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种子王(校对)第40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02/889

  那名实验记录员走到陈铭身边,开始询问他使用体验。
  陈铭一边回答,一边插话问道:“兄弟,这玩意贵吗?一个多少钱?在哪里买呢?”
  在他隔壁工作的老赵也走上来,问道:“老陈,你不是忽悠人吧?这个真那么管用?”
  “谁忽悠谁是大傻!”陈铭瞪起眼睛,指着自己的脑袋,“我打小农村里出来的,鼻子是我们村贼精,我觉得戴着这个玩意,鼻子都活了回来。”
  老赵从事焊接工作更久的时间,比年轻的陈铭,更知道封闭空间内的焊接工作,对人身体健康的伤害。
  一年,两年,三年……
  十几年以此糊口,到老之后,身子骨就是拖累了。
  “现在还没有量产,如果以后有量产,我可以给你发个消息。你先继续完成工作。然后中午我带你去做个身体检查。”记录完陈铭的话,实验员笑着说道。
  “行咧,谢谢你咧,大兄弟!”
  这一幕,发生在许多工作环境恶劣的工种中。
  在暗无天日的矿洞中,空气闷得发慌,两个头戴气泡的钻孔工人,喜形于色,完成工作之后,走到休息区,将自己的体验告诉一名实验记录员。
  “太好用了!俺在矿洞工作七八年了,就没呼吸过这么好的空气。”
  这个脾气沉稳的记录员,在探照灯的照耀下,认真地观察气泡表面的情况,然后认真在记录本上写下:
  经过两个小时的钻孔作业,工人身上粉尘厚,但呼吸泡泡表面光滑无尘,极为适合在粉尘飞扬的环境下工作。
  两粒呼吸泡泡,被空运到高原地区。
  高原空气稀薄,京城大学位于高原地区的地质科考队一名女队员,出现了非常严重的高原反应。
  吴清月头痛欲裂,脑部昏昏沉沉,心慌气短,毫无食欲,心动过速,血压升高,不断呕吐。
  通常,普通人在高原低压低氧的环境下,会出现高原反应症状。但经过一定时间,就能适应。但吴清月即便间断吸氧,情况却越来越糟糕。
  她觉得自己快要失去意识的时候,额头处,被重重的拍了一下。
  “噗”
  耳侧一声模糊的声音。
  她发觉自己的意识,竟然逐渐清晰,不断想要呕吐的感觉,也慢慢消失,好像自己身处京城大学办公室一样,大脑也清醒起来。
  “吴老师!你醒了!”身边一个激动地声音响起,吴清月听出是她所带的研究生。
  “有效有效!岳院长托人带给我们做实验的呼吸泡泡效果非常好,吴老师脸色好看多了。”这是一名随队的京城大学女生,她看到吴清月越来越轻松的表情,高兴地眼眶都红了。
  “这是怎么回事?”吴清月莫名其妙的表情,在圆不隆冬的气泡里面,显得有些滑稽。
  身边的队员,将呼吸气泡的来龙去脉告诉吴清月。
  “对了,吴老师,岳院长说,要我们将呼吸泡泡使用记录完整记录下来。”
  “好,没问题,我会给她一份最为详尽的记录。”吴清月一口应下。
  不过,她没有继续留在科考队停留的高原。呼吸泡泡只能给她提供二十四小时的良好环境,依照她的身体状况,一旦离开呼吸泡泡的保护,高原反应会更为剧烈。所以,吴清月看着壮丽的高原景观,虽有遗憾,但神清气爽的离开科考队驻地,回到低海拔地区。
  她决定回到京城大学,立刻寻找岳明臣岳院长,咨询这种名为呼吸泡泡的神奇物质。
  如果拥有足够数量的呼吸泡泡,她下次就能行动如常的参加高原科考工作。
  岳明臣将王老送给他的呼吸泡泡,尽可能细致地分布到不同类型环境中。
  实验记录员给他发回的报道,让他心中无比澎湃!
  各种数据和使用者的体验告诉他,这种模样卡通的气泡,不应该叫做呼吸泡泡,直接称为“生命气泡”还差不多。
  他急切地找王老了解这种呼吸泡泡的出售者。
  等他了解到,这个气泡,竟然被作为防雾霾的工具,以低廉的价格,出售给京城市的普通市民时,觉得自己鼻子都要气歪了。
  那些身处的比雾霾天糟糕几十倍的环境中的工作者,才更需要这种“生命气泡”好不好。普通人你在雾霾天,戴个防尘口罩不就好了,实在不行躲在室内也成,这种重要的物资,还是重要行业和工种优先使用比较合适。
  岳明臣秉持着这种想法,开始向上级反映呼吸泡泡的情况。
  ……
  ……
  王一海从于静手中买到的十组呼吸泡泡,大半都没落到自己口袋。
  但从于静处购买到呼吸泡泡的其他体验者,却没有他纠结的心情。
  大众的智慧是无穷的。
  最初,大家的使用体验,都集中在单纯的防雾霾,防空气污染上。
  但随着使用的深入,越来越多的花样出现在互联网上。
  在豆瓣网,甚至快速成立一个讨论小组,专门介绍呼吸泡泡,能在什么场合,给大家带来便利。
  “除了防雾霾之外,简直就是对付抽烟者的利器。办公室一群烟鬼,就算京城市在室内全面禁烟,但是依然肆无忌惮在办公室抽烟!每天都在二手烟熏陶下的我,觉得肺都快变成黑色了。但是那天戴着呼吸泡泡上班,哇擦,清爽空气一整天有没有,一点儿烟味都闻不到,觉得自己的人生都被拯救了!可是,现在又突然可悲的想到,等我这一组呼吸泡泡使用完之后,又要从原始森林的新鲜空气回到烟雾缭绕的二手烟世界,觉得天堂掉落地狱!求于记者老于同志,再次开团呼吸泡泡,我省吃俭用也要备齐。一个月上班二十天,也就三百块,少吃一顿,少买一件衣服,我能拜托二手烟的危害,值!”
