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种子王(校对)第40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00/889

  好吧。
  以上心情,绝大部分都来自于他强烈的心理暗示。
  因为知道气泡里的空气,检测具有超越国家空气质量一级标准,所以他深呼吸,再深呼吸,所以他难以抑制自己内心的浮想联翩。
  拿了手机,看屏幕里带个泡泡的中年男人形象,王一海有些臭美地露齿一笑,然后恢复正经,准备再让实验室再做个全面检测。
  等他走出办公室,发现所里欢声笑语,不似在上班,工作人员热切地交流,无一例外,头顶上有着和他一模一样的气泡。
  好吧,虽然王一海内心十分想加入其中,激动分享一下自己头顶气泡的体验。但是身为检测所负责人,他无论内心多么澎湃,他都不可以。
  板着一张棺材脸,王一海站在实验室门口重重地咳嗽一声,室内顿时鸦雀无声。
  一群顶着泡泡头的实验员们,战战兢兢回头,有刚参加工作的小年轻,有成熟稳重的已婚人士,还有小孩上学的中年叔叔阿姨。
  他们看到黑脸王所站在门口,目光不善地盯着他们,尴尬地笑了笑,瞬间飞奔回自己岗位。
  “咳咳,张毅,抽三个人的气泡内空气样本,抽空做个检测,数据报告尽快给我。”王一海面无表情地说道。
  “是,王主任!”张毅小鸡啄米似点头应道。
  “好的,上班时间,注意影响。”王一海冷冰冰说完,转身回到办公室。
  实验室内,众人倏然松了一口气。
  王一海关上自己办公室的门后,脸上表情骤然一松,不自在地活动了一下肩膀,赶紧拿出电话,给自己老爷子老太太拨打。
  “爸妈,我小海……”
第0560章
老教授的灵感
  王一海是家中小儿子,上头两个哥哥移民出国,因此留在老宅的父母两人,主要是他在照顾。
  给父母打了电话,第二天正好是周末,王一海带着妻子女儿,一起前往老人家居住的大院。
  他父亲王明,原本是地质学院的教授,大院二楼的单元房,是王一海成长的地方。虽然狭窄简陋,但老人家住惯是几十年的老房子,不愿意离开。王一海成家立业后,搬出了老宅,老人家的生活起居,是由一位性格敦厚的保姆沈阿姨照顾。
  敲门之后,一个满头银发笑容满面的老太太,抿着嘴巴,开门看着他们。
  这一瞧,脸上的笑意顿时挂不住了,一个优雅的老太太,吃惊张大嘴,哆哆嗦嗦地指着铁门外的小儿子,脱口而道:“小海,你们头上这是什么东西?”
  “哈哈哈,奶奶,好玩吗?”王一海的女儿王心摇晃脑袋,包裹着她马尾辫的透明气泡,伴随她晃动的脑袋移动。
  原来,王一海一家三口,都顶着呼吸泡泡呢!
  “啊哟,这是什么?”听到动静,走出来看情况的老爷子王明也冷不丁吓了一跳。
  “爷爷,你听我说。”王一海还没开口解释,王心眉飞色舞,抢先把从于静文章里看来的内容,原封不动地告诉两位老人。
  两个八十多岁的老人家,听得惊奇连连。
  “这种好东西?”王明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将信将疑。显然,他活了八十多年,没见过这样的实物。他抬起手臂,食指戳了戳王一海头上的透明气泡,略有阻力,但不算费劲,他的指头就钻进气泡里。
  “老爸,你要不要试试看,你和妈正好很久没出去散步了。”王一海指着有些阴霾的天气,想让老人家出去运动运动。
  没想到,王明却心不在焉地摆摆手,然后手背在身后,歪着脖子,直愣愣地盯着王一海的脑袋,绕着他慢慢踱步,看得王一海心中直发毛。
  “爸,你这是干什么?”王一海忍不住问道。
  “我在研究呢!”老人一口地道的京片子,若有所思地说道。
  “爷爷,你研究什么呢?”这下,轮到王心一家疑惑了。
  “研究的东西,可多了。”面对乖孙女的提问,王明略微回神,笑眯眯地说道,“来,你坐下,爷爷跟你说道说道。”
  王明是华国建国后第一批大学生,早年工作在地质勘测第一线,后来进入京城大学传道授业,退休年龄后,甚至还返聘回校工作近十年。他看到王一海头上的透明气泡,所想的内容,可比王一海深多了。
  “你看,你爸爸说这个透明气泡,能够防止雾霾天气时,空气中的污染物对人呼吸系统的伤害,经过检测,气泡里拥有非常优良的空气。那么,我们换位思考一下,既然在普通的城市空气中可以使用,如果放在极端的恶劣环境中,是不是也可以利用呢?”王明将自己心里琢磨的想法徐徐说给王心,听得周围人眼前一亮,不由跟着他的话,展开联想。
  “就像你奶奶,你知道,你奶奶现在还是京城大学考古系的荣誉教授,她年纪大了之后,呼吸道的毛病越发严重,就是因为早年实地考古的时候,条件不足,没有做好防护。”
  “我知道!”王心显然是一个关心时事的孩子,她握拳砸了一下手心,恍然大悟,举一反三说道,“新闻里有报道,有些工作环境恶劣,比如矿区作业,大量粉尘伤害工人呼吸道和肺部,极容易产生尘肺矽肺这样恐怖的疾病,如果他们都戴着呼吸泡泡施工,就能更大程度保证他们的身体健康。”
  王明开心地摸了摸光秃秃的脑门,听到孙女的事例,不断点头,说道:“没错,我家小心儿就是聪敏,哈哈哈!”
