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乡之小镇崛起(校对)第10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5/507

  有意思的是,乔宏胜随身带着照相机,一路走一路拍,拍了几十张照片。更有意思的是,云飞公司使用的设备,没有一件来自乔氏公司。
  原来,金云飞经曹顶贵介绍,虽然认识伍成杰和乔宏胜,但还没有做过一桩生意。
  伍成杰的杰克鞋料供应公司,乔宏胜的乔氏鞋业设备公司,都是制鞋行业的后起之秀。二者有不少共同特点,成立都没超过三年,都是有外资背景的合资公司,以前都在当地发展。伍成杰以前在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乔宏胜以前是个教师,两个人都戴着近视眼镜。
  用曹顶贵的话讲,伍乔二人都是知识分子,祖上算是当地的大户人家。
  显然,伍乔二人此次前来,是想在天州市这边打开市场。
  要想打开这边的市场,“第一大户”云飞公司,自然是最好的“突破口”。
  来到办公室坐下,金云飞召来主要家庭成员,一一做了介绍。
  岳秀清和金晓玲二人泡了四杯好茶后,才退出了办公室。
  金云飞道:老伍,老乔,我先采访你们一下,参观过后,有何印象?
  既是熟人,不用客气,伍成杰道:还用说么,你自称老曹的学生,肯定有老曹的影子。你的厂区布局,简直就是从老曹那里移植过来的。
  乔宏胜道:还有你的家族式管理结构,和老曹家也几乎一模一样。
  金云飞笑道:不错不错,我别的本事不行,但学习能力还行,我就是盯着老曹,向老曹看齐。
  伍乔二人都是四十左右的年龄,比金云飞大,又比曹顶贵小,二人冲着曹顶贵调侃,老师快比学生超越了。
  曹顶贵摆着手说道:你俩说错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小金早已与我平起平坐了。去年秋鞋的高峰期,他的员工人数曾达到八百三十多人,而我也不过只是八百五十多人。你俩说说,这还有差距吗?
  金云飞心里不免得意,但嘴上一个劲的谦虚,竭力掩盖自己的骄傲。
  曹顶贵又道:还有呢。这家伙不仅能自己设计鞋样,还能宣传推广。去年的迈克鞋之所以火爆得不行,就是他抓住了广大消费者的心理,这招数也就他想得出来。
  金云飞道:三位老板,三位哥哥,我这人不喜欢被捧,而是喜欢被喷。请三位说点坏话,也好让我冷静冷静。
  曹顶贵笑道:说缺点么,就是你小子犟,鞋业协会不参加,却去加入什么民企协会,搞得我很没面子。
  伍成杰笑道:小金,我还没看出你有什么不足之处。
  乔宏胜笑道:如果一定要让我说,那就是你的车间里,还没有一件我的设备。
  都很客气,金云飞也不再勉强,他问道:三位哥哥,此番联袂而来,一定有什么要事吧?请说出来,我将尽力而为。
  曹顶贵挥着手说道:让他俩先说。
  伍成杰问道:云飞,我的公司主要生产和销售鞋子的面料,我想进入你们本地市场,你有什么高招?还有,你对鞋子面料的开发有什么好建议?
  嗯,怎么说呢?金云飞道:老伍,你经营的是高端产品,质量好,价格高。而我们这边,主要以生产低档鞋为主,你的优势反而变成了劣势。以我看,你的面料很难大规模进入我们这边的市场。所以,我认为可以采取两个措施。
  哦,哪两个措施?
  一,要想进入这边的市场,只能由上而下,从高到低。价格太高,那些个体户是用不起的,那些以价格为经营主旨的企业,也用不起你的高档面料。所以呢,你不妨从我开始,选择几十个规模企业做为目标,走一步看一步。
  有道理,那另一个措施呢?
  大胆实验,开发新型面料。
  哦,云飞你说说,何为新型面料?
  金云飞道:现在市场上的面料,无非是两种。一是布料,二是化工料。我的设想是,能不能来个两者结合,研究出一种二合一的新面料。
  曹顶贵赞道:云飞,好想法啊。
  伍成杰急忙追问道:云飞,你有什么具体想法吗?
  金云飞笑而不语。
  曹顶贵笑道:老伍,这小子是无利不起早,你得先给点好处。
  伍成杰爽快道:云飞,老曹和老乔可以作证。如果你的建议得到采用并获得成功,我的新产品你随便用,价格在出厂价的基础上再减百十之十,此承诺永远有效。
  老伍,你客气了。金云飞道:现在的面料使用,使得注塑鞋和手工鞋难以统一,限制很大。我想,可以在布料上涂一层塑料,既能增加布料的韧度,又不妨碍布料原有的美观。也就是说,这种新面料既能用在手工鞋上,又能用在灣塑鞋上……
  伍成杰听罢,托腮思考起来。
  曹顶贵道:云飞,这能成吗?
