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煌之世(校对)第24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41/341

  同样的,防空营配备的12门88毫米口径的高平两用放空炮在放平炮管,将整个炮位都安置在一米多深的炮位上时,其强大的攻击力足以摧毁俄军的任何一款坦克。
  俄军第32坦克师的指挥官并不知道明军的主力部队已经抵达附近,认为明军的部队都已经收缩到了克列缅基村里固守待援。他很快就下达了全力攻击的命令。
  这种事情在战场上很正常,毕竟这个时代的信息通讯能力以及情报传递能力远远无法和后世卫星时代相提并论。只要想想现在许多国家的坦克部队还在使用旗帜作为交流手段就能够知道想要在没有确切的情报支持下想要在战场上正确判断局势绝对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在现代时空的历史上,德国军队为什么一直被人所推崇。极为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德军前线指挥官们能够根据一切能够掌握的情报做出最为正确的判断,德军在这一方面冠绝天下。
  像是那种事后放大炮的说法根本就行不通。没有确切的身处于战场至上,谁也不知道会遇上什么样的事情。谁也不知道自己的命令是否正确!
  俄军第32坦克师的指挥官将自己的轻型坦克派了出去绕道克列缅基村后面断绝明军的退路。而其它的坦克装甲车则是在大批步兵的支援下向着克列缅基村冲去。
  经验丰富的明军官兵们充分的利用了他们的各种优势熟练的运用各个兵种之间的兵力兵器进行着紧密的协同作战。其久经训练而得来的熟练配合令人叹为观止。至少俄军第32坦克师的官兵们对此就深有感触。
  在张诚的推动下,所有配属有88毫米放空炮的部队都接受过专业的反坦克训练。这些摩托化重型高炮营的官兵们操作着炮口射击初速高达近九百米每秒的高射炮,将重达九公斤。能够在五百米的距离上击穿九十毫米厚度装甲以及在一千米的距离上击穿八十毫米厚度装甲的穿甲弹准确的打在俄军坦克的车身上,将一辆接一辆的俄军坦克摧毁。
  俄军指挥官非常震惊,他之前也与明军交过手,但是此时明军所展示出来的高超技战术水平让他大惊失色。他的部队在短短半个多小时的时间里面就损失了数十辆坦克以及上千名士兵。
  驻守在克列缅基村内的明军坦克歼击车躲在各种建筑物的后面用凶猛的炮击打击着俄军。而高射炮部队也毫不示弱,他们同样大量杀伤摧毁俄军的力量。明军步兵们用大量装备的机枪用瓢泼的弹雨将成片成片的俄军官兵们放倒在地。
  但是这些却还不是让俄军绝望的,让他们绝望的是。当俄军将主力部队投入到对克列缅基村的攻击之中的时候,在他们的侧后方突然杀出了一股强大的装甲集群。大明陆军第29装甲师的主力部队从隐藏的小树林之中杀了出来。百余辆坦克与众多的装甲车以及大批的步兵直扑俄军后路。顿时就吧俄军给吓的魂飞魄散。
  双方交手已经好几年了,彼此对于对方都比较了解。俄军知道明军装备的四号坦克质量不错,但是他们手中的t34还有tv坦克都能够一战。
  可是当俄军的坦克遇上明军的豹式,豹式虽然很强,但是俄军装甲兵们依旧有信心以惨烈的代价打上一场,可如果遇上的是虎式坦克,那俄军就会感觉自己要崩溃。正面装甲几乎无敌的虎式坦克对于任何敌人来说都是一个噩梦。
