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乡之小镇崛起(校对)第10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4/507

  经过几年突飞猛进的发展,温林县的制鞋业已初具规模,从事鞋业及其相关行业的企业和个体户已有上万个。这其中,单单制鞋业,五十人以上的规模企业就约两百家,十几人至五十人以下的暂时统称个体户,数量也达到上千之多。
  无论是原材料还是设计,或是成本及技术要求,男鞋与女鞋和童鞋都是截然不同的三个鞋类。
  没有一个个体户敢同时做两类鞋,也没有一个企业敢同时做三类鞋,唯有金云飞的云飞公司例外。
  每天下班后,各车间各办公室包括接待室和成品仓库,会把一天的各种数据汇总,上报到金云飞手里。
  通过这些数据,金云飞就能明确明天要先生产什么鞋,以及这些鞋的大概数量。
  最关键的数据是客户的订货量和要货时间,根据这个数据,能推导出其他数据在明天要达到的数量,从而下达明天各车间的生产要求。
  这个生产要求,会在第二天早上上班后五分钟内,交到各车间负责人手里,他们会严格按照要求下达当天的生产任务。
  一天一报,一天一调整,是生产调度的诀窍。
  至于各车间的配置组成,经过几年摸索,金云飞也有了自己的一套。
  鞋底生产设一个车间,裁料(下料)设一个车间,鞋面(鞋帮)生产设三个车间,成品(抓帮)生产设三个车间,鞋面辅助加工设一个车间,包装及质量检查设一个车间。
  共有十个车间,每个车间设主任一名,副主任两名,以及一名调度员和一名质量监督员。
  其中各车间的调度员和质量监督员,又同时归公司调度室领导。
  至于各科室,金云飞也是整得有模有样。
  接待室,两名女职员,漂亮端庄,打扮时尚,都是高中生,普通话能甩金云飞十条大街。
  销售科,兼管接待室,由岳父负责。
  财务科,岳母是负责人,还包括岳父。
  设计室,由老婆岳秀清负责,成员包括大妹和金云飞自己。
  调度室,管理全公司的生产,由大妹金晓玲负责,成员包括金云飞和岳秀清两口子及大姑小姑。
  大姑小姑很重要,分别担任总调度员和副总调度员,各车间每天的生产任务和数据汇总,就是她俩的核心任务。
  原料仓库,由母亲和大姑负责,成品仓库,由父亲和小姑负责。
  此外,公司还有保卫科和运输队,以及专职消防员和电工及保洁员。
  更让别的企业自叹不如的是,云飞公司还有一个医务室,一名医生一名护士,都是真医生真护士,能做到每一个半月为所有员工检查身体一次。
  公司形象也叫“脸面”,脸面很重要,凉鞋销售正盛的时候,金云飞又干了一件挣脸面的事。
第0135章
奥秘就是学习
  五一劳动节这天,云飞公司给全体员工发放工作服。
  这是整个工业区一百几十家企业里的第一个。
  这叫敢下血本,六百多人,每人两套,一出手就是九万多元。
  工作服是找人专门设计的,全套都是米色,只是在衣服的左上印着红色的公司名称。
  金云飞还下了命令,上班时间必须穿着工作服,违反一次罚十元,一个鞋季累计违反三次将被开除。
  金云飞的所作所为,公司业务的蒸蒸日上,让同行和邻居们羡慕和钦佩。
  最钦佩的是云飞公司的生产效率。
  鞋企的生产效率是高是低,公认的标准,就是人均日产多少双鞋。
  表面上看,云飞公司的勤杂人员多,还有一个鞋底车间,但却能达到人均日产凉鞋三十双。
  于克非、李腾云和谭炎灯三家,都不自产鞋底,却分别只能达到二十七双、二十四双和二十二点五双,效率不到金云飞的百分之八十。
  奥秘在哪里,在于管理,可于克非与李腾云和谭炎灯他们,多次在云飞公司里参观,也没看出什么名堂。
  甚至表面上看,云飞公司各车间的现场管理,比他们的还要松散。
  比方说,允许员工们上班时间内唱歌和讲笑话,任其他任何企业都难以不到。
  还有金云飞,他这个老板每天都闲得很,接送孩子去幼儿园,上菜市场买菜,有时还亲自下厨,简直像个家庭主妇。
  就是待在办公室里,金云飞好像也没干正事,除了接待一些客户,接接一些电话,就是看看报纸喝喝茶,典型的甩手掌柜形象。
  于李谭三人多次追问,金云飞都是无可奉告,这家伙敢把鞋样赠送给你,但就是不与你分享企业管理心得。
  这其中,于克非最感惭愧,因为他资格老,家里人手也是不少,可就是比不了金云飞。
  更要命的是,于克非做的是注塑鞋,人均日产量居然比不上手工做鞋的云飞公司。