  “我在一家北疆烤肉店工作,天天炭火烤羊肉串,戴上呼吸泡泡之后,完全不熏人了,我爱呼吸泡泡!”
  “哈哈哈哈,办公室有一个同事,吃坏肚子了!响屁不臭,臭屁不响,一个上午臭屁熏得旁人醉,整个房间就我没受影响,因为我有呼吸泡泡!”
  “每天从事消毒工作,觉得鼻子已经不属于我了。戴上一天呼吸泡泡,觉得这份工作也不那么讨厌了。”
  “我老婆又买榴莲了,不过我可以头戴泡泡,淡定自若地从她面前走过!噢耶!”
  “臭豆腐同理!”
  可想而知,戴泡泡上瘾的使用者,强烈呼吁于静再次开启呼吸泡泡的团购。
  最好能让他们一次囤货,别搞限购。
  只不过,目前来说,他们的愿望,只能是奢侈想象。
  在呼吸泡泡没有普及种植之前,这个市场完全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
  于静回到京城市之后,虽然联系林曾,想要再次团购呼吸泡泡的成品,但从林曾口中得知,呼吸泡泡成品已无货,只有种子。
  面对读者越发激烈的呼吁,以及一些特殊的人和特殊的部门,与她谈话,于静决定全身心投入到呼吸泡泡的种植工作中。
  她的邮箱中,一封来自林曾的邮件,里面详细地介绍了呼吸泡泡的种植方式。
  于静没有从任何一部专业文献中查到这种形似多肉的植物,到底是什么品种。但是它的种植,显然比普通的娇贵花卉简单多了。
  种植呼吸泡泡,最重要的步骤,是营造适合它们生存的环境——地下至少三米下的地底空间。
  对施工条件极为发达的现代社会来说,这不是一个难题。
  甚至一个地下车库,都能达到标准。
  但于静没有将就。
  她在京城市市郊,找了一片土地,专门在地下种植呼吸泡泡。
  目前她手上有五十个呼吸泡泡的种子。按照林曾预知她的产量,如果完全成熟,至少会收获三万五千粒呼吸泡泡。如果仅仅从收入来看,会给她带来几十万的利润。
  不过,于静更想将这个呼吸泡泡的种植基地,作为一个示范样本,普及推广呼吸泡泡的种植。
  她相信,看到这其中足够庞大的利益,呼吸泡泡的种植,会成为许多农业种植者眼中的金疙瘩。只有拥有数量庞大的种植者,才能给如今饥渴的市场,提供足够的呼吸泡泡。
第0563章
林曾老家兴源县
  秦川省,有着华国悠久历史文化,每一寸土地,都踏足中华先民生活的痕迹。
  若说林曾目前生活的海西省清河市,在华国历史上,只能算是南方野地,文明从宋逐渐兴起,到近代才出现一批被记录在历史书里的人物。那林曾的家乡皆阳市,可谓在史书上赫赫闻名。
  呼吸着北方干燥猛烈的风,从阴雨潮湿的南方回到家乡,林曾只感觉到生疏和距离。背井离乡数年,他已经快忘记在这里生活的样子。
  更准确的说,他不愿多想在这里生活的痕迹。
  去年清明回乡扫墓,他请了年假,火车,公交,客车,然后是城乡小巴士,一路奔波,清扫墓碑,打理干枯的杂草,没有和任何人打招呼,赶着最后一班车,回皆阳市的火车站,在车站囫囵过夜,准点回清河市。
  今年今日,他境遇完全不同,可心情未曾有太多变化。他依然不愿在那个小镇多待,清扫整理完他父母墓地,就准备立刻离开。
  下飞机后,他没有遵循以往的交通方式,而是给机场附近的租车行打了一个电话,租用一辆耐用的国产普通轿车,根据导航,自己驾车回老家兴源县丁民镇。
  秦川古道,这些年也发生这惊人的变化,但西北部的发展,比东南沿海的城市艰难许多,从沿路城市风貌,可知一二。
  大约驾车一个多小时,林曾到达兴源县高速路路口。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02/88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