静没有顾忌其他,直接地问道。
  “其实我也不知道是什么原理。”江画耸了耸肩,和于静并肩走出校园,看着街道车水马龙,直接说了大实话,“你也许是想问,物理还是化学,我只能回答你,也许应该是生物吧,它其实是一种植物。”
  “植物?”
  饶是心理素质很强大的于静,听到这个回答,脚下一不小心,没有踏稳,身子一歪,险些摔倒,幸好江画眼明手快,迅速抓住她的手臂,将她扶稳。
  “是的,一种特殊的植物。”江画点头,她毫不忌讳的直说,是因为林曾就是这么交代她的。
  “植物,植物?”于静喃喃自语,显然在消化江画的回答。不过,她并没有纠结多久,很快恢复清晰的思路。
  什么原理,并非目前最重要的问题。她现在最想知道的,是在呼吸泡泡的保护下,她呼吸的空气质量,在什么标准。
  “我能找一个检测机构测试气泡里的空气吗?”于静问道。
  “可以呀。”江画点点头。
第0555章
气泡里的空气
  于静曾经进行过雾霾调查,由此认识一些京城市空气质量鉴定的权威机构。
  她离开华明小学后,马上联系他们。戴着呼吸泡泡,于静直奔京城市空气质量检测所。
  这个机构是三年前刚刚设立,目的就是检测京城市的空气质量问题。
  比起一些重度雾霾的二三线城市,显然作为一国之都,它的环境问题,能够得到更大关注。
  这一路,于静难得觉得非常尴尬。
  一个年轻的女士,好奇地盯着她的脑袋,一个不留神,险些撞上垃圾桶。
  所到之处,百分之百的回头率,真是充满压力。
  路上还不时有人询问她脑袋上什么玩意,甚至还有人认出她的身份,偷偷跟随拍照。
  不知道明天会不会有网站新闻报道。
  《知名记者于静头顶怪泡,漫步京城市大街》
  不过,搭乘拥挤的地铁时,于静对这个呼吸泡泡的作用,有了更深的体验。就算拥有先进的通风设备,但若是车厢内挤满乘客,地铁内的空气依然会变得极差,浑浊停滞,身体素质稍差的人,甚至会感觉呼吸困难。
  于静当年在华国中央电视台上班的时候,因为劳累过度,有一次险些在地铁沉闷的空气中休克过去。
  但是,这次搭乘的体验,和她以往的经验截然相反。虽然身边乘客拥挤,但于静没有感觉到一点儿难受,空气依然新鲜,呼吸非常顺畅。
  地铁的体验,让她印象极深,甚至有些迫不及待知道检测结果。
  总算来到京城市空气质量检测所,于静也没有松一口气。
  检测所的工作人员,也对她脑袋上的气泡,充满了疑惑和好奇。
  “我就是来检测这个气泡里的空气。”于静指着头顶,说道。
  王一海是空气质量检测所的负责人,曾经多次和于静打交道。
  对于她这样知名度极高的记者,他不敢轻忽,务必做到万事妥当。
  “没问题,”王一海一口应下,给一个检测实验室的工作人员打内线电话,“小张,到我办公室一趟,采集一份空气标本。”
  采集的过程,并不复杂。
  设备很轻易地穿过圆滚滚的气泡,负责采集空气标本的是一位三十多岁的男工作人员。他初看到于静头顶的气泡,非常惊讶。但他聪明的没有多问,而是按照王主任吩咐,迅速采集完空气标本,立刻回到实验室里进行检测。
  “于记者,这个难道是最新的防尘罩?”空气检测的程序并不负责,于静直接在检测所等待结果。等待中,王一海好奇地了解起这个古怪气泡的来龙去脉。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96/88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