  俄军手中的任何一款坦克都无法正面对抗虎式,他们唯有利用机动能力绕道虎式的侧翼发起攻击才有胜利的希望。但是当虎式的身旁还有着大批豹式和四号坦克环绕护卫的时候。那还是直接掉头逃跑吧。
  第29装甲师能够作为明军的前锋部队,自然不可能是一支普通的力量。这个装甲师的编号虽然比较靠后,但是实力却是第一流的。
  第29装甲师在出击的时候得到了第六装甲集团军的支援,不但配属了豹式坦克,还从集团军直属部队之中得到了一个虎式坦克营的支援。这支强大的装甲力量一路汹涌而过,打穿了一道又一道的俄军防线。强大的装甲力量让人望而生畏。
  主力部队深陷克列缅基村,后路又出现了明军装甲兵团,俄军立刻就陷入了腹背受敌的艰难境地。绝望的俄军指挥官一面向上级要求增援。一面迅速调整部署快速撤退。只不过,来的时候容易。想走就有难度了。
  盟国空军部队在接到命令之后全力支援克列缅基村战场,同时俄军第32坦克师拼死突围。但是在占据了战场优势的明军面前他们却毫无办法。朱可夫虽然紧急派出了援军,但是时间上已经来不及了。
  原本信心满满想要捡便宜的俄军第32坦克师最终却是被明军给打了包围埋伏。近二百辆坦克的战损,数千名官兵死伤被俘。克列缅基村附近的田地上到处都是被击毁并熊熊燃烧的俄军坦克残骸,而第32坦克师的师长希罗科夫少将也于此战之中战死。
  俄军第32坦克师编制内的近七十辆kv坦克因为速度太慢而且位于战场核心地带,最终全部被摧毁殆尽。而那一百二十余辆t34坦克倒是与明军激战了许久。但是因为缺乏支援,而且腹背受敌还被断绝了退路,最终也几乎损失殆尽,只有区区数辆t34得以逃出生天。
  俄军之中真正成建制逃走除了后卫部队之外只有那四十多辆机动能力极高的快速坦克,他们在绕路去包抄克列缅基村明军后路的时候接到消息。自己的部队居然被人家给反包围了。无奈之下,这些轻型坦克只好继续绕圈,利用自己的高速度从战场外围逃走。
  取得了如此之大的战果,合理运用战术并且实力更胜一筹的明军损失轻微。在交战之中被摧毁的明军各型号坦克总计不过三十余辆,而且不少都能够修复之后再次使用。
  防空营的损失倒是不小,毕竟他们没有装甲保护。88毫米口径的高射炮有五门被摧毁,而四十毫米口径和二十毫米口径的防空炮以及许多官兵都在俄军对克列缅基村的炮击之中遭到损失。最终明军官兵死伤不足千人,却几乎完全摧毁了俄军第32装甲师。
  偷鸡不成蚀把米之后,朱可夫立刻下令各部退守坚固防御阵地,等待着明军的攻击。而明军也因为在克列缅基村遭到俄军强力反击选择暂时停下脚步,等待后续部队的到来。
  七月五日凌晨时分,明军第29装甲师所部已经清扫干净了萨托河东岸所有的俄军桥头堡,完全控制住了整个东岸。在这次进攻行动之中,第29装甲师的部队遭到了河对岸俄军优势炮火的猛烈轰击,损失不小。
  天亮之后,明军第六装甲集团军后续部队陆续抵达。整个萨托河东岸很快就被无边无际的大明军队所覆盖。其规模之庞大让那些盟军侦察机的飞行员们全都胆战心惊。
  张诚在做装甲兵总监的时候一直都在强调集中优势力量选择一点突击。为了将力量集中起来用在刀尖上,大明装甲部队一向都是尽可能的将优势兵力集中到主要攻击点上。因此,作为明军此次攻势尖刀的第六装甲集团军被张诚不断的加强再加强,其真正实力已经完全超出了一个集团军的规模。
  大明陆军第六装甲集团军下属整整三个装甲军,一个机械化步兵军,一个机械化重炮师以及众多的直属部队和后勤保障部队。下属的装甲师高达十二个,机械化步兵师七个。各型号坦克装甲车总计高达近五千辆。各种支援车辆数万台,各型号火炮超过一千两百门,总兵力约四十五万人!
