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乡之小镇崛起(校对)第1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507

  二弟,这回你想错了,我是在想,如何扩大咱们布鞋的销路。就你那臭德行,我犯得着生气吗?
  哎呀,大哥,你早说么。
  金云兴长舒一口气,直挺挺的躺在了床上。
  金云飞说了自己的想法。
  金云兴大声赞好,大哥,你太精了,在每个镇设一个代销点,咱们定时送货,定期结帐……好,这个办法好。
  哪咱就试试?金云飞问道。
  金云兴脑瓜子也活,马上想到了一个问题,大哥,你少说了一个重要环节。
第0016章
拓展销路
  二弟金云兴说的重要环节,是个实实在在的问题,家里缺一辆自行车。
  要到各乡镇跑生意,送货结帐,靠腿走路不行,靠船也耽误时间,在全县几百里方园跑,没有自行车根本不行。
  二弟金云兴早就想有辆自行车,旧的也行,没事时骑着自行车出去,那也叫一个帅,能吸引姑娘的目光。
  不过,就是旧的自行车,也要几十元甚至上百,金云飞有点舍不得。
  金云兴说,大哥,你别不舍得。我算过了,咱们这段时间拚命做鞋,少说也赚了七八百元,加卖粮的钱和卖猪的钱,应该不下一千元。后来买了缝纫机,又盖了间小平房,拉了电线,大概花了两百三十多元。大哥,咱家已有七百多元钱,咱家富了。大哥,你不是常说,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么,咱就舍一回吧。
  金云飞听乐了,臭小子,咱家的底你门儿清啊。
  大哥,你还说过,只有舍得花钱的人,才是最会赚钱的人。大哥,咱买一辆吧。
  村里小学的高校长,有一新一旧两辆自行车,早就想把旧的卖掉,金云兴想买的就是高校长的旧车。
  金云飞拿出七十元钱,折起来扔给金云兴,吩咐道,拿去买吧,但我有两个要求。一是把高校长的打气筒也一起买来。二是钱不够的话,拿你自己的小金库顶上。
  金云飞拿着钱,吱溜一声去了。
  十七岁的金云兴,像个小孩子似的,买了自行车,在自家的小院子里骑起来,弟弟妹妹们纷纷争当乘客。
  爷爷笑骂道,七十多元,一对败家子哟。
  但就是这辆旧得掉漆的自行车,发挥了意想不到的作用。
  接下来的一个多月,除了衡丰街的逢四逢九集市,金云飞金云兴兄弟二人,早出晚归,披星戴月,奔波于全县各个集市。
  每次出门,都带着几十双布鞋,每到一个集市,二弟金云兴摆摊,金云飞自己跑店。
  所谓跑店,就是拿着样品鞋,去找固定的门店,一般都是卖手工品日用品包括鞋类的店铺。
  金云飞采取的是寄卖的方式,把鞋以批发价批给店铺,店铺只须预付一半的钱,下次结帐时付清前款,至于鞋卖得出去卖不出去,店铺不用负责。
  还别说,金家布鞋的名气不小,为了证明自己的鞋是金家布鞋,金云飞每到一个店铺,就拿出村里开的“证明”。
  功夫不负有心人,兄弟二人收获颇丰,金云兴摆摊零卖,销售了七百多双布鞋。金云飞跑店,也成功的获得了几十家店铺的认可,寄卖的布鞋达到一千双之多。
  金云飞还与寄卖店约好,每两个星期送一次货结一次帐。
  这送货结帐的任务,就交给二弟金云兴,这家伙自从骑上自行车,是越干越有劲,也不再往自己的小金库里存钱了。
  家里这边,也有三大变化。一是大姑金月娥的加入。二是村里通了电,金家终于用上了电灯。三是家里多了三个帮工,都是村里的老太太,平时与金家关系挺好,是奶奶的好姐妹。
  三大变化的结果,是每天的生产能力大大提高,能做出六七十双布鞋。
  有好变化,就有坏变化。
  赵运来老板没有再来买金家布鞋,人倒是还在衡丰街的集市上出现,但就是不光顾金家鞋摊。那个于北洋老板是偶尔出现,他倒是买金家的布鞋,但他的收购量不大,要么几十双,要么百来十双,比不上赵运来的量。
  金云飞不生赵运来的气,他认为肯定是自己哪方面没有做好,做生意么,愿卖愿买,不能强求。
  好在他现在在全县布好了“销售网”,不愁自家的布鞋卖不出去。
  这天又是衡丰街集市,与往日一样,金云飞与大妹和二弟一起摆摊,四箩筐的布鞋,有四百多双。
  操场上已安上了电灯,虽然不很明亮,但足以看清人影。
  秋天有点凉,却是卖布鞋的好季节,鞋摊刚摆下不久,就有几个小商贩出现,一下就卖出了五十几双。
  大妹卖鞋收钱,驾轻就熟,金云飞还是靠坐在那根电线杆上,眯着双眼关注大妹卖鞋。
  扁担就搁在手边,要是有人偷鞋偷钱,或欺负大妹,金云飞会毫不犹豫地抓起扁担捣出去。
  二弟坐不住,早不见了人影,准是又去逛别人的摊位去了。
  天刚亮时,金云飞终于看到了于北洋老板。
  于北洋绕过鞋摊,在金云飞身边蹲下,接过金云飞递来的香烟,点上火吸起来。
  于老板,今天要多少?