  乔宏胜道:从技术上看,问题应该不大。关键是涂上塑料以后,这种布鞋如何确保原有的优点。
  终于,伍成杰点着头道:好建议,绝对的好建议。云飞,我回去就开始研究,我想应该能在秋鞋季到来之前搞出来。
  金云飞道:好啊,等你搞出来,我和老曹先用,帮你的新产品实践一下。
  曹顶贵瞅着金云飞问道:小金,你是怎么想到的?我怀疑你的脑子里装了计算机什么的东西。伍成杰道:我也很想知道。
  呵呵,说出来一分钱也不值。
第0137章
不走寻常路
  金云飞笑着说道:我家有做布鞋的祖传手艺,鼎盛时做出来的布鞋,在整个天州都有名气。其中的奥秘,就是在布鞋的鞋面上刮浆,也就是在鞋面上涂一层浆料,使鞋面显得又挺又韧又硬又能保暖。所以,我家的布鞋,总显得锃亮,既能防湿,使用寿面也更长。
  乔宏胜点着头道:这就是传统的发扬光大啊。
  伍成杰问道:老曹,云飞,你们说说,我拿什么布料当作原材料最好?
  金云飞和曹顶贵相视一笑,异口同声道:细纹帆布。
  英雄所见略同,一种新的制鞋材料就这么定下来了。
  既然想打进天州市场,伍成杰当然要不失时机地抓住机会,他要求与金云飞签订合作协议。
  金云飞欣然同意。
  一直以来,金云飞的鞋面料供应商只有三个,两个来自福建,一个来自文州。作为一个大企业,三个面料供应商有点少,像曹顶贵就有六个。
  不忘老客户,发展新客户,多个客户多条路,金云飞何乐而不为。
  具体的合同内容无非就是两条。一是普通面料的供应,以出厂价为准,运费由供应商负责。结账方式与别的供应商一样,五十万元“压底”,超过五十万后以现金支付。二是刚说过的新面料开发,除了在出厂价的基础上降价百分之十,采购量不限,其他方面与第一条相同。
  金云飞还向伍成杰承认,会从下半年开始,帮伍成杰联系约二十家规模企业。
  轮到设备供应商乔宏胜,金云飞更加爽快。
  制鞋设备需要年年更新,金云飞本来就有下半年的更新计划,正好送乔宏胜一个顺水人情。
  乔宏胜主要供应裁切机、电烘箱、高频机、打孔机、包装机和底料搅拌机等,金云飞出手大方,一下子就签订了八十多万元的采购合同。也是老规矩,一律都是出厂价,先付款一半,余款一年内结清。
  金云飞也作了承诺,口头保证在下半年内,为乔宏胜推销价值三百万元的设备。
  而轮到曹顶贵,却是另一番情景,只见他打开随身携带的黑色挎包,拿出黄皮文件袋,头也不抬的扔给金云飞。
  不只是一个文件袋,而是好多个,曹顶贵像变戏法似的。
  与别的老板装土豪样不同,曹顶贵随身携带的是个大挎包,像八十年代那些走南闯北的业务员,大挎包大得可以装十个黄皮文件袋,每个文件袋还都满满当当的。
  曹顶贵还是老脾气,一边扔,一边嘴里唠叨。
  拿去吧。这是我亲自帮你搞的,这是我大儿子帮你搞的,这是我公司设计室的,这是港台那边流行的,这是国外下半年流行的,这是老王老赵老高他们的……你小子,他娘的像个大爷似的,也就是你小子命好……大家都帮你,都捧你,你就偷着乐吧……小心,小心被捧上天,跌下来没了小命……
  金云飞如获至宝,一边口头感谢,一边接过曹顶贵扔来的文件袋,这都是下半年的鞋样设计资料,正是他下半年自我设计的参考资料。
  伍成杰和乔宏胜忍俊不禁,二人从中看出,曹顶贵和金云飞这对忘年交有多么深厚的感情。
  终于扔完,曹顶贵道:云飞,你下半年的鞋样,我估计这个月就能拿出来。哼哼,到时候你要不寄给我,我就亲自来取。
  放心,放心。金云飞拍着胸脯保证道:老曹,我会在第一时间寄给你。
  不行。曹顶贵道:上次邮寄时耽误了三天,这办法不靠谱。咱俩改一改,到时候你电话通知,我派我的司机来取。
  老曹,听你的就是了。
  说完正事,伍成杰好奇的问道:老曹,我和老乔都想知道,你和云飞是怎么认识的?你们又是如何成为朋友的?
  哈哈……曹顶贵指了指金云飞,大笑着说道:你问他,这小子不走寻常路,只玩了一招,就把我给套住了。
  乔宏胜道:云飞,说来听听呗。
  金云飞笑道:让老曹说,让老曹说。
  哈哈,这小子啊。当时他西装笔挺,皮鞋锃亮,头发比皮鞋还亮,夹着公文包。噢,跟你俩一样,戴着眼镜,人模狗样的,都以为他是搞业务的。可这小子,在我公司接待室转悠了半天,东看看西瞧瞧,趁着接待员不留神,偷了两只鞋就直闯我的办公室。
  伍成杰和乔宏胜听得乐不可支。
  这小子一进我的办公室,就嚷嚷着“自首投案”,模样滑稽可爱,让我根本没法生气。接着,他就大言不惭,说我的鞋有十五个毛病。我就让他说出来,可他不请而坐,摆出一付大爷的样子。我也是好奇,便好烟好茶侍候。这小子,抽到第二支香烟,才滔滔不绝的冲着我的鞋批评起来。
  伍成杰笑道:于是,你老曹便被震住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5/50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