  如此庞大的一支机械化部队几乎没有任何人可以抵挡他们的攻势。朱可夫和他手下的部队也不行。他现在唯一的优势就是第六装甲集团军并没有全部到达。毕竟长时间的长距离行军,如此庞大规模的军队必然会有先后顺序抵达。但是仅仅是现在近抵萨罗瓦附近的明军就足够他喝上一壶的了。
第435章
燃烧的莫斯科
(五)
  规模如此庞大的一支军队,张诚自然是要交给心腹之人来指挥了。原本路之缘是最为合适的人选,不过他要担任张诚的助手统一指挥整个中央集团军群的作战行动。所以张诚将这支强大的军队交给了他在陆大的同学,君墨陆军上将来指挥。没错,君墨被张诚直接晋升为上将,这是为了对应他的职务同时也是张诚的酬劳。
  何子丘留在中央集团军群的印记很深,而君墨在张诚清除何子丘的时候主动带队逼死了何子丘,他在中央集团军群这边已经成为孤家寡人了。现在的君墨是完完全全投靠了张诚,就像是另外一个被中央集团军群的人所瞧不起的何文钊一样。而何文钊同样得到了张诚的重用,在事情结束之后出任第九装甲军的军长。担任整个集团军群前锋的第29装甲师就是隶属于第九装甲军。
  张诚对于自己人向来都是毫不吝啬,哪怕何文钊之前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上校,也能够被张诚直接晋升为中将成为装甲军的军长。这种事情哪怕是在战争时期也是足以让人震惊的消息。如果换成在和平时期,那根本就不可能行得通,除非他的皇族成员。
  当然了,这次晋升的前提是何文钊本身的实力足够,能力方面也足以服众。何文钊毕竟是陆大第三名的好成绩毕业,十多年过去了,一直在何子丘的身边做事也对军中各方面的事务了解的非常详细。做一名装甲军的军长绝对称职。张诚兑现了自己先前的承诺。
  此外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何文钊出任的是装甲军的军长,而张诚对于装甲部队的控制力度是空前的。如果出任的是步兵军的军长说不定就会有人说闲话。
  随着明军第六装甲集团军的部队不断抵达萨托河西岸,规模浩大的攻势即将开始。
  “前线情况怎么样?”在何子丘的手下一直都没有什么出彩机会的君墨终于等到了自己独自领兵的机会,极度想要证明自己的君墨哪怕已经身为集团军司令也不顾危险一直都跟随在前线作战,颇有一些隆美尔的风格。
  “长官。”从上校直接跳到了中将的何文钊同样也急于证明自己。也是和君墨一样一直追随部队在第一线。何文钊麾下的第九装甲军就是整个战役的最前锋。他还在君墨之前抵达前线,对于现在的战况比较了解“俄国人毁掉了所有的桥梁和浮桥。在对岸布置了众多的防御工事并且不断使用部署在萨罗瓦城内的炮兵部队猛烈轰击。工兵部队几次试图架设浮桥都没能成功。”
  “炮兵部署在城内?”身处于前线炮兵观察哨所内的君墨闻言微微一愣,放下手中的望远镜转头疑惑看向何文钊“他们疯了吗?”
  “虽然不敢相信,但是这的确是真的。”何文钊苦笑一声,点头开口道“俄国人或许认为咱们会顾忌平民的伤亡,为了名声不会大规模攻击城镇。”
  “哼!”君墨冷哼一声。目光之中闪过一抹决绝之色“不管了!命令炮兵和陆航把俄国人的炮兵全都干掉!有这些大炮在,要付出多大的代价才能够把浮桥建起来?”
  “可是那样的话那些平民怎么办?”何文钊一脸犹豫的说道。萨罗瓦城不算多大,但是至少数万名普通民众还是有的。虽然战争开始之后逃走了不少,但是留下来的同样也很多。
  大明军队可不是日本军队那样的毫无文明精神可言。作为世界上文化程度最高的国家,其国家教育和道德标准也是极高的。大明军队的官兵们都是接受过资深教育的精英,对于名声非常看重。虽然同样会有许多战场上必然会出现的一些无法见光的事情,但是明军却一直都在维护军队和官兵们的个人名誉。
  “平民?”君墨的眼神微微一冷“那不是我们的平民!现在是战争,这里是敌国的国土,那些平民也都是敌国的平民。现在战争的进度高于一切。四面八方的盟军都在向着这边赶过来,我们不能在这里浪费太多的时间。那些平民的伤亡现在也顾不上了。”
  “是!”何文钊急忙应声,随即转身出去开始部署部队准备进攻。放开顾虑准备放手一搏的明军的无比恐怖的。
  七月六日凌晨时分,成群结队的明军陆航战机部队开始呼啸着布满整个天空向着萨罗瓦城方向飞去。他们的目标就是将整个萨罗瓦城夷为平地。