  一百圆口的,一百盖背的。
  金云飞起身,把两个盖着麻袋的箩筐从摊位上撤下来,搁在于北洋身边。
  兄弟,中午我请你吃饭,咱俩聊聊?
  正中下怀,金云飞早就想跟于北洋聊聊。
  于老板,好啊,就在胖子年糕店对面的小饭馆,但必须我请。
  于北洋爽快的点头说好,买了两百双鞋,付了钱,叫来帮手,将鞋装进麻袋,扛着麻袋离开。
  二弟金云兴回来了。
  大哥,奇了怪了,我在操场上转了十几圈,也没看到赵运来老板,大哥,他是不是不做布鞋生意了?
  金云飞笑道,二弟,这个问题你应该问赵老板自己去。
  其实金云飞心里也有这个疑问,但他懒得知道,也不想去找郑三宝打听。
  整个上午,一共卖了三百三十几双鞋,剩下的六七十双鞋,金云飞都装在一个麻袋里,吩咐二弟骑自行车,送到城关镇的几家寄卖店去。
  二弟走后,金云飞和大妹收摊,一个买菜,一个采购做鞋原料,买好后在河埠头会合。
  大妹金晓玲也会摇船,比二弟摇得好,金云飞望着大妹摇船离开,稳稳当当的,这才放心地去见于北洋。
  让金云飞没想到的是,小饭馆里,靠窗的小桌子边,除了坐着于北洋,还有他的老同学,就是街对面的胖子年糕店的陈冬华。
  二人正相谈甚欢,还喝上了。
  金云飞一边递烟,一边好奇地问道,冬瓜,你怎么也认识于老板?
  陈冬华道,简单,于老板常来吃年糕,一来二去就熟了呗。
  金云飞笑道,原来如此,我以为你也卖布鞋呢。
  陈冬华笑道,大飞,咱闲话少说,我有一个重磅新闻,与你也有点关系,你想不想听?
第0017章
赵老板栽了
  金云飞冲着陈冬华说道,冬瓜,你赶快说,要是卖关子,或者胡说八道,我当你爸妈的面削你。
  我说,我说。大飞,郑三炮他妈搞男人被抓现行,栽了。
  陈冬华与郑三宝素有矛盾,说得极其的幸灾乐祸,可金云飞却一点都不奇怪。
  郑三宝他妈既是泼妇,又是那个什么妇,正因如此,他才死活反对把大妹许配给郑三宝。
  冬瓜,你这算什么新闻。咱俩读书的时候,郑三宝他妈就搞破鞋被逮过,我见怪不怪。
  陈冬华说,问题是跟郑三宝他妈乱搞的人,就是常买你布鞋的的赵运来老板。
  啊,这还真是个重磅新闻,金云飞忙问于北洋,于老板,你应该知道这事吧?
  于北洋点点头,先笑后说。我太知道了,因为我也住在郑家的出租房里,与赵运来还是邻居。小陈说的事是真的,其实我们几个常来衡丰街的商贩,都知道赵运来与女房东的破事,我们私下里还劝过他。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可他不听啊。
  听这种破事,陈冬华俩眼都亮了。于老板,你继续说,详详细细的说。
  这是昨天晚上的事。我们几个一边喝酒,一边打牌,但赵运来耍了一会就走了。大概在十一点的时候,隔壁房东家突然吵吵起来,吵得很凶。我们几个跑过去看热闹,只见赵运来倒在地上不醒人事,身上什么也没穿,房东和几个人还在揍他。我们几个急忙上去拉开,把赵运来送到乡卫生院,医生直弄到今天凌晨一点多钟,赵运来才醒了过来。
  陈冬华说,搞破鞋被抓,就是这个惨样。
  惨的还在后头呢。房东他们还不依不饶,守在卫生院,还说要报警。赵运来一个外乡人,怎么解决都是吃亏。后来还是我们几个帮忙说话,才达成了和解协议。主要结果有两条,一是赵运来赔偿房东五百元钱,二是赵运来以后不能再来衡丰街。事情解决后,天还没亮,赵运来就狼狈不堪地离开了衡丰街。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50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