  “爸,你这么一说,那这呼吸泡泡的用途那可广泛了去了。”王一海脑子里闪过许多环境恶劣的工种,如果装备这种气泡,相当于工人能够避开粉尘,缺氧等一系列恶劣环境,让他们最重要的呼吸系统,处于优质的空气中。
  “嗯,我马上打电话给小岳,把这几十个呼吸泡泡给他,让他组织进行实验,看看在各种环境下,气泡内的空气能不能维持普通环境的水平。”王明就算闲居在家,也改不了老学究的性子,嘴里嘀咕着,一边准备拿手机打电话。他口中的小岳,是他的得意门生,目前是京城大学地质学院院长。
  两人师生关系甚笃。
  王一海一听王明的决定,心里有些着急。他一屁股坐在小客厅的弹簧老沙发上,不乐意地说道:“不是啊,这是我买给你们老的,就指着你们能出去走走,舒心舒心,怎么就全给出去了。这呼吸泡泡很难买到!”
  “怎么?不行呀!”电话正在接通,王明一横眼,止住王一海的抱怨,鼻子一哼,说道,“我高兴,我乐意!”
  “爸,这是我买的!”王一海倒是闹气小孩脾气,气得直跺脚。
  “不差你这钱!我退休金从微信发红包给你。”
  旁人无语地看着这俩父子几乎一模一样的表情。
  电话接通,一个明朗的男声,从手机传出声音。
  王一海只能憋着气,抓起桌上的一个苹果,皮也不洗,卡兹卡兹的啃起来。
  老爷子红光满面和他学生岳明臣交流完毕,对方准备立刻出发,到这里取走呼吸泡泡,马上开始研究实验。
  王明老爷子顺便请他一起吃午饭。
  挂掉电话,老爷子心情很好,看到王一海窝在一边生闷气的样子,心里有些愧疚,刚想说些什么,突然被王心一声大喊打断。
  “哇!爷爷,爸爸,我想到了!”
  “这个呼吸泡泡太有意思了!我们学校消防安全知识介绍,在火灾中丧生的人们,很多人并非被火烧死,而是在浓重的烟雾下,缺氧呛死,如果每一个人随身携带呼吸泡泡,是不是生命安全就更多一份保证呢?”
  “还有还有,消防员叔叔们,如果装备这个呼吸泡泡,就会更安全吧!”
  “对了,在高原地区,是不是也能用呼吸泡泡抵御高原反应呢!”
  王心完全处在思路爆发阶段,她兴奋地在狭窄的客厅里,走来走去,甚至掏出背包里的小本子,把灵感记录下来。
  “哈哈,我决定了,这个学期的综合实践论文就写这个了!哈哈,一定会前无古人,惊艳全校!题目就叫做《论呼吸泡泡的综合利用》。老爸爷爷,我去查资料了!”
  王一海父子俩被这小姑娘突然爆发的状态,弄得面面相觑,一愣一愣。
第0561章
掉进吃货坑的江老师
  于静身在清河市,但在京城市的爱人,帮她完成了呼吸泡泡从接收,到发货的工作。
  购买者收到呼吸泡泡,大约在一周之后。
  许多人拿到装气泡的塑料小盒子,第一个动作是打开,按照于静文章中所描述的那样,往脸上一拍。
  “噗!”
  在社交网络上,京城市的市民中,头戴呼吸泡泡形象的照片,数量越来越多。在令人提心吊胆的雾霾天,引起大量自媒体,网络媒体,甚至是大型网站的关注。
  其实,人的感知在一种环境下待久了,很容易产生钝感。
  就像雾霾天,若是习惯自然,和森林野地似乎没有什么不同。
  但真正的影响,往往正是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变化,有人老来康健,有人疾病缠身。
  比起自己的感知,现代人显然更相信实验室的数据。
  在偌大的京城市,想要进行一份普通的空气质量检测,并非难事。稍有关系渠道,就能获得一份详细的分析报告单。
  真实,不带一丝掺假的数据,展现在他们面前。
  还有什么比这份数据更能激起空气污染阴霾下人群的热情呢?
  于静公众号在很短的时间内,接收到大量呼吸泡泡求购信息。
  同时,还有大量自媒体要求转发并联系团购的后台提示。
  呼吸泡泡带来的影响,让身处清河,对这座城市越来越感兴趣的于静,不得不动身回到京城市。
  坐在驶离清河市的动车上,于静专注地写着一篇新的文章。
  就算呼吸泡泡团购火爆,但她本质上依然是一个依靠文字为生的记者。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00/88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