  因为俄国的炮兵部队都是分布在整个城市之内,不但观察困难而且四周的建筑也会为他们提供一定程度的保护。在这种情况下,君墨决定将整座城市全都炸掉。毕竟之后攻入城内的时候进行巷战也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情。至于其它方面的事情,现在这些军人们已经顾不上了。
  盟国的空军也不示弱,哪怕双方之间的差距不小。但是盟国的空军部队并没有放弃战斗。双方数以百计的战机部队纠缠在了一起,整个天空到处都是呼啸而过的战机。不时就会有涂着不同标识的飞机冒着浓烟与火光从天空之中坠落而下。这种时候的战斗完全就是在拼消耗。
  当天上热闹成了一锅粥的时候。地面上也没闲着。明军第六装甲集团军的重炮部队利用自己射程优势开始在校射飞机的指引下将毁灭性的炮火倾泻在萨罗瓦城。
  大明陆军的炮兵部队冠绝天下。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上都远超各国。除了备受军中大佬们的重视之外,先进的科技能力也是至关重要的一个因素。至少大明在钢铁冶炼方面的技术非常优秀,其生产出来的炮钢性能极佳,使用在火炮身管上无论是精度还是射程以及寿命都超过盟国的同类产品。
  上千门的203毫米,155毫米,甚至是105毫米口径的身管火炮猛烈开火。炽热的炮口射焰几乎将清晨时分的晨雾全都给蒸发干净。数不清的炮弹好似飞火流星一般升上天空。随即宛如狂躁的暴风雨一般横扫了整个萨罗瓦城。天空之中激烈交火的双方战机部队的飞行员们从高处向下看去,整个萨罗瓦城几乎是在瞬间就消失在了无尽的火光与硝烟之中。密集而又浓烈的硝烟高达百米。
  明军强大的炮击持续了整整三个小时之后才转为延伸射击。在这种激烈的轰炸之下,俄军部署在萨罗瓦城内的数百门火炮几乎全军覆没。这些在各个方面都无法与明军炮兵部队对抗,并且还失去了空中掩护的俄军炮兵们就连还手都成了一种奢望。只有少量幸运的以及躲避在坚固工事之中的火炮得以幸存。但是他们剩下的数量实在是太少了。
  与此同时,超过三个装甲营的一百多辆明军坦克直接开到了萨托河畔。用自己的直射炮火将对岸的俄军阵地火力点死死压制住,一个接一个的给对岸的火力点点名。随后,明军的工兵部队开着加装了装甲的各式工程车辆硬顶着河对岸的火力阻击强行架设浮桥。
  对岸的俄军非常清楚一旦让明军成功架设起来浮桥会遇上什么样的情况。因此,俄军开始疯狂反击,试图将明军的工兵部队们打回去。不过明军怎么可能会让俄军的意图得逞?在得知俄军抵抗激烈的消息后,猛烈炮击之中的明军炮兵部队们分出来了一部分的力量向着往河岸增援的俄军头上倾泻火力。将前后四批一整个步兵师的援军大部分都被打没在了路上。至于俄军炮火的反击和空中危险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萨托河对岸的俄军拼命的用各种火力攻击明军工兵们的车辆。泼水般的弹雨和疯狂的直射炮击导致明军工兵部队的伤亡直线上升,而且还大大的影响到了架设浮桥的速度。
  得知前线的情况之后,何文钊当即下令步兵部队强行使用橡皮艇渡河清除对岸的威胁。而且他再次下令调集众多的坦克开上一线战场,使用直射火炮压制对岸的反击。得到增援之后,在萨托河畔提供直接火力支援的明军坦克已经接近二百辆之多。这就是近二百门重炮。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激战,在付出了数百名官兵的伤亡之后,大约两个营的步兵在坦克的直接掩护下强行渡过了萨托河,并且在对岸牢牢的站住了脚跟。
  这些步兵冲过河岸之后很快就扫荡干净了附近的俄军阵地,从而极大的减轻身后工兵们的压力。随后随着炮兵部队的火力攻击升级,并且开始向着俄军阵地纵深延伸攻击,明军工兵部队在付出艰苦的努力之后终于在萨托河上架设起来了两座浮桥。
  使用特制模具钢板作为基础单位,随后将这些一块块的钢板全都连接起来,很快就能够架设起来浮桥。这种钢制浮桥早就经过多次检验,足以通行大明陆军此时装备的所有重型车辆。
  在浮桥架设完毕之后,众多早就已经等的不耐烦的明军坦克迅速出击轰隆隆的将自己的坦克开上浮桥,随后杀向河对岸的俄军阵地。在得到了装甲部队的增援之后,之前渡河的明军步兵们迅速活跃起来。他们在装甲部队的配合下扫荡俄军阵地,不断的扩大着墙头堡。