  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人均产量是个硬指标,你不行就是不行。
  这就出现了一个问题,人均产量这个指标下就是计件工资制,直接关系到员工收入的多少。
  同样一个鞋帮车间的员工,做同样的一双鞋面,工资同样是每双零点五元,九鼎公司的员工每天顶多只能做七十双,而云飞公司的员工却能做八十五甚至九十双。
  员工的日收入差距是七元五到十元,每个月就是两百二十五元到三百元。
  云飞公司还有名目繁多的奖励,细算起来,云飞公司要比九鼎公司每人多一百元左右。
  这每人每月几百元的差距,让云飞公司招工容易,只要出一个通告,工人便纷纷而来,反观于李谭他们,不但招工相对困难,就是现有员工,也是人心思动,军心难稳。
  因为有比较就有高低好坏,有高低好坏就有伤害。
  金云飞也是气人,他在接待室的墙上贴了不少标语,“诚信就是金钱”,“质量就是金钱”,“知识就是金钱”,“技术就是金钱”,“管理就是金钱”,“效率就是金钱”。
  什么都是金钱,金云飞不愧姓金,钻钱眼里去了。
  但人家有骄傲的资格,就凭他的鞋比你每双多卖一元,就能把你气得无话可说。
  于克非很有自知之明,他深感自己的不足,知道自己老了,干不过金云飞这样的年轻人,他的希望是,自己的儿子儿媳女儿女婿们,能跟上金云飞的步伐。
  可是,金云飞心里有结,与人交往总是留着一手。
  工业区管委会经常开会,每次金云飞都在被邀之列,可这家伙是死猪不怕开水烫,除了个别重要会议,他死活不肯出席。
  你还拿他没有办法,他的父亲和岳父都被他封为公司“总经理助理”,他派助理来开会,你能说他看不起工业区管委会吗?
  至于各种公益活动,他人不来,但钱和物照出,而且一般都是比别人多,让上上下下无可挑惕。
  县鞋业协会更没面子,云飞公司压根就没有入会,你的什么交流会恳谈会研讨会,人家都当成屁会。
  其实,于克非他们都错了。
  金云飞很认真,金云飞很用功,金云也很忙。
  虽然只有高中毕业,而且读的是小学五年制,初中高中加一起才四年,但金云飞是个学霸,用他自己的话讲,他本是清华北大的人,只是没有清华北大的命。
  进步和优秀的奥秘就是学习。
  金云飞的知识就来源于学习,学习的内容主要分三个部分。
  一是书籍。二楼卧室与鞋样设计室之间,还有一间二十几个平方米的书房。不到一年,书房里已有六个书架,书的数量已达到两千本。每天读书五十页,是金云飞给自己定的最低任务,金云飞可以骄傲地说,这个任务他都是超额完成的。
  二是读报读杂志看新闻联播。金云飞订了十几种报纸和二十几种杂志,每天读报看杂志的时间,少说也有两个小时。这还有老婆岳秀清的帮忙,她每天都要剪报,为金云飞积累知识做贡献。看新闻联播这个习惯,是向福建曹顶贵老板学的,老曹那么忙,每天都是雷打不动的看新闻联播,有重大新闻时还会再看重播。现在,金云飞越来越觉得看新闻联播的重要,甚至新闻联播后的气象预报,都能启发他的思维和思路。
  三是从朋友那里汲取各种知识和信息。福建那边有十多家鞋企和十几个供应商,文州市那边有几家鞋企和几家供应商及十多个鞋样设计店,金云飞都与他们保持着热线联系。他们会不定期的将有关新技术和信息,通过邮寄、电话和传真等方式,没有保留地告诉金云飞。作为回报,金云飞也会将自己的收获反馈回去,这叫互通有无,互相帮助。
  说来也怪,无论是同行还是供应商,对金云飞这个人都是关爱有加,倾囊相授。
  金云飞自己也搞不明白,他为什么这么讨人喜爱。
  比方说,这六月刚到,福建的曹顶贵老板就来到温林县面见金云飞。
第0136章
三位贵客
  曹顶贵不是一个人来的,除了他的保镖司机,还有鞋料供应商伍成杰和制鞋设备供应商乔宏胜,金云飞都认识。
  这回金云飞已接到了曹顶贵在路上打来的电话,不敢怠慢,早早的驱车到国道和省道两条公路交界处,迎候三位远道而来的贵客。
  金云飞的车在前,曹顶贵的车在后,来到原泽谷镇招待所,现在的泽谷宾馆。
  早预订了四个房间,待他们四人办好入住手续后,金云飞又领着来到宾馆餐厅,请四人吃午饭。
  然后,曹顶贵让司机回房休息,与伍成杰和乔宏胜一起,坐金云飞的车来到云飞公司。
  里里外外,来来回回,金云飞领着三位贵客,将自己的公司参观了个遍。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4/50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