第436章
燃烧的莫斯科
(六)
  明军的炮火覆盖在经过三个小时的炮击之后开始降低炮击频率。不再追求全面火力覆盖,而且选择进行战场遮断,为前线的部队提供火力支援。因为有密集的炮火支援阻挡住了俄军大规模向前线增援,明军很快就在午饭之前再次架设起来了两座浮桥。一座通行重型车辆,一座给步兵们使用。
  明军的步兵一般都是坐车行军,要不然也不会叫做机械化部队。第二座浮桥是同样模式的组合型浮桥,只是为了给前线增加步兵火炮以及补给物资而专门留给了众多的运输车辆使用。这些装满了各种物资的车辆好似一条长龙一般一辆接一辆的在浮桥上快速通过。
  四周的河面上不时会有俄军炮弹落下溅起的冲天水柱。天空之中的盟军飞行员们也不乏舍生忘死的勇敢之人,他们驾驶着战机不断靠近河面试图毁掉浮桥。而明军陆航的战机飞行员们则不断的将他们驱逐。
  盟军的飞行员之中极少会出现好似日本人那种可以直接驾机撞击目标的人物。然而想要在众多的明军战斗机和地面上成百上千门各种口径的火炮封锁之下击中小小的浮桥。这种事情至少在这个没有精确制导的时代几乎不可能实现。除非他们是大规模的密集轰炸。
  只是,想要在天空之中的明军陆航阻击,地面上各种口径高射炮拦截的情况下进行大规模密集轰炸,至少这个战场上的盟军空中力量还做不到。
  朱可夫对于明军的猛烈攻势非常惊讶,这和他之前数年时间里遇上的那支明军部队完全不同。之前的明军可不会如此悍勇的拼死作战!以前的那支明军打的完全就是正正规规的对抗战争,他们基本上就不会去做现在这种完全不顾损失和物资消耗的战斗。然而现在,一切都改变。实际上有张诚亲自坐镇,之前被生生压制了数年之久的明军一旦被解放出来。那爆发出来的战斗力绝对是无与伦比的。
  被明军快速突击震撼的头皮发麻的朱可夫匆忙派出了自己麾下的装甲部队向着渡河的明军发起反击,试图将明军全都赶下河去。同时,朱可夫向自己的上司发去了非常严肃的电报,明确指出如果不能为他提供强有力的支援,那他在萨罗瓦或许支撑不过两天的时间。
  朱可夫的上司就是分管伪俄军中部战区的奥列克谢·尼古拉大公。大公是现任沙皇的叔叔,负责统帅以莫斯科为中心的俄国中部战区的所有部队。理论上大公也是可以指挥各国派遣来的盟军部队的。只不过那些盟军是否会服从命令就两说了。
  尼古拉大公在接到了朱可夫这位他最欣赏的指挥官发来的电报之后,亲自找上了各国的指挥官,请求他们看着各种各样的原因上为俄军提供支援。
  此时尼古拉大公手中的俄军部队除了被打败溃散的,其余的部队都在向着莫斯科附近区域集结构建工事准备防御作战。能够为朱可夫提供的支援有限。而最为切实可行的增援就只有空中支援。
  此刻俄国军队面临着整个伏尔加河沿岸以及高加索还有黑海沿岸的威胁,各处都急需增援和空中力量。俄军手中的空军几乎已经使用到了极限状态,这也是尼古拉大公要求盟军提供帮助的主要原因。
  虽然一直都是在打酱油,但是盟国已经从明军这次大规模的攻击之中嗅出了不同寻常的味道。他们知道决定战争走向的时刻已经到了,除了地面部队开始动员准备作战之外,盟国拼命拼凑出了空中力量前往前线。为各处的俄军提供支援。萨罗瓦战线也得到了巨大的支持。这种支持强大到一度在萨罗瓦战线附近与明军陆航形成了对峙状态。
  在接到了四周所有能够使用的部队都在向着萨罗瓦高速前进的电报之后,朱可夫终于能够稍稍放下心中的紧张,开始着手指挥装甲部队的反击。他的心里非常清楚,一旦让明军成功的在萨托河东岸建立起来坚固的阵地,那萨罗瓦的失守就只是时间上的问题。
  俄军坦克第13军担负起了反击的主要任务。除了之前在克列缅基村被打残废的坦克32师之外,坦克第13军还拥有一个坦克师和一个坦克旅的装甲部队。为了加强反击的力量,朱可夫还将自己手中被当作预备队使用的直属部队,第158坦克旅给派了出去。
  超过四百辆的各型号坦克在数千名士兵的掩护下轰隆隆的开出自己的阵地。向着明军的桥头堡杀去。为了给反击部队提供支援,朱可夫咬着牙命令所有残存下来的炮兵以及手中隐蔽起来的炮兵向着明军的炮兵阵地进行反击。用巨大的伤亡来换取反击部队前进的道路。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41/34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